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震后废墟中Wi-Fi信号场强传输模型研究1

2017-02-08何志学钟晓玲宋庆艳陈会丽

震灾防御技术 2017年4期
关键词:场强电磁波废墟

何志学 钟晓玲 宋庆艳 陈会丽 李 龙



震后废墟中Wi-Fi信号场强传输模型研究1

何志学 钟晓玲 宋庆艳 陈会丽 李 龙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 610059)

针对震后废墟中无法精确检测出电磁波的传输特性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在震后废墟中Wi-Fi信号场强的检测方法。首先是对Wi-Fi信号场强在组成震后废墟主要介质中的传输特性进行检测推导。然后通过测量在废墟不同距离下场强的大小,即可推导出废墟下电磁波的场强与传输距离的关系,最后得出场强在震后废墟中的传输模型。实验表明,该传输模型的计算结果准确度高,对震后废墟中电磁波传输特性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传输特性 场强 地震救援 非均匀介质 Wi-Fi

引言

中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资料表明,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绝大部分都是由于各类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所致(张风华等,2004;郭小东等,2005)。在搜救过程中,若知道震后废墟中电磁波的传输特性,对获取被困人员的位置信息很有帮助。但震后废墟中很难精确检测出电磁波的传输特性,因此,如何在非均匀介质(震后废墟)中精确检测电磁波的传输距离这一问题值得研究。

一般用电波损耗与传播路径的数学模型对场强进行测量。以往的场强测试系统大多都是采用电缆进行数据传输,利用电平表与接收天线实现测量(梁玉军等,2008;杨文丽等,2013)。但这种测试方式所特有的数据传输过程使得它的防干扰性很差,特别是易受来自电磁的影响。它还可能导致误码与丢包以及阻抗匹配的情况发生。并且,如果采用这种电缆传输的方式在远距离大范围的情况下测量时,会因为电缆线过长而导致结果误差更大。目前,各相关研究所给定的都是在自由空间和在均匀媒质中的电磁波传输特性(Pozar,2005;周希朗,2010)。但实际计算场合却大多是在非均匀介质中。在文献(聂在平,1995;马金,2013)中,也提到了在非均匀介质中场与波的问题,但都未给出在非均匀介质中如何计算电磁波的传输特性方法。

随着光纤技术发展成熟,加之光纤传输的抗干扰性,特别是抗电磁干扰性很强,且具有支持远距离传输等优点(杨祥林等,1991;李冬梅等,1999;Pustelny等,2001),因此利用光纤进行数据传输的场强测量方法迅速得到推广。本文所选用的测量仪器就是利用光纤进行数据传输的基于光电转换技术的微机化(有指针显示与数字显示)场强测量仪。但只靠仪器测量无法在震后废墟中准确地测出信号源的真实场强,因为在倒塌的建筑中传播的电磁波将受到混凝土等对其吸收与反射等影响,最后得出的场强值并不准确。考虑到现在Wi-Fi使用的普遍性,可以通过追踪Wi-Fi信号来进行场强测量,在震后环境里可以通过Wi-Fi中继器发出信号。本文就是讨论在震后废墟中Wi-Fi信号场强的检测方法。

1 测量原理及波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

此场强仪主要由调频接收、信号检测、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4个部分组成(崔建华等,2005)。系统操作的整体方案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操作流程图

主要的流程是首先通过一个高频头对信号进行频段选择;然后将接收到的信号经过滤波后传输到检测电路,由检波实现将接收的信号转换成便于测量的直流电平;再利用光纤传输数据(此时还是光波),将传输的光波经过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信号;最后再将电信号送入单片机中,通过单片机将此电信号送入到计算机中,并在显示屏中显示出来。显示结果以的'形式显示,单位是dBm。则结合坡印廷定理(苏东林等,2009)可知有:

'=30+10lg(1)

()2=×负载阻抗(2)

式中为功率,单位为W,为电场强度,单位为V/m,为仪器与待测手机的距离,负载阻抗为晴朗的大气中的负载阻抗,本文取为50Ω。

根据平面波在无耗媒质与有耗媒质中传播的相关知识(苏东林等,2009;玛奇德,1982),此处都只考虑波向+z方向传播,则平面波在无耗媒质中的场强传输模型为:

无耗=Ee-jz(3)

式中E为任意复常数,为定频波在媒质中的波数或相位常数,为波的传播距离,为介电常数,为磁导率,为角频率。

而平面波在有耗媒质中的传播时,场强传输模型为:

有耗=Ee-ze-jz(5)

式中为衰减常数,决定波的衰减特性。

所以可以将在非均匀介质中的场强测量结果公式模拟为如下公式

有耗=无耗(6)

式中有耗为仪器在有耗媒质下的测量结果,无耗为仪器在无耗媒质下的测量的结果,本文将在晴朗大气中的测量结果视为无耗媒质下的测量结果。为有耗媒质的影响值。

结合上面的理论,通过模拟实验得到数据后就可推出在非均匀介质中的信号场强。

2 模拟实验推导传输模型

普通混凝土的成分是水泥、沙、土还有其他的一些物质,通过模拟实验就可分别测出单一典型的介质,如水泥、沙和土对场强测量的影响值。

一共开展了3组实验。第一组是将手机置于自由空间中,将Wi-Fi中继器打开,与测量仪器放置在一起,让手机连上设定的Wi-Fi,将测试仪器分别置于距离手机端3cm和10cm处,测量在这两种距离下的信号强度值。测得数据如图2与图3所示。

图2 测量仪器离手机3cm

图3 测量仪器离手机10cm

实验数据可明显看到在这两种距离下的测试结果分别为-13dBm和-16dBm。

第二组实验是接着第一组实验进行的,将手机置于一个规格为16×16×8cm的较小的纸箱子内,在箱子内分别填满水泥、沙和土。手机置于箱内中部,此时手机离箱子某一面的边缘为3cm,然后将测量仪器贴近小箱子的这一面,通过测量得到的数据如图4、5、6所示。

图4 箱子中装满水泥时的测量结果

图5 箱子中装满沙时的测量结果

图6 箱子中装满土时的测量结果

可读取到在此3种不同介质下的测试结果:在水泥中为-22dBm,在沙中为-26dBm,在土中为-20dBm。

第三组实验是将手机置于一个规格为40×28×28cm的箱子内,在箱子内分别填满水泥、沙和土。手机置于箱内中部,此时手机离箱子某一面的边缘为10cm,然后将测量仪器贴近箱子的这一面,通过测量得到的数据如图7、8、9所示。

图7 箱子中装满水泥时的测量结果

图8 箱子中装满沙时的测量结果

图9 箱子中装满土时的测量结果

这组实验数据中可读取到测试结果:在水泥中为-26dBm,在沙中为-30dBm,在土中为-23dBm。

根据这些数据结合公式(1)、(2)、(3)和(5)可以计算出在水泥中对测量的干扰因子:

1=1e-z=2.67e1.68z

在沙中对测量的干扰因子:

2=2e-z=4.26e1.58z

在土中对测量的干扰因子:

3=3e-z=2.23e0.06z

结合公式(6),考虑到水泥、沙和土影响的权重,推导出混凝土中信号场强的测量公式为:

有耗=无耗(2.67e1.68z1+4.26e1.58z2+2.23e0.06z3) (7)

式中1、2和k对应的分别是水泥、沙和土的权重系数。

接着选取了三面厚度分别为10cm、14cm和18cm的混凝土墙。在自由空间中对这些距离下测得的信号强度分别为-16dBm、-17dBm和-18dBm,而在隔着这些厚度的混凝土墙体时测量的实验数据与示意图如图10至13所示。

图10 测量示意图

图11 混凝土墙厚为10cm时的测量结果

图12 混凝土墙厚为14cm时的测量结果

图13 混凝土墙厚为10cm时的测量结果

通过结果可知在10cm厚的墙处的信号强度为-56dBm,在14cm厚的墙处为-61dBm,在18cm厚的墙处为-66dBm。结合(7)式解方程组有:

所以有:

有耗=无耗(-0.294e1.68z+0.285e1.58z+0.022e0.06z)

Ee-jz(-0.294e1.68z+0.285e1.58z+0.022e0.06z)(≠0)

由此得出了Wi-Fi信号场强在混凝土中的传输模型。

将该传输模型运用到震后救援中,可参照图14。

图14 测量模拟图

可按图14测量出人体相对设备距离下的场强值。d在现场很易量出,再通过场强在大气中的传输特性可计算出在1路径中的场强损耗值,就可得到废墟内外侧的场强值,运用本文得出的Wi-Fi信号场强在混凝土中的传输模型就可计算出废墟的厚度2。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有耗媒质和在晴朗大气下场强的测量与计算,结合波在这些介质中的传输特性以及坡印廷定理,可以推出电磁波场强的传输在有耗媒质下较晴朗天气下的干扰因子。再通过对受混凝土墙干扰下的信号强度进行测量,最终就可推导出Wi-Fi信号场强在混凝土中的传输模型。在震后倒塌的建筑中所存在的非均匀介质绝大部分就是混凝土,所以此传输模型也就可以视为震后废墟中Wi-Fi信号场强的传输模型,这有助于提升震后救援的技术水平。利用本文的方法还可以对信号场强在其它非均匀介质下的传输模型进行研究推导。

崔建华,叶会英,2005.基于光电转换技术的场强测量系统设计.电视技术,(8):88—89.

郭小东,马东辉,苏经宇等,2005.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中建筑物易损性评价方法的研究.世界地震工程,21(2):129—135.

李冬梅,殷晓华,1999.光纤通信传输距离和传输速率的设计考虑.世界电子元器件,(9):20—23.

梁玉军,郑龙根,谢慧等,2008.甚低频信号场强测量与数据处理研究.南宁:全国第二届信号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

马金,2013.非均匀介质中低频近场的分析与探测应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玛奇德L. M.,1982.电磁场、电磁能和电磁波.何国瑜,董金明,江泽祚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聂在平,1995.非均匀介质中的场与波:理论及其在电测井中的应用.电子学报,23(10):19—24.

苏东林,陈爱新,谢树果等,2009.电磁场与电磁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文丽,夏峰,2013.无线电信号场强测量方法研究.天津:2013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

杨祥林,张明德,许大信,1991.光纤传输系统.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张风华,谢礼立,范立础,2004.城市建构筑物地震损失预测研究.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4(3):12—20.

周希朗,2010.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基础.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Pozar D. M., 2005. Microwave engineering. 3rd ed. Hoboken: John Wiley & Sons, Inc.

Pustelny T., Pustelny B. M., 2001. Optical fiber electric field intensity sensor. Optoelectronic and Electronic Sensors IV, 4516, doi: 10.1117/12.435925.

Research on Wi-Fi Signal Field Strength Transmission Model in Post-earthquake

He Zhixue, Zhong Xiaoling, Song Qingyan, Chen Huili and Li Lo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 China)

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can not be detected accurately in the ruins of the earthquake,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to detect the field strength of the Wi-Fi signal in the ruins after earthquake. Firstly, th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i-Fi signal field strength of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inhomogeneous medium is obtained. Then, by measur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field strength at different distances in the inhomogeneous mediu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mission distance and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 in the inhomogeneous medium can be deduced. Finally, we can develop the transmission model of the field strength in the inhomogeneous medium. 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calculated results of the transmission model are of high accuracy. It is greatly significant for the dete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ruins of the earthquak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Field strength; Earthquake rescue; Inhomogeneous medium; Wi-Fi

10.11899/zzfy20170427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城镇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关键技术研究”(2015BAK18B03);成都理工大学2016中央财政支持地方发展专项“现代信息检测及智能处理技术学科建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分布式超宽带雷达地震被困人员协同探测技术研究”(41574136)

2017-04-12

何志学,男,生于1993年。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地震灾害搜救探测信号处理算法研究。E-mail:347376849@qq.com

何志学,钟晓玲,宋庆艳,陈会丽,李龙,2017.震后废墟中Wi-Fi信号场强传输模型研究.震灾防御技术,12(4):997—1004.

猜你喜欢

场强电磁波废墟
“废墟”
基于PM算法的涡旋电磁波引信超分辨测向方法
聚焦电磁波和相对论简介
电磁波和相对论简介考点解读
求解匀强电场场强的两种方法
废墟里的救赎
外加正交电磁场等离子体中电磁波透射特性
场强与电势辨析及应用
基于K-means聚类的车-地无线通信场强研究
废墟(外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