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浅析国画展览空间的多维度设计手法

2017-02-14魏艺

国画家 2017年5期
关键词:观者空间设计国画

魏艺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浅析国画展览空间的多维度设计手法

魏艺

现代展示设计的理念形成于20世纪末期,我国展览展示行业起步较晚,展览模式和展示形式多受到西方现代展览的影响。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常简称MoMA)的“白盒子”标准化展示形式在我国艺术类展陈中比较多见——无论当代艺术展品或是绘画展品,皆置于由纯白平直的落地界面、精致抛光的灰白地面组成的观展空间。“白盒子”用纯粹、极致的方式衬托作品,加之简易的可复制性和较低的建造成本,其存在价值和优势不言自明。然而,现代社会中,观者在艺术展览展示活动中的地位已经有所转变,展示形式开始更加强调观者体验。正如著名策展人罗伯特·斯托所言:“展览不再作为一个导师向观众灌输任何知识或真理,而是一言不发地向观众袒露自身,听从审美直觉的裁断。”在这样的新思维视野中,传统展览模式如“白盒子”的不足更为凸显:微观环境的孤立、文化外延的缺失、艺术品展示的扁平化。

当下,业界对艺术展览展示的探索呈现多元趋势,国内不少展馆设计项目开始注重突出中国特有的文化风格,这其中,国画的展览模式和展示方式也引起了业界思考,国画艺术与环境空间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有人用南宋僧人道川禅师的诗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来形容国画,作中国画,讲究笔墨流畅、意境深远,展出中国画,也应通过多维的空间设计手法达到这样的效果。

书画精神与意境之美——空间布势里的审美共情

中国传统绘画的展示形式,因其特殊的文化成因和艺术价值,向来是封闭的“圈内事”:或邀三五知己共同品鉴收藏的名家名作,或相互清赏、共同探讨画意技法,或参与“十日一会、月一寻盟”的文人雅集。将诗酒唱和、书画遣兴、文艺品鉴融入文士阶层诗意的随性和艺术的本性之中,被认为是中国画作为艺术品正常的展示形式。诸如兰亭雅集、西园雅集、玉山雅集,成为文坛佳话,以此为主题的诗文书画亦歌颂不绝,更像是现代意义上对于某次展览的纪实报道,这是其他绘画体系所不具备的特殊性。早期中国画的存在形式和滋养土壤原本就基于传统文化情境之中,文化情境加之画作的意境更提升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整体艺术价值。

在特殊历史时期,各行业在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下,难免学习和复制,而后反思。对于西方现代展览模式和展示形式的接收也不例外,这与中国传统绘画鉴赏的人文需求相去甚远,难以达到融观赏于文化情境之中的高度。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比喻:“桥梁横跨合理……它并不是连接了已有的河岸。河岸之所以成为河岸是因为桥梁跨越了河流,是因为桥梁才有了可跨越的河岸,是因为桥梁才使两岸相互延伸。河岸也不是作为平地上两条带子做无动于衷地沿河延伸。通过河岸,桥梁给河流带来河岸后面的地景,它使河、岸、地互相为邻居。桥梁使大地在河边聚集成地景。”我们可以理解为是桥沟通了两岸,建立了联系,人们从跨越桥的行为中也获得了对河、岸、两地的认知。有了桥,才有了精神。

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解读建筑现象中的场所精神,将它定义为人与建成环境的存在的概念:“建筑是赋予人以‘生存的据点’(existential foothold)的手段。”而体现建筑环境的文化价值,就是要让个体融入“以有意义的互动为基础的有序的世界”之中。

通过对这些建筑现象学和场所精神的理论解读,反观中国传统绘画的展示现状,在已被限定的场地内,营造微观的还原书画精神的展示场所,赋予作品独立的精神空间,以体现其深层的文化内涵,建立起观展个体与作品之间沟通的“桥”,不失为打破现有瓶颈的有效途径。

中国画讲究置陈布势,布势是设计画面中总体运动的趋势走向。势分大小,正如整体与局部,整体由许多小的局部组成,每一个局部都要服从整体的需要。设计国画展览空间,可以借鉴国画布势之美。根据一定的美学概念,结合展品特点提炼出展览主题,是为“大势”;基于空间设计理念,分别运用流线、形式、材料、色彩、声光等要素布置展区,是为“小势”。经营好大势走向,处理好大势与小势的变化协调,通过无限贴近中国画艺术风格的空间形式之美,将“桥”建起,让观者感受到独特的场景、氛围、情境,引起审美活动中的共情。

中国美术学院提出的“黄盒子”,正是这样一种存在。他们为应对“白盒子”而提出一系列当代艺术创作与展示计划,旨在探索一种中国式的展示空间与观看机制。这一概念的提出,既是对传统中国式空间的展示学探索,又是对文人书画精神的诠释。如果说“白盒子”给予我们隔绝、冷寂的视觉心理感受,“黄盒子”则试图突破这种冰冷的束缚,将作品展示的微观环境情境还原,建立精神沟通之“桥”。在这种展示空间中,观者追寻文人雅士的审美体验,更容易融入作品所表现的情景之中,“代入感”取代了作品独立于观者的“孤立”。

意境是中国画艺术魅力之所在,它超以象外,是通过观者感性意识的升华,透过画面物象而产生的境界。在国画展览空间设计中亦可借鉴中国画意境构造手法,对于意境的空间阐释应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宝库进行挖掘:一方面,让空间呈现出符合作品意境的整体视觉风格,协调区域元素,使用水墨化的设计语言,使展览空间在视觉上给予观者意境美感;另一方面,运用中式美学在空间中的具体呈现,如移步换景、借景等,使观者与展览空间、展出作品情景交融,通过眼前之“景”产生“情”的联想,实现景中有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首都博物馆举办的“走进养心殿”展览就创造了这样一种独特的观赏体验,展品琳琅满目,尽显皇家气派,养心殿、三希堂等难得一见的场景以近乎全貌的形式呈现在观者眼前,使其体验到近乎“穿越”的经历,在这样稀缺的场所环境中,即使展出《快雪时晴帖》或任何奇珍异宝也不会有丝毫违和感。

审美共情,并不是指对于室内展示场所大刀阔斧的装修,而是在合适展览环境中采用合适的展示形式,加以符合作品主题的微观改造和陈设配搭,以一种轻质灵巧的方式建立起沟通的渠道。光线可以区分环境之冷暖,音乐可以模拟山水之情境,家具可以营造环境之微观,装饰可以加点画作之精髓,所有的手段都服务于作品的主题和外延。

市场价值和文化外延——交互体验下的信息共享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出《清明上河图》以及动态电子投影,引发观赏热潮。然而这仅是中国画展出中的少数特例之一,民众对于名气稍逊的近现代画作和当代书画艺术作品的关注度明显不及其他艺术形式(如电影、民俗艺术等)。这种现象背后,是民众对于名家名作的普遍认知。由于中国传统书画展示方式的历史背景,加之书画艺术作品深远的艺术内涵和文化外延,普通民众对于书画作品认知度相对低一些,传统书画艺术的宣传与普及远没有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程度。

常规状态下,当代书画艺术展览属于“圈内活动”,民众与艺术家依旧存在认知隔阂。通过社会展示行业的蓬勃发展和日益多样的宣传手段,突破这种隔阂并非难事,然而问题不在于画作艺术高度是否登峰造极,大众的审美取向有何问题,症结在于文章之外。民众对于画家的过往经历、创作灵感、书画内容的故事性或特殊的表现技法知之甚少,又或者说颇有兴趣却无从得知,面对的往往只是现象性的呈现。而这种作品之外的文化外延,才是引人入胜之处,也是绘画作品乃至其他艺术作品的价值所在。

观者对于《清明上河图》的认知度和关注度不仅在于它的市场价值,还在于其文化外延;即便是单讲市场价值,也不仅在于画作的艺术价值和表现手法,还在于艺术之外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曲折的故事附加——恰如世界范围内的观者对于《蒙娜丽莎》的追捧,正在于那神秘的微笑。

国画展览中,展示的实体自然是画作,但受众所期望得到的信息不仅仅是画作本身。诚然在很多的画展开始之前都会有开幕仪式,介绍画家履历、代表作品以及画风技法,但画作之外的文化外延和艺术创作历程等内容,通过交互式渠道呈现,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也更为巧妙,这本身也应是展览涵盖的基本功能。互联网时代,市场价值与文化外延的认知需求,与展览展示中的交互式体验不谋而合。国画展览空间设计中,应摒弃固有思路,大胆设置交互式体验环节,借助具有时代性的工具和技术,使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常演绎常新。交互与体验,可以让观者借助于展览空间完成信息共享,真正走进展览要表达的主题,基于个人的艺术修养,引发不同程度的思考。

纽约MoMA的改革事件对我们颇有启示意义。这座博物馆经历了数次翻修,主管和设计人员一直在重新审视展览馆。馆长格兰·罗瑞说:“这是对我们建馆最初设想的重新思索。以往我们为自己划了界限,导致我们不能对博物馆收藏的艺术品有更广泛的理解,也因此不能更多元化地容纳来自不同背景的艺术家。”绘画与雕塑部负责人安·泰普金也表示:“讨论的焦点,是将照片、媒体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过时的系统,转变为从整体上来考虑规划的艺术展示方式。”MoMA已经意识到了传统展览环境、展示方法以及观感体验的种种弊端,并做出了改变。这种改变可以说是多维度的拓展,首先是对于展览作品文化背景的关注度更高,包容性更强,这与我们前文所论及的艺术内涵和文化外延相同;其次是针对传统展示方式的变革,更多新型技术手段的利用不断更新着固有思维,例如将AR技术运用到作品介绍和展览馆导游的功能当中;再次,更加倾向观展的多维度体验,例如利用手机APP查找展示空间内隐藏的画作这种关于互动性大胆的尝试,存在感不仅仅是沉浸其中,更需要互动,在公众参与的互动体验中完成与作品的沟通互联。

传播中国画的文化意义和现代精神,不仅仅是艺术家的事,展览展示的作用不可忽视。国画展览空间的设计,既要考虑中国传统艺术的独创性,又要挖掘现代受众更高层次的信息需求。将当代艺术家的国画作品以最佳方式展现出来,要有跨学科的视野,了解作品,结合其特点进行合理的空间设计,满足观者对艺术展览互动性和体验性的需求,实现最大限度的信息共享。

中国画具有独特的艺术内涵和文化外延,随着人们文化生活的日渐丰富和文化结构的多元化,观者对国画展览模式和展示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多维度的空间设计营造更加合理的展览环境,搭建起观者与作品之间的桥梁,使人获得更好的艺术体验,是中国传统绘画走进大众视野的新方向。

[1]李小宁.展览新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诺伯舒兹著 施植明译.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

[3]李媛.从传播学视域对展示空间的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6

[4]陈突.当代展示空间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6

[5]冉青.当态度成为形式——浅谈展览空间设计[J],现代装饰,2011(12)

[6]唐嘉.交互设计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猜你喜欢

观者空间设计国画
国画《鲦鱼》
国画《鲿》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端午节观龙舟赛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国画欣赏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