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垣县:示范基地成为增产增收试金石

2017-02-07靳春梅范新利薛新星

农村.农业.农民 2017年4期
关键词:示范户新品种小麦

靳春梅 范新利 薛新星

长垣县:示范基地成为增产增收试金石

靳春梅 范新利 薛新星

基地建设形成模式。2012年,全国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在长垣县开始实施,几年来,按照产业为主、多种示范的原则,长垣县原种场一直被确定为小麦、玉米种植试验示范基地。示范基地先后试验示范推广小麦新品种8个、玉米新品种8个,试验示范推广新技术15项。通过“专家组+基地+技术指导员+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模式,开展科技入户指导、专题培训、现场培训、展示观摩等多种形式,大力推广科技,保生产促增收,主导产业示范推广效果明显,构建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捷通道。

长垣县原种场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有较大规模的试验田,有承担多项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的技术力量,有开展观摩展示培训活动的条件,具备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的各项要求。

基地基础设施相对较好:水井、地埋管线及配套设施齐全;在示范基地显著位置制作有标牌,标明示范内容;试验示范田修建水泥路,在示范基地周围拉护网、围栏;试验通道硬化,便于试验示范田在雨天等特殊天气下正常作业;水泥路两边亩数均等,便于计算各个品种产量等数据。试验示范基地以真实数据为依据,用事实说话,让新品种和新技术走向千家万户,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基地示范效果明显。几年来,长垣推广展示的小麦品种有百农矮抗58、百农207、周麦16、周麦22、衡观35、西农979、金丰3号、豫农035等。经过小麦新品种种植试验,现场观摩讲解,使农户对推广的新品种有了明显的认识。这些品种都是适合长垣种植的高产品种,2016年~2017年度长垣县种植面积较大的前5个品种都经过基地示范展示,占全县麦播总面积的78.5%。

试验示范基地主要承担玉米新优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采取项目带动、多点示范、整区推进、技术集成、主攻单产的思路,促进大田试验示范、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促进玉米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单产,增加农民收入。基地种植展示品种60多个,引进推广品种有伟科702、豫单919、瑞玉588、郑单958、浚单20、新单26、中科4号、先玉355、隆平206等,这些品种的共性是抗性好、耐密、穗均、容重高、出米率高、品质好。2016年,基地示范展示的我县种植面积较大的前5个品种是郑单958、浚单20、先玉355、伟科702、隆平206,占全县玉米种植总面积的40%以上。

小麦方面,引进优质高产小麦品种与普通高产型小麦品种作对比,引导农民向“四优”农业的思想观念转变,以此来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弊端。试验示范小麦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技术、小麦少量播种技术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在与普通种植模式作对比时,组织农民、示范户、农业技术员培训和观摩。

此外,通过玉米试验示范“一增四改”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化学除草技术,以及施肥方式对比试验等,示范推广标准化高产种植模式。

长垣县原种场示范基地配备大型农机,推广深耕优势,开展培训、观摩、对比,使农民朋友真正感受到深耕的重要性。深耕不仅可以减少病虫害,促进年前壮苗,还可以改变农民以旋耕为主的耕层浅、秸秆还田不彻底的习惯;引进多频式太阳能杀虫灯,绿色防治虫害,将由虫引起的病害消灭于萌芽状态。

通过试验示范基地带动和技术指导员的技术培训及指导服务,提高了长垣县农户的种植水平和生产能力,小麦、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了较大提高,为今后全县小麦、玉米种植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建立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长效机制,拓宽了科技入户的内涵,调动了示范户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项目的实施,使示范户新技术、新品种覆盖率达95%以上,示范户的产量比周边农户亩产平均提高10%以上。

试验示范新的思路。下一步,在原来试验示范的基础上,长垣县试验示范基地准备进行玉米割苗实验、观摩,推广粒收品种,减少农民收获环节,推行玉米粒收,节约种田投资,把新技术新品种以最快的方式让农民朋友接受,直接受益,让试验示范基地成为农民朋友增产增收的试金石。

同时,也希望我们所试验示范的新品种、新技术,能与先进的农业机械结合,引进玉米粒收机械、割苗机械等,让试验示范基地作为新品种新技术的先行者,以真实的数据、真实的技术、真实的增收增效来引领农民朋友增收。

(作者单位:河南省长垣县农林畜牧局)

猜你喜欢

示范户新品种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青菜新品种介绍
农业农村部、司法部联合印发通知 部署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农业农村部、司法部联合印发通知启动部署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哭娃小麦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关于库布齐沙漠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