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本土资源建设校本特色课程

2017-02-13谢爱兵

师道·教研 2016年10期
关键词:校本特色资源

谢爱兵

课程是学校的核心,想建设高品质的学校和实施高质量的学校教育,或是建设特色学校,都必须一流课程的支撑,教育要通过课程来实施。自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实施以来,各校的校本课程建设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果和进步,在此基础上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就形成学校独特教育的亮丽风景线,即学校的特色课程、品牌课程。这是我对校本特色课程的理解,本文依托深圳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学校特色教育课题,对校本特色课程建设进行实践性探讨。

一、校本特色课程的目标定位

进行校本特色课程的建设,首先校本特色课程的目标定位要准确,从根本上认清方向原则,才能确保少走弯路、做无用功或适得其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学校要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这首先指明校本特色课程是为学生开设的。为此,校本特色课程的建设要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独特的教育需求,重视学生学习发展的差异性,精心考虑课程对学生发展不同阶段的适切性,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和多样化发展服务。

其次,校本课程是学校领导根据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需要而倡导,依据本地资源,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感悟、积累、创作而成。校本特色课程的建设能使教师的爱好特长、责任心、教育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科研意识得到激发,因此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另一重要目标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创新能力、课程建设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就能顺势发展。特别是普通中学,国家政策要求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校本特色课程建设不但完善学校的课程结构,充实教育的内容,而且可以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突显学校人才培养的个性,是特色学校建设的支点和切入点,没有校本特色课程的支撑,学校的特色教育将无法深层进展,当然也就建不成特色学校。

可见,校本特色课程的建设是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学校特色生成的重大举措。

二、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发措施

校本特色课程的目标定位决定了其建设措施,包括校本特色课程的内涵内容、方式方法,由谁来开发、怎样开发等。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以学生为本,立足校园文化,围绕本土情怀,才能体现校本特色课程的本质,课程的建设才能接地气,为学生所喜欢,课程改革才能在学校转变成教育教学的成果,以达到设定的课程目标。因此,我们确定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发措施是依托本土资源建设校本特色课程。

本土课程资源广义上指学校及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民俗、生产产业、传统文化、校园文化和学生生活经验等等。从本土课程资源到校本特色课程还需科学方法的指引和严格的实践提升程序。

1. 本土课程资源的挖掘。学校领导班子向各科组发出倡导,务必使教师们认识开发校本特色课程的教育形势、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和自己肩负的责任;认清挖掘本土资源与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内在关系。鼓励科组长组织本科组教师或教师组织所带学生对本土课程资源进行调查研究。

2. 校本特色课程的形成。有了原始、充足的本土课程资源并不等于校本课程、特色课程的形成,也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有发展成课程的必要。校本课程是依据学校自身优势资源、学校周边优质资源而开发出的适合学校实际和学生需要的课程,学校教育和课程应该适合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从学生、社会需求的角度开发课程,可以让学生将来较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校本课程必须积极吸收本地优良传统,使学生了解本地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增强适应环境和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同时,开发课程还要考虑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我们从学校现有的师资情况出发,了解教师具有什么样的素质,根据他们的专业特长、志趣爱好和教育风格给与某些教师课程开发的方向定位。教师拿到挖掘的课程资源,还要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寻找灵感,获得启发,提取精华,依据教学目标、结构,才能整理成完整的校本课程。如美术科组万文伶老师依据当地春节发“红包”的风俗习惯,从春节“红包”中挖掘美术课程资源,“红包”内外包装蕴涵的图形文字美化,形式功能设计,绘画、摄影、建筑、雕刻、印刷、剪纸等许多美术及相关人文、历史、地理知识,从精心设计一个教学案例再到创编《利是封》课题教材,通过“实践中的研究”和“研究中的实践”,不断发掘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逐步形成《利是封》课程。

每个学校都有不可复制的地域文化和办学传统,我们有与众不同的特色项目和教研成果,这些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形成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特色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我们提出结合社区环境、资源情况、师生状况及学校传统等因素,设计和编制校本特色课程计划,形成面向全体学生、层次递进的特色课程体系。

三、校本特色课程的实施保障

对开发的校本特色课程,我们给予一定的学习课时,例如利用第八节活动课、班会课、早读做一些专题学习,更多地要求教师们将开发的校本特色课程教育融入教学,与学校所有课程有所联系。只有将校本特色课程与教师日常的教学实践紧密联系,才能确保校本特色课程的有效实施,才不会使校本特色课程成为悬置课程或应付督导评估的课程。

那么,校本特色课程如何进入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呢?以郑莹老师开发的《初中物理生活实验专题系列课》为例,既可以开设专门的科技特色生活实验专题课,也可以将生活实验融进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灵活使用,如利用生活实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课堂过程中利用生活实验激发问题,推进教学,保持动力,活跃课堂;还可以利用生活实验深化拓展思维,激发学生求知创新,最后还可以布置生活实验的动手作业,巩固提高堂教学效果。

在特色课程中将文化转化为教育的内容,通过文化的熏陶,达成育人的目标。作为普通完全中学,布吉中学在近几年的特色教育实践中,依托本土资源建设校本特色课程,取得不俗成绩。新课程改革赋予学校课程自主权,布吉中学致力于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舞台,同时也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展示学校的教育个性,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责任编辑 韦英哲

猜你喜欢

校本特色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中医的特色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完美的特色党建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