APP下载

麦茬夏稻“两稀一改”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2017-02-15赵理冯尚宗刘中聚张荣亭王世伟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20期
关键词:施肥播种量

赵理+冯尚宗+刘中聚+张荣亭+王世伟+赵桂涛+刘宁

摘要:通过播种量、栽插密度和氮肥运筹试验研究,探讨不同播种量、栽插密度和氮肥运筹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以获得麦茬夏稻的适宜栽培方法,达到提高秧苗素质、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科学运筹施肥方式,提高水稻产量的目的。结果表明,麦茬夏稻秧田适宜播种量为20~25 kg/667 m2;适宜行距为26~28 cm、株距为12~14 cm,栽插2.0万~2.2万穴/667 hm2,穴苗数为壮苗2~3苗、一般苗3~4苗,有效穗数稳定在20万~24万/667 m2;基蘖肥、穗肥和粒肥施氮比例优化为55%∶35%∶10%,将穗肥分别于抽穗前35 d穗下节间分化期追施总氮量的15%,抽穗前18~20 d小花分化期追施总氮量的20%。后期适当补施氮肥和钾肥,能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落黄好,增产效果显著。总结出了以稀播旱育壮秧、适时稀插、改进施肥方法为核心的麦茬夏稻“两稀一改”关键栽培技术。

关键词:麦茬夏稻;“两稀一改”;播种量;移栽密度;施肥;关键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S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20-5181-06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20.004

Abstract: Through experimental study on sowing rate,planting density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the author explor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owing rate,planting density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on the growth and yield traits of rice,in order to obtain suitable cultivation method for summer rice after wheat and achieve the objectives of improving seedling quality, establishing a reasonable group structure,scientifically applying fertilizer and improving rice yiel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itable sowing rate in the seedling bed for summer rice after wheat was from 20 kg to 25 kg/667 m2. The suitable row spacing was from 26 cm to 28 cm and plant spacing from 12 cm to 14 cm. The suitable density was from 20 thousand to 22 thousand holes/667 hm2. The seedling number per hole was from 2 to 3 seedlings when strong seedlings were used,and from 3 to 4 seedlings when normal seedlings used. The number of effective tillers were controlled between 3 million to 3.6 million/hm2. The optimized nitrogen application proportion for base tiller fertilizer,panicle fertilizer and spikelet fertilizer was 55%∶35%∶10%. The 15% of total nitrogen fertilizer was applied as panicle fertilizer 35 days before heading,at the peduncle differentiation stage. The 20% of total nitrogen fertilizer was applied as panicle fertilizer between 18 days and 20 days before heading,at the flower differentiation stage. The nitrogen fertilizer and kalium fertilizer were added properly in the later stages,which could improve the seed setting rate and 1 000-grain weight with good yellowing at maturity stage and significant yield increase. The key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summer rice after wheat were summarized as two-reduction-one-change cultivation model which meant reduction of sowing rate,reduction of transplanting density and change of fertilizing method.

Key words: summer rice after wheat; two-reduction-one-change cultivation model; sowing rate; transplanting density; fertilizer application; key cultivation technique

水稻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都是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1-3]。临沂是山东省水稻第一大市,常年种植面积5.3万hm2。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提高水稻的单产是解决粮食危机的重要途径。提高水稻产量,在选育出适合当地生态条件和耕作制度特点的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基础上,要研究创新栽培技术。临沂的气候特点决定了种植制度是稻麦一年两熟,这决定着临沂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及其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理论和生产实践表明,目前限制临沂麦茬稻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一是秧苗素质差,造成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不足,平均穗粒数少;二是栽插密度过大,造成群体不合理,穗、粒、重不协调,难以高产;三是麦茬稻生产中存在施肥不合理现象,施肥方法前重后轻,大量的氮肥作基蘖肥施用,基蘖肥、穗肥和粒肥施用比例不合理,造成产量三因素不能实现最优组合,产量难突破。这种氮肥管理方式不但造成肥料利用率低,还会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4]。肥料合理施用既可以增加水稻产量和效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可以提高氮肥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壤增产潜力,降低环境风险。

针对华北黄淮麦茬夏稻高产限制因素,结合麦茬夏稻生育规律和临沂气候特点,通过播种量、栽插密度和氮肥运筹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探讨不同播种量、栽插密度和氮肥运筹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探讨适宜麦茬稻的栽培方法,达到提高秧苗素质、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科学运筹施肥方式,提高水稻产量的目标。麦茬夏稻“两稀一改”关键栽培技术的主要内容是:稀播旱育壮秧、适时稀插、改进施肥方法。这项技术在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和生产上经多年应用,增产效果显著。

1 材料与方法

1.1 播种量试验

1.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分别在临沂市水稻研究所试验田黏土地和临沂市河东区相公镇西沈阳村壤土地进行,以临稻16为试验材料,设7个播种量(干种子量)处理,每667 m2播种量分别为10、20、30、40、50、60、70 kg,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6 m2。于5月6日播种,6月25日拔秧,秧龄50 d,其他管理和一般旱育秧相同。

1.1.2 测定项目和方法 拔秧时调查其株高、叶龄、单株分蘖、单株根数、百株鲜重。调查时用铁丝做成边长为10 cm的正方形框,然后用此铁丝框在每小区对角线取样3个点,测定其各项平均值。

1.2 移栽密度试验

1.2.1 材料与方法 在水稻所试验田进行,用临稻16号优化旱育长龄壮秧,选用中等秧苗,即1蘖苗。设5个密度处理(表1),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2 m2,其他管理和一般大田相同。

1.2.2 调查测定项目和方法 插秧后,在每个小区的相同位置选定有代表性的10穴,并做标记,调查其分蘖动态,每隔10 d调查1次,直至茎数稳定为止。收获时调查其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对每个小区进行单收、单脱、单晒、计产,并进行变量分析。

1.3 不同施肥处理试验

1.3.1 材料与方法 在水稻所试验田进行,用临稻16号优化旱育长龄壮秧,于5月6日播种,6月25日移栽,移栽时选用一致的中等秧苗,即1蘖苗。设4个施肥处理,选用肥料为尿素、氯化钾,各处理的氮素施入总量不变,均按传统施氮量(纯氮)16 kg/667 m2(表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2 m2,行穴距为26 cm×13 cm,每穴4苗,穴数为1.97万/667 m2,其他管理和一般大田相同。

1.3.2 测定项目和方法 插秧后,在每个小区的相同位置选定有代表性的10穴,并做标记,调查其最高群体、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对每个小区进行单收、单脱、单晒、计产,并进行变量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种量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水稻不同播种量对其株高变化影响不大,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的平均株高在31.6~33.4 cm之间。不同播种量处理对其叶龄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但变化幅度不大,随着播种量增加,其叶龄逐渐减小,黏土秧苗的变动范围在8.7~8.2叶之间,壤土秧苗的变动范围在8.2~7.5叶之间。不同播种量处理间根数的变化达极显著水平,随着播种量增加,单株根数逐渐减少,黏土、壤土秧苗播种量为10 kg/667 m2时,其单株根数分别为61.8、54.8条;播种量为70 kg/667 m2时,其单株根数分别为21.7、29.1条。水稻秧苗根的数量是衡量秧苗素质的重要指标,根多而粗短说明其秧苗素质好。秧苗的平均单株分蘖量变化,不同播种量处理间差异显著,随着播种量增加,其单株分蘖量迅速减少。黏土、壤土秧苗播种量为10 kg/667 m2时,其单株分蘖数分别为1.8、2.3个;播种量为70 kg/667 m2时,其平均单株分蘖数分别为0、0.1个。秧苗的百株鲜重,不同播种量间差异极显著,随着播种量增加,其百株鲜重逐渐降低。黏土、壤土秧苗播种量为10 kg/667 m2时,其百株鲜重分别为230.4、247.4 g;播種量为70 kg/667 m2时,其百株鲜重分别仅为78.5、89.1 g。水稻秧苗单株分蘖数量多少和百株鲜重是衡量秧苗素质的重要指标,单株分蘖越多、百株鲜重越高,说明秧苗的素质越好。

综合分析认为,播种量为10 kg/667 m2时,虽然秧苗的素质最好,但秧田与大田之间的面积比过大,土地利用率太低,整体经济效益下降。播种量为20~25 kg/667 m2时,既能不浪费秧田、获得适量的群体,又能使个体发育良好。播种量过大,个体之间相互拥挤,分蘖少、苗质差。因此,黏土地秧田播种量以20~25 kg/667 m2为宜,壤土地秧田播种量以20 kg/667 m2左右为宜。

2.2 不同移栽密度对群体变化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水稻随着栽插密度增加,在整个大田生长期内的群体数量也增大,群体高峰期随密度的增加而逐渐提前,并且随着密度的增加,从群体高峰到穗数稳定所经过的时间越长。也就是说,密度越小,无效分蘖越少,有效穗数稳定越快,营养消耗越少,容易形成大穗;密度越大则结果相反。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其分蘖高峰期出现越早、群体越大,但其分蘖成穗越少。栽插密度小的分蘖成穗数反而比密度大的分蘖成穗数多。

2.3 不同移栽密度对产量构成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水稻最高群体和有效穗数随栽插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基本苗为3.94万/667 m2时,最高群体为20.9万苗/667 m2、穗数为18.2万/667 m2;基本苗为19.70万/667 m2时,其最高群体高达39.9万苗/667 m2、穗数为29.5万/667 m2。但是,成穗率和穗粒数随栽插密度的增加明显下降。基本苗为3.94万/667 m2时,其成穗率为87.1%,平均每穗实粒数为136.4粒;基本苗为19.70万/667 m2时,其成穗率为73.9%,平均每穗实粒数仅为65.9粒。随栽插密度的增加,其千粒重略有下降,千粒重在26.4~25.9 g之间。从产量来看,栽插密度为7.88万苗/667 m2时,产量最高,达692.45 kg/667 m2。栽插密度为3.94万苗/667 m2时,其产量次之,为655.38 kg/667 m2。当栽插密度超过7.88万苗/667 m2时,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产量逐渐降低。栽插密度为19.70万苗/667 m2时,其产量最低,为503.47 kg/667 m2。

综合分析认为,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穗数逐渐增加,但穗粒数和千粒重逐渐降低。在产量上,有一个最高产量适宜栽插密度点。从试验结果得出临稻16号最佳适宜栽插密度为:每穴插2株,每株带1蘖秧苗,7.88万苗/667 m2。由于旱育长龄大秧,秧龄较长,栽插密度过小或过大都会导致产量降低。栽插密度过小,群体不够,导致有效穗数不足,产量不高。栽插过密,群体过大,虽然穗数增加,但穗粒数大幅度下降,最终产量不高。并且栽插过密,群体过大,还会导致田间郁闭,加重病虫害发生,下部叶片早衰死亡。因此,适当稀植有利于水稻获得高产。

2.4 不同施肥处理对株型的影响

从图3可以看出,不同施肥处理对上部功能叶片长度的影响比较明显,中期施氮量越大,上部叶片越长。中后期增施钾肥能够使上部叶片缩短、坚挺。从图4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不同施氮量,对基部第一、第二节间的伸长变化基本没有影响。但其上部节间和穗长却因中期施氮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中期施氮量多的处理,上部节间和稻穗加长,反之,上部节间和稻穗缩短。中期增施钾肥能使节间缩短、粗壮,提高抗病和抗倒伏能力。

试验表明,一是“前重后轻”传统施肥法,由于群体大,分蘖成穗率偏低,虽然单位面积穗数有所增加,但穗粒数减少幅度大,最终产量较低。优化施肥法,在肥力较好地块,适当减少前期施肥量,增加中后期施肥量(55%∶35%∶10%),虽然单位面积穗数有所下降,但穗粒数上升幅度大,结实率和千粒重略有提高,产量最高。粒肥用量的多少需看长相确定,粒肥施氮量过多,会导致贪青晚熟,落黄不好。中后期增施钾肥,对结实率和千粒重有明显的提高,而且落黄好,增产效果显著。二是优化施肥法的不同施肥处理对基部第1、2节间的伸长变化基本没有影响,对上部功能叶片长度、上部节间、穗长的影响因中期施氮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中期施氮量越大,上部叶片越长,上部节间和稻穗加长。中期增施钾肥能使节间缩短、粗壮,上部叶片缩短、坚挺,提高抗病和抗倒伏能力。

2.5 不同施肥处理对产量构成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处理1的群体最大、穗数最多,分别为28.8万/667 m2和22.7万/667 m2,处理2、处理3、处理4之间的最高群体和穗数变化不大。但处理1的成穗率最低,为75%,其他3个处理的成穗率较高,且处理间的差异不大。

从每穗实粒数来看,处理1的每穗实粒数最少,其平均每穗实粒数仅为97.3粒,处理2和处理3的每穗實粒数差异不大,分别为109.1粒和110.3粒,处理4的每穗实粒数最多,为116.9粒,比处理1多19.6粒。从结实率来看,处理4的结实率最高,为93.7%,处理2的结实率最低,为83.2%,比处理4低10.5个百分点,处理1和处理3差异不大。从千粒重来看,处理4的千粒重最高,为26.9 g,其他3个处理间差异不大。从产量来看,处理4的产量最高,单产672.95 kg/667 m2,处理1的产量最低,单产为576.47 kg/667 m2,处理4比处理1增产96.48 kg/667 m2(16.74%),处理2和处理3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单产分别为615.54 kg/667 m2和621.32 kg/667 m2。

3 麦茬稻“两稀一改”高产栽培技术的实践应用

该项技术形成于临沂市水稻产量由中产到高产再到超高产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被大面积应用于临沂市水稻生产,特别是近几年的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发挥出了巨大的增产作用。证明其非常适于临沂稻区乃至黄淮稻区麦茬夏稻中产田和高产田。在水稻高产创建活动中,13个高产攻关田平均单产716.4 kg/667 m2;13个高产示范片,平均单产658.6 kg/667 m2;13个大面积推广高产片,平均单产619.5 kg/667 m2;6.7万hm2带动田平均单产576.3 kg/667 m2。经山东省农业厅组织专家实打验收,2009年郯城县良种繁育场阳光200高产攻关田实打单产746.7 kg/667 m2,创山东省水稻高产创建第一名,也是临沂市水稻创建实打单产的最高纪录;2010年郯城县良种繁育场阳光600高产攻关田实打单产717 kg/667 m2,创当年全省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

4 小结与讨论

培育健壮秧苗,播种量最为关键[5]。播种量是影响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景启坚等[6]研究发现,播种量过高,通风透光条件差,秧苗素质较低,播种量过低,群体长势较差,认为适宜播种量,秧苗个体素质较好,具有明显的群体优势。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旱育秧的基础上,適当降低播种量,将播种量由传统35~40 kg/667 m2减少到20~25 kg/667 m2,培育多蘖适龄壮秧,提高秧苗素质,打好水稻高产基础。试验表明,播种量对秧苗素质的影响很大,稀播是培育壮苗的关键措施之一。夏季旱秧苗生长期间气温高,秧龄长,必须给秧苗留有较大的生长空间,才能生长得粗壮。秧苗的单株分蘖和百株鲜重都与播种量呈负相关,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平均单株分蘖和百株鲜重逐渐降低。播种量为10 kg/667 m2时,播种量过低,虽然秧苗素质好,但秧田与大田之间的面积比过大,土地利用率太低,整体经济效益下降;播种量为20~25 kg/667 m2时,既不浪费秧田,又能获得适量的群体,使个体有较充分的生长空间,发育良好;播种量过大,个体之间相互拥挤,分蘖少、苗质差。因此,麦茬稻秧田黏土地播种量以20~25 kg/667 m2为宜,壤土地播种量以20 kg/667 m2左右为宜。调控播种量只是水稻育苗中的一项措施,这项措施应该与其他措施相结合,才能达到培育健壮秧苗的目的。

适宜的密度是建立高光效群体的基础,麦茬稻高产的关键也在于此。适当降低基本苗,可以有效控制穗数,从而增加实粒数和粒重,使穗、粒、重协调,从而提高产量[7]。本试验结果表明,适当降低基本苗,协调好群体与个体生长发育之间的矛盾,群体结构合理,群体适宜,有效利用早期低位大分蘖,减少二次分蘖穗和中低位分蘖穗,充分发挥一次分蘖和中高位分蘖(6、7、8节位)的生产潜力,使分蘖穗和主茎穗整齐一致,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产量构成要素均衡。由于旱育长龄大秧,秧龄较长,栽插密度过小或过大都会导致产量降低。栽插密度过小,群体不够,导致有效穗数不足,产量不高。栽插过密,群体过大,虽然穗数增加,但穗粒数大幅度下降,最终产量不高。并且栽插过密,群体过大,还会导致田间郁闭,加重病虫害发生,下部叶片早衰死亡。在培育适龄壮秧和精细整地的基础上,做到适期稀插。插秧时间以6月20日前后为宜,确保6月25日前完成插秧,坚决不插7月秧。临稻16号最佳适宜栽插密度为,带1蘖秧苗,2株/穴,7.88万苗/667 m2。适当扩大行距,缩小穴距,减少穴苗数。栽插行株距为(26~28) cm×(12~14) cm,每667 m2栽插2.0万~2.2万穴,穴苗数为壮苗2~3苗、一般苗3~4苗,667 m2穗数稳定在20万~24万。

周伟等[8]的研究认为,幼穗分化至抽穗期是水稻的吸氮高峰,对穗肥的吸收量明显高于分蘖肥。王维金[9]的研究结果也表明,稻株对穗肥氮(15N)的吸收利用率明显高于基肥(15N)和分蘖肥(15N)。丁艳锋等[10]研究表明,增施氮素基、蘖肥主要增加了拔节前吸氮量,尤其是显著增加了无效分蘖期的吸氮量。过多的无效分蘖既消耗了过多的光合产物,又降低了氮素利用效率。生产中适当前氮后移,有利于控制无效分蘖发生,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后期叶面积指数,改善水稻群体质量,促进抽穗后干物质和养分积累,从而提高水稻千粒重和结实率,增加水稻产量[11]。因此,在水稻生产中,应该根据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对氮素的需求规律,合理运筹氮素,适当减少前期施氮量、增加中后期施氮量,减少无效分蘖,争取穗大粒多,以使水稻各阶段的氮素利用率均达到最佳状态,保证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都得到提高。本试验将传统前、中、后期的施氮比例65%∶35%∶0%,改为55%∶35%∶10%,将中期追肥分两次进行,一次是在抽穗前35 d穗下节间分化期追施总氮量的15%,一次是在抽穗前18~20 d小花分化期追施总氮量的20%,促进大穗的形成。后期适当补施氮肥并配合钾肥的追施,能提高结实率和增加千粒重,使后期落黄好,增产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周 洁.水稻“三旱”栽培技术[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 1998.

[2] 丁 颖.中国水稻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61.

[3] 南京农学院,等.作物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9.

[4] 彭显龙,刘元英,罗盛国,等.寒地稻田施氮状况与氮素调控对水稻投入和产出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38(4):467-472.

[5] 李世峰,刘蓉蓉,吴九林.不同播量与移栽密度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J].作物杂志,2008(1):71-74.

[6] 景启坚,薛艳凤,钱照才.不同播量对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J].江苏农机化,2003(2):13-14.

[7] 陆峥嵘,王国忠,汤剑平,等.密度对直播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调节效应[J].上海农业学报,1999,15(2):61-64.

[8] 周 伟,田玉华,尹 斌.太湖地区水稻追肥的氨挥发损失和氮素平衡[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9(1):32-36.

[9] 王维金.关于不同籼稻品种和施肥时期稻株对15N的吸收及其分配的研究[J].作物学报,1994,20(4):476-480.

[10] 丁艳锋,刘胜环,王绍华,等.氮素基蘖肥用量对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4,30(8):762-767.

[11] 彭显龙,刘元英,罗盛国,等.实地氮肥管理对寒地水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11):2286-2293.

猜你喜欢

施肥播种量
不同区域小麦播量优化试验研究
2019—2020 年度固始县优质小麦播种量优化试验总结
2019—2020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2019—2020 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弱筋小麦“杨麦15”播种量试验研究
渭北旱塬玉米施肥现状及对策
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