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朗普首次致信习近平

2017-02-10

环球时报 2017-02-10
关键词:中美关系领导人特朗普

●本报驻美国、日本、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张朋辉 李珍 青木 ●本报记者 谷棣 李萌 ●魏辉 柳玉鹏

北京时间9日上午,美国白宫发出的一份简短声明迅速成为世界媒体的焦点:美国总统特朗普致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期待推动两国建设性关系,并祝愿中国人民元宵节快乐,鸡年兴旺。这被认为是特朗普1月20日正式就任以来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直接联系。此时正是一个关键而微妙的时刻:一方面,特朗普就职前针对中国说了一些重话;另一方面,他上任以来在国内外频放“大招”,不惜拿传统盟友“动刀”,对中国却比较安静。“诡异氛围”下,有关“中国何时成为下一个”的猜测在国际舆论场甚嚣尘上。然而特朗普的信件被认为释放了回味无穷的新信号,它让很多人看到“转折”的迹象。英国广播公司称,信中温和的语气与特朗普此前的一些声明形成鲜明对比。有中国专家则从特朗普的“谨慎”与来信中读出中美关系的重要与复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9日对特朗普的来信表示高度赞赏,称中方已收到信函,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的正确选择。

特朗普开始“破冰”

当地时间8日晚,白宫发言人斯派塞发表声明,宣布了特朗普致信习近平的消息。声明全文如下:美国总统唐纳德·J·特朗普今天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感谢习主席祝贺特朗普总统就任,并祝愿中国人民元宵节快乐,鸡年兴旺。特朗普总统声明,他期待同习主席共同推动惠及两国的建设性中美关系。

由于之前特朗普没有像前几任美国总统那样在农历新年及时送上祝福,再加上他上台后在内政、外交上表现强硬,颁布多项行政命令,似乎铁了心要落实竞选中做出的承诺,因此声明尤其受到舆论关注。路透社称,特朗普开始“破冰”,表示期待与习近平共同努力,发展建设性关系。自特朗普正式就职以来,两位领导人尚未直接通话。美国彭博社称,这是特朗普上任以来首次同中国领导人直接联系,他表示出在世界两个最大经济体间追求更平稳关系的愿望。特朗普就职后已与十多位世界领导人通电话,目前还未与中国领导人通话。

“温和的语气与特朗普此前的言论形成鲜明对比。”英国广播公司9日称,在接连攻击中国贸易和政策后,特朗普发出这封充满标准外交语言的信函。此前,他曾在台湾、南海等敏感问题上挑战中国。在与台湾地区领导人通话后,还质疑一个中国政策。北京迄今反应谨慎,对特朗普在一个中国政策方面的立场表示“严重关切”,并敦促美国与中国保持密切关系。《华盛顿邮报》称,这种外交语言对北京而言是一种值得欢迎的变化,特朗普在竞选活动中曾将中国描述为美国的“敌人”。最近这些天,美国新政府似乎在稍微减少与中国的对抗。一些专家期待,两国领导人可能很快通话。另外,美国防长马蒂斯上周在东京也表示,需要以外交而非军事手段解决南海争端,缓和了紧张的神经。

“特朗普向中国送上姗姗来迟的春节祝福”,美联社称,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特朗普是近年来唯一没在春节来临之际发出祝福的美国总统,在中国引发“这是疏忽还是有意怠慢”的猜测。他也曾指责中国“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和“汇率操纵”,批评中国在南海“扩充军备”,在核和导弹问题上向朝鲜施压不够。不过,特朗普的女儿伊万卡到中国驻美大使馆参加了春节庆祝活动。看到特朗普外孙女唱中文歌的视频后,中国网民感到温暖。

“德国之声”的报道用了个幽

默的标题“特朗普拜年: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文章称,特朗普迈出缓和关系第一步?去年12月,特朗普在当选总统后质疑一个中国政策,并与台湾“总统”蔡英文通了电话,引起北京方面强烈抗议。然而,特朗普在上任之后迄今未提及台湾。有消息说,特朗普政权非常清楚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

“特朗普或许是第一个在元宵节祝福中国人民的西方元首。”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特朗普是个特立独行的领导人,个性很强,不按常理出牌。就任前,他在推特上说了很多关于台湾问题、对华贸易的狠话,可能为避免尴尬,没有先和中方通话。这次元宵节致信,有修复美中关系的考虑,表明他并不想得罪中国,还是会从美国的利益出发,想让美国“再次强大”。

针对特朗普的信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9日在记者会上表示高度赞赏。他说,中方高度重视发展中美关系。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两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发展繁荣等方面肩负着特殊的重要责任,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的正确选择。中方愿与美方一道,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拓展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在健康稳定基础上取得更大发展。

中美关系迎来转机?

从1月20日就职,到2月8日向中国领导人致信之前近三周,虽然特朗普并未直接与中国领导人接触,但中美之间一直进行着各种沟通。2月1日,伊万卡到中国驻美大使馆参加春节相关活动。2月3日,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应约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弗林通电话。美国媒体近日还报道称,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同伊万卡的丈夫库什纳会面,库什纳作为特朗普的高级顾问,被认为具有很大影响力。

特朗普对中国显然很有“兴趣”。

据《洛杉矶时报》报道,不怎么读书的特朗普列出了阅读的20本有关中国的书籍,其中包括《金融时报》记者理查德·麦克格雷格的《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秘密世界》、基辛格的《论中国》、彼得·纳瓦罗的《即将到来的中国战争》、查建英的《弄潮儿》、张彤禾的《工厂女孩》、蔡美儿的《虎妈战争》等。
路透社9日援引西方外交渠道消息认为,中国并不寻求仓促推动两国领导人通电话,中国不能保证特朗普的行为是否可以预测,而目前特朗普的精力被其他紧迫议题所占据,没有过多精力处理中美关系问题。德国《经济新闻报》称,特朗普给中国领导人致信让一些观察家颇感意外,许多人认为,在签署了30项行政命令后,说不定下一个行政命令就是确定中国为“汇率操纵国”,甚至有专家已开始设想中美贸易战的结果。但现在,他却向中国表示要发展“建设性关系”。两国关系出现妥协的信号。
9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启程赴美,将与特朗普会谈,日本媒体对特朗普致信中国领导人也是非常关注。《朝日新闻》称,以此次信函为契机,中美两国有可能朝着关系改善的方向开始行动。《产经新闻》称,在安倍访美强化日美走近姿态之际,中美间也可能有探索关系推进的逐渐具体化的行动。
在台湾,国民党文化传播委员会副主委唐德明表示,特朗普的动作符合外界先前对于其“生意人”的评论,蔡英文千万不要太过乐观美国对台一时态度,必须极力避免台湾成为筹码。台湾《联合报》称,特朗普并不打算开启美中全面的对抗与斗争,他要的是合作,而不是两败俱伤。特朗普是商人,他信奉的法则是凡事皆可磋商解决。
王义桅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美关系的复杂性,特朗普知道不是通电话就能解决的,真到他要放手搞美国国内经济建设时,更知道中国的重要性,考虑与中国的合作。特朗普不会做傻事,故意和中国“过不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所长达巍则更谨慎一些,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特朗普的信传递的信号是比较积极的,我们表示欢迎和赞赏,但目前还无法通过这封信做出过多推测。特朗普之前对华说了不少狠话,但现在还没有过激动作。从这个角度看,当然说明中美关系很重要,但首先说明中美关系很复杂,做出新政策确实没那么容易。特朗普可能也在做一些评估,现在还很难讲他的对华政策会与其竞选时的言论有多少调整。
《华盛顿邮报》也在文中表示,特朗普对华的焦点主要是中国对美巨额贸易顺差。他认为贸易是竞争性的零和游戏,今后这种贸易观依然可能为中美关系带来困难。
“让美国伟大,须与中国合作”
在一些分析看来,如果说特朗普的政策有所调整,与他的内阁近来引发混乱、受到压力后更“认清形势”不无关系。在对待中国问题上,特朗普就面临许多“处理好世界最重要双边关系”的呼声。本周,多名美国重量级中国问题学者在报告中建议特朗普采取更强硬政策的同时,强调“与中国打交道的唯一办法是建立良好关系”。前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麦艾文表示,希望两国元首能够尽早会面,引领两国合作,为两国关系定下基调。
在特朗普关心的经贸问题上,美国尤其需要中国的合作。“为了让美国伟大,特朗普必须与中国合作”,香港“亚洲时报在线”9日以此为题称,特朗普在通过一连串的行政命令兑现竞选承诺。下达一两页的命令很简单,兑现有关中国的承诺却更为复杂。理解基本经济学原理的观察家经常指出,两国经济深度交融,密不可分。每个人都知道,当连体人中的一个伤害另一个,他们都会感到痛。如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报告所指,政客口中所谓中国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是夸大其词的误导。美中贸易支持了260万个美国工作岗位,一旦发生贸易战,特朗普将如何弥补?即使对华并不友好的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也表示,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美国对华出口增加超过600%,而美国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出口同期只增长80%。
英国《卫报》9日称,不管怎样,全球化的列车已经远离车站,任何认为可以令其掉头的想法都幼稚十足。中国的命运以及它在世界的角色,现在掌握在中国人和他们的领导者手中。如果特朗普认为可以通过贸易战重启时钟,可能会减缓中国发展,但也可能加速中国发展。特朗普无法在贸易上恐吓中国。▲

猜你喜欢

中美关系领导人特朗普
22日,美俄领导人分别发表讲话
夏朝
特朗普为何执意买格陵兰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特朗普表示美国不支持G7 公报
特朗普访华
国家领导人与贵州
“冷战与中美关系”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