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新闻节目在新媒介生态下的传播模式

2017-02-13于澍

新媒体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模式

于澍

摘 要 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等环境都发生了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新媒体的传播,同时也为电视新闻节目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以及改变。实际上,自从新媒介生态出现以来,电视新闻节目就已经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以求能够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电视新闻节目正在积极探索新媒介生态下的传播模式,以期能够真正推动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笔者在了解实际情况后,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电视新闻在新媒介生态下的传播模式探求有所帮助。

关键词 电视新闻节目;新媒介生态;传播模式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22-0021-02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介接入到人们的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等环境都发生了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新媒体的传播,同时也为电视新闻节目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以及改变[1]。从新媒介生态出现以来,电视新闻节目就已经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电视新闻节目正在积极探索新媒介生态下的传播模式,以期能够真正推动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新媒介生态下,电视新闻节目更具有了发展潜力,也为此做出了很大的改变,从单一的传播途径扩展到了多元化的传播途径。

1 新媒介生态对电视新闻节目的意义

当新媒介逐渐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并以一种极快的方式逐渐侵占新闻传播市场,对电视新闻节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一般,电视新闻节目的素材来源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群众拨打热线进行报料,另一种是记者在社会实践中的发现。无论是哪一种信息来源都存在两大缺点,一是信息素材较少,二是信息来源不稳定。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两点问题,电视新闻节目通过建立相应的网络平台,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录入、整理,不仅扩大了新闻来源,极大的丰富了新闻内容。

另外,新媒介生态下,电视新闻节目更具有生命力,在以往的传统模式中,电视新闻节目也仅在电视上播放,在此过程中就彻底失去了电视新闻节目的生命力。因为,新闻播报的次数很少,而且播报时间也不一定能够与观众的实践相符,因此,其新闻的传播就失去了一定的力度[3]。但是新媒介的介入,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利用新媒介,将电视新闻节目很好地移植到了网络平台中,就可以最大程度满足观众的需求。观众借此不仅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对新闻进行选择,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新闻的浏览。

再就是新媒介还可以为电视新闻节目进行品牌推广,因为,电视新闻节目从实质上讲就是一种品牌的推广、销售,新媒介的介入为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电视新闻节目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对其品牌进行推广,另外,也可以通过知名主持人的个人博客加强与粉丝之间的互动,起到对品牌的推广作用。

2 新媒介生态下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的特点

2.1 传播目标的转换

在新媒体生态下,不少电视台新闻媒体的思维理念得到了不断提升,节目的编制过程中,多数报道模式属于因果简单推导形式、两级分化形式、完成追加形式等。新闻传播形式过于单一,主要表现为以下具体方向:1)在二元思维角度,将节目划分为两种不同类型的新闻报道,单纯从正面与负面两种角度进行划分,在报道时,过分应用这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对新闻事件本身存在严重的偏颇与主观性,无法获得新闻事件的客观性对待[4]。由于新闻事件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受到传统的二元思维模式的影响,新闻事件本身缺乏一定的真实性,并会获得足够的结论。2)多数新闻节目强调政治联系性,并未从现实生活中进行更深入的了解。目前,在新媒体生态下,电视新闻媒体从宣传逐渐向资讯提供进行过度,传播形式也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并逐步摆脱传统的二维思想模式的限制,开始深入新闻事件本身,尊重新闻当事人,尊重客观事实。

2.2 传播模式发生变化

传统电视新闻节目传播,主要使用从上而下的宣传教育节目传播模式,在节目题材选择上存在严重的政治性倾向。多数新闻报道,多是按照领导官级的大小进行顺序安排。同时,新闻节目的顺序安排上行,也强调会议新闻、领导活动,并未将重点放在民生上,严重威胁到电视节目的新闻改革。在电视节目中,节目的宣传模式,从教师模式转变为导游模式,将传播的角度细化到观众的角度,对民生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真正走到民生化[5]。主持人可以利用点评,实现对观众新闻价值与意义的传达,进而为观众提供良好的引导。另外,新闻事件的播放应该结合当地的地域特点,应该做到新闻的本土化与民生化,发挥新闻的时效性,进行科学化的汇编,吸引当地百姓的兴趣。通过整合相关报道内容,结合主持人点评,进而提高新闻节目的多维化与认识的深刻化。

2.3 传播方法的转变

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报道中心一直是党政核心的话语权,在新媒体生态的出现下,党政话语权受到忽视,影响到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方法。首先,新闻传播报道逐渐从意识形体的宣传教育转变为客观事物的全面化传播。在新媒体生态下,电视新闻传播受到普通民众关心、国家意志与社会精英的影响,在新媒体传播生态下,电视新闻媒体的影响逐渐由前两种转变为第三种,民众的关心逐渐成为新闻传播人关注的重点[6]。其次,新闻报道的形式也趋向于多元化,新媒体生态下,新闻节目受到市场竞争的影响,必然要考虑到受众的体验,进而获得市场竞争的一席之地,进而提高受众的影响力。最后,新媒体生态下,新闻传播内容逐渐丰富化,观众能够通过新闻媒体获取大量的信息咨询,获得更加丰富的新闻体验。另外,受到新媒体生态中新技术的影响,新闻媒体节目的传播方式必然会更加技术化,也会逐渐扩大新闻媒体传播的覆盖率。

3 新媒体生态下电视节目的发展策略

3.1 构建节目主持人的品牌

在新媒体生态下,我国媒介市场化运营模式逐渐开始建立,电视媒体的经营模式中,品牌营销已经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策略。在新媒体生态环境中,主持人在电视节目的发展与定位上占据重要的地位,电视节目品牌的构建,一方面落脚于主持人的品牌构建上,主持人作为电视媒体与人际传播媒体结合的媒介,是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差异,影响到主持人的品牌形象,在地方小媒介体系构建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2 定位电视节目的地域性与差异化

在传统新闻传播中,受到社会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少电视台新闻节目逐渐趋于同化,在这种情况下,节目的报道方式逐渐陈旧化、叙事风格也逐渐枯燥化,难以获得有效的吸引力[7]。只有借助地域性与差异化的有效传播策略,才能实现媒介竞争与传播力的改善,从而突破同质化的瓶颈。地方电视台应该积极探索地域性的发展路径,可以通过民众生活密切联系的新闻报道,为受众提供多样化的新闻背景,引导受众更深入地了解与分析,从而关注民众的生活现状,构造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平台与传播平台。

4 结束语

在新媒介生态下,媒介的传播活动并非是孤立的,而是与社会之间协调发展的。媒介之间具有比较复杂的传播关系,通过该对矛盾关系的有效处理,进而实现新闻传播的多种方式的转变,打造出良好的新闻节目的品牌,不断促进媒介环境的优化。

参考文献

[1]胡智锋,周建新,刘俊,等.2013年中国电视研究论文述评[J].当代电影,2014,3(9):133-142.

[2]谭玥雨,李芸.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转型探微——以安徽广播电视台《每日新闻报》为例[J].皖西学院学报,2014,4(8):107-110.

[3]胡智锋,刘俊,王锟,等.2012年中国电视研究论文述评[J].当代电影,2013,3(2):151-168.

[4]胡智锋,刘俊,周建新,等.2014年中国电视研究论文述评[J].当代电影,2015,3(1):168-178.

[5]张健康.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的量化考察、焦点回顾与质化分析[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7):150-157.

[6]廖圣清,申琦,柳成荫,等.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研究十五年:1998-2012[J].新闻大学,2013,6(4):

70-82.

[7]石蓬勃,李敏,高雪升.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地方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策略分析[J].新闻界,2010,3(2):128-129.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模式
整合营销传播策略浅议
微信公众号崛起背后
基于媒体融合环境下的电视新闻节目创新
网络自制节目的传播模式和发展趋势
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编辑技巧初探
浅析香港与内地电视新闻节目的差异化
健康养生文化类电视节目传播的模式和要素
浅析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