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噻呋·嘧菌酯SC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初报

2017-02-14张文玲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噻呋嘧菌纹枯病

张文玲

摘 要:30%噻呋·嘧菌酯SC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末期用一次,间隔15天左右再用一次,第2次药后15天的防效为86.84-92.96%,30天的防效仍可达85.05-89.76%,其中高剂量处理比对照药剂拿敌稳防效略高,中、低剂量两个处理的防效与拿敌稳防效相当。宜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30%噻呋·嘧菌酯SC ; 75%肟菌·戊唑醇WDG ; 水稻纹枯病 ;防治效果

为明确30%噻呋·嘧菌酯SC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剂量和对水稻的安全性。按照阜南县植保站的安排,2014年8-9月笔者进行了30%噻呋·嘧菌酯SC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旨在为水稻纹枯病防治提供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药剂。试验药剂:30%噻呋·嘧菌酯SC,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对照药剂:75%肟菌·戊唑醇WDG,拜耳公司生产,市售产品。

2.试验设计

(1)药剂用量与处理编号

表1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处理编号 药剂 施药剂量(制剂量) 施药量(有效成分量)

1 30%噻呋·嘧菌酯SC 20g/亩 6g/亩

2 30%噻呋·嘧菌酯SC 30g/亩 9g/亩

3 30%噻呋·嘧菌酯SC 40g/亩 12g/亩

4 75%肟菌·戊唑醇WDG 15g/亩 11.25g/亩

5 空白对照 0

(2)小区排列

1 3 4 5 2

南北走向,由南向北

(3)小区面积和重复

小区面积:药剂处理小区面积每个0.5亩,空白对照处理0.1亩。

重复次数:不设重复。每小区边缘设40cm保护行相隔。

3.试验条件、环境

(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试验对象:水稻纹枯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Frank)Donk]

试验作物:水稻 品种:旱优73

(2)试验环境。试验地安排在安徽省阜南县鹿城镇南关社区后谷一农户的水稻田里进行的,前茬为小麦,耕作方式为麦稻轮作。土壤为黄褐土,ph值5.9,有机质含量为1.2%。于6月10日整地播种,亩基施45%复合肥40公斤,尿素30公斤,中后期没有追肥。水稻采用撒播方式,亩播种量2公斤,栽培和管理水平与当地旱稻一致。

4.施药方法

(1) 使用容量与方法。亩用药液40公斤,每个小区严格按照试验设计要求配药,药剂采用二次稀释法,均匀喷雾。

(2)施药器械。卫士牌WS-18D背负式电动喷雾器,药箱容积18(L)、残留液量≤100ml,单喷头Φ15mm,喷头喷量偏差±10﹪;工作压力0.15-0.4mpa,流量0.8(单喷头)(L/min)。

(3)施药时间和次数。共进行2次用药。第1 次用药在水稻分蘖末期,即8月10日;第2次在8月22日。

(4)防治其它病虫害的药剂资料。试验期间未进行其他病虫害防治。

5.气象及土壤资料

(1)气象资料。第1次施药在8月10日,阴,气温在21.2-28.3℃,西北风1-2级。第2 次施药在8月22日,晴,气温在24.2-30.9℃,西南风1-2级。从第1次用药到调查结束期间(9月22日)共发生24次有效降水,总降水量349.2mm。其中最大一次降水過程是8月30日-9月2日,4天共降水达128.6mm。期间无其他异常气候发生。

(2)土壤资料。土壤为黄褐土,ph值5.9,有机质含量为1.2%。肥力中等。

6.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1)调查时间和次数。由于水稻采取旱直播方式种植,纹枯病发生迟且轻,第1次用药时田间尚未出现纹枯病病株,防效调查于第二次药后15天、30天各调查一次。共调查2次。

(2)调查方法。由于水稻是撒播,调查采用对角线取样,每小区调查5点,每点调查200株水稻,共1000株水稻,统计病株及发病级别。

病株分级如下:

0级:全株无病

1级:第4叶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顶叶为第1叶)

3级:第3叶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5级:第2叶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7级:剑叶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3)药效计算方法

由于药前调查,田间纹枯病尚未出现,防治效果采用如下公式:

二、结果与分析

1.试验结果。田间调查表明:330%噻呋·嘧菌酯SC 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随着用量增大而增加。亩用40g处理区药后15天、30天防效分别为92.69%、89.76%,高于对照药剂75%肟菌·戊唑醇WDG 15g/亩处理区。(见表2)。

2.对作物的直接影响。药后3天、7天和15天调查,药剂处理区和空白对照区水稻生长一致,无任何不利影响。

3.对其它生物影响。由于试验田病害轻,对其他病害影响无法观察。

三、试验结果评价

供试样品30%噻呋·嘧菌酯SC能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在水稻分蘖末期用一次,间隔15天左右再用一次,第2次药后15天的防效为86.84-92.96%,30天的防效仍可达85.05-89.76%,其中高剂量处理比对照药剂拿敌稳防效略高,中、低剂量两个处理的防效与拿敌稳防效相当。

四、推荐施药剂量和施用方法

推荐有效成份用药量6-12克/亩(制剂用量20-30克/亩),对水40公斤,均匀喷雾,力求喷雾均匀周到。

五、安全性

用30%噻呋·嘧菌酯SC预防水稻纹枯病,对水稻生长无不利影响,可以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噻呋嘧菌纹枯病
27.8%噻呋酰胺·己唑醇悬浮剂的分析方法研究
不同用量的27.8%噻呋·已唑醇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噻呋酰胺对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活性
250g/L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效果初报
20%噻呋·吡唑酯悬浮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四川水稻品种对纹枯病抗性的评价
8%嘧菌酯·22%霜脲氰悬浮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嘧菌酯与稻瘟灵复配防治稻瘟病
小麦纹枯病大田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及田间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