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2017-02-06蒋李

支点 2017年1期
关键词:支点成都武汉

蒋李

核心提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离不开长江经济带的带动,只有结合长江经济带整体发展,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才站得住脚。

谁是下一个国家中心城市?这是许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当前,被大众认可的国家中心城市共有六个,分别为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而在新一批国家中心城市角逐中,公众普遍认为,武汉的可能性很大。

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义是什么?武汉在多城竞争中胜算如何?入围能带来怎样的红利?2016年12月上旬,《支点》记者采访多位相关人士,探究谁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国家中心城市。

充满争议的概念

“国家中心城市并非新鲜名词,但长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对《支点》记者说。

2005年,原建设部(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年)》中,仅有重要类型城市概念,包括全球职能城市、区域中心城市、门户城市、老工业基地城市、资源型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等。

2010年,住建部修编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草案)》(以下简称《规划草案》)中增加了国家中心城市概念,表述为“处于城镇体系最高位置的城镇层级”,并确定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为国家中心城市。

不过,该规划后来便一直停留在草案阶段,没有正式发布,政策文本在各大媒体及住建部网站都搜索不到。《支点》记者仅在百度百科及相关新闻报道中了解到,国家中心城市定义为“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的城市”。

武汉市社科机构一位研究员告诉《支点》记者,他承接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相关课题时,曾在住建部看过这一文本,“也只看了印刷版,没有电子版”。

正因于此,在定义、标准等方面均缺乏正式规划和规范表述的国家中心城市,被不少人认为是“概念多于实质”。

不仅如此,《规划草案》中确定的几个国家中心城市,也让湖北省社科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彭智敏颇为疑惑:“其一,重庆比有的省份面积还广、人口还多,不能称为城市,更像省份;其二,国家中心城市在空间上不宜太过密集,而京津仅相距120多公里;其三,如果京津都是国家中心城市,为什么与广州相邻的深圳没有入围呢?”

尽管有不同声音,但国家中心城市这个概念,仍吸引了一些地方政府的关注。

2010年初,沈阳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首次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2011年初,武汉提出要建设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2012年,南京也提出要打造国家中心城市。

2016年2月,有消息称住建部正组织编制新一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并扩大国家中心城市数量。此后,各地更是“闻风而动”。

2016年3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时任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向大会建议,把“支持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培育壮大城市群的战略举措。

两个月后,由国务院批复、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印发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提及,“到2030年,重庆、成都等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该表述被外界解读为成都已然“入围”,并引起全国舆论关注。

此后,不少中部城市也加入到竞争队伍之中。

2016年9月25日,郑州市委书记马懿在郑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未来五年,郑州要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

同一日,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在长沙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未来五年,长沙将构建国家中心城市新格局。

武汉优势明显

“我的感觉是,武汉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在务虚和务实层面都做了不少工作,真的很拼。”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吴克对《支点》记者说。

2016年12月5日,《支点》记者以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关键词搜索百度新闻发现,2011年初到《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发布之前,80%的新闻都与武汉相关。

除宣传外,武汉市在规划层面也有相关举措。

2013年11月,武汉市发改委发布《2012-2013年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发展报告》,这是全国首个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发展报告。

此外,参考《规划草案》,国家中心城市必须要在综合经济、科技创新、国际竞争、辐射带动等指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从2011年开始,武汉在各个方面开始对标这些职能定位苦练内功。

最令吴克记忆深刻的,便是“工业倍增计划”。

尽管头顶“中国工业重镇”光环,但自20世纪80年代后,武汉的工业发展在全国的地位渐衰。为打造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在2011年提出“工业倍增计划”。

2010年,武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6424.59亿元,到2015年这一数字已达1.24万亿元,略低于郑州,超过长沙、沈阳、南京等地。

与武汉相比,过去几年成都很少谈及国家中心城市,而是另辟蹊径,最令人熟知的就是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在打造国家中心城市方面,武汉花了更多心思,也一直在思考:与郑州、长沙、沈阳、南京等竞争者相比,武汉究竟有何优势?还缺什么?

城市规模,是一大优势。

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指出,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人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

此后,《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中将武汉正式列为超大城市。相比之下,长沙、成都、南京、沈阳均为城区常住人口500万-1000万人的特大城市。

GDP方面也有优势。2015年,郑州、沈阳GDP7000多亿元,长沙8000多亿元,南京9000多亿元。相比之下,武汉、成都均已迈入“万亿俱乐部”。

2016年10月25-26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在武汉调研时表示,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还表示“无论区位优势还是发展基础,武汉都具备条件。”

“但与其他城市群、都市圈相比,武汉周边城市比较弱,要下工夫补齐短板,发挥引领作用;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改革速度,更大力度创新,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胡祖才的这句话,一定程度上为武汉指明了方向。

两种“入围”方式

作为未进入《规划草案》、但在国务院批复的规划中明确提及“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唯一城市,成都的申报路径备受舆论关注。

《支点》记者翻看《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发现,除“到2030年,重庆、成都等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这句话外,还有一句话是“提升成都核心功能,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

有人提出,比照成都,武汉有两种“入围”方式:一是在涉及长江经济带或长江中游城市群相关规划中也“夹带”相关概念;二是等待城镇体系规划正式修编。

彭智敏则认为,第一种做法不够“大气”。在他看来,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这几个被外界认可的国家中心城市,已对应了北方、东部、南方、西部,唯中部空缺。武汉入围是迟早的事,不必急于一时。

“我并不认为国家中心城市会一口气扩充多个,从区域角度而言,武汉会与沈阳、成都一同成为下一批国家中心城市。而西北的西安可能会成为下下批国家中心城市。南京离上海太近,可能性较低。”彭智敏说。

不过,相比专家,官方的表态则谨慎得多。武汉市发改委一位官员对《支点》记者表示,“在没有做到之前,此事不宜公开报道,这样会暴露我们的所有底牌,反而不利于申报。但我能肯定的是,武汉入围的希望极大。”

持续发展更为关键

很多人关心,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之后,会对城市发展带来哪些机遇?虽然没有官方认可的文本作为佐证,但仔细分析,也可看出一些端倪。

首先,国家中心城市虽有“国家”两字,但其政策层级并不高。

提出国家中心城市概念的《规划草案》,为住建部发布,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相比,在发布层级上存在一定差距。

相比之下,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国家战略,以及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复的成渝经济区规划,一定程度上都高于国家中心城市所属的规划。

“而且,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离不开长江经济带的带动,只有结合长江经济带整体发展,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才站得住脚。”前文提及的武汉市社科机构研究员说。

其次,即便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也很难得到直接拨款等支持。

近几年,除《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外,国家区域战略规划中几乎都没有真金白银的投入。

“国家中心城市一定程度上是对城市发展水平的肯定,如果经济发展水平已足够高,还继续拨款、拨项目的话,那不是加大区域间的差距吗?”彭智敏说。

最后,名号只是名号,最终还要转化为发展动力。

“国家中心城市对武汉的利好可能有两个,一是赋予武汉制度创新的空间,二是可参考最终文本策划一些新项目。”上述研究员建议,武汉在金融领域应更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打造更多的全国性要素市场。

过去,武汉一直缺乏全国性金融交易市场。但一旦设立,就很可能成为地方金融的“制胜法宝”。

中部六省中,郑州在金融方面有不少指标超过武汉,就因当地有“郑州商品交易所”这个全国性交易市场——其能量远非地方性交易场所能企及。

未来武汉如被列为国家中心城市,则能借着这一名号建设国家级交易市场,包括商品期货交易所、国债期货交易所、股指期货交易所等。

彭智敏则表示,郑州、长沙在航空、高铁、高速公路方面与武汉差距不大,但唯有武汉能借助黄金水道打造综合性交通枢纽。

按照这一逻辑,武汉应加强国际航运网络建设,重点支持航运保险、金融等服务产业发展,打造国际航运中心。

“总而言之,国家中心城市应是个动态概念,做得好就是,做得不好也可随时摘掉这顶帽子。因此,名号之外,让本地产业持续发展、居民生活更加幸福,才是更实际的事情。”彭智敏说。

(杂志付印前获悉,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表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支点杂志2017年1月刊)

猜你喜欢

支点成都武汉
决战武汉
穿过成都去看你
成都
给自己一个支点
找到撬动变革的支点
在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