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结构的思考

2017-02-13曹燕萍

考试周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

曹燕萍

摘 要: 传统的数学作业不适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生对作业的态度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提出调整作业结构改革传统作业的弊端,以学生认知结构变化过程作为分类标准,把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分为巩固性作业和研究性作业。新型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不仅是知识的巩固和运用,还反映出学生智能结构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数学 作业结构 研究性作业 巩固性作业

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现在小学生实行的是素质教育,每门学科从上课到作业都应该以此为依据,为此很多老师对传统小学数学作业进行了分析、反思和研究。我国学者吴也显在他的著作《教学论新编》中把教材分成三个系统:课题系统、图像系统和作业系统。“作业系统如果安排得好,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1]。

传统小学数学作业以教材为中心,以考试为目标,由教师按习题的难度组织布置给学生,组成一个基础型、提高型、竞赛型的训练链,通过机械复复习加强记忆,巩固课堂教学知识点。

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结构调整的尝试:“数学学习内容我们已知可分为三类: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和创造性数学活动经验。这三类内容处于不同层次,有相应的彼此关联的三个层次学习。前一层次学习是后一层次学习的基础;后一层次学习是前一层次发展。新的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在这三个层次学习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我们可以以数学认知结构的变化过程为分类标准,依照作业设计的目的性、针对性等把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分为巩固性作业和研究性作业。

一、实践探索: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新模式

1.自选作业

做法:教师按教学单元提供大量数学巩固性作业,教师只提一个每天完成作业的最低量要求,让学生自由选择完成,单元学习结束时进行批阅和交流。这种做法在低年级学生中需要家长的监督和配合。

特色与优势:尊重学生的选择,增强作业效果,学生享受到做作业主人的快乐,并且让学生锻炼分配时间和任务的能力。

如学习《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时,这单元本身就比较有趣味性和富有生活经验,但又很容易混淆。学习本单元之前,老师可以把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汇聚起来,如人民币的单位、人民币的面值、人民币的换算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巩固基础知识,又可以对下一课要学的内容进行预习,在课堂上听课更有效率。

2.分层矫正作业

做法:教师在一个教学单元结束时进行“形成性测验”,根据测验结果将学生分成“合格”和“需努力”两个层次。教师提供矫正作业,要求“需努力”的学生独立完成后交给“合格”学生批改讲评。

特色与优势:班级授课制下学生的学习结果不会整齐划一,教师不在教学单元开始时将学生按层次划分,而在教学单元结束时划分。有利于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选择作业。而矫正作业的分层次要求,有利于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风气,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让每个学生思维和评讲能力得到培养。

3.趣味性作业

趣味性数学作业是学生再次学习、再次创造、再次发展的乐园。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质疑能力、动手能力等融入作业中,使每一个学生都喜欢数学作业,让他们在数学作业这个乐园中全面发展。

如布置“比高矮”作业时,老师可让学生回家和家长排排队,看看谁最高谁最矮;布置“前后、左右”作业时可设计:请家长坐好,说说家长及自己前后、左右有些什么;布置“10以内的加法”作业时,可让学生回家和爸爸妈妈玩凑数游戏;在学习加减乘除后可以布置算“24点”的游戏。

4.研究性作业

做法:①教师给定范围或专题,学生选题;②学生搜集整理资料;③反馈与修正;④形成作业成果;⑤汇报交流,进行评价。

研究性作业是对传统作业的结构性调整,针对传统作业的弊端而设计的作业模式。我们借鉴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的研究课题,学生带着问题边学习边研究,提高数学学习层次,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同学交流、共享,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念,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如学习简单四则运算及人民币后,可以让小朋友在家长的帮助下当一天家,布置“今天我当家”的研究活动,体验一下家长的滋味,感受生活,进行勤俭持家思想教育。学了“认识图形”后,教师可布置如下作业: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这些图形画出心中美丽的图画。

二、小学数学作业的批改和反馈:

1.用“?”或写评语等代替“╳”、“√”。

2.改作业由教师一个人评判为教师批改、学生互批、学生讲评交流等多种方式。

这样做有利于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帮助学生寻求疑问及改正错误,逐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控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新型的小学数学作业结构实践表明:新型小学数学作业结构中不仅有知识的巩固和运用,还反映出学生智能结构的发展。这项实践可以达到师生双赢的目的,让师生共同发展。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要真正做到这三句话,真的很不容易,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和合作,从而大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使作业不再是负担,成为学生自由发展的平台,让他们在作业中迸发出智慧火花。我们的探索仅是成为开始,还将不断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吴也显.教学论新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2]曹才翰,蔡金法.数学教育学概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数学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问题与对策分析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激励策略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的趣味性教学
微课在小学低年级数学中的设计运用
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小学低年级阶段数学实体化模型教学效果分析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