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茶歌的音乐艺术特征和表演审美价值

2017-02-03王振国

福建茶叶 2017年6期
关键词:茶歌民族音乐茶文化

王振国

(贵州铜仁学院艺术学院音乐系,贵州铜仁 554300)

探析茶歌的音乐艺术特征和表演审美价值

王振国

(贵州铜仁学院艺术学院音乐系,贵州铜仁 554300)

茶歌艺术的风格是多为有感而发的内容配上固定的曲调,因此茶歌的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对我国民谣音乐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本文拟从本土茶歌自身出发,探析我国茶歌的音乐艺术特征和表演审美价值,以及茶歌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对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贡献,了解茶歌的起源和分类,以及它丰富的民族特色,分析茶歌之所以能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原因,和茶歌与音乐教学的关联,深入探讨茶歌表演上对大众的审美价值,把握好它的民族性质。

茶歌;音乐艺术;表演;审美价值;艺术传承;民族特征

茶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饮品之一,俗话说,“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这足以证明茶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茶歌作为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对于中国的民族音乐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茶歌在丰富国人日常生活情趣的同时,为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塑造出了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因此在对茶歌艺术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融入音乐艺术的内涵理念,其必然能够实现整个茶歌艺术传承发展的理想效果。

1 茶歌的音乐艺术特征以及基本内容分析

通过对茶歌艺术的形成过程及具体背景特点进行分析,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中有着丰富完善、体系化的音乐艺术特征,无论是其中所具有的价值元素,还是其中所具备的艺术理念,实际上都是当前对该艺术进行有效传承的基础和前提。

1.1 茶歌的包含的基本内容分析

茶歌的歌词创作非常随性,大部分都表现出劳动人民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通俗易懂的内容包含着种植茶树、采摘茶叶的过程中,表现出对茶的喜爱,同时,茶歌中也存在着对传统茶文化的赞美,是对当地采茶的民俗民风的真实写照。茶歌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发展出几个不同的流派,每一个流派都有着不同的特征,不同的区域还会加入不同的地域特色。茶歌有时也伴随着有关于对茶喜爱的舞蹈,这能够让茶歌更贴近生活,同时,人们欣赏起来也会更赏心悦目,近代随茶歌的不断传唱,越来越多的艺术形式被加入到茶歌中,形成了许多新样式的茶歌,这对于茶歌的发展是十分有帮助的。

茶歌是古时采茶人为了缓解采茶时的劳动辛苦,在茶田间即兴创作出的一种悠扬的山间小调,与其他类型的劳动的“劳动歌”例如伐木号子、拉纤号子等等相同,同属于民谣的艺术形式,采茶歌的歌词内容多以歌颂劳动人民的辛苦生活、中国传统的茶文化等等为主,由于茶歌的曲调十分优美,采茶女的歌声婉转优雅,许多人对于它都表现出十分热爱的感情。茶歌的艺术特征代表着我国丰富茶文化的核心内容,能够赋予我国传统的茶文化以丰富的艺术内涵,对于茶文化在国内外的发展都是十分有帮助的,它是我们文化的宝贵财富,是采茶人辛勤劳作的真实表达,是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的动力之一。

1.2 茶歌的音乐艺术特征分析

茶歌因为其丰富的艺术特征而备受到人们的喜爱,它主要有三个基本的特征:民族性、写实性、区域性。民族性是指茶歌是中国所独有的音乐形式,它的声腔的鲜明个性让它在世界文化发展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国内的民族性是指茶歌多数为少数民族的歌曲;写实性则是指茶歌的内容多数是采茶女在劳动过程中的真实写照,是她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活动的表达,象征着她们心灵纯净的一面;区域性是指茶歌大多数在江西或者云南一带地区出现,这与适宜茶叶生长的环境有相当大的关系,茶歌、茶舞和茶戏也成为当地的特色文化,是其独特的风格标志。

1.3 茶歌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分析

茶歌根据历史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晋朝,随后茶文化的盛行让茶歌广为传唱,“茶圣”陆羽在他的著作茶经中由许多茶歌的谱子以及歌词的收藏,随后,根据地区的不同,茶歌逐渐发展出许多不同的流派,主要是以江西省为主,分为赣南、赣北、赣中、赣西以及赣东五大流派,不同流派都有自己独特的唱腔和曲调,随后茶歌也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发展出茶戏、茶舞等等新的形势,大大丰富了观众视觉上的感受,然后茶歌也拍了音乐剧和音乐视频,借助现代网络系统,让茶歌的观赏变得更加简便。

2 茶歌在表演过程中的审美价值分析

在具体表演过程中,想要实现理想的观赏效果,其不仅需要融入相应的艺术元素,同时也要通过系统化的表演形式,从而丰富创新整个表演过程,当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其为茶歌艺术的外在表现和内涵丰富提供了有效帮助。良好的审美价值不仅是一种设计元素,同时更是价值应用与诠释,而只有展现了该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美学内涵,才能确保整个茶歌艺术实现系统化传承。

2.1 茶歌的表演形式分类分析

茶歌的表演形式最初的发展是在茶田中,采茶女随心情高歌一曲,婉转动人、朗朗上口的旋律是它能够流传的主要原因。不同地区茶歌的表演形式也不同,在江西省的中西部,茶歌的表演形式与茶戏相似,抑扬顿挫的唱腔搭配上舞蹈,宛若一场视听盛宴,东北部地区的茶歌精致婉约,恰如一位小家碧玉的采茶女,婉转的歌声就如同采茶女纤细的腰肢,而南部地区的茶歌曲调粗狂,这与南部多山的地势有莫大的关系,天资独厚的南方孕育出的茶歌自然热情奔放,也能够养育出一曲瑰丽的茶歌。

2.2 茶歌的表演形式的主要特点分析

茶歌的表演形式多样,最主要的特点在于茶歌的歌词通俗易懂,加上茶歌的谱曲大多十分简单,贴近生活的表演形式也更容易被茶农接受,同时,方言的加入,让茶歌多了一种独特的魅力,这对于茶歌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音乐的律动感和节奏感也让茶歌的传颂更加容易,钟灵敏秀的地势造就出热情的劳动人民,茶歌的表演形式借助于热情的人民伴随着茶文化的盛行流传到其他地区,此外,在不同的节日中,还有不同地歌颂传统茶文化的茶歌表演,这对茶歌的流行都是十分重要的。

2.3 茶歌表演形式的民族特征审美价值分析

茶歌由于起源于少数民族,所以茶歌身上带有浓浓的民族特点,江西茶歌创作最为丰富,因此现代多数茶歌都带有江西地区的风格,也就是在茶歌的演唱过程中,包含有一定的地理相关性和历史相关性,它采用江西地区独特的唱腔,还有由丑中寻找美的独特文化,伴随地区个性的扇子舞,加上苗栗少女的筒子裙的独特审美价值,满满的民族元素让观众在茶歌表演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

3 茶歌对于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贡献和对未来音乐发展的影响分析

结合整个茶歌艺术的具体内涵和特征,通过融入当前整个音乐体系发展的具体状况,我们可以看到音乐艺术需要创新和突破,而其关键和核心就是需要融入文化理念和民族艺术,从而赋予整个茶歌艺术新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结合当前未来音乐发展和应用的趋势,可以看到茶歌艺术的具体应用价值,因此,通过探究茶歌艺术中所包含的具体内涵,通过融入民族音乐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基恩人实现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的创新发展。

3.1 茶歌对于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贡献分析

茶歌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帮助,在我国的音乐教学领域,拓宽了音乐的发展道路,为民族音乐添加了许多不一样的元素,突破了现代音乐领域单一的教学风格,加上茶歌本身浑然天成的旋律,添上了属于茶叶独有的天地之间的灵气,能够让沉浮在闹市的我们,也感受到茶歌中那一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灵动韵味,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茶歌也逐渐加入了许多现代元素,让茶歌在民族音乐的发展中更有竞争力,从而让传统茶文化有了新的文化形式,让茶文化伴随茶歌走向世界发展的舞台。

3.2 茶歌对于我国未来音乐事业的发展影响分析

茶歌淳朴原始的唱腔让国内外的音乐学者都表示出深厚的兴趣,随后,茶歌的传统唱法和现代流行音乐的结合大大丰富茶歌的固有形式,这让茶歌更加国际化的同时也依然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能够让外国友人在聆听茶歌的同时,感受到我们独特的传统文化的魅力,“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茶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专属音乐形式,让我国的音乐地位在国际排行中大大提升,同时,也让传统茶文化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对我国未来民俗音乐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帮助。

3.3 茶歌艺术中所具备的价值理念诠释

实际上,茶歌艺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其不是简单、单一的艺术形式,其仍然与音乐、舞蹈、绘画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从而构成了体系化的艺术资源和形式。尤其是茶歌艺术的创作背景和其欢快的表演形式及应用氛围及环境决定了想要对该艺术形式形成有效传承,就必须对其中所具备的价值理念进行有效分析,进而实现整个茶歌艺术传承发展的理想效果。茶歌艺术中含包含了生动形象、元素多样、内涵丰富的表演价值,茶歌多产生和形成与具体的生产与茶文化生活中,因此丰富具体的生活元素,能够为茶歌艺术表演和传承提供有效帮助。当然,对于茶歌艺术来说,其中也有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内涵,茶歌艺术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重要的是其中融入了丰富完善的审美内涵和价值特征,通过对茶歌艺术的价值作用进行分析,我们能从中探究到该艺术形式传承的时代价值。

4 结语

茶歌的音乐艺术特征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同时,让茶文化也随茶歌悠扬的乐声传遍世界,同时,茶歌表演独特的审美对于促进我国未来音乐事业发展有相当大的作用,它让现在音乐在新的领域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它是我国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样化的音乐形式开拓音乐发展的思路,以举一反三的思路进行的茶歌音乐艺术特征和表演审美形式的改变,做到提高了我国人民的音乐文化素养,也促进了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

[1]吴亚平.大众审美情趣影响下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6):247-249.

[2]李秀岩.京剧艺术启蒙教育对幼儿审美能力影响的研究[J].理论界,2013(18):179-182.

[3]张胜仪.山东民间三大秧歌的艺术表现形式研究 [J].思想导刊, 2014(5):32-36.

[4]刘大可.秧歌文化的形态呈现——海阳秧歌的民间形式与舞台风格[J].江西社会科学,2014(19):26-33.

[5]徐华龙.从乡俗仪礼到民间艺术——当代山东商河鼓子秧歌文化功能的变迁与传承[J].中国茶叶,2015(11):82-86.

院级教改课题“师范类音乐学专业技术+应用双线并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地项目“贵州少数民族歌曲整理与研究”。

王振国(1984-),男,安徽阜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演唱。

猜你喜欢

茶歌民族音乐茶文化
董长贵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茶文化的“办案经”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原生态茶歌的艺术价值分析
广西茶歌的艺术特征及其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