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实施策略的优化

2017-02-08文潘

好家长 2017年1期
关键词:环节优化幼儿园

文潘 岚

试析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实施策略的优化

文潘 岚

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实施也属于幼儿教育的一部分,在过渡环节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有效的、有意义的或者有趣的、易于接受的活动内容。本文分析了我国幼儿园当前一日活动过渡环节实施中的一些问题,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相关要求,探讨指出幼儿园一体活动过渡环节实施的原则和策略,以期促进幼儿园教育的不断发展。

幼儿园 一日活动过渡环节 实施策略

当前,在幼儿园的教育中,一直秉承将幼儿“一日活动”的全过程都作为幼儿学习和成长的一部分,教师应在幼儿所面临的多种情境下为幼儿提供适当的教育内容。而在幼儿一日活动逐渐丰富的过程中,仍然暴露出幼儿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一些缺漏和空白。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幼儿的时间,让幼儿在幼儿园可以渡过有意义的一日生活,其中就包括要减少幼儿消极等待的时间。

一、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过多指挥和命令,幼儿缺乏行动自主性

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本应该属于轻松的环节,但是部分幼儿教师为了组织的便利性,往往会对幼儿在过渡环节的行为进行持续的指挥,或者是用命令的口吻来安排幼儿的行为。幼儿在过渡环节中无法发挥自主性,也不能够获得新的知识。

(二)缺乏合理组织安排,幼儿消极等待

教师对于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往往缺乏合理有效的组织安排,有些教师在过渡环节中去准备新的活动内容,而忽略了幼儿的感受,导致幼儿处在消极等待的时间段中,没有发挥出幼儿一日生活的完整意义,可能造成幼儿被忽视的感受。

(三)过渡环节生硬不连贯,幼儿无所适从

有些教师注意到过渡环节应给幼儿安排一些事项来做,以填补幼儿的时间,但是所安排的内容却比较生硬,比如组织学生喝水、洗手、上厕所等,但有的幼儿并没有这些需求,或是幼儿的自主活动过多又导致教师需要等待幼儿归位,造成教师对学生的催促,这些都会引发幼儿无所适从的感觉。

二、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原则

从幼儿发展的角度来看,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过渡环节的安排设置必须符合幼儿生理、心理成长发展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注意以下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确保幼儿在过渡环节中的主体地位,围绕幼儿各方面的特点和需求来进行过渡内容的设置,避免出现教师过度控制幼儿行为的现象。

(二)个体差异原则

尊重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了解不同幼儿的特质,避免用同样的标准、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语言等来要求不同的幼儿。

(三)身心发展原则

关注幼儿身心健康,在过渡环节满足幼儿身心节奏转换的需要,确保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策略

(一)优化一日活动,调整节奏,减少不必要的过渡环节

通常,幼儿园为了丰富幼儿一天的生活,从幼儿早上入园开始就安排了满满一天的活动,连幼儿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规划进去,幼儿较少有喘息的机会。与此同时,活动和活动之间的转换时间被压缩了。对于幼儿来说,其接受能力、认知能力以及身心调整能力都还处在成长阶段,幼儿园在安排课程和活动时必须重视幼儿自身的接受情况,从优化幼儿一日活动开始,调整幼儿在园生活的节奏,减少不必要的过渡环节,以让幼儿度过轻松愉快的一日生活。

1.将非一致的接待谈话等项目和自主游戏结合在一起

一般,幼儿园早晨前半段的时间都是在进行幼儿接待、教师和幼儿之间的谈话等,由于幼儿的到来有先后顺序,教师在这时并不能兼顾所有幼儿,而早到的幼儿在结束问询之后可能无事可做,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在这类过渡环节中安排幼儿进行自主游戏。同时,也可以减少这类接待谈话项目,比如将晨间接待和晨间谈话合并在一起,将早操和户外游戏合并在一起,从而减少幼儿认知中的活动项目,也可以避免幼儿多次进行室内外、集体个人活动项目的转换。

2.将一些不必要集体进行的活动变为自主游戏

很多幼儿园都对幼儿喝水、如厕的时间做了统一规定,但这对幼儿来说并不合理,类似这种不必要集体进行的活动安排,可以整体转变为自主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由教师提醒幼儿可以做什么,让幼儿进行自主选择。

(二)以日常规则为前提,实现过渡环节自理互助

幼儿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优化,还应考虑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作用,让幼儿在一定的自由度中实现自我成长,提高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同时还能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助行为。但是,这些必须在为幼儿规定好一定的日常规则的前提下进行。一般来说,幼儿教师所做的这些规定既要符合幼儿的理解能力,又要能够指导幼儿每日的生活行为。比如对幼儿之间友好互助方面的规定可以是“小朋友之间要做好朋友,好朋友就要相互分享、相互帮助”。

另外,教师要重视幼儿之间的差异性,在一整天的集体活动中,有必要在中间过渡环节适当安排给幼儿一定的自由过渡时间。教师在确保幼儿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让幼儿在过渡环节中实现自理,比如让幼儿整理上一环节中散落的各类玩具,并对玩具进行分类收纳,让幼儿自己整理自己的衣服、随身带的一些小物件和自己的小书包等,还可以提醒幼儿可以相互帮助,看看其他小朋友是否需要帮助,同时还可以让幼儿自己自主休憩。

总之,在一定的规则范围内,幼儿可以逐渐形成自理互助的习惯,并在过渡环节完成自我节奏的调整。

(三)结合幼儿兴趣,优化游戏化的过渡环节

游戏方式是最常用的过渡环节转换方式,通常教师会采用一些固定化的小游戏来让幼儿进行节奏调整和思维调整,另外,结合音乐和舞蹈的小游戏也较为常见,但是在游戏化的过渡环节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幼儿的兴趣和身心发展特点,以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

1.基于观察,贴合幼儿发展,进行科学游戏教学引导

过渡环节游戏的实施需要基于教师的科学观察,并以观察结果为重要参考,形成有目的、有步骤的过渡游戏计划,结合游戏教育,充分发挥过渡游戏的作用,减少教学指导过程的盲目性,避免过渡环节过于松散。在这一过程中必须紧密贴合幼儿需求,减少控制度过高的行为,避免僵硬的过渡干预。例如在施行游戏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幼儿的行为和言语表现,要随之进行观察和分析,形成科学调整。

2.科学选择过渡游戏教学的引导时机

游戏化的过渡环节实施也需要重视引导时机,其实应当包括语言引导、行为引导、内容引导相结合,其中语言引导应当包括科学的设问引导、提示引导、积极评价措施在内,是教师形成有效的行为干预的引导措施;行为引导则侧重于利用教师的身体语言、示范性引导措施、对幼儿形成一定程度上的行为帮助;在内容引导上,教师应当采取规则引导、内容解释等方法。通过这些引导方式,来实现幼儿思维的转换,并积极进入到下一环节。

3.把握幼儿兴趣的个体差异,施行基于个体特点的过渡游戏

教师在施行过渡游戏的过程中,还应积极完成对幼儿个体差异的全面了解,适应幼儿的个体特点,设定游戏实践中应当积极调整的具体方案,贴合幼儿具体的个体特点来设定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和幼儿对应关系的具体措施,选择幼儿能够接受的言语方式、交流方法等,调整游戏中教学引导的具体实现方式。

四、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应当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上,基于过渡环节自身的内容特点,结合幼儿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况以及接受能力,采取科学的过渡环节的实施策略,进行科学的过渡内容安排,着重避免过渡环节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而促使幼儿能够在系统化、完整性的教学引导中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带动幼儿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升。

(江苏省仪征市实验幼儿园)

[1]张晓文.《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中美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马媛.《优化幼儿园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的策略新探》[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5,04:36-38

[3]党彩红.《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过渡环节的优化与组织》[J],学周刊,2016,26:249-250.

猜你喜欢

环节优化幼儿园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爱“上”幼儿园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