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力度研究

2017-01-31宋钰琦

北方音乐 2017年20期
关键词:奏鸣曲贝多芬力度

宋钰琦

(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力度研究

宋钰琦

(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特点就是力度的转变,所以其作品呈现才愈加充斥对比,呈现出其热烈情感的迸发。历史上各类钢琴音乐之中,用力度对比和变化来呈现思想内涵贝多芬首推一指,只有对力度进行深刻研究,才能够在贝多芬奏鸣曲演奏中更进一步。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力度强弱变化;艺术展现

贝多芬一生共撰写了三十二首奏鸣曲,每首都编有作品号码。从第一首钢琴奏鸣曲2号开始至111号结束,呈现了贝多芬一生风格的变幻,展现了贝多芬一生情景的改变,从这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我们可以看出,贝多芬刚毅的性格,面对命运不屈的抗争,在耳聋之时的坚毅,通过对力度对比和改变来呈现思想感情,而且呈现的这样准确、这样热烈、这样卓绝。力度的变化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最大的特点,力度的变化使得贝多芬作品充盈着戏剧性、高超的境界和登峰造极的艺术天赋,是他人无出其右的根本。

一、贝多芬生平概述

贝多芬辉煌灿烂的一生不需一一赘述了,但是其钢琴奏鸣曲的形成特性与本文息息相关,必须详尽说明。贝多芬出生于德国西北部的波恩,小时候和父亲及当地的管风琴师内弗学习音乐。1792年他来到维也纳拜师于海顿和其他一些作曲家,学习声乐技巧,并寻求资助。三名甚为崇敬其音乐水平的贵族还在奥地利给予了他不菲的年金。此外他也靠向出版商出售自己的作品,以及进行钢琴演奏和教授钢琴来谋生。贝多芬的前十首钢琴奏呜曲继承了海顿的传统,但已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例如1799年创作的《“悲怆”奏鸣曲》采用了他最爱用的c小调,旋律的简清,交响性的气息,在力度和情绪上的突然转换以及钢琴化的音型等,似乎体现了来自克莱门蒂和杜塞克等作曲家的影响。1802年间在欧洲当时的音乐界贝多芬已经赫赫有名了,被认为是一流的钢琴家、作曲家。此时贝多芬的风格已经由青涩期转为成熟期,很多日后耳熟能详的作品都是在此时创作出来的。这时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以“英雄”风格为音乐内涵,以《瓦尔斯坦》奏鸣曲和《热情》奏鸣曲为代表。这个时期贝多芬全方位展现其音乐才华,探究当时有限的音乐语言,在技术上作出革命性创新,在作曲上以广阔的特性彰显其才华,在奏鸣曲上特立独行地进行创作。主体思想结合密集性,在和声与展现力上加重,并且节奏冲击力予以突出展现。在主题内涵中以不屈思想为主,强调个人思想以及英雄主义,崇尚英雄主义的内涵使得作曲激昂上进,让人心神向往,这种崇尚英雄主义的思想内涵来源于法国文化大革命和启蒙运动,这是紧跟时代内涵的思想。发生在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对当时社会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对各行各业影响甚远,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也受到了强烈的影响,在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我们可以理解到很多思想,不仅是对民主自由的向往,更是对固化精神堡垒的抨击,以创新形式的作曲来迎合时代的革新,面对封建主义思想压迫的最强音。时过境迁我们听到贝多芬中期作品之时,还可以体会到其中慷慨激昂、满腔热忱的思想内涵。时间流逝到贝多芬晚期,贝多芬的晚年已经全聋,导致了他与社会之间更大的疏离。他的音乐变得更加抽象和内省。从冥想的到怪异的各种极端情感结合在一起,不再被古典主义的常规所束缚。他的晚期作品最大限度地挖掘了主题和动机的潜力;在贝多芬人生中最后五首钢琴奏鸣曲中,他通过模糊的分段和弱化的终止式穿凿了一种新的持续感;他加入了一些即兴性格和使用器乐宣叙调的段落;他经常在展开部中使用赋格织体;他使用新音响,包括空间广阔和特别密集的织体;他经常使用不寻常的乐章数目和乐章种类。最著名的三首:第八号奏鸣曲《悲怆》,第十四号奏鸣曲《月光》,第二十三号奏鸣曲《热情》,被誉为最富有激情的三首奏鸣曲。而在贝多芬晚期作品, 最后的五部钢琴奏鸣曲, 不似《悲怆》和《热情》那样纯粹的情感, 力度运用变得变得复杂,忧愁,激情,冷漠,舒朗。贝多芬最后五首钢琴奏鸣曲没有炫技、没有浮夸,它们是一种境界的体现,是贝多芬纯粹的艺术追求,是在力度上通过登峰造极的变化来展现,是他忘记一切、天人合一的象征。

二、力度变化

力度变化决定着演奏音乐的律动。在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演奏技术上,我们可以看出贝多芬在创作奏鸣曲之时发挥出了当时钢琴的极限音量,每一个音符都包含着贝多芬的自身理解,截然不同的力度表现出贝多芬起伏波澜的情感世界。在演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之时,当指尖与琴键接触的一瞬间,对力度的完美丽解释是综合了作曲家的灵魂与理念。因此我们在弹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之前,首先要对贝多芬所处时代与背景做出深刻分析与理解,将贝多芬在钢琴奏鸣曲上力度变化予以思考,将谱面上作曲家的心灵与信念呈现出来。认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内在涵义在于对力度变化的掌控,了解音色变化的关键之处,才能演绎好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律动十分关键,在旋律演奏中,如果音符都是固化地用一种力度进行演绎,就会给人一种枯燥无味的感觉,这样就失去了音乐本质,让人觉得没有音乐性。因而在演绎作品之时,每一个音符力度变化要不同,强弱之间要找好变化,让音乐灵动地直入内涵之中,只有理解力度变化,才能演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真谛。在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常常使用强音的对比摩擦,在张力方面也是极具表现,这都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特有的表现手段,力度变化与音符都是其必须的构架部分。所以在弹奏贝多芬奏鸣曲之时,要把握好力度的转折变化,理解作品内在张力与内涵,结合戏剧性的冲突与对比,才能够体现贝多芬奏鸣曲的神韵。力度改变音色。对于如何理解力度转变,要对强弱音色进行探究。钢琴奏鸣曲的演奏要求十指整体紧密配合,在每个触键之时都要在力度强弱方面加以思考,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在触键的刹那间就是音色强弱的分界点。在我们运用弹奏技术之时,快慢节奏是重要点,在高抬指之时快慢转换决定着音色。落提指在瞬间速度上,要注意力度的运用。在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演奏节奏要随着曲子而变化,在作品强度较大时,要注意高速强度转换。所以在演奏时,要特别注重高速弱化的技术,前臂肌肉群旋转要合乎重心偏移,这是一种在高速演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强弱转换的必要技术。在演绎作品时左右颤动一秒十次程度代表着极限的强音,在弱化处理上我们一秒一次就可以。在推拉上,我们应用在极限强音的时候格外显著,推动时,运用肌肉群发力将力度传递到手指上,以指尖来改变极限强音的力度强弱转换。在断奏技术上,要以突出的力量改变,以全身肌肉乃至身体施展,以全身心地贴键演绎。这种方法还适用于八度甚至于重复性震音的应用。这种方法还要推拉合理,注重技术特点,然而这种技术还有不足之处,在连奏方面不是很适合,所以我们要合理运用技巧,结合实际情况,在日常训练中,注重力度技巧练习,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在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演绎时,以高超的技巧诠释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内在涵义。在曲子中突然变弱的处理上,在力度控制要注意,适量改变触键的速度,会取得强烈的对比效果,如此力度变化的强弱音要到什么地步,需要每位演奏者多加考虑,这些变化不仅仅是一个无关紧要记号,更是隐藏着深刻的情绪变化,这正是隐含的内涵。在弹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时,一般分为两部分,有的人侧重于技术训练,而另外一部分更加注重思想感情的抒发,在弹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时我们应当将二者相结合,只有将技术与感情完美融合,才能展现音乐的艺术内涵,演奏好贝多芬钢琴奏鸣曲。

三、力度与艺术展现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富有艺术表现力, 正是因为力度的转变。在奏鸣曲时我们还会发现很多力度提示符号,因为钢琴奏鸣曲正是因为这些力度的转折,才使奏鸣曲的感情张力得以抒发。所以在弹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时,不仅要对乐句熟练掌握,更要呈现感情,掌控音符感情、休止符意义、力度强弱变化等炉火纯青,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神韵。我们可以拿《悲怆》作为示范,在整首奏鸣曲中有三部分,第一乐章以和弦加上八度,我们聆听时会有到悲痛且壮烈的感觉,仿佛苍凉雄壮感觉铺面而来。右手的半音阶在中间部分是最为特别的,这个乐章含有十分浓厚的交响感。在力度掌控方面,我们要注意因为八度跨度过大,在到达第二段时,由于力度掌握不到位,常常有失水准,这是因为肌肉疲劳导致。在识谱时,我们要严谨仔细,其中和弦与升降符号有许多。力度掌控对这首奏鸣曲的特别之处就是要让手指具备颗粒性,比如第一节右手弹奏时,有着三个小段半音阶,第二节与第四节在双手结合交叉部分我们还会发现有很多右手单顺波音。除此之外踏板也要十分关注,谨记换踏板要及时,不要让弹奏之时和弦混响影响,让声音听起来喧闹。在第一章演绎时我们要情绪激昂激昂再激昂,可以理解想象贝多芬钢琴曲的内在涵义,联想着那不屈不挠的坚定之心。第二章代表着沉静与舒缓,力度掌控要轻柔细腻,以力度转变为核心,此章对技巧需求很少,主要以力度为主。到了第三章,就又是另外一番演绎方式,此章主题以悲伤后情绪变化,在记忆与思绪中转折,是非常美妙的章节。由于此章对力度的变化要求是平缓且替换。在左右手轮流替换之中演绎音阶与爬音,因为其中强弱符的转变较为丰富,所以演绎时要严谨仔细。还有在此章中我们可以发现重叠之处很多,所以,要在旋律中分清主次,注意衔接,在力度变化方面要以热烈的起伏来演绎情绪的若即若离。总而言之,只有重视对力度掌控,加强基础训练,才能够成功演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艺术内涵。

四、结语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在力度的运用上,有着前人没有的革命创新,正是因为其独特的艺术个性,才会突破时代禁锢,创作出如此多美妙的艺术作品,开创浪漫乐派先河。我们只有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力度研究透彻,了解其创作背景,作曲家所处时代蕴含的意义,才能体会其力度变化的深刻内涵。我们不仅要对力度变化做出自身的理解,还要将力度与艺术表现相融合,完整展现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实现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艺术价值。

[1]虢志钢.纵谈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演奏家[J].钢琴艺术,2002(01).

[2]傅利民.音乐研究中的常用方法与选题规则[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02).

[3]朱雅芬.海顿的钢琴奏鸣曲[J].钢琴艺术,,2002(02).

J605

A

课题:《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力度研究》江苏省哲社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SJD760062)。

宋钰琦(1978—),女,汉族,河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演奏。

猜你喜欢

奏鸣曲贝多芬力度
手机上的奏鸣曲
加大建设推进力度 确保按时建成达效
亦远亦近贝多芬
李克强:对排污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丁
加大授权力度中科院先行一步
春天的奏鸣曲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