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粮大户生产经营问题与政策需求研究

2017-02-01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王群生钮瑗瑗

河南农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大户种粮粮食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王群生 钮瑗瑗

种粮大户生产经营问题与政策需求研究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王群生 钮瑗瑗

种粮大户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代表中国农业未来的重要力量。培育种粮大户,是实施适度规模经营,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种植,提高土地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破解“未来谁种地”问题,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本文重点探讨种粮大户面临的生产经营问题及其政策需求。

一、种粮大户的界定

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土地流转的速度逐步加快,种粮大户应运而生。种粮大户是指同时具备独立承包、独立耕种、独立管理、独立承担风险且种植面积在一定规模以上的自然人、法人、专业合作组织或其他组织。一般具有如下特征:一是相对集中成片承包耕地或租种耕地3.33 hm2以上,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大豆、水稻、马铃薯、红薯等。二是按基本种植技术要求规范耕种,适度规模经营,集约种植。三是统一生产经营管理、统一耕作土地、统一购买农资、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销售产品。四是独立承担风险,自负盈亏,独自享有产品处置权。种粮大户一般拥有多台农机器,普遍使用拖拉机、旋耕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植保机械等机械化作业。种粮大户种植技术普遍高于一般农户,接受和推广新技术、新科学能力强。近年来,河南种粮大户在提高全省粮食生产、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一是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种粮大户的出现,使得粮食生产走上规模化、集约化之路,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土地的撂荒现象,提高了土地使用率。二是稳定了粮食种植面积,促进了粮食增产。三是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对进城打工的农民,将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能同时获得进城打工收入和土地流转收入。对不能外出打工的农民,种粮大户能提供本地就业岗位,增加他们的工资性收入。

二、当前种粮大户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直接影响着种粮大户的生产积极性和种粮收益,成为河南省保持粮食稳定供给的制约因素。一是粮食生产成本上涨较快,种粮收益下降,产品缺乏品牌支撑。土地流转费用、劳动力价格及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价格涨幅较大。生产的产品没有品牌,盈利能力低。二是粮食生产的自然风险大,销售价格偏低。种粮大户最担心自然灾害与市场波动的影响,加之缺少烘干和仓储设备,多数农户只能选择收获后立即销售,遇到价格走低,就会导致增产不增收,甚至严重亏损。三是信贷资金不足,缺乏投入能力。现在的承包土地形式无法获得金融部门的认可,承包土地无法抵押。农村信贷手续复杂,授信额度小,种粮大户主要通过亲戚朋友借款、民间(高息)借贷等方式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导致借贷风险加大。部分种粮大户采取播种季节赊欠农资,粮食收获出售后再偿还欠款的方法,而这样同样需要支付较高利息。四是农田基础设施落后,农机装备水平低。路网不配套,机耕路少,路面状况差,不利于机械运输与作业。沟渠不畅,排灌设施不配套,容易受到自然灾害。晒场小,仓储条件差,当不能及时销售时,容易造成霉变,阴雨天气更是损失严重。五是土地流转困难,租赁转包不规范。多数大户租赁承包,口头协议多,没有书面合同,生产中易产生纠纷。由于缺乏相应的约束,单方面停止承包关系的现象时有发生。六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不到位。种粮大户普遍未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培训,对农业新技术掌握较少,科学种田水平低,迫切需要农技部门的专家进行技术培训与指导。但目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等问题,服务与农民实际的需求不能有效对接,很多工作没有落到实处。

三、种粮大户的政策需求

粮食作为基础性公共产品,其生产要面对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比较效益低,种粮大户政策需求强烈。政府应出台多种惠农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一)加强设施建设,改善规模生产条件

增加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粮食仓储设施的投入,建立固定的投入机制,确保水利和仓储设施的建设、管理、养护有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增加农户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农户种粮有效益。

(二)加大奖补力度,提高种粮积极性

设立种粮大户专项补贴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对其购置大型农机具,提高耕地质量等先期投入给予适当补偿。对种粮大户实行购机补贴优先政策,优先办理补贴手续、优先接受培训、优先提供维修等服务。将种粮大户承包的农田纳入农业综合开发、小农水项目范围,实施水、田、路综合改造,增强抗御风险的能力。

(三)规范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

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步伐,对合同签订、双方权利义务、纠纷处理、违约责任等进行明确规定,确保流转合法合规,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稳定农民的土地预期,规避土地权属纠纷,让农民可以放心流转土地。

(四)加大信贷支持,降低融资成本

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把种粮大户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农业信贷资金,缓解种粮大户季节性、临时性的农业生产资金需求。对于实力强、信用好的大户,适当增加授信额度,允许以土地承包合同作为抵押。对购买大中型农机具的,适当延长还贷期限。

(五)完善保险政策,增强抗灾能力

积极推行农业保险制度,由当前政府主导政策性保险向政府引导政策性保险转变。完善和规范投保与理赔制度,帮助种粮大户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分解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负担,确保他们收入稳定,有效化解种粮大户的种植风险。

(六)完善服务体系,提高种粮水平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农技推广队伍,防止队伍断层,进一步加大农技推广普及力度。通过科技扶持、项目带动,改善种粮大户的生产条件。相关部门应组织有关专家,对种粮大户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培训和服务,对于规模大的种粮大户,最好确定专人、驻点服务。

(七)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进农业生产经营职业化

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积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养,鼓励支持大中专院校特别是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经营农业,造就一支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发挥明显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加快推进农民向职业化方向发展,切实解决“谁来务农”的现实难题和“怎样务农”的深层问题。

猜你喜欢

大户种粮粮食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河南父子种粮打“擂”科技实力添“金”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股田制让种粮效益最大化
画画就如种粮
我的粮食梦
船祸
技术营销要抓住种植大户的“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