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色稻研究现状

2017-02-05

种子 2017年4期
关键词:红米黑米种皮

(六盘水市农业委员会, 贵州 六盘水 553000)

有色稻研究现状

全刚,刘志

(六盘水市农业委员会, 贵州 六盘水 553000)

有色稻作为一种特殊的种质资源广泛存在于祖先野生稻中,它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及独特的药用价值。本研究简述了我国有色稻资源分布、栽培现状及其潜在的市场价值,以及当前国内外对有色稻的研究进展。

有色稻; 红米; 紫米; 色素

有色稻在祖先野生稻中广泛存在,由于有色稻与落粒性,低萌发率相伴连锁遗传,从而在生产中被淘汰掉,白色稻被选为主要的栽培稻[1]。但是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有色稻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如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大量的微量元素以及丰富的黄酮类物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营养,更加健康的食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有色米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大众喜欢,育种家也关注到其较大的市场潜力,目前市场上的有色米主要是红米和黑(紫)米。有色稻米是由于花青素在果皮、种皮内累积,糙米(颖果)呈有色泽的稻米,花青素在果皮、种皮积累量从低到高使糙米依次出现绿色、黄褐色、褐色、咖啡色、红色、红褐色、紫红色、紫黑色、乌黑色等颜色,但迄今未发现胚乳有色泽的品种[2]。本文旨在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综合阐述有色米的研究现状,为今后的新品种引种及试验示范等工作提供参考。

1 我国有色稻资源及栽培状况

我国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过多年的人工及自然选择,培育出丰富多样的水稻品种,为水稻的研究与改良创造了条件。有色稻在祖先野生稻中广泛存在,但由于色素基因与落粒性基因、种子萌芽基因连锁。表现为有色米与易落粒、种子萌芽率低同时表达,所以在种子驯化过程中,有色稻就被人们慢慢的选择淘汰掉。后来经过众多育种工作者的努力,选育出一些优良的有色稻品种进行推广种植。目前中国保存的水稻种质资源中,有色稻种质占10%左右,其中红米稻种质最多有8 963份[3]。有色米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贵州、湖南等地有一定规模的种植。

2 有色稻米丰富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

2.1 营养价值

有色米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等地都有一定规模的种植。研究发现,红米与紫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植物脂肪、纤维素和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如Fe、Zn、Ca等,以及丰富的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D、E,尤其是含有一般稻米缺乏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集食用、药用于一身[4-5]。赵腾芳[6]对云南、贵州等7个地方有色稻米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发现黑米中赖氨酸、色氨酸、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B2含量都显著高于白米。朱智伟等[7]分析不同色泽的稻米发现,紫黑米的蛋白质品质最佳,其赖氨酸和苏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色泽的稻米,组氨酸的含量也相对较高。裘凌沧等[8]有色米中红米的Mg、Ca、Ba、维生素和Fe高于紫米,而有色米中的几乎所有微量元素均高于白米。吴国泉等[9]研究舟山红米米质时发现,其微量元素硒、锌等是普通籼米浙733的2倍,维生素B1、B2、脂肪酸及膳食纤维等含量也显著高于浙733。

2.2 药用价值

近年来,由于环境恶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特别是膳食结构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脂和癌症等各种慢性疾病频发,给人们带来了痛苦,所以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方式越来越看中,如加强自身素质抵抗能力,完善生活物质,对有益健康的功能性食品更是趋之若鹜。有色米中含有较强抗氧化活性物等,能有效预防上述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率。陈起萱等[10]用红米和黑米喂食高脂高胆固醇实验兔,发现有色米可以促进胆固醇的逆转运,加速胆固醇清除而达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王琳琳等发现,膳食黑米皮可以抑制高脂诱导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具有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11],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来自黑米皮中的微量元素硒、锌及活性物质黄酮[12]。Chi等发现,红米的酒精提取物能杀死脂肪肝恶性肿瘤细胞系[13]。进一步研究表明,有色米不仅富含维生素、胡萝卜素、黄酮、生物碱等生物活性物质以及铁、锌、钙等矿质元素,还富含花色苷,这是一般水稻中所缺乏的[3]。花色苷属类黄酮化合物,不但表现特异的光泽,而且还具有抗脂质氧化活性、抗发炎活性、抗发厥活性、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清脂质、抑制癌细胞和抗癌等生理功能[14]。张名位等分析黑米种皮提取物发现其能清除体外活性氧自由基、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15]。孙玲等的研究表明,黑米中花色苷含量越高,清除超氧负离子自由基的能力越强,表明其抗氧化活性与花色苷含量呈正相关[16]。马静等研究发现,红米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GSH-Px和SOD均显著较高,表明红米具有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和降低相关疾病的风险[17]。

3 有色稻遗传研究现状

3.1 紫米遗传研究现状

大多数的研究认为紫米表型由2对基因互作控制,而有色对无色为1对基因控制,属质量性状。Hsieh等利用水稻品种7102和7105的自然突变体进行研究,发现紫米种皮色素由2对互补基因Pa和Pb控制,当基因Pb不存在时,种皮呈白色;当Pb基因单独存在时,种皮呈棕色;当基因Pb和Pa同时存在时,种皮呈紫色[18]。庄杰云等将基因Pb定位到第4染色体上RFLP标记RG 329和RG 214之间,其遗传距离分别为18.9 cM和26.3 cM[19]。其后研究将Pa定位于第1染色体[20-22]。王彩霞[23]利用培矮64 S(白米)分别与豫南黑籼糯(紫米)和川黑糯(紫米)杂交得到2个F2分离群体,进一步将Pb基因初步定位于第4染色体上RM 3820分子标记下游0.79 cM的位置,通过在候选区域内设计高密度的lnDel引物和CAPS引物,将Pb基因精细定位在2个InDel标记RID 3与RID 4之间25 kb范围以内,并表明Pb基因与其他文献中的Ra基因就是同一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相比白米品种培矮64 S、9311(籼)和日本晴(粳),豫南黑籼糯和川黑糯中Ra(Pb)基因第7外显子存在1个GT缺失,表明水稻紫色种皮性状可能由Ra基因第7外显子内的GT缺失引起。

3.2 红米基因研究现状

研究发现,红米形状也是由2对基因互作控制。Nagao等通过研究红米稻自然突变体,发现红米种皮色素是由Rc和Rd 2对互补基因控制[24]。当Rc和Rd同时存在呈红色,Rc单独存在表现为棕色,Rc不存在时为白色。其后研究将Rc定位于7号染色体上,Rd定位于1号染色体上[20-22]。Sweeney等将Rc基因精细定位在第7染色体上一段18.5 kb的区段内,发现Rc基因编码1个具有basic helix-loop-helix(bHLH)结构的myc类转录因子,通过序列分析发现,在白米中该基因的第6外显子内有14 bp的缺失[25]。Furukawa等进一步研究表明,Rc基因不仅在第6外显子上有14 bp的缺失,第8外显子上还有1个6 bp的插入和9 bp删除,但不影响该基因功能,并通过互补验证进一步证实Rc就是编码bHLH结构的转录因子[26]。Brooks等对水稻品种Wells的1个回复突变体进行研究,发现了1个新的、显性的基因位点Rc-g,该位点的一个碱基删除突变(鸟嘌呤)逆转了基因rc的阅读框,使Wells的白色突变体水稻材料发生回复突变[27]。Lee等[28]也发现与Brooks相同的回复突变。Furukawa等在对2个影响红果皮、棕色果皮的原花色素合成的基因进行研究时,发现Rd基因和其他文献中出现的A基因为同一基因,编码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蛋白(dihydroflavonol-4-reductase,DFR)[26]。将DFR产物或者转Rd基因转入棕色果皮的Rcrd突变体,结果都观察到有原花色素的积累,种皮颜色由棕色变为红色,表明Rd是编码DRF蛋白。王丽华等在对红米稻材料红宝石进行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研究发现,红种皮性状仅受1对在第7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暂命名为Red),并将该基因定位在分子标记RM 8006和RM 21186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4.0 cM和2.1 cM[5]。与前述认为色素基因属于质量性状基因不同,Dong等认为,控制颜色的基因属于数量形状QTL控制,实验中共检出4个QTL位点,它们分别位于水稻基因组的第1、7、9、11号染色体上,位于第1、7号染色体上2个QTL位点的效应较大,而2个效应较小的QTL位点,位于第9、11号染色体上[29]。在使用不同研究材料和不同的研究方法,出现不同基因的命名,但目前为大多数所认同的是1号染色体Rd基因与7号染色体上的Rc基因互作影响红米色素的表达。

此外,色素的形成除了色素基因表达,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外,环境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如蔡光泽研究发现,高温使红米赤糯着色程度加深,而黑米朝紫相反,低温使其糙米着色程度加深, 高温不利于着色;光照强度对色素的积累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遮光使红米赤糯着色降低,增加光照强度有利于赤糯糙米着色[30]。

4 展 望

截至目前,对有色稻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不断地对其形成机制进行补充完善,但是其具体的形成机制还有待科研工作者继续努力。有色米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有色米作为一种特殊的种质资源,可能还有更多未被发现的研究价值,有必要对其进行收集和保护,同时也丰富了育种资源;其次,通过对其研究,可以补充完善水稻基因组的功能研究;再次,其独特的营养价值以及药用价值,使其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此外,由于其种皮内沉积的特殊色素,还可以作为天然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应用于食品加工工业。所以,积极开展有色米的研究,不仅是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健康生活及时代发展的需要。

[1]Porters R.Taxonomic agrobotanique desriz euhivesO.SativaLinne.EtO.gtaberrimaSteudel[J].J Agric Trop Bot Appl,1956,3:341-452.

[2]闵军.多吃有色稻米益处多[J].湖南农业,2013(8):37.

[3]孙明茂,韩龙植.水稻花色苷含量的遗传研究进展[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6,7(2):239-245.

[4]童继平,李素敏,刘学军,等.有色稻米研究进展[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1(1):13-18.

[5]王丽华.红米的微量元素测定与糙米色素基因的定位[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07.

[6]赵腾芳.黑糯稻品种资源的考察[J].云南农业科技,1985(1):29-31.

[7]朱智伟,杨炜林,榕辉.不同类型稻米的蛋白营养价值[J].中国水稻科学,1991,5(4):157-162.

[8]裘凌沧,潘军,段彬伍.有色米及白米矿质元素营养特征[J].中国水稻科学,1993,7(2):33-38.

[9]吴国泉,叶阿宝,张肩华,等.舟山红米的特征特性及米质分析[J].中国稻米,2000(5):15.

[10]陈起黄,凌文华,梅节,等.黑米和红米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氧化作用初步研究[J].营养学报,2001,23(3):246-249.

[11]手琳琳,凌文华,马静,等.黑米皮对高脂诱导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J].营养学报,2002,24(4):372-376.

[12]马静,复敏,凌文华,等.黑米皮对dpo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血脂的影响[J].营养学报,2003,25(1):37-41.

[13]Chi H Y,Leec H,Kim K H,et al.Induction of apoptotie cell death by red pericarp rice(JakwangchaIbyeo)extracts[J].Food Sci&Biotechnol,2006,15(4):534-542.

[14]刘卉琳.稻米色素动态变化与米质形成的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8.

[15]张名位,郭宝江,池建伟,等.黑米皮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与成分分析[J].中国粮油学报,2005,20(6):49-54.

[16]孙玲,张名位,池建伟,等.黑米的抗氧化性及其与黄酮和种皮色素的关系[J].营养学报,2000,22(3):246-249.

[17]马静,凌文华,葛慧,等.红米对大鼠血脂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J].营养学报,1999,21(2):232.

[18]Hsieh S C,Chang T M.Jap J Breeding[M].Japan,1964,14:141-149.

[19]庄杰云,杨长凳,钱惠荣,等.紫米基因与RFLP标记的连锁分析[J].遗传学报,1996,23(5):372-375.

[20]Cansse M A,Fulton T M,Cho Y G,et al.Saturated molecular map of the rice Genome based on an interspeeific backcmss population [J].Genetics,1994,138:1 251-1 274.

[21]Yoshimura A,Ideta O.1wata N.Linkage map of phenotype and RFLP markers in rice[J].Plant Mol Biol,1997,35:49-60.

[22]McCouch S R,Teytelman L,Xu Y,et al.Development and mapping of 2240 new SSR markers for rice(OryzasativaL.)[J].DNARes,2002,9:199-207.

[23]王彩霞.有色米的品质特性与种皮颜色性状的分子遗传学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

[24]Nagao S,Takahashi M.Trial construction of twelve linkage groups in Japanese rice[J].Genetical Studies on Rice Plant,1963,53:72-130.

[25]Sweeney M,Thomson M J,Pfeil B E,et al.Caught red-handed:Rc encodes n basic helix·loop-helix protein conditioning red pericarp n rice[J].Plant Cell,2006,18:283-294.

[26]Furukawa T,MaekawaM,OkiT,et al.The Rc and Rd genes are involved in proanthocyanidin synthesis in ricepericarp[J].Plant,2006,49:91-102.

[27]Brooks S A,Yan W.Jackson A K,et al.A natural mutation in rc reverts white-rice-pericarp to red and results in a new,dominant,wild-type allele:Rc-g[J].TheorAppl Genet,2008,117:575-580.

[28]Lee D,Lupotto E,Powell W.C-string slippage turns white rice red[J].Genome,2009,52:490-493.

[29]DongY,Xu J,Xiao K,et al.Genomic reg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degree of red coloration in pericarp of rice(OryzasativaL.)[J].J Cere Sic,2008,48:556-560.

[30]蔡光泽.环境因素对有色米糙米着色程度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3,19(4):71-74.

(本栏目责任编辑:周介雄)

Research Status of Colored Rice

QUANGang,LIUZhi

2016-11-19

全 刚(1965—),男,云南人;大学专科,农艺师,主要从事玉米新品种选育及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工作。

10.16590/j.cnki.1001-4705.2017.04.051

S 511

A

1001-4705(2017)04-0051-03

猜你喜欢

红米黑米种皮
东北地理所发现PG 031基因具有改良大豆种皮吸水性的应用潜力
花生种皮颜色智能识别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盘州市红米种植的气候适应性探究
菜豆种皮开裂过程中木质素含量及相关酶活变化
吴黑米的手
红米Redmi Note 7
红米怎么吃
逢黑必补话黑米
红米S2:自拍最好手机
黑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