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3首获奖声乐作品的文化阐释

2017-02-14字舟云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民族音乐 2017年2期
关键词:作曲家云南创作

字舟云(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云南3首获奖声乐作品的文化阐释

字舟云(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近年来,云南的音乐创作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声乐作品《火把节的火把》(卢云生词、陈勇曲)、《一窝雀》(蒋明初词,晓耕、万里曲)、《跟着阿妹的山歌走》(谢维耕词、吴渝林、业原曲) 分别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这3首作品的词曲作家分别从不同的视野、不同的角度,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创作出了享誉全国的优秀作品。

■获奖作品简介

1. 作品 《火把节的火把》

卢云生词、陈勇曲,1999年获第七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该作品实现了云南音乐创作在“五个一工程”评奖中零的突破。

陈勇教授的这部作品是与著名词作家卢云生先生一起完成的。歌曲的引子部分,正是整个题材的主题元素之一,衬词“赛罗哩赛”体现了少数民族特有的语言风格,表现出了人们对过节的渴望、期待的喜悦心情,营造出了单纯而又富有民族内涵的音响效果,呈现出一种美好、和谐、幸福的田园景色。在演唱方面,作曲家将开始部分的主旋律交给甜美悠远的女声声部演唱,音调干净纯粹,如在遥远的山间小溪旁将男声声部旋律引出来,这时男女声合唱、轮唱的形式,变成了一种你繁我简、你进我退的曲线线条,增强了音乐的律动感。歌词形象鲜明,动感明快,展示了彝族人民欢度盛大节日的热闹情景。《火把节的火把》音乐生动、形象鲜明,弘扬了我国的民族精神,塑造了人类与自然崇高的精神世界,将大自然的和谐美景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体现出了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丰富的人文内涵,恢复民族精神,进而使心灵回归自然,去找到音乐的价值和理想,使聆听者在欣赏的过程中接受美的熏陶,感受美的愉快。

2. 作品 《一窝雀》

蒋明初词、晓耕、万里曲,2007年获第十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歌曲《一窝雀》是我省著名作曲家刘晓耕、万里和词作家蒋明初三位共同完成的一部经典作品,它获得了2007年第十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歌曲是以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境内的民间音乐--建水小调《西厢坝子一窝雀》为基础改编而来的。建水小调的旋律流畅, 调式和节拍的风格特点突出,包含了音调质朴、含蓄细腻的建水彝族花灯音乐;歌曲的内容广泛,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汉族小调的唱词格律,并结合建水彝族民间音乐的传统音调而成为特有的歌种,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在整个彝族民歌中独树一帜, 在我国民歌中颇具盛名,充分反映出当地人开阔的思维方式和美好的生活环境。

《一窝雀》曲调保留了 《西厢坝子一窝雀》的主旋律,并围绕曲子进行拓展延伸,大胆地加入现代作曲技法的创新,运用现代美学观和环保意识的再现重新创作并演绎,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感,体现了人们对生态平衡的渴望和对自己美好家园的珍惜,

并呼吁人类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家园。《一窝雀》是一首结构庞大且有强烈情绪对比和丰富喜剧效果的艺术歌曲,其音乐既保持了原来彝族独特的风格特点, 又加入了现代的元素并运用了高超的作曲技法,把整个歌曲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其大量运用二度和声、调式交替,转换和叠置等手法,从而使这首作品具有了“器乐化”的显著特征,进而成就了这部雅俗共赏的优秀作品。

3. 作品 《跟着阿妹的山歌走》

谢维耕词、吴渝林、业原曲,2012年荣获中宣部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中国民歌魅力无穷,在少数民族中以歌传情、以歌表意的现象十分普遍。歌曲正是以此立意,通过山歌这一载体,表现了彝山的风光之美、生活之美,继而讴歌了改革开放后民族地区的新风貌、新情调。歌词构思巧妙,表述新颖,流畅上口。旋律以云南红河彝族民间音乐为素材,将“海菜腔”与现代音乐元素巧妙融合,既有底蕴,又显时尚,优美动听,易于传唱。此歌曲在2011年云南省第四届“青歌赛”中获作品创作一等奖、演唱银奖,受到广泛好评。特别是经青年歌唱家王宏伟演唱后,歌曲迅速传播,深受群众喜爱。

■3首作品的文化阐释

任何一部音乐作品能够取得成功都有其偶然中的必然,对于声乐作品而言更是如此。这三首作品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笔者认为他们符合以下3个原则:

1.音乐作品的完美结构是构成作品成功的基础

当作曲家用美的音乐形式(曲式结构) 将他的感性意向以美的规律表现出来的时候,音乐才拥有了深刻的内涵并深化作品的情感,形成声音与人的合一,这三首作品无出其右。

歌曲《火把节的火把》是一首由二段体结构所形成的佳作。在引子部分,作曲家通过大量方言衬词的使用迅速营造了浓郁的民族气息,体现了地域的特点。第一、二段,更是形成鲜明对比,一段欢快活泼、一段舒缓深情。以景抒情、情景交融表达了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歌曲《一窝雀》在结构方面的发展显得更为灵活。在原本较为简单的彝族曲调基础之上,作曲家通过丰富的作曲手法使其发展为一首具有复三部曲式性质的大型女声三重唱。特别是扩张手法的运用,是这部作品得以发展的动力所在,也是音乐获得发展的重要因素。作曲家运用重复、变化重复、调性变化、新材料插入等手法使原本结构短小、陈述性为主的旋律变为了结构跌宕、对比强烈的大型声乐作品,这在结构的拿捏上面就足以显示作曲家的成功之处,也为作品在更大层面上获得认可奠定了基础。

作品《跟着阿妹的山歌走》同样为一首三部曲式的作品,全曲以抒情见长。以原生态的彝族海菜腔作为引子部分,仿佛使人进入仙境一般,紧接着男声的进入使第一段呈现完美融合之象。第二部分四二、四三拍子的交替使用别具匠心,使得全曲结构合理、张弛有度。结束部分再次回到海菜腔且通过变化发展,使音乐得到进一步拓展,全曲首尾呼应,结构完美。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以上3首作品均具有完美的结构,这也是保障音乐叙述的重要基石,作曲家仅仅抓住这一创作的核心命脉,进行了创造性的活动,进而为作品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音乐创作手法的创新性是作品成功的内核

经典音乐作品的价值就在于创新,艺术中的经典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经典绝不是供模仿的公式,经典意味了独创。因此,一部经典的音乐作品往往是艺术史上的一片禁区,后继者必须绕路而行——模仿无疑是独创的反义词。

从对这3首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他们虽然都是采用同一民族的民间音调进行的创作,但是其创作手法、情感表达各有不同,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视角下展现了作曲家的独具匠心。

《火把节的火把》在充分运用作曲技法的同时,充分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的主观感受,曲调细腻、感情真挚,特别是男女生声部的交错变换以及衬词的大量使用,使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气氛和民族情调。

歌曲《一窝雀》在作曲技法的运用上面可谓大胆、新颖。运用声乐器乐化的创作思路,大胆发挥,把原本较为单一的曲调旋律通过展衍、变化、重复等一系列手段为作品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为同一题材不同特色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跟着阿妹的山歌走》则是游走在前卫与传统之间的佳作,既有原生元素的大胆融合,又有为充分展现歌曲抒情性而精心设计的曲式构成、音乐安排,进而使得它与前两首作品又有了风格上的迥异。也为她成为经典奠定了基础。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3首作品的作者在就同一民族音乐元素进行加工创作的同时,注意到了作品的创新性问题,而不是千篇一律、重复模仿。这也暗合了艺术创作的内在规律——音乐创作手法的创新性是作品成功的内核。毋庸置疑,如果3首作品在创作手法上 采用相似或相同的创作手法,就很难别出心裁、独树一帜,其结果也必然淹没于历史的滚滚浪潮。

3. 音乐作品的融合性是作品成功的关键

经典音乐作品之所以能在大范围之内产生巨大影响并持久弥新,还在于作品本身符合了当时的社会状况,符合了人们共有的、永恒的、相通的审美习惯。

从接受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依托民族元素进行的艺术创作除要具有民族化的精神内核之外还要有国际化的表达方式,以便在更大范围内产生影响,否则这种民族化的符号就难以上升为国际化的语言,进而引起更大范围内的共鸣。从这个角度来看,这3首作品的成功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逻辑。

首先,写作手法的融合性。这3首作品的取材均来自云南的民间音乐元素,但均以摆脱贴标签式的创作手法,而是以传统民间音调为素材的同时,巧妙运用现代作曲技法,使作品本身既具备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又有了可供人们接受的文化解码,进而易于传唱。

其次,时代内涵的融合性。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主题,音乐作品的创作也应该考虑时代主题的大环境,把个人的主观体验置入客观的社会环境才能够使艺术作品获得更大范围的传播,这3首作品也符合这一原理。这3首作品产生于不同的年代(《火把节的火把》 1999, 《一窝雀》 2007,《跟着阿妹的山歌走》2012),分别以“民族风情” (《火把节的火把》)、“文化生态”(《一窝雀》)、“个人情感、主观体验”( 《跟着阿妹的山歌走》) 为创作内核,符合了不同时代人们的情感皈依于价值构架,这也为其取得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总之,写作手法的融合性和时代内涵的融合性构成了作品在更大范围之内获得传播的两大要素,给作品的腾飞插上了理想的双翼。

■3首获奖作品带给我们的启示

在新的时期,云南提出了文化强省的战略,我们的声乐作品创作如何顺势而为,为文化强省贡献力量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通过对以上三首获奖作品的学理分析,笔者认为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 音乐自身的完美表述

音乐的创作是需要较为全面的音乐素养作为理论支撑的,这几首作品的作者均具有较高的音乐修养,经过了系统的学科训练,在民族音乐文化和作曲技术领域多年精心耕耘,数十年如一日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这就进一步告诉我们,不管时代如何转变,扎实的技术研习与民族文化的润泽是我省音乐创作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石。

2. 音乐元素的本土性与表述方式的国际化

在当今这个传播的时代,受众的接受度问题是一个作曲家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如何通过国际化的表达来讲述云南自己的故事是我们文艺战线需要认真思考的。从这3首作品的创作技术来看,他们在对本土音乐元素进行提炼升华之时均考虑到了表述方式与受众之间的接受度问题,这也是一首作品能够得到大众认可的关键所在。

3. 区域审美的个性与大众审美的共性问题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众有不同的审美需求,一首作品如要取得成功就必须考虑到尽可能多的人们的审美差异性。随着文化的变迁,一种紧紧依靠猎奇而抢人耳目的艺术创作已经不能够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一种全新的、深层次的艺术创作观念需要形成。这对云南民族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都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总之,这3首作品的成功取决于云南丰厚的民族文化的滋养与作曲家个体多年来的辛苦耕耘。笔者以此为契机,抛砖引玉,从中总结出一些成功的规律供业内同行商榷,以期为云南以后的音乐创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为云南民族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贡献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作曲家云南创作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长大可当作曲家
《一墙之隔》创作谈
程诺:我想成为钢琴作曲家
创作随笔
当代“声景”中的“学者型作曲家”
——旅美作曲家梁雷音乐作品学术研讨会纪要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