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峡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7-02-02西峡县植保植检站周平侠

河南农业 2017年11期
关键词:西峡县病虫草害病虫

西峡县植保植检站 周平侠

西峡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西峡县植保植检站 周平侠

针对西峡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我们始终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理念,加强农作物病虫草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开展重大病虫应急防控、专业化统防统治、检疫性有害生物普查防治、农药科学使用技术宣传普及等,为西峡的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

一、防控现状

西峡县耕地面积2.05万hm2,其中主要粮食作物面积1.49万hm2。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猕猴桃、蔬菜、烟叶等。据统计,每年病虫草害总发生5.49万hm2次,防治面积5.44万hm2次。通过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控每年减少粮食损失1100万kg。

(一)政府重视,投入力度大,有效控制重大病虫害的蔓延流行

南阳市政府每年在关键的时候都下发《关于加强南阳市小麦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对监测、农药械储备、应急防控、资金支持等进行安排部署。在病虫发生防治的关键时期,南阳市政府县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防治工作进行动员发动,2014年、2015年、2017年先后召开了小麦赤霉病、条锈病防治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防控工作。

各级财政投入病虫害防治的资金逐年增加,2017年市、县两级财政拿出1000多万资金,全力支持小麦穗期重大病虫防控。西峡县获上级补助资金42万元,用于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吸浆虫及水稻病虫害的防控。

(二)加强病虫草害的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及时提供病虫害防治决策意见

建成“植保田间观测圃及农药械储备库”并投入使用,在全县设立21个测报点,对不同有害生物进行了定点监测。通过对有害生物的监测与普查,结合气象因子和常年发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编发《植保信息》既参谋领导科学决策,又指导农民科学防治。

(三)应急防控能力显著提高

西峡县拥有一支由植保公司牵头成立的重大病虫应急防治队,拥有大中型植保机械150台(套),常年储备农药2 t,可以控制小麦条锈病发病中心50~100个,应急防治面积在0.2万hm2以上。

(四)专业化统防统治成绩显著

以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小麦“一喷三防”为抓手,搞好专业化统防统治。2013—2017年,我们对示范区麦蚜、红蜘蛛、吸浆虫、白粉病、纹枯病、条锈病、赤霉病为主的小麦病虫害,玉米地杂草、玉米螟,水稻卷叶螟等进行专业化统防统治。共组织机防专业队180人次,出动机动器械150台,手动器械1.5万部,统防统治率达到36.6%。

(五)绿色防控融合推进

在水稻、蔬菜、猕猴桃等作物建绿色防控示范点4个,面积53.33 hm2,其中水稻6.67 hm2,猕猴桃33.33 hm2,蔬菜13.33 hm2。其中灯光诱杀200 hm2、色板诱杀面积6.67万hm2、防虫网面积6.67万hm2、生物(低毒)农药和天敌推广面积0.37万hm2,共投入杀虫灯85台、色板60张、防虫网600 m2、高效低毒农药5.16 t,印发资料3万份,培训农民2000人次,示范区内关键技术到位率在90%以上,绿色防控效果在85%以上。

二、存在问题

(一)植保植检体系不健全、病虫测报网络不完善、病虫监测手段落后。

(二)群众对病虫害主动防治意识不强

多数群众对病虫害防治意识不强,提前预防意识淡薄,不到严重发生,一般不防治。重视虫害防治,轻病害防治。

(三)病虫害防治组织化水平不高

病虫草害防治仍然是以千家万户自发分散的防治为主,你防他不防,防治时机、防治用药存在偏差,防治效果差。

(四)专业化统防统治刚刚起步,覆盖面小

实践表明,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每季可减少防治1~2次,农药用量降低20%,作业效率可提高5倍以上,每667 m2水稻、小麦减损或增产分别达50 kg和30 kg。

(五)施药机械落后

目前,广大农民使用的防治机械以手动喷雾器为主,工作效率低,“跑、冒、滴、漏”严重,农药利用率只有30%,易造成施药人员中毒和环境污染。

(六)综合防治技术水平低

群众只是单纯依赖化学农药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机械防治技术应用少,绿色防控技术处在示范阶段。

三、应对策略

(一)加强植保公共服务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县级植保公共服务体系,强化植保机构的公益属性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综合防治、植物检疫、农药应用指导等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基层植保实用人才队伍,县级植保机构原则上每0.33万hm2作物不少于1名植保专业人员,环境复杂或病虫害多发、重发地区应适当增加植保人员;重点农业乡镇原则上不少于1名植保员,逐步建立村级农民植保员队伍,并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确保县乡两级植保专业人员比例不低于60%,不断提升植保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加强病虫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以完善监测体系、改进测报手段为重点,着力提高病虫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准确性。结合实施植物保护工程建设等项目,重点建设一批自动化、智能化田间监测网点,提升监测装备水平。建设完善312国道8个乡镇病虫观测圃,加强21个病虫测报点建设,把农民测报员误工补助纳入县级财政。

(三)强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

按照“政府扶持、群众自愿、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一是加强农业植保部门农作物病虫害应急防治队建设:按照每个防治队配备1架直升飞机或固定翼飞机、2台大型风送式远程植保机械、2台小型无人植保飞机、5台担架式喷雾器械或大型喷杆式施药机械的规划,健全农作物病虫害应急防治队,应急防控能力达到0.67万hm2。二是大力扶持植保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设立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专项补贴,主要对专业化防治组织及相关组织管理进行补贴,扶持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发展。充分利用各项病虫防治经费补贴,努力提高重大病虫专业化防治的覆盖面。植保专业化合作组织发展到10个,专业化统防统治能力达到 0.67 万 hm2。

(四)开展农药施用量零增长行动

依靠科技,创新思路,有效控制农药施用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力争到2020年农作物农药使用总量实现零增长。按照“控、替、精、统”的技术路径,控制病虫发生危害,推进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和高效大中型药械替代低效小型药械,推行精准施药,实施病虫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实现农药减量控害。

(五)有效推进科学用药

重点做到“药、械、人”的协调统一,实现农药减量控害。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大中型植保机械,因地制宜发展航空植保,提升病虫防治效率和效益。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技术骨干为重点,加强安全用药宣传培训,提高科学用药水平。集成一批高效植保机械配套使用技术模式,提高防治、效果和农药利用率。

(六)创新推进绿色防控

大力推广生物农药、性诱剂、灯光诱杀等物理防治技术,因地制宜集成一批适宜不同作物的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加快建设一批绿色防控示范区,培养一批绿色防控的技术骨干力量,保障生产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七)强化植物检疫,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通过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手段,宣传植物检疫的重要性,提高经营者植物检疫意识。培养一批懂技术、爱事业的专职植物检疫人员,建立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植物检疫队伍。建立植物疫情快速应急机制。大力加强产地检疫工作。严厉打击非法调运种子及应检疫产品的行为,控制疫情蔓延,最大限度控制危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猜你喜欢

西峡县病虫草害病虫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山西省果树中后期病虫预报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西峡县
水土保持助力西峡县特色产业大发展
荷兰科伯特与加拿大Ecoation合作改进病虫草害智能检测技术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浅谈作物病虫草害的农业防治
2017年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名单
欢迎邮购《茭白病虫草害识别与生态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