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育插秧水稻种植技术

2017-02-02谭涛

农业知识 2017年13期
关键词:死苗浅水分蘖

人工育插秧水稻种植技术

本栏目由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主办

1.育秧技术

整地:要求秧田冬耕,结合施有机肥,春季再旋耕1~2遍。

整秧板:可水整或旱整,板宽1.5米左右,长25~30米。要求秧板平,相差不超过1厘米,有盐碱的地块整板前要洗碱1~2次。

种子处理:晒种1~2天,用泥水或盐水(10%)选种。用咪鲜胺或恶霉灵等药剂消毒,浸泡72小时左右,浸至种子吸足水,播种前捞出种子催芽(种子露白即可),可有效预防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和秧苗前期灰飞虱的发生。

播种:一般在5月5~15日播种,东营一季春稻区一般在4月下旬播种,667平方米播种量35~40千克,播种后盖腐熟有机肥,厚度1厘米,绝不能盖草木灰。秧龄40~45天。

施肥:在施有机肥的基础上,667平方米施二铵10~15千克,钾肥10千克作底肥。于二叶一心期施尿素5~7.5千克,4~5叶期施尿素10千克,拔秧时秧苗绿中带黄,不能形成黑软苗。

灌水:采取半旱育秧方式。即三叶期前保持土壤湿润,三叶期后可建立浅水层。

病虫草防除:每667平方米用25克/升的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40毫升、100克/升氰氟草酯50~70毫升对水50千克于秧苗4~5叶期均匀喷雾进行封闭除草。秧苗二叶一心开始防治病虫害。主要防治稻飞虱、稻蓟马和立枯病。主要药剂噻虫嗪、吡虫啉、吡蚜酮、恶霉灵、敌磺钠(敌克松)。秧田期防治病虫一般3~5次。

死苗黄苗现象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播种后遇雨和低温造成青枯病,用敌磺钠防治。二是因使用草木灰盖板造成土壤碱性,形成死苗黄苗,灌水洗碱2~3次结合喷施微量元素(锌、钾等)。三是秧板不平,造成肥害和水害。四是部分老稻田地下水位升高,土壤返碱造成死苗黄苗。

2.大田管理

插秧:麦收后要及时整地适时插秧。稻麦两熟区插秧时间一般在6月15~22日,一季春稻区插秧时间50%。返青肥一般在插后3~5天施,分蘖肥一般在插秧后10~12天施入,穗肥一般在7月下旬至7月底施入。

水分管理:插秧前后要做到薄水栽秧、深水护苗。水稻生育前期应保持浅水层,有利于水稻返苗和分蘖。水稻在分蘖后期适时进行适度晾田,可以抑制无效分蘖,增强水稻抗倒伏能力,晾田时间在7月中旬,晾田以不形成大的裂纹为宜。覆水后至孕穗前,采取间歇灌水,孕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进入乳熟期后采用间歇灌溉法,干湿交替,成熟前10天断水。

(谭涛)

猜你喜欢

死苗浅水分蘖
浅水区域船舶航行下沉量的数值计算
冬春小麦科学防治死苗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藕农水中采收忙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五河县夏玉米死苗原因及应对措施
浅析水稻旱育秧死苗原因及对策
高梁去留分蘖比较试验初报
基于LabWindows的浅水水声信道建模
水稻旱育秧、温室两段育秧在分蘖与成穗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