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夏加尔的绘画与荣格的理论

2017-02-13

齐鲁艺苑 2017年4期
关键词:夏加尔荣格潜意识

王 鲲

(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论夏加尔的绘画与荣格的理论

王 鲲

(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夏加尔,20世纪西方绘画史上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注重意境创造和抒情性,充满爱的气息。荣格是精神分析师,曾任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第一屇主席,在世界心理学界得到很高的评价,他看到了绘画的心理治疗作用并把它运用到临床,他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抱负。荣格的研究和实践推动绘画治疗非常有活力地不停发展。夏加尔和荣格的研究与表达都深刻涉及到潜意识领域,而且夏加尔作品中的造型大部分可以与荣格理论中提到的原型相对应。夏加尔及其作品是被较宽领域所关注的,鉴于他的绘画特点,从绘画治疗的角度进行研究,以期待扩展夏加尔作品更多的实际应用价值。

夏加尔;绘画治疗;荣格

基于心理学的视角论述夏加尔的作品,选择以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相关理论为着脚点,论述夏加尔绘画作品的心理疗愈作用,并尝试从新的角度阐述夏加尔作品的价值。

一、夏加尔和荣格

选择把夏加尔的绘画作品和荣格的心理学观点结合在一起阐述,有三个理由:

其一,夏加尔(1887-1985)和荣格(1875-1961)几乎处于相同的历史背景下,他们分别在绘画领域和心理学领域地位崇高,无人可望其项背,最重要的是通过他们的学术观点,能够发现夏加尔的绘画作品与心理疗愈有密切关系。

夏加尔,20世纪西方绘画史上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他出生在俄国,后定居法国。夏加尔的画风很难归类,他的作品看上去游离在印象派、立体派和抽象表现主义之间,他生前没有参加任何一个流派和群体,一直保持着自己的艺术特点和个人风格,人们把当时在巴黎的这样的画家统称为“巴黎画派”。夏加尔是一位充满幻想的诗人画家,他的作品注重意境创造和抒情性,学者们习惯把他跟20世纪另两位影响巨大的艺术家毕加索和马蒂斯并列,可见夏加尔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荣格的贡献在世界心理学界更是引人注目,他和弗洛伊德共同创立了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并任第一屇主席,后来因为两人的学术观点产生分歧而决裂。荣格与弗洛伊德相比更强调人的精神,他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倾向,他认为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

夏加尔也非常注重绘画中的精神力量,他认为:“艺术首先是一种灵魂状态。而我们所有行走在罪恶大地上的人,灵魂都是圣洁的。灵魂是自由的,它有自己的理智、自己的逻辑。”[1](P141)他认为绘画是通往“另一世界”之窗。“超现实主义派”一词据说就是阿波利奈尔为形容夏加尔的作品而创造出来的。当夏加尔把自己的作品拿给阿波利奈尔看时,阿波利奈尔笑着说:“超自然……”。夏加尔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自己不能理解“超现实主义”是什么,他只是依己所见,描绘梦境罢了。夏加尔是非常忠实于自己感受的艺术家。

其二,夏加尔和荣格的研究与表达都深刻涉及到潜意识领域,而且夏加尔作品中的造型大部分可以与荣格理论中提到的原型相对应。

潜意识,是心理学术语,指的是人类心理活动中,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荣格认为在潜意识中有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2]他认为集体潜意识是人格中最深刻、最有力的部分,它是几千年来人类祖先经验的积累所形成的一种遗传倾向。这些遗传倾向被称为原型。[3]原型会在梦境、想象、幻觉和神经症中无意识地浮现出来。

由荣格的心理学观点发展而来的绘画治疗认为:人们在画画时,能够激发出自发性,并把心理需要、心理问题投射到图画中,人们能在绘画过程中表现出个人的行为模式,绘画是表达潜意识内容的直接工具。夏加尔的作品看上去就像一个个梦中的情景,在夏加尔的潜意识中家乡和童年情结挥之不去。[4]夏加尔也承认自己从来没有画过一幅完全看不到家乡维台普斯克片断的画。

其三, 由荣格的学术观点发展而来的绘画治疗为理解夏加尔的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

早在18世纪,欧洲的医生就开始尝试把病人绘画作为一种诊断精神疾病的方法,并运用到临床,其中荣格的研究和实践成果推动绘画治疗非常有活力地不停发展。

现代绘画心理分析已经成为艺术心理治疗的一种重要技术,这一理论认为,通过绘画分析和探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认一个人的情绪、人格特征甚至部分内部心理现实,这一科学的认识,为研究夏加尔绘画提供了新视角。

二、夏加尔的情感和他的绘画作品

夏加尔的绘画有明显的心理疗愈作用,并且适合为绘画心理治疗提供素材的理由是:

其一,夏加尔用一颗赤子之心在创作。

首先让我们相信夏加尔,作品是他对自己内在的坚守和对自我情感的真诚,夏加尔觉得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真实的存在体,甚至比外面的世界更加真实,所以他反对用“幻想”、“象征”这类的形容词去描述内在世界。无论夏加尔的绘画形式呈现出多么的梦幻和神秘,其形象传递的都是画家最真实的感受,是最现实的东西。对于他所表现的形式,题材内容都是围绕他内心世界来体现的。那些只是表达夏加尔感情的写照的途径。[5]

其二,夏加尔的作品中充满爱的气息。

夏加尔终身强调“对人类普遍的爱”,他的绘画作品主要表现俄国犹太人的生活,这受益于他的宗教背景,夏加尔一直与犹太文化和宗教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秉持着一种宗教精神在自己的作品中努力接近父辈和祖辈的生命态度。以荣格的学术观点来看,这就是犹太人祖先遗留下来的集体无意识对夏加尔的影响。[6]

夏加尔的大部分绘画一直围绕着“爱”展开,他用艺术家真挚的情感,诠释了人性之爱,这一点,对人的心理疗愈作用是巨大的。

夏加尔的“爱”在作品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表现家人的形象。

夏加尔在绘画初期一直在描绘身边的家人,比如《平凡女子》、《艺术家之妹——玛利亚》,分别是夏加尔的母亲和妹妹。夏加尔在自传中也强调了亲人们对他的艺术产生的影响,他描述了随外祖父进教堂时的激动心情:“我心中似乎有一个小轮子在油彩里转动,又觉得好像有新鲜的蜂蜜在血管里流淌。”[7](P105)

第二,表现对家乡故土的“爱”。

夏加尔以家乡故土为主题,创作出很多举世瞩目的作品。比如《维台布斯克的上空》《燃烧的小镇》《我与乡村》。

夏加尔曾说:“即使来到巴黎,我的鞋上仍沾着俄罗斯的泥土;在迢迢千里外的异乡,从我意识里伸出的那只脚使我仍然站在滋养过我的土地上,我不能也无法把俄罗斯的泥土从我的鞋上掸掉。”[8]这就是夏加尔。

第三,表现象征爱情的爱人形象。

《带黑手套的贝拉像》《拿着花束与酒杯的二重肖像》《散步》《生日》《街上空的恋人》等作品都是夏加尔表达对妻子贝拉的“爱情”。

《拿着花束与酒杯的二重肖像》在心灵上,或者说在心理思维投射外部世界上,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真实效果。

第四,表现犹太宗教人物形象。

宗教人物形象在夏加尔各个时期的作品中都有表现,早期主要表现对家乡故土的喜爱和眷恋,后期更多的表现出对国家民族文化的热爱。因为夏加尔被迫流亡法国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夏加尔目睹了更多的人类灾难,这触动了他怜悯世人的深层情感。夏加儿在1932年创作的《哭墙》“竟带着令人惊诧的,预知历史、民族与自我命运同系一脉的实际悲剧特征。”[9](P95)

绘画主题的多样性让夏加尔在“爱”的表现上有了更大的空间。

夏加尔作品中的各种形象和几何图形足以能够表现荣格所提到的“原型意象”,画中的耶稣、上帝之手、圣经的先知、母亲、妻子、屋顶的小提琴演奏者,还有那些奇异的动物、巨大的花束、太阳、月亮、星星、时钟等艺术形象,都可以看做是夏加尔自觉地让潜意识浮现的图像,他自己也说:“仅靠外界的因素,如形状、线条和色彩世界,过往时代的艺术已经过去了。我们现在应该关心所有的东西,它不仅是外界的,更应该包括梦以及内在的想象。[10](P147)

三、荣格的观点和绘画治疗

从荣格的心理学角度看来,人的一切行为都受无意识的影响,都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人类行为活动的最终源泉,对人类的艺术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伟大艺术的奥秘……就在于从无意识深处激活原型意象……使我们有可能找到一条道路以返回生命最深的源泉”。[11]

原型是个人心灵深层次的基础形象,它往往带有令人敬畏的情感特质,并且具有概括性和普遍性的意涵。经过长的时间累积、对一个民族或群体具有精神意义的原型形象,深埋在集体意识的文化里。[12]原型形象往往以具有文化意味的形式出现,比如国王和皇后、耶稣和佛陀,还有普遍的人类经验的形象化表现。

在荣格的理论中,有关“本我”和“自我”的探讨对于人的理解也非常重要,荣格认为“本我”是人体内世界的核心,人的内心感受必须通过意识与潜意识的结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世界,这个完整的世界,就成为“本我”。“自我”是个人意识的中心,是一个“理所当然”的自己。“自我”支撑的是个人意识领域,“本我”所支撑的是整个内心世界,所以“本我”才是整体心灵的调控中心,而“自我”对“本我”的认知往往以各种象征形象来呈现:神灵、英雄、宇宙、星空及太阳、原子团或者原子核等等,“本我”以高等的象征形象让“自我”获得安定,“本我”是个人自我认同的原型模板。

荣格承认根据画面投射内容他能识别出非个人的一类投射,比如救星情节或古代的神灵崇拜。荣格更进一步解释过:“非个人的投射是难以瓦解的,因为它属于精神的构造因素。它不是过去时代无用的遗迹,而是目的性的,补偿性的功能,作用尤为重大。在人处于不知所措的情形下时,它有重要的保护作用,使人保持清醒。在危险的时刻,无论危险来自外部或自身,原型都会加以干预,使人本能地自我调节,以增强对外界诸因素的适应能力……”[13](P176)

荣格常借助绘画的形式展开心理治疗工作,他将绘画的过程看成是实现自性化的一种手段,荣格在其学术探讨中非常鼓励观测评估个体化历程,他清楚地指出人类独特的生命有无比重要的价值,他把想像力及创造力看成是心理治疗的要旨,这一切推进了绘画作为介质在心理疗愈中的运用。绘画治疗实践出现的年代,恰是荣格理论占主流的年代,荣格的理论为绘画治疗提供了形象联系的基础。

再看一看现在绘画治疗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成果,目前该学术界已经做出一些经验总结:

1.自发性的绘画艺术有助于表达被压抑的情绪和冲突,以起到助力疗愈的作用。

2.绘画创作过程可以成为情感升华的管道,为净化情绪提供机会。

3.绘画过程中创造的图像能够引发各种联想,人可以通过绘画艺术获得对情绪的控制力。

4.绘画过程可以被用来逐步转移情感关系,模拟并体验自我建设的过程。

5.在语言起不到预期的作用时,绘画过程和绘画作品可以为治疗师提供机会做出突破性的诊断。

现代绘画治疗在发展中,逐渐发展出多种形式,借助绘画形象,可以刺激人们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认知,增强自我觉察,让人从自己的想法里探究到真实的心理,最终找到解决困惑的途径,也就是发掘自己的潜能。

总之,夏加儿的绘画作品充满爱的气息,他饱含一颗赤子之心,用具体的艺术形象表达了对世人诚挚的“普遍的爱”,这些都与荣格的绘画心理疗愈理论和实践有神似之处,更有可操作的形似之处。绘画心理治疗作为学科流派诞生以来,诸多致力于此研究的实践者总结出很多宝贵经验和应用理论,丰富了美术理论者的视野,引起更多对绘画创作和绘画作品的思考。夏加尔是被较宽领域的人们所关注的现代艺术家,鉴于他的绘画特点,从心理疗愈的角度进行研究,以期待扩展夏加尔作品更多的实际应用价值。

[1][7]夏加尔.我的画就是我的记忆:夏加尔自传[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

[2]赵静.潜意识概念探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5,(2).

[3]金昕.论人格构建理论的形成和发展[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5).

[4]周月平.绘画心理分析: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5).

[5]郭振文.形式是情感的表达——论夏加尔艺术表达与情感的关系[J].学术探讨,2010,(8).

[6]廖瑜.在现实与梦境中徘徊--浅析马克·夏加尔绘画的心理动机[J].美术观察,2007,(8).

[8]锦城.乡愁与爱的画家.网络.http://blog.sina.com

[9][10]何政广.夏加尔[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8.

[11]呼宇.荣格无意识理论的发展及其对艺术创作的影响[J].甘肃理论学刊,2006,(2).

[12]张维青.龙:符号及记忆[J].齐鲁艺苑,2012,(4).

[13]卡尔·古四塔夫·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刘德卿)

10.3969/j.issn.1002-2236.2017.04.012

2017-04-20

王鲲,女,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学。

J110.95

:A

:1002-2236(2017)04-0053-04

猜你喜欢

夏加尔荣格潜意识
“超现实派”和夏加尔
夏加尔 下
夏加尔 上
夏加尔 上
赢创AEROSIL气相二氧化硅分散液荣获2020年荣格涂料技术创新奖
第一眼看到什么动物,测试你潜意识下的心理状态
荣格十九周年谱新章
荣格用温暖点亮孩子梦想
Modeling some long-term implications of CO2fertilization for global forests and forest industries
潜意识欲望的诗意书写——柳梦梅形象的潜意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