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引争论

2017-02-06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7年1期
关键词:偶发事件霸凌中关村

12月8日,一篇题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帖子刷了屏。这位中关村二小的家长自述,儿子长期受到校园欺凌,今年11月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后,出现失眠、恐惧上学等症状,后被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但学校老师将此事定性为一个“过分的玩笑”导致的“偶发事件”,而并非校园霸凌。

多次沟通但无法消除分歧后,12月1日,该家长向海淀区教委投诉。12月5日,该家长开始发帖,文章获得10万多点击率。12月10日,北京中关村第二小学回应:学校一直在积极努力协调,客观、公正地处理几方家长间的相关诉求和矛盾纠纷。有家长表示,学校的表态更糟糕。争议声中,也不乏对于家长的质疑,认为她是小题大做甚至是无理取闹。

【述评】 说起“校园霸凌”,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中关村二小一事不是一个简单的“校园霸凌”事件,而更像是一场舆论“霸凌”。孩子遭同学霸凌的“申诉”,老师“过分的玩笑”的解释,校方“偶发事件”的回应,各类媒体的报道,围观群众的评说,舆论在事态发酵的一个个节点被一次次点燃,各路声音也逐渐有失焦跑偏的倾向,甚至出现了某种失控的苗头。有人批评学校态度傲慢冷漠,处理不当;有人力挺“受害者”家长,认为应该为孩子“讨个公道”;有人则借机嘲讽,“活该,谁让你上名校”。尤其值得引人注意的是,几个涉事其中的未成年人,成为一些媒体和网友的“研究对象”,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诸多情况被事无巨细地搜索、对比、评判。

涉事家长借网络平台的高关注率换取了舆论热度,学校否认霸凌的态度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双方的分歧达到了白热化:涉事学生的行为到底属不属于“校园霸凌”呢?这一分歧也必然激发网民的“站队”热情,从几个涉事行为上升到道德制高点,再一次陷入简单化的是非之争中。

也许,媒体和众人关心事态的初衷是为了促进事情解决。毕竟,校园安全关乎每个孩子能否健康快乐成长,牵动着每个人的心。但是,当被还原的“细节”乃至被拓展深挖的背景信息,逐一呈现在公众面前,三名未成年的孩子已经裹挟入舆论风暴中。

界定校园欺凌确实存在取证、认定等多方面的困难,进行判定之时,更不能仅仅从表面形式上判断。如果随意贴标签,认定某一方的过失并演化为情绪化的问责和声讨,想必会对涉事未成年人进行二次伤害。

孰是孰非不能一锤定音,回归法律轨道,这对当事人、学校以及所有关注此事的人们,都是更加公正的解决渠道。而对于校园欺凌和校园安全,更应该引起每个人的重视。如何预防、解决校园霸凌问题,恢复校园安全,是永远在路上的事情。

猜你喜欢

偶发事件霸凌中关村
逆转人生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面对校园霸凌,如何保护“少年的你”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怎样的孩子容易被霸凌?怎样的会霸凌人?
中关村离硅谷还有多远
如何巧妙化解美术教学中的偶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