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看系列报道的采写

2017-02-09郭明杰

新媒体研究 2016年23期

郭明杰

摘 要 系列报道是深度报道中的一种重要的报道方式,它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采写方面,事件类系列报道要注意把握采访时机,选择恰当的采访对象,讲好故事等要求;非事件类系列报道则在选题、寻找新闻由头、选择典型的事实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要求。

关键词 事件类系列报道;非事件类系列报道;中国新闻奖;采写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23-0127-02

中国新闻奖是全国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从第七届的评选中增设系列报道奖项以来,逐渐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系列报道。由于系列报道能发挥其他报道形式所不具备的作用,因此渐渐成为媒体中的常见体裁。比如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2016年9月播出的节目中,就先后出现了《一带一路 共建繁荣》《长征路·新故事》《时代先锋》《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等系列报道。

系列报道是深度报道的一种重要的报道方式,通常围绕同一主题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报道方式进行多次连续的报道。各报道之间没有外在的时态联系,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以《新闻联播》9月24日播出的《长征路·新故事,湖南桑植:踏歌奔小康》和9月14日播出的《长征路·新故事,上杭古田:传承精神谋发展》为例,两篇报道内容各自独立,但都服务于同一主题,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来临之际,这一系列报道的推出,满足了观众的期待,激励每一个中国人,在新的长征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相比较其他新闻体裁而言,系列报道通过一组作品来表现同一主题,具有独特的传播优势。相对于时效性很强,新闻现场转瞬即逝的突发事件而言,系列报道的采访周期相对灵活,什么时候确定什么样的选题,什么时候开始采访,不同采访角度的先后顺序安排,都可以由创作者主观确定。系列报道也可以紧随党和国家某一时段的宣传重点,适时调整报道选题和角度。

按照报道对象的类型来划分系列报道,可以分为事件类和非事件类系列报道两种类型。这两类系列报道在采写方面,除了都需要围绕同一个主题、注重策划以外,还有各自在采写方面的一些独特

要求。

1 事件类系列报道的采写

1.1 把握转瞬即逝的采访时机

在采访事件类新闻时,采访者要尊重客观事实自身的规律,事件涉及的各个元素都可能处于变动状态,采访的时效性有显著要求,采访时机转瞬

即逝。

比如当某地发生山体滑坡灾害,系列报道可以以事故为核心,运用发散思维,选择与事故相关的主体进行不同角度的报道,如伤者、幸存者、救援人员、政府官员等角度进行报道。救援人员部分又可以从武警、公安、消防、卫生、电力、交通等多方救援力量进行报道。随记者在灾害发生后的不同时间,在不同的新闻现场采访不同的采访对象,新闻就可以提供给观众关于灾害救援进程的不同

内容。

备受社会关注的“呼格吉勒图案”,新华社记者提前对采访进行了策划,到法院宣布重申消息时,记者在第一时间发出报道。这组系列报道分别关注了18年前的案子再审的难点、冤案如何得以昭雪、赔偿金等重点问题,用三篇翔实、准确、客观的调查性报道构成了《“呼格案再审”系列报道》,并荣获第25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1.2 恰当选择采访对象

采访时机转瞬即逝,采访对象也会随新闻现场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新闻要素中时间的变化,新闻事实的其他要素就有可能与之前的策划内容有所不同。在选择采访对象时需要本着尊重事实这一基本原则。选择采访对象,不能只注意到他的身份、职务、年龄等因素,最有发言权的采访对象应该是对事实有真实、全面、客观了解的人。另外,在有些复杂的新闻事实中,新闻当事人涉及到的可能不止是一个人,而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在新旧观念更替频繁的时期,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不同的采访对象对相同的事实可能有自己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观点。我们在选择采访对象时应根据报道角度的需要,平衡公正的选择采访对象,以保证新闻报道的平衡

公正。

1.3 讲好故事

随着传播手段的日益发达,每个公民都可能成为讲故事的人,因此要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在构思新闻报道的过程中,除了关注讲故事的技巧与策略以外,更应该关注故事传达的价值与效果。虽然事件性新闻本身有其线索清晰的优势,但是在完成作品时,仍然要注意将这些题材阐述的通俗易懂,并且具有感染力。

比如获得第21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信义兄弟 接力送薪》,作品讲述了在大城市承包工程的湖北黄陂企业家孙水林兄弟,为让农民工兄弟过好年,坚持20年,每年除夕之前为他们结清工钱。但是在2010年的腊月,哥哥孙水林在返乡途中遭遇不幸,一家五口在车祸中遇难;弟弟孙东林忍悲含痛,坚守哥哥的承诺,仍然为60多名工人及时发放了工钱。兄弟俩自觉坚守诚信,被誉为“信义兄弟”。在被媒体报道之后,“信义兄弟”成为2010年全国媒体报道最为打动人心的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这样感人的好故事体现了社会诉求,凸显了时代主流,有力地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非事件类系列报道的写作

2.1 选择恰当的新闻由头

新闻由头,即新闻的报道依据,可以是新闻价值或者宣传报道的价值。和事件类新闻本身具备的显著性和时效性等新闻价值不同,非事件类新闻报道的价值需要创作者的细致挖掘才能凸显出来。要确立新闻由头,就需要创作者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敏锐捕捉新时期、新环境涌现出来的新事物、新典型。

比如荣获第22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系列报道《重走解放军进藏路》,是以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为契机进行的采访报道。系列报道《走基层·塔县皮里村蹲点日记》,是对新闻战线“走转改”的现实注解。系列报道在播出期间就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很多人利用互联网在贴吧里开设“皮里村吧”,为关注皮里村的网友提供献爱心的平台,也促使当地交通厅承诺尽快改善孩子们的上学道路,真正实现了以新闻报道来促进现实工作改进的效果。又比如,为了协助有关部门坚决取缔、依法惩处网络谣言,《今晚报》及时策划采写了一组系列报道,经过创作团队深入实际、深入挖掘,采用不同体裁、不同篇幅,从不同角度,报道了天津在抵制网络谣言方面的典型经验、典型案例。随着系列报道的逐渐推出,网络谣言在天津逐渐引起老百姓的关注和重视,新闻媒体为创建网络文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2 注意选题的价值

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主题连缀篇章的新闻报道。和单篇新闻作品相比,单篇报道往往在报道之后很快被其他新闻信息转移了受众视线。而系列报道可以很好地弥补单篇报道在传播效果上的不足,通过在相同栏目,或是相同版面的报道,不断引发受众关注和热议,从而使舆论效应大大增加。各个相对独立的篇章融合在一起,发挥合力效应,更强有力宣传报道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工作成就,并达到引导社会舆论的效果。

第2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中国日报》的系列报道《中国企业走向非洲》,由6篇报道构成。6篇报道,6个采访角度,比如采访商务部副部长傅自应时,关注的是中国多年经济发展的经验,中国对非洲的投资和这些投资对非洲的意义;采访西非国家几内亚总统阿尔法·孔戴时,关注的是几内亚对中国企业的态度;采访北京润发投资集团董事长腾和显时,关注的是润发即将在非洲进行的大手笔的投资项目等。不同的采访对象,不同的采访角度,但是作为一组系列报道的组成部分,它们都围绕一个主题,一个核心内容,那就是非洲需要和平的建设环境,非洲需要中国的投资和帮助,对中国已有的帮助和努力是予以肯定的。

第22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系列报道《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从生活一线探经济热点难点》,将物价、物流、招工、房价和信贷这五个联系紧密的经济热点难点成为系列报道的选题,使报道更加贴近民生、贴近读者、贴近经济生活本身。五篇由记者调查和观察组成的系列报道,以真实、冷静,客观的笔触,把我们经济生活中的最真实的一面都展现了出来。

2.3 选择典型的事实和细节

非事件类系列报道,在表现对象上,可以包括观念、现象、人物等。表现对象不同,但在选择题材的标准上必须考虑的一方面,就是是否能引起更多受众的关注。比如2015年中国新闻奖特等奖电视系列获奖作品《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通过街头随机采访,听老百姓们原汁原味地说出了老祖宗代代相传的家训、父母谆谆教诲的家风、从小耳濡目染的家规,向海内外观众生动展示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普通百姓“家国情怀”。

另外,无论是表现观念、现象或人物,系列报道都需要寻找一个恰当的切入点,需要在典型场景中,表现典型人物或抽象的理念。以系列报道《中国文化改革发展纪事》为例,怎样表现浩瀚复杂的中国文化改革?系列报道清晰把握10年文化改革的脉络,围绕文化改革的重点和亮点,突出20个文化改革精髓的主题,包括文化事业产业发展,转企改制、创意文化、公益文化等。每集报道选取最有代表性的案例,最有新闻性的事件作为切入点,比如人民网上市、东方演艺集团改制、喜羊羊与灰太郎的流行、山西群众艺术团等等,采访当事人,生动的提供了大量鲜活的实例,并通过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有针对性的高端、权威论述,有力地升华了主题。

非事件类系列报道中的细节可以揭示并深化主题,塑造鲜明的人物性格形象,也可以增强时代感和真实性,烘托气氛。与事件类报道相比,非事件类报道缺乏有吸引力的情节、冲突,这时典型细节的运用可以弥补非事件类报道在内容方面的不足。比如对场景的细节描写,可以大大增强现场感和画面感。在系列报道《中国文化改革发展纪事》的第七集,表现数字化的《清明上河图》,借助录音:“走进清明上河图”的音响,赶驴童子的吆喝声、由远及近的踢踏的驴蹄声、湍湍急流声、船夫的摇橹声、纤夫的号子声……曾经静静的《清明上河图》,被赋予了新的艺术生命。在观众不触动触摸屏的时候,高清晰的画面在你面前缓缓展开,但是你的手一触摸这个屏的时候,这个画面就停住了,这时就会出现这个场景的声音,随着你的手的左右移动,这个声音的方位、角度也会变化,甚至出现跟画面内容一样的人物的对白,他说的那些方言,包括叫卖声等等,帮助观众来读懂这件文物。”这里的细节描述,通过声音、动作、体验者的直观感受,把数字化的《清明上河图》给观众带来的全新体验,表述得生动形象,让人如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