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辣椒高效栽培技术

2017-02-02洪忠明

吉林农业 2017年21期
关键词:加工型武隆鲜食

夏 波,洪忠明

(1.重庆市武隆区鸭江镇农业服务中心;2.重庆市武隆区土坎镇农业服务中心,重庆408500)

重庆辣椒高效栽培技术

夏 波1,洪忠明2

(1.重庆市武隆区鸭江镇农业服务中心;2.重庆市武隆区土坎镇农业服务中心,重庆408500)

辣椒又称海椒,在重庆及全国很多地方均有大面积栽培,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可通过实地栽培试验,实现辣椒增产增收,本文主要介绍了辣椒安全、高效栽培技术。

辣椒类型;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1 选择适宜的辣椒类型及优良品种

1.1 栽培辣椒的主要类型

按照食用方式和用途,辣椒分为两大类:鲜食辣椒,以采收青椒为主直接作蔬菜食用;加工型辣椒以采收红椒为主,加工成各种辣椒制品,或用作提取辣红素、辣味素等。

1.2 重庆推广的优良品种

1.2.1 鲜食辣椒早熟品种。改良早丰、早春辣椒、苏椒5号、渝椒12号、兴蔬5号、洛椒98A、种都4号、汴椒一号;早中熟品种。渝椒5叼、渝椒9号、辛香8号、湘研45号。

1.2.2 加工型辣椒长尖椒类品种。墨香椒、艳椒132、红椒589、湘干椒1号、辣丰3号、川椒3号、湘辣4号等;线椒类品种。艳椒417、艳椒411、艳椒726、成都二金条、二金条新一号等;小尖椒类品种。艳椒425、辛红一号、朝天148、世农朝天椒。

1.3 因地选择适宜的品种类型

浅后平坝区。海拔400米以下地区。适宜发展鲜食辣椒早熟栽培,应选用早熟优良品种;低中山区。在海拔400~800米地区,适宜发展鲜食辣椒延后栽培、加工型辣椒栽培。鲜食辣椒可选用早熟或早中熟优良品种。加工型辣椒应根据市场和加工的需要选择品种类型;高山区。海拔800~1500米地区,适宜发展加工型辣椒栽培,鲜食辣椒反季节栽培,品种应选用熟性偏早的优良品种。

2 关键栽培技术

2.1 育苗时间

浅后平坝区宜采用大(小)棚冷床育苗,适宜播期10月中旬;采用各种温床育苗,适宜播期1月上旬。低中山区鲜食辣椒采用大(小)棚冷床育苗,适宜播期10月中旬或翌年2月中下旬,采用各种温床育苗适宜播期1月下旬。加工型辣椒采用大(小)棚冷床育苗适宜播期2月下旬~3月上旬,采用各种温床育苗,适宜播期1月下旬;高山区采用大(小)棚冷床育苗方式,适宜播期4月中旬;采用各种温床育苗方式,适宜播期2月下旬。

2.2 整地

整地栽植辣椒的地块在备前一定要深翻,开春后提早做好理沟作厢准备。将各种农家肥,如渣肥、厩肥、绿肥及人畜粪等进行堆沤充分腐熟,在开春后在厢面中间开30厘米宽的浅沟,将腐熟基肥施入沟中,一定要采用覆盖地膜。

2.3 播种方法

苗床撒播育苗要求稀播、均匀,每亩播种量5~6公斤:营养钵育苗应选用8×8或8×10规格的营养钵及专门配制的营养土,每钵点播种子1~2粒;穴盘育苗应选用50孔或72孔的穴盘及专门配制的基质,每孔播种子1~2粒。种子消毒采用温水浸种或药剂消毒,药剂用1%的硫酸铜液浸泡10~15分钟,或10%磷酸三钠液浸泡15~20分钟。

2.4 适时栽培

2.4.1 适时定植在浅丘平坝区,用鲜令辣椒地膜早熟栽培,3月中旬前后定植;大棚(小拱棚)+地膜覆盖,定植时间可提早到2月中旬前后;在低中山区,鲜食辣椒和加工型辣椒地膜栽培在4月上旬前后定植;在高山区,鲜令辣椒和加工型辣椒地覆栽培在5月下旬~6月上旬定植。

2.4.2 栽植密度鲜食辣椒采用1.1~1.2米开厢栽植行距0.4~0.5米,株距0.3~0.4米双株种植,亩栽植3000~3500窝;加工型辣椒采用1.3~1.4米开厢栽植行距 0.5~0.6米,株距 0.1~0.5米,单株或双株种植,亩栽2900~3300窝。

2.5 科学配方施肥

2.5.1 重施基肥辣椒要高产,必须施足底肥,多施有机肥、磷钾肥,每亩地在盖地膜前窝施或沟施腐熟农家肥2500~3000公斤,复合肥(N∶P∶K为 15∶15∶15)50公斤或钾肥 20~30公斤(或草木灰100~15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

2.5.2 合理追肥在缓苗后至初花期进行第一次追肥,亩施清粪水1500公斤(肥水比3∶7);在开花结果盛期进行第二次追肥,亩施浓肥2000公斤(肥水比5∶5),并加入钾肥3~4公斤,将栽植行中间地膜划破进行施肥;在开花结果期间还可以进行根外追肥,可用0.2%~0.3%磷酸二氢钾叶面追肥2~3次。

2.6 加强田间管理

一是要清除杂草使田间排水通畅、无渍水,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二是及时整枝,巴拉圭鲜令辣椒品种及加工型辣椒的长尖椒类品种,应进行整枝,保留第一台果以下生长的2~3个侧枝,其余侧枝全部摘除。再次插占扶苗在辣椒挂果时就插占拉绳支架、绑枝扶苗,防止植株倒伏,保持田间通风透光。

2.7 适时采收

鲜食辣椒在果实充分膨大时即可采收,每4~5天采收1次。加工型辣椒果实刚转色时采收;制酱加工的果蒂转红时采收;干制加工的果实全部变软时采收,做到红熟一批采收一批。在采前5~7天禁止施用农药,未过安全间隔期的辣椒不得上市。

3 辣椒病虫害防治

3.1 辣椒主要病害防治

3.1.1 猝倒病、立枯病辣椒苗期猝倒病、立枯病要以预防为主,对种子进行消毒,控制苗床温度,定期喷药等。可用75%百菌清粉剂7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交替使用。

3.1.2 灰霉病在成株期低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病株枝叶生灰色霉层、后期干枯,果实受害后变软腐烂、失水僵化。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60%多菌灵超微粉600倍液防治。

3.1.3 炭疽病在成株期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为害果实和叶片呈褐色轮纹状不规则病斑。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

3.2 辣椒虫害防治

3.2.1 蚜虫在苗期和成株期发生,吸食叶片汁液使叶片变黄皱缩、植株生长不良,是病毒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用10%吡虫灵亩用1500倍液、3%辟蚜雾3000倍液、5%蚜虱净亩用20毫升等喷雾;蚜虫有迁飞性,要求统防统治。

3.2.2 红(白)蜘蛛在苗期和成株期发生,吸食叶背汁液、幼果,为害后使叶片细小扭曲萎缩、果实不膨大干枯脱落。常用农药集琦虫螨克、阿维菌素+菌必克、霸螨灵1000倍液等。

3.2.3 小地老虎(土蚕)在幼苗期为害,咬断幼苗近地面的茎部,整株死亡;在定植后及时用药21%增效氰·马乳油8000倍液、2.5%溴氰菊酯、90%敌百虫800倍液灌根或拦毒饵。

S641.3

A

10.14025/j.cnki.jlny.2017.21.045

夏波,大专学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洪忠明,本科学历,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加工型武隆鲜食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山西加工型马铃薯种植规模继续扩大
“大美武隆”诗词选登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武隆人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超甜糯鲜食玉米育种有了新路
薯条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筛选初报
自然的遗产 世界的武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