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玉米丰产关键技术措施

2017-02-02辉县市洪洲乡人民政府周万钢

河南农业 2017年11期
关键词:种肥夏玉米中耕

辉县市洪洲乡人民政府 周万钢

夏玉米丰产关键技术措施

辉县市洪洲乡人民政府 周万钢

辉县市玉米种植面积20.2万hm2,主要以夏玉米种植为主。近年来玉米产量增长放缓、农民种植效益不佳,如何有效提高夏玉米产量品质显得尤为迫切和关键,也是农技工作人员实施科技攻关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一、选种晾种

选用国家或省级审定通过的优质、高产、紧凑耐密型、抗逆性强、丰产性能好、增产潜力大的优良杂交种。适于当地的主要品种有郑单958、鲁单981、浚单20、登海605、农大108等。种子要纯净、饱满、无霉变、无破损,符合用种要求。

购种后及时晾晒,放在干燥通风处保存。将种子摊在凉席或报纸上,播前2~3 d在太阳下晾晒种子,使其充分打破休眠期,以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保证出苗后苗齐、苗壮、苗匀,避免缺苗断垄。

二、包衣拌种

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规律选择适当的专用种衣剂包衣,或根据需要选用相关杀虫剂、杀菌剂、微肥等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达到防治病虫害,促进生长的目的。如防治丝黑穗病,每10 kg种子用20%立克秀拌种剂30 g或20%速保利可湿性粉剂20~25 g拌种。按照精准播种的要求调试好播种机具的传动、排种、追肥等部件。

三、抢时早播

夏玉米在小麦收割后要及时播种,6月15日前播种完毕,播种深度一般在5 cm左右。土壤质地黏重墒情较好宜浅,土壤质地疏松易于干燥砂壤土地宜深,大粒种子宜深。

合理密植,一般紧凑型品种4500~5000 株 /667 m2,半紧凑型品种4000~4500株/667 m2,平展型品种3500~4000株/667 m2。早熟宜密、晚熟宜稀,沙土宜密、黏土宜稀,肥地宜密、瘦地宜稀。种植方式采用宽窄行密植播种,满足所要求的亩株数。

重点克服夏玉米种植区常年不施基肥的弊端,基肥通常以优质腐熟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夏玉米直播田要施基肥,每667 m2施优质农家肥3~4 m3,将氮肥总量的30%~40%、全部磷钾肥、硫酸锌、硫酸锰等适量微肥全层深施。麦垄套或腾茬后播种的夏玉米改施种肥,种肥用玉米专用BB肥或速效性化肥,采取条施或者穴施方式,注意种子与种肥分别播下,严防种、肥混合,烧种烧苗。采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根据预期产量确定科学合理的施肥量。

四、播后苗前

夏播时因气温较高、散墒较快,播种后应及时浇蒙头水,以利出苗整齐一致。播后苗前每667 m2用40%乙·莠悬浮剂150~250 mL对水30~40 kg或在出苗3天前用20%百草枯水剂150~200 mL对水40~60 kg,进行地面封闭式喷雾,有效防止杂草生长。

五、生育期管理

(一)苗期管理

全苗是高产的基础,出苗后必须及时查苗补苗,缺苗断垄两株以上的在3叶期前带土窝栽,少于2株的,从缺苗一侧或双侧留双株。玉米长到3~4叶期必须及时分次间苗,间苗应间密留稀、间小留大、间弱留强、间病留健,注意留苗要均匀,一般4~5叶期定苗,定苗时比计划多留10%,以备后用。

苗期中耕一般进行2~3次。第1次玉米现行进行,深度10~12 cm,要避免压苗、埋苗;第2次、第3次中耕,苗旁宜浅,行间宜深,中耕深度16~18 cm。未使用种肥地块,结合第2次中耕,追施提苗肥,数量与种肥相当,原则上磷肥、钾肥全部施入,氮肥追肥量一般中高产田占总追氮量的20~30%,加入腐熟的饼肥或羊粪20~30 kg。苗期追肥一般采用沟施或穴施,施后覆土,提高肥效。当苗色深绿、长势旺、地力肥、墒情好时进行蹲苗;地力瘦、幼苗生长不良不宜蹲苗;一般沙性重,保水、保肥性差的地不宜蹲苗。

(二)穗期管理

拔节前,应尽快去除无效分蘖,避免消耗水分、养分;穗期及时拔除弱株、小株、病株,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

结合中耕,拔节后3~10 d追施氮肥总量的20%,与根系保持一定距离,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2~3次;穗期正值玉米需水肥的临界期,是形成穗大、粒多的关键时期,结合开沟培土或用施肥机施入氮肥总量的40%~50%,每667 m2施碳氨65~80 kg,施于玉米播种行侧,不要与根系过近,追肥深度8~10 cm,深施盖严,提高利用率,防止化肥漏入喇叭口,烧伤叶片。追肥结束后,根据天气、土壤墒情和玉米长相及时灌第1次水。第1次水要灌足灌匀,间隔12~15 d及时灌第2次水,可迅速发挥肥效。根据长相,拔节期前6~9叶期喷化控剂矮壮素或玉黄金,抗倒伏,增加产量。

穗期主要病虫害有玉米螟、棉铃虫、红蜘蛛、蚜虫、叶蝉、丝黑穗病、叶斑病、锈病、褐斑病等。防治玉米螟,可在大嗽叭口期每667 m2用5%辛硫磷颗粒剂250 g加细沙2~3 kg撒施于心叶内;防治叶斑病可用50%多菌灵或50%百菌清500~800倍液喷雾;锈病和褐斑病可在发病初期每667 m2选用20%粉锈宁乳油75~100 mL喷雾。

(三)花粒期管理

玉米开花到成熟需水量占全生育期的50%~60%,特别是抽穗开花期对水分反应敏感,要灌好第3次水、第4次水、第5次水。灌水既要满足生长需要,又要谨防过量。后期不能停水过早,只要植株青绿,就要保持田间湿润。如后期脱肥,应补施花粒肥,宜早勿迟,开沟每667 m2追施尿素 6~8 kg。

雄穗刚抽出而尚未开花散粉时进行隔行或隔株去雄,去雄株数不超过一半,四周雄穗应保留,去雄后节省养分、增加抗倒能力,增产5~8%。盛花期如遇高温干旱、阴雨大风等异常天气,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授粉宜在晴天上午9—11时露水干后进行,边采粉边授粉。把采集到的新鲜花粉除去颖壳后授到雌穗的花丝上,可减少秃顶缺粒,增加穗粒数。

六、适时晚收

夏玉米早播的同时,再适当晚收获,是增加粒质量进而增产的有效措施。玉米收获期以不误小麦适时播种为最佳,玉米应在完熟后收获,一般在9月底至10月5日收获,可增长15%~25%。推行玉米联合收割机和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收获的果穗晾晒后脱粒去杂、水分低于16%时出售或入库储藏,库房干燥通风,防止虫蛀、鼠害和霉变。

猜你喜欢

种肥夏玉米中耕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油菜如何中耕培土防冻
巴西2020—2021年度夏玉米产量预计减少17.7%
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小麦收割之后 如何种植夏玉米才能高产
浅谈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
小麦高产不可忽视种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