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左股骨骨折合并脑脂肪栓塞的护理

2017-02-01胡芳

保健文汇 2017年2期
关键词:股骨栓塞通气

●胡芳

1例左股骨骨折合并脑脂肪栓塞的护理

●胡芳

脑脂肪栓塞(fat embolism of the brain)是脂肪栓塞的一种,多见于颅脑损伤合并肢体长骨骨折,或有大面积挤压伤的肥胖伤员,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到达血液循环,虽有肺部滤过,但仍有一些从血流进入脑血管,形成脑脂肪栓塞[1],并出现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皮肤出血、发热以及进行性低氧血症等症状,此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若诊断与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可高达10%-15%。本科于2014年收治了一名左股骨骨折合并脑脂肪栓塞的患者,通过纠正缺血缺氧状态,维持心、肺、脑等脏器功能,通过对症护理,最终成功治愈后出院。

骨折;脑脂肪栓塞;护理

1 病史

患者,男性,62岁,农民,于2014年10月6日15时因开拖拉机不慎入河,神志清楚,当即感左髋部剧烈疼痛,伴有左下肢活动障碍,左大腿根部肿胀、畸形,查X线示∶左侧股骨上段骨折。在外院行左胫骨上段骨牵引术,2天后患者突发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出现意识不清,体温升高,呼吸急促,抽搐现象,考虑为脑脂肪栓塞转入本院ICU。入科后通过机械通气、脱水、利尿、足泵治疗、亚低温治疗保护脑细胞等处理措施,于一周后逐渐清醒,两个月之后痊愈出院。

2 临床护理

2.1 病情观察

脂肪栓塞综合征多发生于伤后2-3天,发生率占下肢长骨干骨折的0.5%-2%,脑脂肪栓塞在骨折中的发病率较低,约为0.9%一2.2%,在临床上遇见较少,容易被忽视[2]。针对这位左股骨骨折的患者,每班观察患肢肿胀、疼痛程度,每小时触摸左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肢体血运情况,还观察病人的神志和动态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Q1H查看瞳孔的变化,Q4H采集动脉血气,根据血气分析的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每班内计算病人的出入量情况,保持病人出量大于入量约100ML,以减少组织水肿。由于该病人出现过多次抽搐情况,所以双手予实行保护性约束,出现抽搐不能自行缓解者,予氟哌啶醇5mg肌注,效果尚可。

2.2 脑保护的措施

2.2.1 过度通气降低颅内压

重度颅脑疾病出现急性颅内压升高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于机械通气1h后开始应用轻度过度通气,维持PaO2150~200mmHg、PaCO225~35mmHg,可明显降低颅内压[3]。该患者机械通气参数设置为∶PC模式,PI∶30cmH2O,PEEP∶10cmH2O,氧浓度∶80%,血气分析示∶PH∶7.38,PaCO2∶35mmHg,PO2∶93mmHg,HCO3-∶22.2mmol/L。 一 周 后 呼 吸机参数设置为∶PC模式,PI∶15cmH2O,PEEP∶5cmH2O,氧浓度∶45%,血气分析 PH∶7.35,PaCO2∶32mmHg,PO2∶123mmHg,HCO3-∶23.5mmol/L。

2.2.2 亚低温治疗

低温可使脑细胞的耗氧量降低,降低氧代谢,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及降低颅内压。体温每下降1℃,可使代谢率下降5%-6%。亚低温治疗是将温度控制在32-35℃,该患者入科时,体温高达39.0℃,予体表降温的方法,在患者头部及身体下防止冰帽和冰毯,体温维持在35℃。并联合使用冬眠合剂,包括氯丙嗪100mg、异丙嗪100mg、杜冷丁100mg,微泵维持5mg/h,该病人未出现寒颤的现象。

2.2.3 药物治疗

激素具有抑制炎症的作用,可以减轻炎性渗出、水肿,减轻毛细血管扩张,该病人医嘱予甲强龙40mg静注Q12H。并联合速尿、20%甘露醇行利尿、脱水治疗。同时采用抗凝药物,减少血栓的形成,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对体内、外血栓,动静脉血栓的形成均有抑制作用的药物,较普通肝素具有明显而持久的抗血栓作用,其抗血栓形成活性大于抗凝血活性,并且在预防血栓形成作用的同时出血的概率较小。

2.3 患肢骨牵引的护理

注意保持伤肢正确的功能位置,伤肢外展30°~40°,足部中立位,牵引锤重量为5KG。为了防止牵引针孔感染,每班用75%酒精滴孔两次,并更换针孔处敷料,保持针眼处及皮肤的清洁干燥。注意检查牵引针有否滑动,观察针孔处皮肤有无发红、疼痛、渗出等,每班观察伤肢血运情况,观察伤肢末梢皮肤有无出现青紫、肿胀、发冷,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情况。

2.4 镇静、镇痛的护理

各项侵入性操作均给患者带来了隐匿性疼痛,故在患者机械通气早期,给予持续药物镇静、镇痛,采用RASS镇静评分法,维持RASS评分-2至-3分,以及CPOT评分法,维持在0分,该患者使用力月西0.4mg/kg/h,芬太尼0.4mg/kg/h,微泵维持,随时评估镇静、镇痛效果,调整用量。待患者神志转清后,予停用药物镇静,安抚病人情绪,使其适应ICU环境。

2.5 体位护理

对于股骨骨折这个病人而言,骨髓内脂肪滴可经破裂的静脉进入血循环成为血管栓子,对骨折进行稳定的外固定,这对预防脂肪栓塞的发生十分重要。在搬运、翻身、更换床单,进行皮肤护理时,注意采用轻柔的手法,单独安排一名护士固定左下肢骨牵引的患肢,翻完身后及时调整骨牵引装置,以减少骨髓内脂肪再次进入血循环。

2.6 饮食护理

患者意识不清,不能配合经口进食,入院第二天给予留置鼻肠管,第一天鼻饲米汤、开水,未出现返流、腹泻等情况,次日予能全力500ml鼻饲,逐渐递增,一周后达到营养液1500ML,保证机体营养需要,蛋白总量控制在40G左右。

3 小结

脑脂肪栓塞多发生于伤后24~72小时,患者全身状况逐渐好转后突然出现较重的意识障碍,以致昏迷,常伴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可危及生命。故对严重创伤致多发性骨折患者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无头颅外伤病史而出现脑部神经症状者要高度重视,通过密切的病情观察、关注病人的神志变化,以及患肢血运情况,以及机械通气过度通气的策略,并联合药物和亚低温治疗保护脑细胞,使病人能够尽快恢复!

(作者单位:浙江省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

[1]高波,吕翠,来源:《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流程》第四章《基于病变部位的鉴别诊断流程》第七节《胼胝体压部病》页码247-248出版时间2014-01-01

[2]张碧云来源:《当代护士》2014年11月中旬1例股骨干骨折并发脑脂肪栓塞的护理页码129

[3]胡洋王雪来源:《中国医药》2014年9期早期轻度过度通气对急性颅内压升高患者的影响

胡芳(1986~),女,本科,护师,研究方向为护理学。

猜你喜欢

股骨栓塞通气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不通气的鼻孔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