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知名编剧饶俊:网剧精品化是趋势 反感所谓“网感”

2017-02-10祝媛莉

综艺报 2016年20期
关键词:精品化综艺创作

祝媛莉

《综艺报》:当下网剧发展到了什么阶段?

饶俊:从最初的小成本制作,网剧开始走向精品化路线。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势头。我最近接触的一些网剧项目,已按高规格操作,投资非常大,演员和制作班底量级与电视剧区别很小。可以说,现在网剧和电视剧已经没差别了,最大的差别就是播出平台不同。

《综艺报》:那么精品化是今年网剧的主要特点吗?

饶俊:今年不敢说,但是未来一到两年,精品化一定是个趋势,并且是必然趋势。现在观众接受信息的渠道很多,很多人喜欢看美剧、韩剧、日剧,他们的欣赏口味很高,不会因为国内影视剧的发展现状而降低对剧的欣赏要求。网剧必然会走上精品化路线。

《综艺报》:今年的哪些剧让你印象深刻?

饶俊:今年印象比较深刻的网剧,如《我的奇妙男友》《最好的我们》等,相较于之前的网剧制作水准上往前走了一大步。其实,今年的网剧是在向精品化过渡的过程中。

《综艺报》:对于爆款网剧,能否总结出成功经验或共性特点?

饶俊:今年几部比较成功的网剧从内容上来说百花齐放类型各不相同。和其他网剧相比最主要的特点是制作精良几乎达到了电视剧制作水准。尤其是《最好的我们》,我非常喜欢演员的演技和颜值都很高。

《综艺报》:现在,网剧制作量级一般能达到什么标准?

饶俊:我对一部网剧的整体投资不太了解但从编剧经验来看,能感受到明显变化:过去有人请我做网剧编剧,会强调这是一部网剧,预算大约一两万元一集,最高也就5万元一集。现在找我做项目的制片方不会再说“这是网剧,所以我们穷,我们没钱”。他们更愿意按市场规律办事。看得出,网剧的整体制作水准在提高。我遇到的一些想要打造精品网剧的公司,对剧本的投入甚至高于电视剧。

《综艺报》:市场上网剧编剧从业人员的发展状况如何?

饶俊:以前网剧制作成本较低,很多编剧不愿意做网剧。现在情况不一样了。网剧制作周期短,创作生产的时效性高于电视剧,对于编剧来说,他们乐见自己的作品迅速播出,加上制作水准的提高,更多人愿意从事网剧编剧。

过去制片方受限于预算没办法请炙手可热的编剧,更多的是让年轻人操刀网剧剧本。如今很多成名的编剧或导演也会做网剧。现在电视剧编剧和网剧编剧没有太大区别,这两个领域的从业人员基本重合,至少是90%的重合率。此外网剧编剧年轻化现象更明显,网络平台会给年轻编剧更多机会。

《综艺报》:是否意味着网剧编剧的话语权也有所提高?

饶俊:现在对网剧编剧的重视程度在加强。对比而言,很多时候电视剧要靠演员吸引观众和粉丝:网剧以新人为主,更依赖内容本身的吸引力,编剧水平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编剧也会更被看中。

《综艺报》:网剧剧本创作与电视剧有什么差异?

饶俊:以我的经验来讲两者没有区别,在创作好看的故事、立体的人物,触动观众的情节方面遵循一个标准。我不会刻意去抓某些点,当然有人会说我的剧本不够“网感”。

网剧创作中,很多人一直强调“网感”,其实我比较反感这个词。所谓“网感”,就是观众的共鸣。不论发弹幕还是评论,都是网友表达共鸣的一种方式。我比较担心创作中一味强调“网感”走向另一个死胡同。不能一味地靠那些博眼球的、低俗的内容迎合观众的“网感”,我坚决拒绝这种做法。网剧创作最终也要寻找与受众的情感与生活共鸣。我十分认同一种说法——随着网络剧审查标准和电视剧审查标准的一致,网剧靠尺度博眼球的红利时代已经过去了。

《综艺报》:网络编剧行业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饶俊:我期望网剧创作可以更百花齐放,题材选择不要跟风,不要靠触碰道德底线来博取眼球。一些网剧可能会存在让人不舒服的内容,这需要从业者自律。

猜你喜欢

精品化综艺创作
Jazz
2017首届综艺峰会:尊重每一个工种
2017上半年自制综艺数量与播放量迎来增长
拓展新空间 推动精品化
韩国女性综艺人立足难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国产综艺“短命”,得治
从广播节目的碎片化看广播媒体的发展趋向
“慈云”精品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