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教育共同体,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2017-02-13唐兆良

师道·教研 2016年10期
关键词:校际校友共同体

唐兆良

教育共同体以教师专业化成长为研究重点,着力促进共同体内学校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和探讨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利用我校创建“智慧校园”的有利时机,通过信息技术促进校区、校际协作和协同创新,实现校际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互通信息,互相学习,合作研究,促进共同体学校均衡发展而又各具特色,取得预期的效果。

一、打造理念创新、思想开放的校园文化,坚持特色办学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渐积淀形成的无形资产。我校紧紧围绕“引导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走向未来”的办学理念,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创建“自主教育”学校特色,逐渐形成了范小“自主教育”特色文化——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立足素质教育,推动教育均衡,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个中心,四个坚持”的多校区管理模式,以实施“九大”工程为工作措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校各项管理的水平,建成一流教育水平的,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现代化、示范性名校。

正是得益于“自主教育”的学校特色文化,范小人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学贯中西,放眼未来。学校教育秩序稳定,教育质量稳中有升,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整体办学水平产生了质的飞跃,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为推动教育共同体的创建与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开展名师工程,促进校际教师互动、交流、发展

立足科研引领学校的发展,深化科研先导功能,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系统,包括:成立教学指导组(导师制)。固化专家引领,加强校外专业对话。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定期举办一次教育论坛,用论坛丰富教科研)。引导教师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建立激励机制,并倡导培训是最大的福利的思想。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培养各级名师,充分实现教师的自我发展。

自2013年8月以来,我校分别请来了广州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语文教研员、广东省特级教师周莲清校长和广州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数学教研员、广州市远程教育培训中心外聘数学科指导专家冼颂华,以及广州越秀区小北路小学的一线教师团队前来作学术报告;外派教师分赴北京、上海、四川、湖南、香港、澳门、台湾参观学习达90多人次;分批次前往澳门莲峰小学、汶川雁门小学、恩平大朗小学、杜阮木朗小学进行学校诊断或支教活动。教师的交流活动不但促进了教师的自身成长,也为建设教育共同体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搭建三大平台,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助推学校高速发展

第一平台:广东省校长工作室。充分发挥广东省校长工作室和省、市校长培训基地所在学校的有利条件,发挥学校核心辐射作用。通过校长学习培训工作,创设成员平等交流、合作研究、相互讨论等多样化交流平台,使之取长补短、互助进步,而研修、跟岗学习的纽带平台也加强了后续校际交流机制。通过工作室平台,我校先后与中山实验小学、东莞松山湖实验学校、韶关八一小学等学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江门市开平翔龙小学,蓬江区的实验小学、潮连永思小学、杜阮木朗小学,江海区江南小学等学校签订了教育共同体协议书。

第二平台:范罗冈小学校友会。现代教育发展到今天,开放合作办学是建构现代学校体制的重要内容,校友会是母校和校友、校友和校友之间沟通的桥梁,是提高母校社会声誉、促进学校开放办学的重要载体,是推动母校建设与发展最宝贵的财富和最可依靠的力量。去年,我校以迎接2017年学校成立一百周年庆典为契机,开始筹备“庆祝范罗冈小学百年华诞”工作。校庆工作开展至今,得到了海内外范小校友的一致响应。去年12月,范罗冈小学校友,澳门五邑同乡会会长梁伯进率全体同乡会行政成员到访范罗冈小学;今年1月,梁会长在澳门应聘为我校名誉校长,同为范小校友的澳门议员郑安庭应聘为我校校友会副会长。广大范罗冈小学校友对学校的鼎力支持,成为学校对外交流以至合作办学最直接的有效途径。

第三平台:互联网+智慧校园。我校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通过互联网实现不同校区教学管理一体化,在教育共同体学校之间实现不间断的远程交流合作,比如学校管理、远程教研、远程教学等等。目前,我校师生已经通过与互联网同步视频技术,在不同校区之间,或在广州、香港、四川、江门恩平等地的不同学校之间,成功进行过一系列的视频会议、课堂教学和其他活动。利用互联网搭建的校际交流平台,具有节省成本、实时传递、同步互动的效果,有力促进教育共同体学校简单、高效地协同发展。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校际校友共同体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爱的共同体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校友风采
共同体的战斗
我校与白俄罗斯国立经济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
校友风采
网络环境下校际协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