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奉贤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7-02-02上海市奉贤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201400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奉贤区培育农民

王 燕 (上海市奉贤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201400)

浅谈奉贤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及发展对策

王 燕 (上海市奉贤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201400)

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农民的各项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同时,加强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现从新型职业农民的含义入手,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在奉贤区科技兴农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奉贤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培育思路与发展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对策;奉贤区

奉贤区南依杭州湾,北靠黄浦江,辖区内共有8个镇、5个经济开发区、176个行政村,常住人口近90万人,其中农村总户数13.5万户,农村人口约20万人,耕地面积2.76万hm2,是上海市的重要农业大区之一。随着奉贤区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农业结构加快了调整步伐,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较多农民尤其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等状况越来越明显,“谁来种地”“谁来务农”“如何种地”等问题日益突出。现从新型职业农民的含义入手,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在科技兴农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奉贤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培育思路与发展对策。

1 新型职业农民的含义及其培育的重要作用

1.1 新型职业农民的含义

2005年农业部在《关于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培育职业农民的概念。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现代化培养一大批农村发展带头人、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等农村实用性人才。由此不难看出,新型职业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即具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农业现代化知识与经营技能的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其内涵包括五个特征属性:一是农业特征,要求农民必须从事农业及其相关领域的生产和经营;二是市场特征,要求农民必须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以获取经济利润为目的;三是文化特征, 要求农民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四是技能特征, 要求农民必须具备一技之长,能胜任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要求,并具备一定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五是职业道德特征,要求农民必须具备从事现代农业的基本职业道德素养。

新型职业农民的类型包括以下3种:一是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主要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二是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主要是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三是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主要是农村信息员、农村经纪人、农机服务人员、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

1.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作用

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的必由之路,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更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迫切需要。

2 奉贤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

奉贤区围绕“科教兴区、人才强区”“科技兴农、人才强农”的战略,努力探索农业主体的培育培养机制,以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健康成长,提高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能力。新型职业农民是奉贤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主体,也是奉贤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力量。2014年奉贤区正式启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项目,通过培训,让农民不仅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而且在农业生产中能够将规模化经营和专业技能有效结合,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颠覆传统农业落后的生产方式,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2.1 奉贤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

培育奉贤区新型职业农民是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筛选了有意向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大学生、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家庭农场主、农业大户、营销专业人员、全区各涉农行政村有意向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本区籍年轻人,坚持“公开、公平、择优及德绩并重”的原则,实施认定评估工作,现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763人,认定629人。同时,坚持“政府主导、需求导向、动态管理、示范引领”的原则,已建立一定的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相互衔接配套的制度体系,如在教育培训方面,结合培养对象意愿和培育工作计划,采用了集中与高校和科研院所(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农科院等)合作培训、生产实践考察参观、考试考核和实践跟踪服务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目前,培训有两大方向(生产经营型、创业型)三个专业(水稻专业、水产专业、果蔬专业)。

同时,经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还享有一定的政策状态,如在政策扶持方面,新型职业农民持证者在脱产培训期间的费用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优先推荐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优先享有土地流转、农机具购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农产品营销和品牌建设等农资金项目扶持方面补贴政策,通过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实现创业可获创业补助,在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期间优先推荐参加职称评审,参加农业系列学历提升再教育,在取得毕业文凭后可申请报销学费等。

2.2 奉贤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2.2.1 生源组织困难

随着奉贤区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尤其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80、90后大量“脱农”,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等状况越来越明显。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导致新型职业农民可选人员数量少,再加上观念陈旧、参加培训的意识不强、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因素,造成生源组织越来越困难,学员质量也不高。2.2.2 培育体制有待完善

近年来,虽已发布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但这些意见只是框架,没有细则。奉贤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虽然由区农办牵头,但涉及多个部门,在资源整合如项目、资金、师资、教材、场地、证书等方面缺少统筹安排。另外,奉贤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扶持资金、政策引导等方面没有明确的细则规定,影响了培训工作的整体进展。

2.2.3 培育质量要求较高

农业部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方案中,对职业农民的分类有3种,而奉贤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分类有4种,多了创业型职业农民。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职业农民,对人员的要求普遍较高,而且又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另外,农民可按从事行业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及农机等几个类别,其中细分的各种类别更是十分繁杂,这就导致无法实现对某一个具体的农民类型进行合理的培育,在进行农民培育过程中,课程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无法保证培育质量。

3 奉贤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发展对策

3.1 健全培育制度,确保培育生源

首先要明确政府的主体地位,建章立制,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创造良好环境,并鼓励社会资源参与培育,积极开发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园区等资源,形成多元化培育渠道。同时,可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吸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高等院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在现代农业领域创业就业,并开启全程跟踪管理与考核评价等模式,保障职业农民根本利益。此外,要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将农业职业教育由专门机构延伸到义务教育阶段,让青少年认识农业和农村,培养一定的务农兴趣,坚定从农信心,把文化教育和现代农业技能培育有机结合起来,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人文素质等,真正变“输血”为“造血”。

3.2 完善培育体系,加强培训推广

首先,制定适合奉贤区的农民技能培育大纲,以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等公益性教育培训资源为主要依托,吸收产业带头人、农村土专家等人员,相互紧密协作,形成“科研成果、实验示范、推广应用、教育培训”一条龙模式,以“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平台,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其次,提高社会各方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认识,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明确各级农技部门职责,全面实施责任农技员制度,充分发挥责任农技员、农技指导员、首席专家等在产业指导、规划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富有活力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再次,支持科研院所、农业高校、农业职业院校建立激励机制,引导鼓励教师、科研人员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科技研究、成果转化、技术服务工作,并将农业科研项目、农业科技成果优先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进行试验、示范、推广。

3.3 创新培育模式,提升培育质量

首先,要把满足农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作为培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农民意愿,确定培育内容,选择适合农民学习特点的时间和地点,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利用网络平台开通网络课堂,既要做到长期与短期、本地与异地、集中与分散、考证与学历、基础与实用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培训,又要适当采取开放、业余、远程、网络教育等学习方式,让农民灵活安排学习时间,从而全面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其次,职业农民主要包括从事规模化种植、养殖的专业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经纪人、农机手、植保员、防疫员、农业信息员等,还包括年轻一代的农村后备力量,这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也是今后新型职业农民的重点对象。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种农民教育培训资源,依托农民培训和农业项目工程,以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技术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开展系统化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发展壮大职业农民队伍。再次,怎样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关系到奉贤区现代农业的全局。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既要有专业技术的培训,又要有基础知识的培训,要从国家政策、周围环境和城镇化发展进程等不同方面进行综合全面的培训,培养农民的现代化农业发展理念。此外,要改变目前重培训、轻实践的现象,加强开展多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职业农民的动手能力,强化专业理论知识对实践的实际指导作用。

2017-04-13

猜你喜欢

奉贤区培育农民
奉贤区金汇镇:“联”字特色谱写人大工作新篇章
“悦读”引领少先队员新成长——上海市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提升少先队员阅读素养的实践探索
从“阅读”走向“悦读”——上海市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以阅读引领少先队员新成长
我喜欢的一句话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