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考立定跳远动作技能细化教学的审视与探究

2017-02-07李勇明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3期
关键词:细化落地身体

李勇明

(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中 浙江杭州 311253)

身为一名一线教师,有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通过查阅各方面文献资料,如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解剖学等,博采众家之长并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提出了细化动作技能的办法,并形成了实验研究,形成此文。

1 对立定跳远技术动作和动作技能的综述

完整的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由预备、起跳、腾空展体、落地四个部分组成,具体的动作技能描述为:两腿自然开立,双手自然摆动,两腿弯曲,上体稍前倾,然后两臂用力向前摆出,同时两腿用力,迅速向前跳出,身体腾空后收腹举腿,落地时两条腿尽量前伸,两腿屈膝缓冲维持平衡。

2 措施与分拆

2.1 立定跳远动作技能的细化与力学分拆

2.1.1 预备动作的技术分析和动作技能细化

预备动作,对于两脚站法,没有明确的说法,可以两腿自然开立,也可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对于学生来说,比肩宽、与肩同宽和比肩窄都行,只要适合自己,站着舒适并有利于成绩的发挥和提高就行。

现在的学生外八字和内八字的脚型比较多,而他们的站位脚掌和两条腿不在同一直线上,也就是说反作用力的点和两条腿不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学生起跳后严重降低了反作用力的实效。外八字的站位,起跳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形成了向内的侧向分力;而内八字的学生起跳时,两脚作用地面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形成了向外的侧向分力。因此,在立定跳远技术教学中应该非常明确的讲清双脚的站位,对于立定跳远的站位经过反复的实践,告诉我们最佳的站位应为“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如此站立,当起跳的一刹那,地面对人体的支撑反作用力的点集中在前脚掌上,有利于正确发力,增加腾空高度与时间,从而提高立定跳远的成绩。

2.1.2 预摆动作的技术分析和动作技能细化

(1)立定跳远的预摆过程是为了保证更好地蹬地踏跳,一般我们所说的预摆包括静立、蹬地上摆、下摆下蹲三种过程。我们对这三个过程进行力学分析,在这三种情况中,人体都受到重力G、支撑反作用力F的作用。在蹬地上摆过程中F>G,在下摆下蹲过程中F<G。在物理学中我们可以把这种支撑反作用力大于或小于重力的现象定义为超重和失重现象。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我们预摆一次就经受了一次超重和失重,预摆次数越多则经受的次数越多。显然这不符合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多做容易造成学生心理紧张,使得技术动作变形。因此在教学立定跳远的预摆过程中弱化了预摆,采用“一次预摆”的动作。

(2)“一次预摆”动作的优点:“一次预摆”可以避免因过多的预摆造成的学生心理紧张和动作技术变形。深吸气可以起到缓解考前学生心理紧张的作用,因为脚跟离地,再加上只有一次预摆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在练习中学生最容易产生垫步、小跳等犯规动作,屈膝半蹲,可以保证起跳膝角保持在合理范围内,身体重心前移至起跳线前,上体稍前倾,依次来降低重心、迫使下肢本能的快速蹬伸,缩短蹬地时间,从而获得较小蹬地,发挥最大作用。

2.1.3 起跳、腾空动作的技术分析和动作技能细化

立定跳远的起跳是指在预摆动作结束后,双脚蹬伸开始到蹬离地面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起跳时的蹬地角(即蹬伸完成后重心和蹬离点的连线与地面的夹角)和重心腾起角(蹬地脚离地瞬间,身体重心的垂直速度与水平速度所形成的角度)将直接关系立定跳远的成绩,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把立定跳远的有效成绩定义为L,起跳线到蹬离地面时身体重心投影点的垂直水平位移为L1,起跳后身体重心投影点的垂直水平位移L2,落地支撑时身体重心投影点到支撑点的垂直水平距离为L3。

L1长度与蹬地角是密切相关的。相对于固定的重心高度来说,蹬地角越小则L1越大,蹬地角趋向于零则L1趋向于起跳后的重心高度。理论上这样描述没有问题,但是在实际立定跳远练习中,蹬地角太小,容易造成起跳打滑影响起跳效果。那么在立定跳远练习中起跳的角度保持在多少,既可以保证起跳时不打滑又可以获得较大L1长度呢?

据上所述影响L1的长度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蹬地角的大小,二是重心高度。影响L2的长度主要因素也是两个,一是蹬地角的大小,二是起跳时的初速度。因此对于起跳阶段的动作技能描述的关键是防止蹬地角扩大、提高重心高度和加快起跳速度3个方面。对于腾空后人体在空中受到的外力基本没有,所以腾空后的主要任务是防止因身体前旋而导致的被迫性过早落地。根据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对于转动惯量的定义和表述可知,物体转动惯量的大小和质量、质量分布以及转动轴半径有关,轴越长则转动惯量越大,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的能力也越大。因此立定跳远的腾空阶段的主要任务可以理解为保持转动轴的长度。因立定跳远腾空时间较短,前旋不会过大,所以通过简单的视线变化改变头部姿势即可。现将起跳、腾空阶段的动作技能细化如下:两臂迅速向前上方摆出,同时迅速蹬直髋、膝、踝三关节,视线扫过地面(防止过早抬头扩大蹬地角),蹬离地面时迅速抬头向远处望出。

2.1.4 落地动作的技术分析和动作技能细化

起跳后,身体腾空经过最高点,就进入落地阶段。而立定跳远的成绩的好坏与落地技术动作有直接的关系,落地后身体重心投影点到支撑点的垂直水平距离(L3)是整个成绩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要在落地阶段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动作,我们必须合理协调身体各方面的动作。首先身体经过最高点后,为了达成小腿前伸的目的,如果不减小下肢转动轴半径,下肢的惯量相对较大,要改变原有状态难度较大。所以必须屈膝,收腹以减小下肢转动轴半径。如果只是简单的改变了下肢的转动轴而不改变上体的转动轴的话,就必然将造成身体落后于下肢,造成落地后身体后坐或后退的情况的发生,所以与此同时上体也要前屈,团身以缩短转动轴半径,然后再前伸小腿完成动作。根据以上动作可知下肢最先着地支撑点应该是足跟部位,为了使重心的移动方向发生改变而又不影响成绩,就马上必须顺势屈膝缓冲,并迅速顶膝,保证支撑点由脚后跟过渡到前脚掌,然后用力蹬伸以改变重心运动的轨迹以维持身体的平衡。落地动作的动作技能细化如下:经过最高点后,收回视线,迅速屈膝、团身、伸小腿,足跟落地、顺势屈膝、顶膝,迅速滚动至前脚掌后蹬伸,维持平衡。

2.2 立定跳远动作技能细化后综述

细化后的完整技能为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双手经前上举至最高点、提踵,深吸气,稍静止后,双手由上经前向下向后摆动,快速半蹲,重心前移至起跳线前,上体前倾、与地面平行,眼看脚前地面,两臂迅速向前上方摆出,同时迅速蹬直髋、膝、踝三关节,视线扫过地面,蹬离地面时迅速抬头向远处望出,经过最高点后,收回视线,迅速屈膝、团身、伸小腿,足跟落地、顺势屈膝、顶膝,迅速滚动至前脚掌后蹬伸,维持平衡。

3 实验对照

3.1 实验设计

为了保证被测对象的身体素质、体育课成绩、文化成绩、以及测试时的服装、器材、天气情况等因素相对公平,我们学校初二年级有15个班,采用电脑平衡分班,也就是说两班条件差异不明显,这样可以减小实验过程中的误差,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信度。所以随机抽选203和208两个班,两班均为46人。首先对两个班的全体学生同时间和同地点进行测试,并记录,两班经统计,立定跳远成绩相比,差异不明显。

3.2 实验结果

3.2.1 细化动作技能对中学生预防犯规的实效性

从表1数据统计可以看出,203班有21人次犯规,208班有23人次犯规,主要原因是小跳和垫步造成的。

表1 细化教学前原始测试成绩

3.2.2 细化动作技能对学生成绩提高的实效性

然后203班由一名老师进行常态课立定跳远技术教学,208班由另一名老师对立定跳远动作技能细化教学,3个月后仍由原来的两位老师进行统一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细化教学前后成绩提高的实效性对照(幅度)

从表2数据可见,经过3个月同步教学,我们将细化教学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203与208两个班都有进步,但208班更具进步显著性,208班男生3个月后提高幅度为13cm,提高率为5.86%,女生提高幅度为1cm,提高率为6.63%,充分表明学生通过短短3个月时间的细化动作技能的教学,成绩提高的幅度较大。这就证明了细化动作技能对成绩提高的实效性。众所周知,习惯的动作会比较放松,肌肉相对比较容易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从表3可以看出,203与208两个班成绩转化率都有提高,其中208班成绩转化率特明显,男生转化率为105.86%,女生转化率为106.63%,所以通过细化动作技能后,成绩提高是明显的。从数据来看,证明了动作技能对提高学生成绩的实效性。

表3 细化教学前后成绩提高的实效性对照 (成绩转化率)

表4数据描述的是犯规学生比较,203与208两个班3个月后测试对比,犯规次数均有下降,但208班进步更显著,从原先男女生共计犯规23人次,3个月后全部有效,进步有效率达100%,从而证明了细化动作技能对提高学生成绩和预防犯规有很大的实效性。

表4 细化教学前后犯规人次实效性对照(人次)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经过3个月对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进行细化教学,学生对立定跳远的技术已基本掌握,全班学生立定跳远的平均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检验,通过两个班前后实验对比,208班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并在教学实践中得以验证,此方法效果好、具有可实行性。通过细化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对提高学生立定跳远成绩和预防犯规有显著的作用。但是此练习方法的首要条件,是必须首先基本掌握立定跳远正确的动作技术,学生头脑里已有一个初步的动作表象,才能进行此方法练习。因此,此方法对提高立定跳远成绩具有普遍性、可靠性和推广意义。

4.2 建议

(1)在动作技术教学过程中,首先传授给学生的,是正确的完整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然而再进行细化教学。在练习中出现不正确动作时,要及时纠正。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做到熟记动作要领与要点,在练习中做到相互评价,相互纠正。

(2)影响立定跳远成绩的因素有很多,力量就是其中一个,在教学中强调技术的同时,决不可忽视力量的发展,在课堂上和课外活动中一定要做到技术与力量并重,力量足了同时推动技术的提高,技术体现力量的发展,最终取得成绩的提高。对于力量较差的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安全。

(3)在腾空和落地技术在教学时强调安全教学,做好保护与帮助,学生练习时强调团身紧、重心低。要向学生讲清小腿前伸目的就是延长空中全蹲,空中时间多了,增加了静止下落身体向前运动的时间,使身体位移增大,以促进无度成绩。

(4)对于一个运动身体来说,拥有好的协调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学中一定要学生能充分地协调身体。髋、膝、踝三关节能迅速有力地蹬直,协调的上肢摆动,能起到带、领、提拉的作用。

总之,在立定跳远教学中,针对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着重把握好预摆、起跳、腾空与落地4个重要环节,课堂上要适当发展下肢的爆发力,提高协调能力,对立定跳远成绩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练习当中学生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远”度上,容易忽视起跳和空中动作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因而会出现一些错误动作,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并立即纠正错误,从实际出发,从技术上一步一步地纠正,不管学生的成绩如何,都应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只有动作正确、规范,才能提高练习效果,取得最佳成绩。影响立定跳远成绩的因素有很多,作为一个一线的体育教师,将努力践行在实际的工作中,去研究去探索,寻找更切合实际和更科学的练习方法。

猜你喜欢

细化落地身体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在融入乡村振兴中细化文明实践
专利名称:一种双重细化锌合金中初生相的方法
中小企业重在责任细化
房地产税:靴子何时落地?
美联储加息终落地沪指冲高震荡走低
“细化”市场,赚取百万财富
我de身体
午后
我们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