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位茧制种量提高之我见

2017-02-02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张英华

河南农业 2017年7期
关键词:蚕种桑园制种

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 张英华

单位茧制种量提高之我见

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 张英华

蚕种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质量和单位茧产出比直接影响一个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和信誉。繁育蚕种的每个环节都会影响蚕种的质量和制种量。千克茧制种量是衡量蚕种制种成绩好坏的一个关键性指标,从而决定制种者的经济效益。它包括原蚕催青、原种用桑、原蚕饲育、蚕病防治、熟蚕上簇、采茧、收茧以及后期管理、制种技术操作等一系列环节,因此,要把握好各个关键节点和技术指标的实现,从而提高千克茧制种量,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加强种茧育桑园管理,增施有机肥,提高叶质,做好消毒防病工作

(一)合理施肥

桑树是桑蚕生产的物质基础,要养好蚕就必须有充足、高质量的桑叶,要获得高产优质的桑叶,就必须重视桑园管理。种茧育桑园的肥水管理要严格按照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的原则。氮、磷、钾的比例以 5:3:4为宜。

(二)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减少蚕、害虫间病原的相互传染

桑园病虫害的发生,对桑叶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同时可能造成野外昆虫传染病害给桑蚕。因此全年应抓住春、夏、秋、冬4个施肥时期,做好桑园的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为提供优质的桑叶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原蚕区要组织专人携带专用消毒设备和消毒药物,对小蚕共育室及各家蚕室、蚕具、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做到不遗留无死角。

二、加强蚕期饲养管理工作

(一)原种催青和补催青

合理的原种催青,不仅可以做到按时孵化收蚁,同时可以保证孵化齐一,促使蚁体强健,为获得蚕茧的优质高产打下重要基础。为确保蚕种正常发育,孵化齐一,蚕农把蚕种领到蚕室后要继续在一定的温湿度下进行补青催青工作,同时注意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二)实行标准化饲育管理

近几年我们实行标准化饲育管理,以合同的形式将技术规范同养蚕农户的收益直接挂钩,用合同条款来约束双方,并进行严格的监督,以提高单位茧制种量为目标,做到适时上簇,同时掌握好上簇熟蚕的密度和温湿度,严格实行早采茧,减少缩尾蛹的发生。

三、加强种茧运输、保护和制种期管理

(一)收茧和运输

种茧回收前,通过协商制定严格合理的种茧收购标准。随时观察蚕蛹发育情况,掌握好收茧时间,一般从盛上簇后7~10 d,蚕蛹复眼呈棕黑色,按照上簇先后,进行早采茧,并及时进行种茧回收。运输时做到轻装快运,防止闷热和运输装卸过程中伤蛹。

(二)加强种茧保护和发蛾调节

原蚕的种茧保护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早采茧后到种茧收购,第二阶段为种茧收购后的保护。第一阶段种茧在蚕农的上簇室,要农户依据我们的要求进行保护,技术人员每天进行巡查,确保种茧保护温湿度符合规范,同时由原蚕区负责人逐户做好上簇的登记工作,为早采茧、收购种茧及发蛾调节提供依据,每天进行抽样随时掌握种茧保护情况及发育程度。第二阶段种茧收购后,按品种批次、上蔟日期,分别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发育调节,针对各品种批次的发育状况,同时考虑日系品种发蛾慢而不齐、中系品种发育快发蛾集中的发蛾特点,做好对交品种的温度调节。生产上通常将日系的雄蛹取出少数加温,中系的雄蛹取出部分进行降温抑制,确保对交两个品种自始至终都有新鲜的雄蛾交配。同时注意保持种茧昼明夜暗的自然规律,保证不出倒批蛾。

(三)加强制种期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根据对交品种的雌雄、数量,备足房屋、设备和人员,妥善安排,合理布局生产用房,做到既便于操作,又可防止差错与混淆。在整个制种期间人员配备尽量充足,按照工作需要,明确分工,在各个工种方面既要有人负责,配备固定人员,各工种间又要及时进行人员的平衡调度,使工作环环紧扣,忙而不乱。削茧时要尽量减少割伤蛹,做好“一削二看三倒四轻放”,割开后看看是不是健蛹,如果不是健蛹就把死蛹、病蛹等不良蛹直接倒入小盆里(盆里放有生石灰粉),减少交叉感染,在削茧、鉴别、摊蛹的过程中,要及时摊开,避免发生闷热。鉴蛹人员动作要轻,专心鉴别,防止交头接耳,失误错放,复鉴人员认真复鉴;摊蛹人员及时摊放,防止堆积,小心轻放,分清品种、雌雄。收集茧口时,要重新抖一遍茧口,把茧口里未倒出或因刀口小未倒出的健蛹进行认真回收,减少遗漏蚕蛹的发生。发蛾时注意感光时间,做好抢雄蛾工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误差,可以给雄蛾染色,这样可以减少拆对时的误拆。拾蛾时可以雌雄同时开始拾,往雌蛾匾撒雄蛾时,要力求均匀,且撒雄蛾数量要比雌蛾数量多5%~10%。经10~20 min后开始理对,理对时尽量不要动对子,把不是对子的单蛾检出来,放到一个专放单蛾的蚕匾里,理对后的蚕匾要及时放于交配室内;要有专人巡视检查,发现散对,及时提出重新交配。拆对时,要按先后顺序拆,拆对动作要轻快,不可强拉,避免损伤蚕蛾的生殖器而影响雌蛾产卵和雄饿再交配。拆对后的雌蛾,应轻轻振动,使其充分排尿,减少在产卵过程中因排尿多污染蚕卵。拆对后的雄蛾及时写上标签,注明品种、日期、交配次数放入冷库,做到专人管理。产卵室温度以24~26 ℃、相对湿度75%左右为宜,光线黑暗、空气新鲜,做好巡蛾工作。根据所制的蚕种,按时杀蛾、袋蛾,收种时动作要轻,不要把卵带下来。杀蛾后,要依品种、批次准确清点卵布,妥善保管。

猜你喜欢

蚕种桑园制种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产卵布蚕种浸酸操作的做法和体会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合理满足蚕种需求
新疆兵团制种玉米获丰收
中央财政下达奖励资金10亿元支持制种大县建设
攻克优质蚕种质量控制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