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2017-02-01措毛

保健文汇 2017年2期
关键词:外科手术护士病人

●措毛

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措毛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至2014年期间在我院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参照组各25例。参照组围术期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结论:在外科手术患者的围术期实施心理护理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还可提高患者对我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外科手术,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广泛用于临床,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就更为重要了。普外科患者数量大,多数又要接受手术治疗,而国内外研究表明,手术往往被人们认为是重大的人生挫折,外科病人术前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害怕和担心,怕的是疼痛,担心是否会出现意外。所以,手术病人常伴发焦虑和抑郁等情感障碍,这些方面情感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导致并发症增加,针对病人术前的心理特点,应术前一日看望病人,同病人谈心,尽量解除病人的紧张不安心理,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同病人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病人获得安全感,对不同病情的患者,要用适当的语言交代手术中所必须承受的痛苦,如腹部手术牵拉脏器时会感到不适和疼痛,让病人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嘱病人到时候行深呼吸,努力放松,可以减轻疼痛等,还要详细地介绍其手术的专家是怎样反复研究病情后确定了最佳手术方案,让病人深感对其手术是极端负责的,增加病人对手术安全感,稳定情绪,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许多资料表明,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活动,对于身体的健康,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外科护理人员做好手术前及手术后的心理护理,对促进疾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现将2013~2014年间行外科手术的50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而取得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病例中,男30例、女20例,最大年龄76、最小年龄8岁,其中胆石症20例、阑尾炎10例、腹股沟疝10例、肠梗阻5例、大隐静脉5例,结果,治愈49例、腹股沟疝复发1例,随访时间一年。

手术前后心理护理∶(1)手术前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环境及生活习惯发生改变,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为使患者尽快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护士应热情接待患者,介绍医院及病区环境,诊治主管医生及护士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很多患者由于术前对自己所患疾病认识不足或怀疑手术是否成功,常常产生焦虑、恐惧、悲观、疑虑以及安全需要的渴望心理,患者害怕麻醉、怕疼痛,担心手术人员的意外情况,均加重了患者的心理护理,无论手术的大小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不安、抑郁和悲观心理。针对患者对施行手术反常表现的焦虑,护士要耐心讲解手术的必要性,手术大概过程及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使患者安心主动配合治疗,乐观对待疾病、安心接受治疗。

(2)手术后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①患者渴望了解手术效果,患者从麻醉中醒来,首先联想到手术是否成功,迫切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满意答复,所以,应尽早告知手术顺利,让患者以舒畅的心情接受术后治疗,此方面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护理质量的好与坏决定了后期治疗的长短。②术后疼痛是造成外科术后痛苦的主要症状之一,往往使患者身心形成较大的压力,护士应创造适宜的环境,向患者解释疼痛原因,分散其注意力或采取必要的止痛药物缓解疼痛的措施,解除疼痛所造成的身心压力,使尽快康复。③耐心做好康复指导,护士应详细做好病人出院前的卫生保健指导,根据病情建议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定期复查。

心理护理是通过语言来解释患者的心理反应,手术的成功离不开专业技术,但心理护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作为一名护士,工作的对象是饱受疾病痛苦折磨的病人,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记忆力、美好的语言及独立的思维性,给患者营造一种平衡、安详的心理状态,对术后身体早日康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护理模式逐渐转变后心理护理在整个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化隆县人民医院手术室)

猜你喜欢

外科手术护士病人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谁是病人
护理干预对骨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病人膏育
老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体会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