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阅读指津1

2017-02-06张玉玲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7年1期
关键词:动用宰相形容词

张玉玲

王禹偁(954-1001),北宋著名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年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王禹偁反对宋初浮靡文风,提倡“韩柳文章李杜诗”,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著有《小畜集》。

待漏院,指的是宰相及百官在宫门外等待早朝时休息的地方。从题目类型上看,这属于“厅壁记”,实际却是一篇充满政治色彩的“宰相论”,以宰相待漏之时的不同思想状态,将宰相分为贤相、奸相、庸相三个类型,实质上,也可由此而推广至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员,褒贬之意非常鲜明,反映了他对现实政治的关切、忧虑和他的政治理想,表现了一位正直、热心的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首先,理解文章的关键在于精准地提炼出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开篇探究天道的运行规律、圣王的政治模式,以“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对儒家理想中“垂拱而天下治”(《尚书·武成》)的治道原因进行解释,借以导出宰臣勤于政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而自然转到具有“示勤政”之意的待漏院,“勤政”则是文章的立意所在。

接着,再描述宰臣上朝时的庄严场面,继而以“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这个设问作为过渡,围绕待漏之时宰相们的所思所虑所追求,将这批人分为贤相、奸相和庸相三个类型,勾画各自的面孔与灵魂。首先,作者用对比手法分别刻画了二者的内心世界,表现其对帝王乃至国家政事的不同影响,以及各自的结局,使得二者势同水火的状态更为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至于庸才,则只以寥寥几笔为之勾勒脸谱,说他们既无过不必挨骂,又无功不受赞誉,成天随大流,尸位素餐、滥竽充数、明哲保身而已。

在知晓了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大体内容之后,我们应该还要避免这样一个误区,虽然这篇文章是一篇“宰相论”,作者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明确指出只要任用一心为国为民而勤于政务、为人慎重的宰相,就能使国家清平、百姓富足。但是这并非作者作宰相时所写,他当时只是兼任大理寺官员而已。文章结尾说“棘寺小吏王某为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由此也可推出。

除此之外,准确地理解文章中的实词虚词,对于解题有非常大的帮助。比如,“古之善相天下者”中的“相”,本来是名词,“臣相”“宰相”的意思,在这里是名词活用作了动词,意为“辅佐”。“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中“其”字应理解为“大概”,这是一种猜测,是在揣测宰相的心思。“思所泰之”中的“泰”,本意为“平安”,是个形容词,在这儿因为接了宾语“之(指代‘兆民)”,因此是形容词活用作使动用法,意为“ 使……平安”或“使……安定”。“思所荣之”中的“荣”也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思所来之”中的“来”,因后接宾语,应为动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来归附”。可见,有时候关联前后词的词性,也可大致推测出该词的用法。

《待漏院记》是王禹偁的传世名文之一,文章结构严谨,对比鲜明,中心显豁。作为一篇美文,其文辞亦相当优美。文章以四字短句为基本句式,骈散结合,节奏明快,清新淡雅,以努力表达内心思想情感为原则,既没有骈文的呆板,又没有宋初古文的生涩,显得既有古文的自然流畅又有骈文的内在节奏美感,很好地体现了作者“使句之易道,义之易晓”的文学主张。

猜你喜欢

动用宰相形容词
满语动词的使动用法
认识形容词
基于波前快速推进法的页岩气储层动用预测
汽车起动用蓄电池健康诊断及应急点火仪的研制
形容词
中华宰相村
从“演员是个动词”说起——“名词动用”和“动词名用”的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