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音

2017-02-14吴秉衡

检察风云 2017年2期
关键词:老杜黄鹂过客

吴秉衡

去岁入冬伊始,室外便陡然降温。仍记得,那些天“Weather forecast”报道,三十年不遇的寒潮业已开拔申城。一时间,沪上各行各业如临大敌,诸如“不惧、不畏、不退”、“热诚化冻,持定坚守”字样的宣传文案也在微博、微信里枕戈待旦。老杜诗曰:“昊天积霜露”,用来给那个严冬做条批语真是再好不过。

虽然北风吹得室外景物萧瑟,然而室内小环境还是托了现代科技的福,依然温暖如春。那一日早起,我方收拢幕帘,便见南窗下的两盆水仙已有素朵悄然绽放,在金灿灿的冬阳里显得特别清新可人,而那幽幽香味更是教人喜爱。

今年养的是花农推荐的“玉玲珑”品种——复瓣的。金盏套在双层银台之中,也确实耐看。

“黄鹂白云中,玲珑南窗下。谁家扫眉子,轻盈步微月。”我随口占了一首,权充体会。似乎还是意犹未尽,于是发到朋友圈。老家莆田的Evonne女史第一个点了赞,留了言。读罢,我不由地追忆起了八闽风光。

记得2011年的隆冬,我与家人在鹭岛上消磨了几日时光。那儿没有北国的萧条,反倒有不少应季的果品,吹着和风,听着海涛,着实惬意。尤其是,万石植物园中,黄鹂悦耳动听的啼声不时地从步道两旁的树梢上流淌下来,惹得漫步其间的我好生喜爱;可当我举首循声寻觅鸟儿的倩影时,却迎面撞见一片恍如梦境的光影斑斓。

记得老杜在其《蜀相》一诗的颔联里写道:“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若是要具化成景,想来也大体如是。

站在窗前眺望,楼后池塘结冰最厚处竟可通行,真是前所未见。行走其上的匆匆过客们都多多少少佝偻着身子,来迎接霜风的致敬,一如宋人马远《晓雪山行图》中那位肩挑雉鸡的村夫。

若是放在前几年,这样的气温未必能打消我逛文玩早市,捡漏淘货的热情。只是这些年,随着见识的开阔、阅历的增长,个人对于藏品的要求也是“水涨船高”,已不再每个周末都抽出一个早晨专程去逛市场。

更何况,窗外已是北风呼啸。我不如索性盘玩盘玩在过去一年中收到的“心头好”吧!于是,一只亚麻纹理的布盒从书橱中挪移到了我的书案上。

开启这颇具匠心的布匣,解开那流光溢彩的锦囊,两尾栩栩如生的瓷塑黄鹂跃然眼前。这是一对晚唐时烧制于湘江岸边铜官窑的鸟形三孔埙。在历经千年之后,它的釉、彩依旧出众。

不仅如此,其因系经由匠人费时费力的捏塑方才成型,故而将黄鹂低眉举首的交替刹那准确定格,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的眼前,这也是时下难觅的好手艺。在把玩过后,我试着按住其中两孔,用力吹那余下的孔,于是乎唐音悠悠。

说起唐音,有一回午歇,和同僚们聊起训诂的皮毛,遂说到了唐人念唐诗的情况。大家对此心驰神往,于是有人提议现场上网搜索下有无相关音频。

还真巧,我们找到了老杜《蜀相》的唐韵.mp3。点开播放,那古风浓浓的男声朗诵令在场的每一双耳朵,都真真切切地体会了一把不知所云的感觉。

虽说汉字的中古之音已是佶屈聱牙,但黄鹂的清越啼鸣应是不改。个中缘由,颇可玩味。然而,若执念于斯,感物而兴的思绪又不免落入“谁非过客,花是主人”的窠臼之中。所以,还是先收起那两件玩物,暂且和着冬阳,胡乱翻会儿旧闻掌故来解闷吧!

忽然,耳畔门铃声声催人急——前一日我在Amazon上订购的《酉阳杂俎》恰好也到了。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

猜你喜欢

老杜黄鹂过客
好的作风从哪里来
两只黄鹂
挂职干部不能有“过客”心态
问黄鹂
在凤凰古城我和烟雨皆过客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生命中的重要过客
自媒体探索路上的“两个黄鹂”
老杜,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