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演变及内涵研究

2017-02-04赵凤英

福建茶叶 2017年4期
关键词:制茶饮茶茶文化

赵凤英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山西太原030000)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演变及内涵研究

赵凤英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山西太原030000)

中国茶文化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可见中国茶文化拥有极为长久的历史,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从最初的药用,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之国饮,这不仅仅是茶叶用途的转变,也是茶文化内涵不断演变、丰富的过程。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滚动,茶文化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尤其是在近代,茶文化在众多领域都掀起了复兴浪潮,不但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普及,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国家文化软实力,奠定了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本文就以中国茶文化为研究内容,对其历史演变以及内涵展开分析。

中国茶文化;历史演变;内涵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结合了儒释道三家的核心思想,受到了历代文人墨客的推崇和青睐。经历4700多年的发展、演变,一直传承至今,其内涵不断丰富,形式也更加多元化,促进了地域文化的融合,也使茶文化特色、内涵,更加深入人心,为其未来的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

1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演变

茶文化发源于中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神农尝百草,以茶解毒虽然是一则有名的神话故事,但是这不仅仅是一个传说,它充分的证明了,茶是具有极为悠久的历史。据历史记载茶文化在唐代大兴盛。唐朝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进入全盛时期,国家空前繁荣,交通运输极为便利,中国南北方的交流频繁,各地文化也出现了融合的现象。同时,唐代统治者对佛教极为推崇,中国茶道的创建与发展,都是从僧侣开始的,因此茶道中最突出的文化思想内涵,就是“禅”,中国茶道的“禅”的思想不仅在中国产生了悠久的影响力。由于唐朝历代统治者都非常推崇佛教,加之当时经济高速发展、文化的融合,政治条件、经济条件与文化条件都十分充分,茶文化的发展有了坚实的根基。六朝之后,茶文化逐渐普及到了南方地区,喜欢饮茶的群众越来越多。唐朝开创了中国茶文化兴盛的时代,在唐代,上到天子,下到百姓,没有不爱茶的。从达官显贵到文人墨客,没有不推崇饮茶的。在这个时期,茶文化对当时的文坛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唐代所产生的大量优美诗作中,有关茶事的作品多达六百多首,诗人有一百五十多人。这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作品,比如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泉仙人掌茶并序》,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等等。从唐代的“茶诗”中能够看到很多关于当时饮茶的习俗、使用的器具以及冲泡方式等等,这些都是中国茶艺的起源,也拥有丰富的审美情趣。茶文化真正形成的标志是陆羽《茶经》的出现,他在这部作品中详细的记录了与茶事相关的很多内容,《茶经》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茶事为内容的文学著作,陆羽也因此被誉为茶圣。

在唐之后,宋代茶文化达到了鼎盛时期,宋代的制茶工艺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在唐代茶文化的基础上,衍生了许多新的制茶工艺。比如:福建建安北苑的龙凤茶,这是一种专用贡茶,其发展与宫廷的嗜茶风气是不可分割的。在宋代宋徽宗赵佶还亲自书写了《大观茶论》,至今流传于后世。此时的不仅仅是皇室以及上层社会喜欢饮茶,在市民之间,也有着浓郁的饮茶之风,茶叶是宋代的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在开封、临安两大城市,茶肆、茶坊越来越多,与唐代相比,宋代的茶文化内容更加丰富,饮茶方法在唐代陆羽的基础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茶叶制作方法,从原来的煎茶法演变为高雅的点茶法,点茶法更加讲究、包括炙茶、碾罗、候汤、点茶等一整套完整的程序,制茶的过程更加细致,对于茶具的要求也更加讲究。除了制茶方法更加科学完善之外,在茶的香气、味道方面也更加精益求精。点茶以茶粉作为原料,水煮沸后点冲,所以要连着茶粉一同引用。宋人更加喜欢点茶,他们认为点茶更加高雅、精致。从城市到乡村、贵族以及文人、僧侣都喜欢点茶,在宋代饮茶非常盛行,因此也衍生出了比拼茶质优劣的“斗茶”,新茶制作完成之后,农户们为了找到质量最好的茶叶,就会进行比赛活动,从中找到品质最好的茶叶,宋代开始,这种茶文化活动就盛行起来,参加活动都是当地茶农,他们的目的并不是评比茶品,而是重视点汤、击沸等技艺的高低,斗茶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汤色”,二是“汤花”,“汤色”就是茶汤的颜色,纯白如同乳的颜色最好,“汤花”则是茶水泛起的泡沫,茶叶的颜色与泡沫的颜色要一致,茶味、香、色俱佳的茶叶,才是品质最好的茶叶。

进入元朝之后,饮茶方法在宋朝的基础上,有了更加大的进步,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汉蒙融合的过程中,中原文化逐渐受到蒙古文化的影响,饮茶习惯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同样的,蒙古人民也开始逐渐接受了中原的茶文化。但是在唐宋时期,人们逐渐开始常识将葱、姜以及盐等佐料放入茶中混合饮用,到了元朝人们则开始人喜欢清饮,这种单纯的饮茶的方式,更加能够体现出茶叶的香气和醇厚的味道。

进入明代之后,清引的饮茶方式更加盛行,并且一直发展至今。在茶叶加工方式不断完善的创新的过程中,饮茶方式也逐渐被简化,饮茶不再是那么繁琐的事情,由于茶叶已经普及到了千家万户,人们在平时饮茶的时候,简单易操作才能够被传承发展下去,在经历几个世纪的发展,在明代,饮茶方式也出现几次变革,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有直接联系,在明代,散茶生产也开始盛行,整个茶叶产业,以及茶文化都开始从繁琐向简单转变。到朱元璋统治的时期,明朝的茶工艺又得到了再次改革,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在《茶谱》中倡导饮茶需要不断更新,简易的饮茶、制茶工艺更加容易掌握,也更加普及。

随着茶叶在民间的普及,制茶工艺、方法、饮茶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可以说中国的饮茶、制茶工艺方法是一个由繁琐到简单的过程,日常生活中人们更加喜欢随意的清饮,几片茶叶,一壶热水,就是如此简单的事,这就是中国人生活中的茶,它如同吃饭、睡觉习以为常,因此不需要隆重的仪式,更加不需要繁琐的步骤。当然,我们并不是摒弃了传统精湛的茶道,现代社会中,依旧很多人喜欢在闲暇的时光,从煮茶的方法、茶器到煮茶用的水,都精心选择,并且现代社会中也有很多茶馆、茶室等,在这些地方,人们欣赏着茶艺表演,卸下平日生活与工作的烦恼,身心都得到放松,感受着浓郁的茶文化,思想得到升华。

2 中国茶文化内涵研究

从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过程来看,中国的茶文化内容丰富,内涵也不是简单几句话能够概括的。中国茶文化中更多倾向于精神方面的内容,茶文化中蕴藏的儒释道三家思想,更多的是指引人们生活的方向以及精神方面的感悟。茶文化内涵就是茶艺、茶道、茶精神的概括。在中华大地上,茶文化孕育了4700多年,中国茶文化结合儒家、道家以及佛学等领域文化领域的精髓,以沏茶、赏茶、闻茶、品茶等习惯所展示出来的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化现象,重理解,讲修养。茶文化的形成与中国古代文人雅士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中国茶圣陆羽,就是唐代文人,他常年生活在寺院中,因此在写《茶经》的过程中,融入了很多佛家思想和人生之道。《茶经》中有这样的句子:“茶之性俭,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体现了中国茶文化提倡勤俭,反对浪费的思想,对人们的行为和思想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约束的作用。总结中国茶文化,就会发现茶文化实际上蕴藏了丰富的教育素材,具有非常显著的教育功能。很多文人雅士将品茶作为励志、雅致的手段,品茶讲究以乐观的心态看待人生,以积极态度生活和学习。从茶文化“廉、美、和、敬”的思想来看,茶对于人们的礼仪、品德方面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在当代高校思想教育中引入茶文化,势必会对教育、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国都受到了中国茶文化的影响,从中国进口大量茶叶,目前世界上已经有上百个国家的人民喜欢喝茶,并且也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茶文化。西方国家中英国最具代表性,他们对茶的喜爱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英国人不但每天都要喝茶,并且有固定喝茶的时间,早晨来的第一件事并不是洗漱,而是要喝茶。英国人喜欢喝红茶,而中国人则喜欢喝绿茶。这说明中国的茶文化远播世界,中国的茶道精神也深深影响着世界各国的人民。在社会不断演变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不断充实和丰富,并展现了极为强大的包容性,各民族的风俗与生活习惯等不断融入茶文化中,进而形成了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中国茶文化。但是必须要明确的是,单纯的种茶、饮茶不能够代表茶文化的形成,它们只是为茶文化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前提条件,在种茶、饮茶的过程中不断的融入文化内涵才能够形成茶文化系统,从我国古代著作《茶经》对唐代以及在唐代之前的茶叶生产与饮用进行了详细介绍,从这些描写中,人们能够更加深入了对茶文化进行了解,同时该著作中也对茶文化中所蕴藏茶道精神进行了阐述,我国古代文人对茶非常关注,在生活中注重精神享受,在茶具,饮茶方面都十分讲究,中国的茶文化融合了众多门派的思想,茶作为一种具有药用的饮品,在蕴含了丰富中国文化的同时,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也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结束语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象征。茶作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精神内涵以及文化特点,早已深深植入中国人骨髓。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让他总结茶文化的特点和内涵,他也许说不清楚,但是如果给他一包茶,他一定会烧一壶热水,随手拿起一只平时经常用的杯子,取出几片茶叶,放入杯子,热水冲泡,简单的就象平时吃饭、睡觉一样,他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正是这种“不特别”说明了茶文化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并不是高不可攀,也不是触不可及,而是简简单单、实实在在,同时又不可或缺。我们研究茶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是为了让新一代中国人了解当今茶文化背后的历史意义,使其能够具有传承的灵魂。

[1]谭振.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溯源与海外传播[D].青岛理工大学,2014.

[2]程启坤.中国茶文化的历史与未来(续)[J].中国茶叶,2014(8):7-8+40.

[3]何龙.中国茶文化题材纪录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5):45-48.

[4]徐国青.明朝时期浙江茶文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3):13-15.

[5]周易华.中国茶文化对茶叶包装设计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8):45-47.

赵凤英(1963-),女,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制茶饮茶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百年“荣茶”展芳华 匠心制茶传“非遗”——访晋商老字号胡氏荣茶第八代传人胡萍萍
陕西安康:小农制茶产业化 脱贫致富路渐宽
陕西安康:小农制茶产业化 脱贫致富路渐宽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PLC自动化技术在制茶中的应用
四季饮茶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