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黄疸早期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2017-02-01梁艳

保健文汇 2017年2期
关键词:生理性病理性蓝光

●梁艳

新生儿黄疸早期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梁艳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包括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长期以来发病率居高不下[1],大部分生理性黄疸是可逆的,若护理不当,易转化为病理性黄疸,甚至发展为核黄疸,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造成严重影响,严重者导致新生儿死亡,对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早期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新生儿黄疸的早期护理干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新生儿;黄疸;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黄疸是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浓度(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增高而引起的皮肤黏膜、巩膜等黄染的现象,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类。若不及时治疗,血中胆红素过高,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极易增加新生儿的死亡率、致残率[2]。本文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方面的护理干预进展作一介绍。

1 生理性黄疸

1.1 早期足量、多次母乳喂养

新生儿出生半小时内即开始吮吸,增加喂养量及喂养次数可减轻生理性黄疸的程度,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3]。早吸吮、勤喂哺,产后48 h 乳汁不足者仍占19.81%以上,因此,早期乳量不足可能是病理性黄疸原因之一。一般正常新生儿多在出生后10h-12 h 内初次排出胎便,出生后3d-4d开始排黄便,早期喂养和增加喂养次数可加快胃肠蠕动,缩短排胎便时间,降低胆红素的肠肝循环负荷,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减轻生理性黄疸程度。增加早期摄入量,可快速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加快胎粪排出,缩短胎便转黄时间,降低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4]。

1.2 抚触

新生儿抚触是用双手抚摸婴儿全身的皮肤给予温和良好的刺激,每日两次,每次 10-15 分钟。抚触方法参照美国强生公司推广的抚触方法,按照脸部、胸部、手部、腹部、腿部、背部的顺序进行抚触,抚触可提高新生儿排便频率,促进胎便及早的从新生儿体内排除,同时抚触护理的手法对于新生儿皮肤触觉产生良性刺激,充分的改善了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刺激新生儿压力感受器和皮肤触觉敏感度,提高了迷走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提高了生长激素和胃肠道良性激素生成,降低了胃泌素、胰岛素一些异常水平,提高了新生儿的胃肠道功能和机体代谢水平,保持了新生儿胃肠道内的菌群平衡,促进了尿胆原生成,降低了胆红素不良循环[5-6]。

1.3 游泳

由专业游泳护理人员进行操作,每日两次,每次 10-15 分钟。实行一对一看护,游泳室内温度控制在 28℃左右,水温控制在 38℃左右,新生儿颈部带游泳圈,新生儿入水前贴好脐带防水贴,护理人员帮助新生儿将四肢伸展,轻轻抚摸新生儿皮肤,加强和新生儿的交流和沟通,通过语言提高新生儿的配合程度,游泳结束后,护理人员对新生儿脐部进行护理,75%酒精消毒创面两遍[7]。水温具有扩张皮肤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进新生儿全身新陈代谢,且游泳过程活动消耗能量增多,消耗了一定体力,促进食量增多,促进肠蠕动,有利于粪便以及结合胆红素的及早排出,缩短胎便转黄时间。

1.4 光疗

目前,蓝光照射的设备有∶有蓝光箱、蓝光毯、蓝光床等,根据患儿病情,有全日连续照射、间歇照射两种方法。朱秀玲等研究发现∶间歇蓝光照射与全日连续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目前照射时间通常是3-7d,每天8-12h。但是,近年来许多学者发现在累计一定蓝光治疗时间下,可以发生患儿染色体的损伤[9]。由此可见,在蓝光治疗中,要加强护理工作,严密观察患儿情况,及时调整光照时间。

2 病理性黄疸

当生理性黄疸转化为病理性黄疸严重影响生长发育时,在生理性黄疸综合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可采取换血疗法、药物疗法、中医中药疗法等,目前常用治疗药物有常乐康、苯巴比妥类、微生态制剂、纯中药制剂茵栀黄等,还可以进行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基因疗法等治疗[10]。

3 总结

新生儿期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发展阶段之一,我们应提高认识水平,加大健康宣教力度,引起家属对此病的重视,并说明此病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做好家属的心理安慰,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是护士义不容辞的责任。总之,虽然新生儿黄疸发病率很高,但是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多数是可以恢复的,我们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护理措施,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太原市妇幼保健院产房)

[1]Ferreiral D ,Oliveiral A, Freitas A. Applying data mining techniques to improve diagnosis in neonatal jaundice[J]. BMC Med Inform Mak,2012,12:143.

[2]王素香,许嘉玲,郑忠实.新生儿胆红素脑病43例临床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16(12):88.

[3]曹英,杨小雨,赵芬.早期护理干预对减少新生儿黄疸指数的研究[J]. 全科护理,2009,7(2):482

[4]陈昌粹.新生儿黄疸护理研究进展[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4,20(4):279-280.

[5]齐卫敏.早期游泳和抚摸护理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53 例干预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4(6):370-371.

[6]刘艳,黄志华.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8):1218-1220.

[7]李邹金,冷秋文,等.妈咪爱散联合茵桅黄颗粒、思密达散干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8):1239-1240.

[8]朱秀玲.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1,32(21):4480-4481.

[9]丰娟.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下旬刊):328-329.

[10]苏月群.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疗,2014,5:197-198.

猜你喜欢

生理性病理性蓝光
黄瓜15种生理性病害
股骨中上段慢性骨髓炎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术中顽固性低血压1例
小针刀疗法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壳样钙化子宫肌瘤悬吊式改良单孔腹腔镜手术1例并文献复习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生理性海水在鼻内镜术后的临床分析应用
生理性缺血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