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梦想的门口逡巡
——2017年数码相机市场发展点评

2017-02-08图文吴双桐

照相机 2017年12期
关键词:松下镜片光圈

图文|吴双桐

梦想是一种酣畅淋漓,梦想是一种随性与自然。当我们用眼睛去观照这个世界的时候,何尝没有给这个世界添加梦想的滤镜。当我们用各种影像器材去记录这个世界的时候,又怎会未因器材技术的进步让我们与梦想中的视觉之间的距离更近一步。

2017年的数码影像器材领域异彩纷呈,既有单反与无反之间的激烈角逐,也有各类镜头在功能与性能方面的突破性变化。而在已经被人们认为行将就木的不可更换镜头相机市场,也因佳能G1 X Mark Ⅲ的横空出世和索尼RX100系列的持续改进变得耀眼夺目。更值得人们关注的是,随着各家影像处理器技术的日趋强大,人们所希望的随心所欲即可拍摄到完美图片的时代已悄然而至。曾经的梦想之门就在我们的面前,只要轻轻敲一敲,一个崭新的影像视觉世界就在眼前。

第一部分 无反相机

2017年的无反相机市场,既可以看到传统单反相机巨头尼康的无奈与佳能的纠结,也可以看到奥林巴斯、富士、徕卡的茁壮成长,更可以看到索尼的意气风发与松下的狂飙突进。这一年,无反相机技术在多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松下、索尼的电子取景器无论是相应速度、画面刷新率还是综合显示效果与即时取景显示功能都完爆单反的传统光学取景器,这令许多曾经以取景系统不如单反的业界声音因此而沉寂。而依靠全新的图像处理引擎和系统总线设计,无反相机的连拍速度、综合对焦能力、测光能力也突飞猛进,与传统单反相机的差距越来越小,而高像素、高感光度、高动态范围也正在成为无反相机的标配。配合今年以来大量的专业级无反相机镜头的上市,无反相机已悄然在市场上占据主动。更值得人们关注的是,索尼为α7R Ⅲ配套的智能影像应用中心“Imaging Edge”功能,其实正预示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即将为数码影像器材所应用。未来我们拍照时,也许只需举起相机,用镜头对着周围的环境扫描一圈,通过无线网络与数据处理中心连接的相机就会自动依托先进的数据算法告诉我们最值得拍摄的景物是什么,在哪个角度取景,用怎样的光圈、快门、感光度和色温设置。

索尼α9

这是一部标志着无反相机开始正式向专业摄影领域进军的全画幅旗舰级相机,其多项参数已经超越当前最顶级的专业单反相机。该机采用全画幅堆栈式CMOS,配合最新型的BIONZ X图像处理器和前端LSI,图像处理速度要比传统相机在理论上快20倍,表现在实际应用中就是该机支持最高20张/秒的高速连拍以及每秒60次的自动对焦与自动曝光检测和最快1/32000秒的电子快门功能。相比使用传统多点对焦系统的单反相机,α9拥有693个相位对焦点,可覆盖93%的取景画面,并且能够实现单反相机所无法做到的无黑屏拍摄,从而在连拍时实时查看被摄物体,获得更多有效画面(图1)。

图1 索尼α9

索尼α7R Ⅲ

如果说索尼α9是一款针对体育新闻摄影设计的旗舰产品,那么索尼α7R Ⅲ则是一款胃口更大,势要抢占体育新闻、风光建筑、人像与高清视频等各个拍摄门类的巨无霸级产品。该机配备有4240万有效像素的全画幅Exmor R CMOS背照式影像传感器,具备最高10张/秒的高速连拍能力,同时还可以最多15级的宽广动态范围拍摄HDR照片。而在ISO32000这样的高感光度下,噪点控制表现能力仍能达到令人咋舌的程度。同时,该机还支持4K高清立体声视频拍摄,并能够通过5轴防抖系统,在视频拍摄和手持夜景拍摄过程中有效稳定相机,拍摄出清晰的暗光视频与照片。在对焦系统方面,这部相机拥有399个焦平面相位检测对焦点,对比度检测对焦点则达到了425个,可以覆盖68%的取景画面范围。而依托新型的Quad-VGA OLED电子取景器,这部相机能够不受室外光线条件影响快速而精确的进行画面捕捉。此外,这部相机还支持智能影像应用中心“Imaging Edge”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电脑远程对相机进行遥控拍摄和图像处理,并留有数据接口以完成未来云技术影像处理和大数据图像处理的任务(图2)。

图2 索尼α7R Ⅲ

奥林巴斯E-M10 Mark Ⅲ

作为奥林巴斯针对入门级和家庭用户设计的轻量化无反相机,该机配备了和奥林巴斯旗舰机E-M1 Mark Ⅱ相同的TruePic Ⅷ数字图像处理器与对焦系统,配合五轴防抖系统可以轻松完成手持夜景拍摄的任务。新增的AP(高级拍照)模式,将原本在深层菜单中一些专业级功能整合出来,从而让以前只有专业摄影师才玩得转的实时合成、多重曝光、长时间曝光等高级摄影功能也能为入门级摄影爱好者所掌握。此外,该机还拥有包括“留银冲洗”滤镜这样胶片时代特殊风格的大量艺术滤镜模式,让用户可以轻松获得特殊的拍摄体验(图3)。

图3 奥林巴斯E-M10 Mark Ⅲ

松下GH-5

和松下今年同期上市、主攻怀旧与时尚的掌上无反相机GX850不同,GH-5是一款面向高端摄影师和摄像师的旗舰机。相比一般无反,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可拍摄不受时间限制的4K 60/50p超高清录像。而依靠新型维纳斯图像处理引擎,该机还支持DFD(散焦测距)技术,能够以最大480fps的速度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实现对取景画面中每个像素的高精度测距,并动态跟踪,从而实现更为精准、快捷的对焦。而最快0.05秒和12(AF-S)/9(AF-C)张/秒的连拍速度,以及扩大到225区的对焦范围,都让这部相机足以和高端体育单反一样去轻松捕捉各类精彩的运动瞬间。此外,依靠无反相机本身的技术优势,这部相机还能够以30帧/秒的速度拍摄6K视频,并从中获取1800万像素的高分辨率照片,这使得其运动抓拍能力可媲美当前最为优秀的体育单反相机(图4)。

图4 松下GH-5

松下LUMIX G9

这同样是一款充满黑科技的全新无反相机。该机的机身防抖能力获得进一步增强,可以获得最高6.5档快门的防抖能力。同时,该机也支持DFD技术,能够实现最快0.04秒的超高速高精度对焦,这比许多顶级单反相机的对焦速度还要快。此外,该机还支持在2030万全像素下以120张/秒和60张/秒的连拍速度分别进行连续运动对焦和单次对焦连拍,而取景放大倍率达1.66倍的高清EVF电子取景器则让这部相机的取景能力更是超过了一般的单反。此外,该机还能够通过连续拍摄8张照片并采用机内合成的方法,实现超高图像分辨率输出,从而获得等效8000万像素的高清图像(图5)。

图5 松下LUMIX G9

佳能EOS M6

要不要下大力气发展无反相机,佳能一直显得非常纠结。其他厂商接连推出重量级的专业无反相机和配套镜头,显然已经损害到了佳能在专业单反市场领域的利益。但佳能同时也看到了无反相机市场广阔的前景,正因如此,2017年佳能主打的M微型可更换镜头相机——EOS M6在性能设计上就显得颇具吸引力。该机配备了全像素双核CMOS AF相差对焦系统和佳能最先进的DIGIC 7数字图像处理器,无论是暗光下对焦速度还是连续运动对焦精度和准确度都丝毫不弱于同档次的单反相机。相对于单反更为轻巧的体积与重量也让M6的便携性和实用性大为增强,而每秒9张的连拍能力和简便易用的Wi-Fi遥控拍摄功能,则让它可以完成许多传统相机所不能完成的拍摄任务。当然,其槽点也同样很多——不配备EVF电子取景器影响了它的专业性,所配套的EF-M系列镜头选择范围较少导致无法完成更为专业的摄影任务,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它的市场认可程度。但无论如何,这部相机都代表着佳能在无反相机上的技术水准,而全像素双核CMOS AF相差对焦系统这一更适合无反相机的快速对焦技术,更使佳能在无反技术领域具备了足够的研发后劲(图6)。

图6 佳能EOS M6

徕卡M10

如果说在当前的影像器材市场上游离于无反与单反之间,却仍游刃有余并备受青睐,那么必然非徕卡莫属,而M10则是2017年最受人们关注的徕卡产品。这是一部拥有着丰富徕卡经典元素且握持舒适性和操控便捷性皆佳的产品。红色的可乐标志、经典的金属机身加舒适的覆皮,以及更为纤薄的机体,新增的ISO调节拨轮,自带WAN无线连接功能,都让M10更容易吸引到摄影师们的眼球。此外,去掉低通滤镜并采用全新的感光器件和图像处理器,则使这部相机的暗光线下噪点控制能力以及画面动态范围和图像锐度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而依靠大容量的缓存,这部相机的连拍速度也有了显著的进步(图7)。

图7 徕卡M10

富士X-T20

这是一款针对专业摄影师设计的轻型无反相机。轻巧、耐用的铝镁合金机身,颇具传统风格却非常符合人体工学的拨轮设计。由于采用了新型的X-Processor Pro图像处理引擎和重新设计的AF算法,该机的启动速度、对焦速度以及运动跟拍能力都获得了显著的提升。ACROS胶片模拟模式则是富士的无反相机在图像效果方面迥然相异于其他相机的一个显著优势,艳丽而反差强烈的图像色彩很容易就让人们想起当年的反转片。而相对于一般的无反相机,该机的4K视频拍摄能力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图8)。

图8 富士X-T20

第二部分 单反相机

虽然2017年的无反相机表现更为抢眼,但单反相机群体仍在这一年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宾得KP所代表的模块化设计思路与人工智能算法概念,为未来的相机设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而在佳能EOS系列产品线上,全像素双核CMOS AF技术以及RGB红外测光感应器技术和DIGIC 7图像处理器已然成为标配。与此类似的是,尼康自D5开始,到D500再到最新的D7500,也将EXPEED 5图像处理器等技术当做了所有尼康单反的标准配置,而这些则意味着,单反相机已经达到了史上综合能力最强的时代。它们的对焦范围更大、对焦速度更快、对焦精度更高、环境光线适应能力更强;测光能力也从仅求曝光准确发展为色温也要准确;而操控设计也因为旋转触摸式LCD、无线遥控功能、图形化界面,成为众多单反的标准配置变得更为简单易用。而宾得的“像素偏移分辨率系统”、尼康的焦距变化拍摄功能更是让人们眼前为之一亮。

尼康D850

这是2017年单反领域最为重要的一款产品,它也汇集了尼康当前最新最好的技术成就。作为一款FX格式全画幅相机,该机采用了4575万有效像素背照式CMOS影像传感器与EXPEED 5图像处理器,可获得最大ISO102400的高感光度画面,同时支持最高9张/秒的连拍速度。除了支持普通的4K高清视频拍摄功能之外,还可以进行最高8K分辨率的间隔拍摄。同时,它能在最低-4EV的低光照环境下进行正常的曝光与对焦拍摄。而180000像素的RGB感应器,则大幅提升了相机在测光时对图像色温的控制精度,以确保在复杂色温环境下的色彩还原准确性。此外,该机还具备一个强悍的功能——焦距变化拍摄。启动该功能,相机会按照需要连续拍摄1~300张照片,并设置1~10级的焦距步长与0~30秒的拍摄间隔。通过后期机内处理,可以自动将不同焦距位置的连拍照片组合起来,最终获得一张画面所有细节都锐利清晰的图像。这对于静态摄影而言,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图9)。

图9 尼康D850

尼康D7500

作为尼康替代D7100和D7200的新一代中端产品,D7500更像是DX格式旗舰相机D500的简化版本。该机采用了与D500相同的EXPEED 5图像处理器和DX格式感光器件,并拥有51点AF自动对焦系统,而在操控设计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D500的成功设计。强悍的功能、出色的操控性能、优异的高感光度下噪点控制能力以及每秒8张的高速连拍能力,让这部相机成为了尼康当前最具性价比的一款中端单反(图10)。

图10 尼康D7500

佳能EOS 6D Mark Ⅱ

该机是EOS 6D的升级产品,作为一款紧凑型全画幅相机,EOS 6D Mark Ⅱ和2017年所有的佳能EOS相机一样,采用了DIGIC 7图像处理器和全像素双核CMOS AF技术。同时,该机还搭载了全45点十字型自动对焦感应器以及Wi-Fi和蓝牙/NFC无线遥控传输功能和旋转可触摸LCD屏幕,而直观的图形化用户界面,则让这部相机在操控时更加容易上手(图11)。

图11 佳能EOS 6D Mark Ⅱ

佳能EOS 77D

这是一部针对摄影发烧友设计的高性价比单反相机。通过DIGIC 7图像处理器,能实现多种机内图像处理功能,如校正镜头衍射像差、提高画面动态范围等功能。相比传统相机,该机配备了具有色彩识别功能的7560像素RGB+红外测光感应器,可准确对画面进行光线明暗测光和色彩测光,从而大大提高自动或半自动曝光模式下的拍摄成功率。而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功能,则让相机在运动追焦方面的表现直逼专业体育单反相机(图12)。

图12 佳能EOS 77D

佳能EOS 800D

小巧、便携、易用,价格低廉却功能强大、画质优异,是EOS 800D给许多人的印象。虽然是一款入门级单反相机,该机却集中了大量佳能的最新技术。DIGIC 7图像处理器、45点十字型自动对焦感应器、全像素双核 CMOS AF、无线Wi-Fi遥控功能、可触摸旋转LCD操控屏幕让这部相机不但足以胜任各种专业的拍摄任务,更在一些时候能够完成许多专业相机也无法完成的拍摄工作。而针对入门级用户,这部相机还采用了全图像化的用户界面,配合触控屏幕,使初学者也可以快速掌握拍摄技巧(图13)。

图13 佳能EOS 800D

宾得KP

这是一部值得人们真正关注的单反相机,它的设计思路也许会影响未来的数码影像器材发展方向,该机拥有大量的新型设计理念。作为一款轻型相机,却配备了防尘防水滴与全金属机身设计,使其能够在各种寒冷恶劣的环境下正常使用。而可更换式手柄和可更换的画面配置面板以及以智能拨盘为代表的多种自定义功能,则使其能够满足不同摄影师的使用偏好,而这也预示着数码影像器材模块化和DIY时代的临近。而五轴防抖系统配合高达ISO819200的高感光度拍摄能力则使该机可以轻松完成手持夜景拍摄任务。此外,以单个像素间距移动,同时连续拍摄4张影像后合成为1张影像的“像素偏移分辨率系统”,则从基础技术层面有效解决了画面色彩还原与细节表现力的问题。而相对于传统的图像场景拍摄系统,宾得还首次在KP相机上引入了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算法的概念,通过约8.6万像素RGB感光元件和PRIME Ⅳ高速图像处理引擎的组合,该机能够根据画面中的亮度分布、被摄物体的颜色及动作实时进行解析,实现高精度准确的测光以及合适的曝光,从而实现更为智能和精确的曝光与构图(图14)。

图14 宾得KP

第三部分 不可更换镜头相机

当无反与单反展开激烈角逐的时候,不可更换镜头相机在2017年成为了意外的受益者。许多在无反与单反相机上使用的技术也开始在不可更换镜头相机上广泛应用。如松下的DFD对焦技术,当其配合松下的维纳斯图像处理引擎被应用在松下的大变焦相机中的时候,快速、精准的对焦表现让这种售价仅为几千元的相机足以媲美那些售价几万元的专业镜头+单反相机组合。而APS-C画幅感光器件和DIGIC 7图像处理器、全像素双核CMOS AF对焦系统在佳能PowerShot G1 X Mark Ⅲ相机上的组合则使得人们突然发现,原来那些便携式不可更换镜头相机同样可以拥有与单反或无反相同的画质与功能,而便携性却更佳。除了快速对焦、IS防抖与大感光器件的应用之外,各家厂商2017年在不可更换镜头相机领域更多的则是大力发展便携式功能相机,这类相机大多具备强悍的综合防护能力,而在视频拍摄、控制便捷性等方面则更是有着特殊的优势。

佳能PowerShot G1 X Mark Ⅲ

采用APS-C画幅CMOS影像传感 器的PowerShot G1 X Mark Ⅲ无疑是今年不可更换镜头相机中的亮点。配合机上所安装的DIGIC 7图像处理器,其理论画质与APS-C画幅的中高级佳能EOS单反相机相同。该机配备一支等效焦距为24 ~72mm F2.8~5.6的变焦非恒定光圈镜头,并配备4级IS光学防抖功能以及全像素双核CMOS AF对焦系统。相比一般的不可更换镜头相机,该机还支持平滑区域自动对焦功能,当用户以这种对焦模式进行对焦时,相机的自动对焦点可以不像传统多点对焦模式那样受制于对焦区域,而是允许用户在整个有效的对焦范围内快速移动对焦点,这样可以让用户快速完成对焦任务,并便于进行更有创造性的构图(图15)。

图15 佳能PowerShot G1 X Mark Ⅲ

佳能PowerShot G9 X Mark Ⅱ

这是一款轻巧便携1英寸CMOS相机。其有效像素为2010万,配备等效焦距范围28~84mm的3倍光学变焦镜头,广角端镜头最大光圈达到F2.0,能够满足多种题材的拍摄需要。该机同样采用了最新的DIGIC 7图像处理器,支持人物面部追踪以及高精度IS防抖,而在高感光度噪点控制能力方面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此外,该机还支持多种照片风格和情景拍摄模式,能够拍摄延时短片和星空轨迹。而已经成为标配的Wi-Fi/NFC/蓝牙无线功能则让该机可以轻松分享照片或进行远程遥控拍摄(图16)。

图16 佳能PowerShot G9 X Mark Ⅱ

索尼RX10 Ⅳ

这部1英寸感光器件的长焦黑卡相机,配备有一支等效24~600mm焦距的蔡司Vario-Sonnar镜头,拥有0.03秒的对焦速度和覆盖约65%范围的315个焦平面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点,其最高连拍速度达到了每秒24张,这让动态捕捉变得更加容易。该机同时还可以1000fps拍摄40倍超慢速视频,并以及最快达1/32000秒的快门速度进行高速抓拍(图17)。

图17 索尼RX10 Ⅳ

富士X100F

作为富士经典的X100的第四代升级产品,这部相机配有不带低通滤镜的APS-C画幅2430万像素X-Trans CMOS Ⅲ,同时还配备X-Processor Pro高速图像处理引擎,其综合响应时间比前代产品更快,拥有0.5秒的启动时间、0.2秒的拍摄间隔、0.01秒的快门时滞和最快0.08秒的自动对焦速度,而对焦点数量则从前代产品的49个扩展到91个(最多325个点),其中拥有49个相位检测对焦点。作为一款剑走偏锋的相机,该机的胶片模拟功能能够获得专业的黑白照片和色彩艳丽的反转片拍摄效果,而高级混合取景器也要比传统取景器更加简便直观(图18)。

图18 富士X100F

尼康CoolPix W300s

和奥林巴斯Tough TG-5、富士FinePix XP120、索尼DSC-RX0等相机一样,尼康CoolPix W300s同样是一款针对户外和运动摄影设计的便携式功能相机。该机采用了加固的三防机身,能够在30米水深的环境下正常使用,并能承受从2.4米的高度坠落的冲击力,而在零下10℃的环境下也能正常拍摄。同时配有5倍光学变焦尼克尔镜头,支持等效24~120mm焦距范围,并搭载有效像素数为约1605万的背照式CMOS影像传感器和VR减震功能。此外,该机还能够拍4K高清录像,并支持电子指南针功能(图19)。

图19 尼康CoolPix W300s

松下DMC-FZ80

这是一部针对旅行摄影爱好者设计的大变焦镜头相机。该机采用1/2.3英寸1800万像素BSI传感器,并且搭载一支具备O.I.S.光学防抖系统的等效20~1200mm的60倍光学变焦镜头,最大光圈F2.8~5.9。依靠移植自松下无反相机的DFD(Depth From Defocus)对焦技术,这部相机能够以240fps刷新率实现0.09秒的高速对焦,并以最快10张/秒(单次自动对焦)和6张/秒(连续自动对焦)的速度进行高速连拍(图20)。

图20 松下 DMC-FZ80

第四部分 镜头

2017年,对于镜头领域而言,是新技术迭出而综合性能显著提升的一年。这一年,不但佳能、尼康等传统镜头巨头推出了大量专业级大光圈特种镜头,索尼、富士、松下、奥林巴斯等厂商为了提升自身无反相机的市场占有率,也推出了从大三元恒定光圈变焦镜头到定焦大光圈镜头在内的大量新型镜头。腾龙、适马等第三方镜头厂商则将众多的新型技术应用于自己的新镜头中,这让第三方镜头的综合性能获得了显著提升。与此同时,蔡司、徕卡、福伦达以及韩国的三阳等则剑走偏锋,推出了众多小众化的特殊镜头与手动镜头,这些丰富的市场与技术变化,让这一年的镜头市场变得多姿多彩。而纵观2017年的镜头市场,我们会发现,新型镜片技术的大量应用已经成为了新镜头设计时的普遍现象,防污镀膜、纳米镀膜、超低色散和非球面镜片技术几乎成为了这一年所有镜头的标配。于此同时,以直驱超声波马达、“双MPU”控制系统为代表的镜头驱动技术也让镜头的对焦精度、噪音控制和对焦速度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而简易三防、光学防抖也在2017年所推出的镜头中变得普及起来。此外,随着镜头数字化技术的提升,自定义按键操控,对焦精度微调、固件升级等新功能也不断在各种新镜头中获得应用。

尼康AF-S 28mm F1.4E ED镜头

该镜头是尼康为满足风光与建筑摄影师的特殊拍摄需要而设计的一支FX格式广角定焦大光圈镜头,最大光圈为F1.4。采用了3片非球面镜片和2片低色散(ED)镜片以及纳米结晶涂层和防污氟涂层技术,具有对焦精准快速,操控舒适柔顺,焦外虚化效果柔美自然的特点(图21)。

图21 尼康AF-S 28mm F1.4E ED镜头

尼康AF-S 8~15mm F3.5~4.5E ED 鱼眼镜头

该镜头能够配合尼康FX格式单反相机进行超广角画面拍摄。可提供圆形和全画面两种鱼眼效果。当镜头变焦至广角端时,可获得圆形鱼眼效果。当镜头变焦至远摄端时,可获得全画面鱼眼照片。而当以DX格式拍摄时,从中间(镜头DX标记所示位置)到远摄端,则可获得全画面鱼眼效果。该镜头还同时具备最近0.16m微距对焦能力,方便用户进行更近距离的构图拍摄。在镜头技术上,这支镜头采用了3片低色散(ED)镜片和纳米结晶涂层技术,以及氟涂层技术(图22)。

图22 尼康AF-S 8~15mm F3.5~4.5E ED 鱼眼镜头

佳能TS-E 50mm F2.8L Macro镜头

佳能与这支移轴微距镜头同时发布还有TS-E 90mm F2.8L Macro和TS-E 135mm F4L Macro移轴微距镜头。加上此前发布的TS-E 17mm F4L以及TS-E 24mm F3.5L Ⅱ镜头,目前佳能在售的一共有5款移轴镜头。这一镜头群的存在,不但可以满足风光建筑的移轴拍摄需求,更可以满足静物、人像、特写等需要移轴拍摄的镜头需要。作为一款L级镜头, TS-E 50mm F2.8L Macro镜头在第一片镜片上采用了SWC亚长波结构镀膜,而在第二镜片上采用了ASC空气球镀膜,配合2片UD(超低色散)镜片,该镜头可以有效抑制图像色差与鬼影眩光。相比其他两款移轴镜头,这支镜头能够以最近0.273米的对焦距离进行微距摄影,同时可以调整倾角,以获得一般镜头所无法获得的特殊透视效果(图23)。

图23 佳能TS-E 50mm F2.8L Macro镜头

佳能EF 85mm F1.4L IS USM镜头

这支镜头是佳能备受好评的85mm人像镜头的升级创新产品。作为一款佳能L级镜头,该镜头采用了10组14片镜片结构,其中内置了一枚GMo(玻璃模铸)非球面镜片,以提升画面边缘对比度和清晰度。同时该镜头还使用了ASC空气球形镀膜以降低折射率,防止反射,抑制眩光和鬼影。而依靠9叶片圆形光圈和F1.4大光圈,该镜头的背景虚化效果则非常柔美自然。其所搭载的IS光学稳定器最大则可获得相当于约4级快门速度手抖动补偿效果。同时,该镜头还在镜头卡口、开关面板、对焦环等位置采用了防尘防水滴,并在前后端镜片外侧覆以防污氟镀膜技术,以提高镜头的综合适应能力(图24)。

图24 佳能EF 85mm F1.4L IS USM镜头

索尼FE 85mm F1.8镜头

这是一款高性价比的全画幅中焦人像镜头,最大光圈可达到F1.8,配合9枚圆形光圈叶片,能够获得自然柔美的背景虚化效果,非常适合用于户外人像摄影拍摄。此外,依靠索尼新型的双线性马达,使得这支镜头在对焦时变得静、快、准。同时,该镜头还允许用户通过自定义对焦保持按钮进行“眼控对焦”操作。而防尘防滴设计,则能够让这支镜头在恶劣的环境下完成拍摄任务(图25)。

图25 索尼FE 85mm F1.8镜头

索尼FE 100mm F2.8 STF GM OSS镜头

该镜头是脱胎于柯尼卡美能达时代的经典柔焦镜头的升级产品,具有防尘防水滴能力,同时加装了索尼最新研发的APD变迹滤镜,配合11片圆形光圈叶片,能够对画面前景与背景同时进行柔化散焦,从而获得一般镜头所无法获得的特殊焦外成像效果。此外,这支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为0.57m,除了满足人像、静物、特写等拍摄任务外,还能够作为微距镜头来使用。此外,依靠SSM直驱超声波马达,该镜头在对焦时精准而快捷。而依靠改进后的OSS图像稳定器,这支镜头则能够在暗光下手持拍摄出清晰的图像。此外,该镜头还支持用户对其功能按键进行自定义设置,以满足不同摄影师的拍摄习惯(图26)。

图26 索尼FE 100mm F2.8 STF GM OSS镜头

索尼FE 16~35mm F2.8 GM镜头

相比此前的FE 12~24mm F4 G镜头,这支镜头实现了全焦段F2.8恒定光圈设计,支持防尘防潮设计,并允许自定义功能按钮。它的出现与已经发布的FE 24~70mm F2.8 GM、FE 70~200mm F2.8 GM OSS搭配完成了索尼G系列大师镜头系列的大三元组合。该镜头采用了5枚非球面镜片,其中还包括两枚XA镜片,并采用了纳米增透镀膜技术,可确保镜头综合画质,而11片圆形光圈配合F2.8大光圈设计,则保证了画面的焦外柔美效果。此外,该镜头还采用浮动对焦设计和直驱超声波马达技术,以提升镜头在动态对焦时的反应速度和精度。随着这支镜头的出现,索尼的专业级镜头群已经日臻齐备,有效提升了索尼在专业领域与其他厂商一较高下的内在实力(图27)。

图27 索尼FE 16~35mm F2.8 GM镜头

索尼FE 12~24mm F4 G镜头

这是一支能够拍摄更具视觉冲击力和空间感图像,以满足特种风光、建筑、室内摄影需要的超广角变焦镜头。该镜头采用了4片非球面镜片、3片ED镜片和1片超级ED玻璃镜片,以及纳米增透镀膜技术,在有效提升镜头综合画质的同时,有效提升了镜头边缘畸变的控制能力。同时,该镜头还内置直驱超声波马达,对焦快速、安静、精准。它具备防尘防潮能力,且允许用户自定义开关按钮,以满足摄影师的个性化操控需求(图28)。

图28 索尼FE 12~24mm F4 G镜头

索尼FE 24~105mm F4 G OSS镜头

这是索尼为FE卡口全画幅相机设计的一支高适应性专业镜头,可满足风光、人像、婚礼等多种用途的拍摄。采用了圆形光圈、高精度AA(高级非球面)镜片、ED(超低色散)镜片以及纳米增透镀膜等光学技术,有效提升了镜头在各焦段各光圈下的综合画质,而散焦效果也非常出色。相对于同类镜头,该镜头仅重663克,便携性相对较高。同时,其最近对焦距离约为0.38米,配合内置光学防抖系统和直驱超声波马达,可以快速、精准的手持拍摄微距照片(图29)。

图29 索尼FE 24~105mm F4 G OSS镜头

索尼FE 100~400mm F4.5~5.6 GMOSS镜头

这是索尼针对其全画幅相机设计的一支超远摄变焦镜头。当配合同期发布的SEL20TC增距镜时,其长焦端可扩展至800mm焦距。该镜头配备了双线性马达和直驱超声波马达,在追焦跟踪时可实现快速、精准、安静的自动对焦,而1395g的重量显然要比许多同类镜头轻巧了不少(图30)。

图30 索尼FE 100~400mm F4.5~5.6 GM OSS镜头

松下LUMIX G X VARIO 12~35mm F2.8 Ⅱ ASPH. POWER O.I.S.镜头

作为微4/3阵营的中坚力量,松下正在大力发展自身的专业镜头群。为了配合GH5的面世,松下推出了等效35mm焦距的24~70mm F2.8光学防抖版镜头。该镜头采用9组14片镜结构,其中包括4片非球面镜片以及1片USD超低色散镜片和1片UHR高折射率镜片,实际拍摄时,其在各焦段即便是全开光圈情况下都有着非常优异的中央与边缘分辨率,且畸变和暗角控制能力出色。而其305克的重量与58mm的滤镜口径,则使该镜头拥有了出色的便携性。此外,与配备五轴防抖系统的微4/3系统相机搭配使用时,这支镜头的手持稳定性也非常出色,足以让用户在没有三脚架的情况下手持拍摄出清晰的夜景照片(图31)。

图31 松下LUMIX G X VARIO 12~35mm F2.8 Ⅱ 镜头

松下LUMIX G X VARIO 35~100mm F2.8 Ⅱ POWER O.I.S.镜头

这支等效焦距为70~200m m的F2.8恒定光圈防抖镜头,与前面的12~35mm F2.8镜头搭配成为了松下的大三元镜头中的两员大将。在画质方面,它们与松下此前的第一代同规格镜头基本一致,都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但光学防抖性能则获得了显著的增强(图32)。

图32 松下LUMIX G X VARIO 35~100mm F2.8 Ⅱ POWER O.I.S.镜头

松下LEICA DG VARIO-ELMARIT 8~18mm F2.8~4.0 ASPH镜头

该镜头是松下为其微4/3系统相机配套推出的一支等效16~36mm镜头,镜头结构为10组15片,采用了非球面ED(超低色散)透镜、UHR(超高折射率)透镜等大量高技术镜片,配合纳米表面涂层技术,不但能有效抑制球面失真或色差,提升画面边缘分辨率和对比度,还可大幅度减少鬼影和炫光。该镜头同时还具有防尘/防溅设计,可在-10℃环境下正常使用。此外,这支镜头的传感器驱动帧数最大可达240 fps,能够在高速运动摄影时精确对焦,并助于减少震动。不但可以满足摄影需要,更能适应于视频拍摄(图33)。松下LEICA DG ELMARIT 200mm F2.8 POWER O.I.S.镜头

图33 松下LEICA DG VARIO-ELMARIT 8~18mm F2.8~4.0 ASPH镜头

该镜头是松下为野生动物和新闻摄影设计的一支顶级长焦大光圈镜头。等效焦距为400mm,最大光圈F2.8,搭配1.4倍增距镜(DMW-TC14),可将焦距延长至560mm。相对于同类镜头,该镜头的体积与重量要轻巧便携得多,配合该镜头自带的POWER O.I.S.光学稳定系统,使其手持拍摄成为可能。此外,该镜头还采用了线性电机系统,可获得最大240fps的传感器驱动能力,在进行动态追焦拍摄时,可以有效提升画面稳定性与追焦精度(图34)。

图34 松下 LEICA DG ELMARIT 200mm F2.8 POWER O.I.S. 镜头

奥林巴斯M.ZD 45mm F1.2 ED PRO镜头

2017年,各家镜头厂商纷纷推出了多款专业级大光圈定焦镜头,以满足各类专业摄影师的苛刻要求。奥林巴斯也不例外,其最新的M.Zuiko Digital ED 17mm F1.2 PRO镜头和M.Zuiko Digital ED 45mm F1.2 PRO镜头就是其中的两支。这两支新镜头都与此前的M.Zuiko Digital ED 25mm F1.2 PRO镜头一样,拥有大光圈下唯美的虚化效果和出色的图像分辨率。其中,以M.Zuiko Digital ED 45mm F1.2 PRO镜头最具吸引力。其等效90mm的焦距非常适合用于户外人像摄影。该镜头采用了兼具超低色散(ED)镜片与双面非球面(DSA)镜片特性的ED-DSA镜片技术,并具有可靠的防尘、防水溅以及防冻性能,而依靠超高精度相差测量仪,镜头对焦安静而精准,特别是在动态对焦时更有着明显的优势。而为了满足专业摄影师的拍摄偏好,该镜头还设计有L-Fn按钮,便于用户进行自定义设置(图35)。

图35 奥林巴斯M.ZD 45mm F1.2 ED PRO和17mm F1.2 ED PRO镜头

富士XF50mm F2 R WR

富士XF50mm F2 R WR镜头这是富士针对人像摄影设计的一只等效焦距为75mm,最大光圈为F2.0,采用7组9片镜头结构,具有9片圆形光圈,可获得炫美迷人的背景虚化效果。相比一般的专业人像镜头,该镜头的操控更为舒适柔和,且仅重200克,非常轻巧便携。在对焦能力方面,该镜头对焦安静而精准。而为了提高镜头稳定性,这支镜头还采用了金属结构并配备防护密封胶圈,以确保在寒冷、潮湿和尘埃遍布的恶劣环境下也能正常使用(图36)。

图36 富士XF 50mm F2 R WR镜头

富士XF 80mm F2.8 R LM O.I.S. WR Marco镜头

这是一支等效122mm焦距、最大光圈为F2.8的微距镜头,采用了12组16片的光学结构,其中包括1片非球面镜片、1片超级ED镜片和3片ED镜片,拥有超高的图像分辨率和柔美的背景虚化效果,镜头放大倍率则达到了1.0倍。该镜头还配备了浮动对焦系统以及光学图像稳定系统和线性马达,对焦精准安静快捷。配合金属镜筒和防尘防滴设计以及防水防污镀膜,可在严寒、污浊等恶劣环境下使用(图37)。

图37 富士XF 80mm F2.8 R LM O.I.S. WR Marco镜头

富士GF 45mm F2.8 R WR镜头

该镜头是针对自家中画幅的富士GFX 50S相机推出的一支用于人文纪实摄影的轻量化专业镜头。等效135相机焦距36mm,最大光圈为F2.8。采用了Nano GI镀膜、非球面镜和ED镜片以提升图像画质。相比同类产品,支持简易三防功能,可在-10℃的低温下使用,镜体轻巧、便携,对焦安静迅速,能让摄影师在拍摄照片时不惊扰到拍摄对象。同时,该镜头的光圈环还可以进行自定义设置,以满足摄影师的特殊操控需求(图38)。

图38 富士GF 45mm F2.8 R WR镜头

腾龙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镜头

这支镜头是腾龙针对2012年上市的SP 70~200mm F2.8 Di VC USD镜头的升级产品,在光学和电子结构上都采用了全新设计,不但有效提高了自动对焦的速度和精度,同时光学防抖性能也显著增强。此外,为了提升镜头的综合画质和防护性能,该镜头采用了大量腾龙的最新光学技术,如eBAND镀膜、防污涂层、防尘防滴构造以及增倍镜兼容设计等。相比此前的镜头,该镜头在长焦端全开光圈下拥有更佳的图像分辨率与色彩对比度,而焦外虚化效果也更为柔美自然。而在防抖性能方面,这支镜头能够支持最高5档的防抖功能,并具有包括平移拍摄在内的3种防抖模式。此外,这支镜头还支持全时手动对焦功能以及焦点微调功能,而其最近对焦距离则从此前的1.3m缩小到0.95m。此外,这支镜头还兼容腾龙的多功能调焦器,通过使用这一配件,用户能够对镜头的自动对焦点位置、对焦限位设定、全时手动对焦设定以及防抖功能运作方式进行自定义设置,使其功能更为强大。而这种依托电子技术来扩展镜头功能的全新设计,人们已在不经意中为未来的镜头发展之路打开了一条新的通路(图39)。

图39 腾龙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镜头

腾龙18~400mm F3.5~6.3 Di Ⅱ VC HLD(B028)镜头

该镜头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支可覆盖18~400mm焦距、适用于APS-C画幅数码单反相机的超长焦变焦镜头。采用11组16片镜头结构,使用了LD低色散镜片、玻璃铸造非球面镜片以及复合非球面镜片、HLD马达和VC光学防抖等技术,仅重705g,携带方便,操控灵巧,并具备简易防尘防水滴能力,可以实现真正的一镜走天涯(图40)。

图40 腾龙18~400mm F3.5~6.3 Di Ⅱ VC HLD(B028)镜头

腾龙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A032)镜头

这是腾龙针对专业用户推出的一支顶级大光圈标准变焦镜头,集合了大量腾龙的最新技术。配备了“双MPU”控制系统,能够提供最高5档的光学防抖能力。镜头使用了XR高折射率镜片、LD低色散镜片、GM玻璃铸造非球面镜片、复合非球面镜片、eBAND超宽频谱多角度防反射镀膜、防污涂层和简易防滴构造等新型技术,在有效提升综合图像画质的同时,也加强了镜头的环境适应能力。同时,该镜头还兼容“腾龙多功能调焦器”,用户可通过该附件实现镜头固件升级,调整对焦点位置,设置全时手动和防抖功能(图41)。

图41 腾龙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A032)镜头

腾龙100~400mm F4.5~6.3 Di VC USD(A035)镜头

这是一支腾龙为专业摄影师设计的超远摄光学防抖变焦镜头。可满足人像、野生动物、体育新闻等多种摄影题材的拍摄需要。该镜头采用双MPU(微型处理器单元)高速控制系统,以提升自动对焦速度和精度,同时拥有最高4级的光学防抖能力。镜头采用镁合金外壳,重量仅为1115g,是目前同级别镜头中最轻最小的镜头。而配合腾龙的专用2倍增距镜,最大则可以获得等效800mm焦距的超远摄拍摄能力(图42)。

图42 腾龙100~400mm F4.5~6.3 Di VC USD(A035)镜头

适马DG 100~400mm F5~6.3 OS HSM镜头

这是一支带有光学防抖功能并具备三防能力的超长焦变焦镜头。轻量化的设计,配合光学防抖功能使其手持远焦拍摄也成为了可能。依靠新型的HSM超声波马达,这支镜头在暗光下的运动追焦能力也足以媲美此前的原厂定焦镜头。由于采用了4片SLD特殊低色散镜片,其色差修正能力和图像锐度也非常出色。和普通的100~400mm变焦镜头不同,这支镜头采用了相对复古的推拉式变焦设计,在实用中反应更为快捷迅速,而作为一只超长焦镜头,其最近对焦距离仅为160cm,非常适合用于拍摄昆虫或蜂鸟这样的微距动态摄影题材。此外,该镜头还可以搭配适马的SGV系列TC-1401和TC-2001增距镜用于进行更长焦距的拍摄,其中,搭配TC-2001时镜头将变成200~800mm F10~12.6的手动对焦镜头(图43)。

图43 适马DG 100~400mm F5~6.3 OS HSM镜头

适马DG 24~70mm F2.8 OS HSM Art镜头

这支镜头同样是适马在2017年推出的一支Art系列高端重磅镜头。目标是满足同时追求镜头功能与性能的专业用户使用。为了确保各焦段各光圈下的边缘画质与畸变控制能力,该镜头使用了3片SLD镜片和4片非球面镜片。作为一支副厂24~70mm F2.8镜头,它集合了HSM超声波马达、OS光学防抖、三防技术、全时手动等此前即便是许多原厂镜头都未全部使用的技术(图44)。

图44 适马DG 24~70mm F2.8 OS HSM Art镜头

适马DG 14mm F1.8 HSM Art镜头

这是适马第七支Art系列全画幅定焦镜头,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只最大光圈为F1.8的14mm且支持全时手动功能的超广角镜头,能够为需要特殊效果的摄影师提供另类的视觉体验。相对于普通超广角镜头,该镜头能够在拍摄超广角下的星空或其他天体,以及在拍摄风光建筑或大视角运动场景时,不用提高感光度就获得清晰而锐利的图像。该镜头采用了3片FLD低色散镜片和4片SLD低色散镜片,可确保各光圈下画面中心和边缘都具有高锐度画质,新型的镜头研磨技术则有效控制了镜头畸变,这使得这支镜头在广角边缘变形控制方面要显著优于此前的同类镜头(图45)。

图45 适马DG 14mm F1.8 HSM Art镜头

适马DG 135mm F1.8 HSM Art镜头

该镜头是适马针对人像摄影推出的一支中长焦大光圈镜头。作为适马Art系列第六支全画幅镜头,该镜头支持全时手动功能且具备简易防尘防滴结构,同时允许用户对镜头各按键进行自定义设定。该镜头采用了两片SLD(特殊低色散镜片)和两片FLD(萤石级低色散镜片)镜片,能够轻松满足5000万像素以上超高像素单反相机的分辨率要求。而在对焦方式上,则采用了适马独特的浮动对焦技术。并使用了高扭矩HSM马达,通过AF算法的优化,可以对运动中的人物进行轻松跟焦,以提高拍摄成功率(图46)。

图46 适马DG 135mm F1.8 HSM Art镜头

适马DC 16mm F1.4 DN Contemporary镜头

该镜头是适马针对APS-C画幅索尼E卡口无反相机设计的一款广角大光圈镜头。拥有等效24mm的焦距和F1.4的大光圈。采用了13组16片镜头结构,其中包含3枚FLD镜片、2枚SLD镜片以及2枚玻璃模铸非球面镜片,这个使得该镜头的桶型畸变控制能力出色,焦外虚化效果一流。同时,该镜头还采用了TSC (耐热复合材料)技术,在提升镜头紧凑性和便携性的同时,也提升了镜头的防震能力,此外,该镜头还支持简易防尘防滴功能(图47)。

图47 适马DC 16mm F1.4 DN镜头

蔡司Batis 135mm F2.8镜头

这是一支针对索尼FE卡口相机、由蔡司设计的135mm中焦人像镜头,该镜头采用了14片11组结构,最大光圈为F2.8,最近对焦距离为0.87m,拥有出色的色差校正和边缘画质,其对焦快速精准,色彩艳丽明快,在大光圈下有着细腻自然的散焦虚化效果(图48)。

图48 蔡司Batis 135mm F2.8镜头

蔡司Milvus 35mm F1.4镜头

这是一支针对纪实、风光和环境人像摄影设计的高品质专业镜头。配有蔡司的T*防反光镀膜,操控平滑舒适精准,而边缘画质与畸变控制也令人满意,依靠F1.4大光圈设计,使这支镜头的散焦效果异常美丽(图49)。

图49 蔡司Milvus 35mm F1.4镜头

蔡司Milvus 25mm F1.4镜头

该镜头是蔡司针对尼康和佳能数码单反的全幅相机设计的一款手动镜头广角大光圈镜头。适用于风光、建筑以及新闻拍摄和视频拍摄,散景优美,对比度高,具有坚固的全金属外壳及防灰防溅能力(图50)。

图50 蔡司Milvus 25mm F1.4镜头

徕卡THAMBAR-M 90mm F2.2镜头

这支镜头是徕卡1935年所推出的Thambar-M 1:2.2/90镜头的复刻版本。新镜头用料扎实,操控舒适,拍摄时有着极具特色的柔焦效果,是一款非常适合人像摄影的专业镜头(图51)。

图51 徕卡THAMBAR-M 90mm F2.2镜头

福伦达Macro Apo-Lanthar 65mm F2 Aspherical镜头

福伦达发布支持索尼FE卡口的镜头产品这一信息,标志着索尼无反相机的市场认可度正在快速提升。和福伦达推出的其他两款索尼FE口镜头一样, 这支65mm F2镜头可以完美的与索尼FE卡口相机配合,并能够通过电子触点与机身传输EXIF拍摄信息,同时支持五轴防抖功能,依靠F2.0的大光圈设计,则使该镜头得以获得柔美的焦外虚化效果(图52)。

图52 福伦达Macro Apo-Lanthar 65mm F2 Aspherical镜头

福伦达NOKTON 40mm F1.2 Aspherical镜头

这是一支非常有味道的手动大光圈镜头,在它的身上有着经典的徕卡NOKTON 35mm F1.2 Aspherical镜头的影子。该镜头内置10片圆形光圈和非球面镜片,整体小巧便携,操控柔顺。而依靠F1.2超大光圈的设计以及40mm焦距的合适焦距范围,这支镜头在应用于人文和环境人像摄影时都可以获得令人惊艳的照片效果(图53)

图53 福伦达NOKTON 40mm F1.2 Aspherical镜头

纵观2017年的影像市场,虽然相比前几年数码影像行业的巅峰时期,新产品的数量大幅度减少,但也迫使厂家对每一款产品都精雕细琢,整个行业朝着“少而精”的方向发展,推出的每一款产品都是极具特点,尤其是尼康D850、索尼a9这样的产品,将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有理由相信,2018年的数码影像市场会更加多姿多彩!

猜你喜欢

松下镜片光圈
镜片外的星光
影像视界
松下电视走下神坛
M4/3多面手新选择 松下GX9(搭配12-32mm镜头)
隐形眼镜
提升格调的光圈、焦距设计
“0起点”专业摄影技巧与基本功训练(二)
郑小祥:松下笔记本为专业人士精心定制
4K概念松下旗舰无反相机GH4
眼镜布不是用来擦眼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