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津北健康“全”守护管理区分非医疗、辅助

2017-02-08黄柳

中国医院院长 2017年23期
关键词:精神科药师医疗

主导构建区域慢病诊疗网

田凤石对慢病的思考历久弥新,一方面是他在心内科专业长期关注代谢综合征,另一方面当前国家医改政策高度重视慢病管理。当前背景下,他对区域龙头医院在慢病防治方面的作为有更为深刻与科学的思考。

在田凤石的思考中,类似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都存在代谢性综合征的问题,这些疾病都栖息在一棵大树上,可谓是树的枝叶;而树的根基是遗传、污染、生活习惯,树干则是动脉硬化。因此,他认为慢病天然与基层有关联,但基层医疗机构对这类疾病的侧重在于预防与康复;面对如此相互牵连的发病原理,这类疾病的诊疗与管理仍应该在既有综合又有专科的三级医院。

以此为出发点,田凤石正带领医院筹建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和代谢综合征管理中心(MS),为加强区域内慢病系统建设、促进规范管理贡献力量。

非医疗环节品质强化

田凤石上任4年以来,在医院非医疗环节的管理方面也可圈可点。作为一家建院历史长、由企业医院转制而成的医疗机构,存在职工成分复杂的遗留问题。作为体现,“滞床”在医院的问题曾经相当严重:一些病区如精神科,病床周转率极低,几乎变成了与医院有牵连、与精神疾病有关联的职工或其家属的收容所,导致相关学科止步不前,科室秩序紊乱;还有曾经在急诊滞留长达3~4个月的3名患者及其家属,医务人员都得绕着走,不时还会被辱骂,正常秩序被打乱……

田凤石狠下决心,不遗余力到每一个相关部门反映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最终,长期占据病房的人员在法院、检察院、街道办事处的见证下,辖区派出所全程录像的情况下被强制撤离出院。“患者被判决赔偿医院17万,尽管无力履行,但把正常的医疗秩序还给医院比赔偿更重要。”田凤石向记者坦陈。

对于精神科的“滞床”,田凤石表现得更加铁腕,他选择了先关闭该病区。当然,事先与患者亲属、既往牵连者对给医院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沟通。“现代医院必须有新的面貌。在医院的规划中,精神科病区须更好地布局,滞床问题解决后,下一步会付诸实施。”田凤石仍然高度重视精神专科对区域医疗中心的意义。

另一项令记者印象深刻的非医疗环节提升举措,在于医院建立了一支专职的设备维护技师队伍。“我们重视患者安全,就应该关注每一台大小设备的日常维护,以往工作中护理部承担了大量的工作,但在设备科本身不给力的情况下,收效并不好。”田凤石解释,一次病例分析中,医务科才发现有一台ICU监护设备的回放功能出现了问题,“类似的问题作为院长不得不正视。”

因此,田凤石独辟蹊径与天津市某高职专科学校合作共建,开设医疗设备维修专业,构建医校企三方合作机制。当前,医院已经有一支包含16人技师的专职设备维护团队。“定期进行设备的检修、维护与保养,及时对护理部提出的问题进行反馈,确保呼吸机、微量注射泵等中小设备‘有人看管、有人维修’,时刻处于最佳状态。”田凤石介绍,当前医院在大型高值设备方面的维修与运行效率相较以前,也都有较大程度的提升。

“在管理中,有意识地划分非医疗、辅助医疗与医疗主体,并有的放矢,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临床运转,以及更好的患者服务。”田凤石的治院之道清晰但任务繁重,围绕医院药品、耗材、检验试剂的招标平台化,医院在积极探索;围绕药师转型,医院已将在综合服务台设置了药师咨询服务,下一步将开设细分的药师门诊……现代医院管理之路,天津第四中心医院正快步迈进!

院长田凤石强调,“在管理中,有意识地划分非医疗、辅助医疗与医疗主体,并有的放矢,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临床运转,以及更好的患者服务。”

猜你喜欢

精神科药师医疗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
什么是医疗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