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译制片的配音艺术

2017-02-14克勒门文化沙龙

检察风云 2017年2期
关键词:克勒老师

克勒门文化沙龙

阎华:当年的好莱坞影片引进到中国,还有一档特别重要的工序,就是配音。这是独具特色的二度创作,上海的译制片配音也曾经是这座城市的骄傲。今天现场就有不少配音艺术家,让我们听听他们的心声。刘广宁老师为了今天的活动专门把《魂断蓝桥》又看了2遍。

刘广宁:说起《魂断蓝桥》,我们当年是作为参考片配的,可是这个戏,我很小就知道了,因为我们的老一辈对这个戏是非常热衷。当时正好是结合战争的年代,大家都希望和平,所以好多人都喜欢看这个戏,因为说出了当年广大老百姓的心声。后来有幸,在文化大革命结束放映了这部戏。戏的名字,我觉得也是非常有学问,当年的发行商把这些好莱坞影片的名字起得非常好,它原来的名字就是《滑铁卢桥》,可是现在叫《魂断蓝桥》。我很喜欢这个角色,但是现在我只能念几个片段,因为没有配音的搭档在一起,一个人就可能稍微念起来有点自说自话。这个故事应该是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

阎华:听刘老师这段表述的时候,真的觉得非常非常的用心,从她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那一代的配音演员,他们是在用自己的心、自己的生命,诠释着每一个角色,所以这种情感能够传递到每个人心灵的最深处。接下来我们要用掌声请出曹雷老师,她为我们带来了两首诗。

曹雷:我在1981年的时候得了一场重病,癌症,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当时我听说我非常喜欢的一个美国演员英格丽·褒曼也得了这个病,她带病演戏,手肿得很大,就用纱布紧紧把手绑起来,很成功地拍完了这部电影,但是不久她就走了。我很关心她病后的这些情况,后来我病后就转到了译制厂,因为我原来是上影厂的,没想到到了译制厂,很快我就接触到一部电影《爱德华大夫》,要让我配英格丽·褒曼的角色,我当时心里五味杂陈,就写了这首诗。

曹雷:还有一首小诗,是我1984年配音的时候写的,我在一部现在都不记得名字的片子里,配了一个群众角色,是个妓女。那部戏里面有三个妓女在街头,没有名字,就叫女人甲、女人乙、女人丙,我配的是女人乙。当时我们都经常配群众角色,没多少词,但总觉得既然这三个妓女都在街上,都有词,总应该每个人有自己的个性,所以我在琢磨我这个角色,这个女人乙会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后来我就写了这么一首诗,名字就叫《女人乙》。

阎华:听得我要流下眼泪来!听过很多曹老师的配音,但是对于曹老师的这些人生经历,我今天也是第一次听说,也很震惊。我想有的时候人生只有经历了大悲大喜、大起大落,才能够有大彻大悟,所以我们经常能够从艺术家塑造的角色当中,感受到他们的人格力量,每一个角色传达的不仅仅是电影里的这个人,同时还有他们自己的一种精神内涵。我们非常感谢这些配音艺术家们,用他们的人生经历、用他们的人生感悟,带给我们一个更加丰富的银幕形象。说到配音,怎么能不提佐罗呢?今天童自荣老师也在我们的现场,大家要不要听一听佐罗的声音?

童自荣:克勒门的朋友,听起来很浪漫,亦很温暖。那天,有个素未谋面的影迷朋友来电,想邀我参加一个圣诞节的活动。她说:“我在克勒门的活动中见到过你。”我立即下意识回道:“那好啊,我们都是克勒门的朋友啰!”她在电话那头笑起来:“对,对,克勒门的朋友。”我于是想,如果这个称谓能传播开来倒也不错。

能踏进这样一个松散型的艺术大沙龙式的圈子,是我的荣幸。不仅因为发起人陈钢老师有他独特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也因为这里的气氛实在是好极了。我切实感觉到,来到这里的朋友,内心深处都有一份对崇高对艺术的虔诚向往。特别是那些从事音乐工作的朋友尤让我感触很多。

今天来这里我有两点感言:第一,这个沙龙非常高尚,非常有启发,非常有引导的作用,感谢克勒门团队的细心组织。第二,新中国成立以前是没有翻译片的,这个行当是没有的,顶多是译意风。但是解放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有翻译片的艺术,配音艺术,我感谢新中国,这是我的心里话。因为它让我在过去那些岁月里面,欣赏到那样多配音的经典,给我生活当中带来那么多的艺术享受和快乐。后来1973年又圆了我一个做配音演员的梦,大家有的可能知道,为了圆我这个梦,我期盼了12年,也够顽强了。我知道我不但是在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而且还能给广大的观众朋友带去了那么多的欢乐、享受,我因此感到生活对于我来说,应当很知足了。没有银幕,不对着画面,朗诵配音的片段,我总感到不太合适。所以我带了一部DVD,那是我配的莫扎特,我连五线谱都不懂,配这个角色真的很累。最后还想说一句话,这个沙龙太好了,我们都还不想回家!

猜你喜欢

克勒老师
第76 届联合国大会闭幕
帕克勒克草原的风
Greg Kloehn 格雷格·克勒恩
欧克勒亚获首轮投资 将助力云平台的搭建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