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瓜主要病虫害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2017-02-01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驻马店市分校吴剑南

河南农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连喷白粉苗床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驻马店市分校 吴剑南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阎庆华

黄瓜主要病虫害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驻马店市分校 吴剑南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阎庆华

黄瓜病虫害发生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点,在不同地区、不同生态条件下黄瓜病虫害的种类组成不同,发生危害规律不同。笔者就目前河南省黄瓜主要病虫害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一、猝倒病

(一)发病规律

猝倒病是黄瓜苗期较常发生且受害较严重的病害。春季遇倒春寒,天气阴冷、潮湿、多雨,瓜苗常大片受害死亡。夏季、秋季若遇暴风暴雨,也可使成片瓜苗倒伏死亡。

(二)防治措施

1.苗床消毒。在重茬地或旧苗床育苗时,要进行土壤消毒,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按床苗面积用4~5 g/m2,掺细土4~5 kg拌匀。施药土时先要浇足底水,水渗下后将1/3的药土撒施于苗床表面,剩下的2/3药土撒施于播种后的种子上面。要注意畦面表土保持湿润,撒药土要均匀,以免发生药害。

2.加强苗床管理。调节苗床温度,白天20~30 ℃,夜间15~18 ℃,注意在提高地温的同时,要降低土壤的湿度,防止湿度过大。苗床保温与防风协调进行,增加光照,培育壮苗。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要立即拔除发病植株,并用72%普力克水剂500~800倍液每隔7 d喷1次,连喷2~3次。对成片死苗的地方,用72%普力克水剂400倍液灌根,每隔7 d灌根1次,连续灌根2~3次。

二、立枯病

(一)发病规律

播种过密,分苗、间苗不及时,苗床湿度大,幼苗徒长,苗床缺肥,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

(二)防治措施

一是育苗前做好种子处理和苗床土处理。二是发病初期喷淋5%井冈霉素水剂800倍液,或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每隔7 d喷1次,连喷2~3次。

三、根腐病

(一)发病规律

根腐病是黄瓜苗期常见病害,发病初期根部、茎基部出现褐色坏死斑,严重时整体溃烂,地上部分萎蔫,叶片发黄枯死。

(二)防治措施

一是采用高畦栽培,认真平整土地,防止大水漫灌及雨后田间积水。苗期发病要及时松土,增强土壤透气性。二是发病初期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根腐灵300倍液喷洒或浇灌;也可配成药土撒在黄瓜根茎基部。

四、霜霉病

(一)发病规律

霜霉病的发病部位在黄瓜中部叶片和上部叶片,在田间观察时应掌握以下要点:每天上午8时左右,看叶背面是否有水浸状或多角形病斑,病斑上是否有灰霉层,若具备这几点可确诊为霜霉病。适宜发病的环境温度为16~22 ℃,相对湿度在83%以上。

(二)防治措施

药剂防治可选用安克、普力克、灭克、霜脲锰锌、抑快净、金雷多米尔和阿米西达。另外,在防治霜霉病时,要同时注意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可以在防治霜霉病的药剂中,加入防治细菌性角斑病的药剂。

五、灰霉病

(一)发病规律

温室内此病常在入冬后湿度大、温度低、放风不及时的情况下发生。温度20 ℃左右,阴天光照不足,相对湿度在90%以上,结露时间长,是灰霉病发生蔓延的重要条件。

(二)防治措施

保护地内发病初期可选用10%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每次每667 m2施250 g,熏3~4 h。也可用50%利霉康500倍液,或25%阿米西达悬浮剂1 500倍液,每隔7 d喷1次,连喷3~4次,要求喷药喷到花及幼瓜上。在始花期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25%适乐时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点花或喷花,效果明显。

六、白粉病

(一)发病规律

发病初期在下部叶片正面或背面长出小圆形白粉状霉斑,后逐渐扩大,厚密,不久连成一片。发病后期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后变灰白色,最后叶片呈黄褐色干枯。 茎和叶柄上也产生与叶片类似的病斑。秋天,有时会在病斑上产生黄褐色小粒点,后变黑色。此病发生时叶片布满白粉,初期霉层下部表皮仍保持绿色,与其他叶部病害容易区别。

(二)防治措施

白粉病对“硫”特别敏感,在定植前每667 m2用硫黄粉1.8 kg加锯末或其他助燃剂点燃熏蒸,密闭熏闷24 h,可杀死白粉病菌。隔3 d再熏闷1次,然后播种或定植。当田间发生中心病株时,要及时喷药防治。在喷药时,不要忽略对地面的喷洒。

七、病毒病

(一)发病规律

黄瓜病毒病主要由蚜虫、飞虱及田间操作不规范等原因传播。在高温、干旱、日照强的条件下发病重。缺水、缺肥、管理粗放、蚜虫多时发病重。

(二)防治措施

育苗时用遮阳网降温、遮光,远离带病作物。移栽后立即用天达2116药剂1 000倍液加天达裕丰1 000倍液喷雾和灌根,促苗防病。

发病初期可用20%毒克星5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隔7 d喷1次,连喷2次。

八、细菌性角斑病

(一)发病规律

发病的适宜温度为18~26 ℃,相对湿度在75%以上,湿度越大,病害越重。暴风雨过后病害易流行。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重茬、氮肥过多、钾肥不足、种植过密的地块,病害均较重。

(二)防治措施

发病初期喷新植霉素5 000倍液,或30%琥胶肥酸铜(DT杀菌剂)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倍液,以上药剂可交替使用,每隔7~10 d喷1次,连喷3~4次。

九、根结线虫

(一)发病规律

根结线虫靠土壤、病苗、灌溉水、农事作业等传播蔓延。地势高、土壤疏松、盐分低有利于发病。沙土地、重茬地发病重。在无寄主的条件下,根结线虫在土中可存活1年。

(二)防治措施

种植前结合深翻每667 m2施用石灰氮80 kg,生长期再用1.8%虫螨克乳油1 000~1 500倍液灌根1~2次,每次间隔10~15 d。

收获后田间彻底清除病残株,集中烧毁或深埋。每667 m2施用2 t沼渣可有效防治根结线虫。有条件的地方在蔬菜采收结束后种1茬水稻效果更好。

十、白粉虱

(一)发病规律

白粉虱食性很杂,可为害多种蔬菜。若虫集中在黄瓜叶背面吸取汁液,造成叶片褪色、变黄、萎蔫,严重时植株枯死。白粉虱为害时还分泌蜜露,污染叶片,引起霉菌感染,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二)防治措施

尽量避免混栽,特别是黄瓜、番茄、菜豆不能混栽。调整生产茬口也是有效的方法,即头茬安排芹菜、甜椒等白粉虱危害轻的蔬菜,下茬再种黄瓜、番茄。老龄若虫多分布于下部叶片,摘除老叶并烧毁。在温室设置黄板可有效防治白粉虱。

猜你喜欢

连喷白粉苗床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蔬菜白粉虱 秋防正当时
上茬水稻田选做育秧苗床的问题与防止
涂白
养花小技巧
白粉寄生孢生物学特性及其生防应用研究进展
三七常见四种病虫害的防治
温室育苗自动覆膜控温移动苗床
春防大蒜病虫害需对症
从“白粉妹”到“戒毒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