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克罗齐艺术观中的直觉思想*

2017-01-30任婧辰王颖斌

山西青年 2017年6期
关键词:朱光潜康德直觉

任婧辰 王颖斌

太原科技大学哲学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24

浅析克罗齐艺术观中的直觉思想*

任婧辰**王颖斌**

太原科技大学哲学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24

克罗齐“艺术即直觉”一思想对现代西方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试图从“艺术即直觉”思想的生成、具体路径及贡献三方面进行探讨来论述艺术与直觉的同一性问题。

艺术;直觉;贡献

“任何人把艺术理解成什么,艺术就是什么。”①而克罗齐将艺术定义为是一种直觉。通过“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等核心思想,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等式:艺术=直觉=表现。克罗齐的这一思想在促进现代西方艺术的发展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一、克罗齐“艺术即直觉”思想的生成

卡尔·马克思曾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②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首先要对克罗齐艺术思想的生成进行一番考察,从而再进一步研究其关于“艺术即直觉”的思想。维柯、康德、黑格尔及桑克蒂斯四位哲学家分别在不同程度上都对克罗齐产生了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维柯的新科学启示。维柯的新科学,以一种不拘于传统的新方法来考察艺术的本质,他认为在人类精神中,人们首先遇到的是感性的想象而不是理性的思考,想象是艺术创造的根本原则,维柯特别强调直觉的重要作用,认为直觉作为艺术包括自主认知、人类精神的情感表达,是人类精神中最强旺、最生动的想象力。克罗齐提出的“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起始阶段,是一种直觉活动”这一观念正是受到了维柯的上述观念的启发。

二是康德的艺术本质特征。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将艺术定义为:“艺术区别于自然,就像制作区别于一般的行动或活动一样,前者的产品,或者说结果作为作品区别于后者作为效果的结果”,“艺术作为人的技巧区别于科学(能力区别于认识),作为实践的能力区别于理论能力,作为技术区别于理论(就像测量术区别于几何学一样)”③我们可以从康德的对艺术的观念中看出,他认为艺术绝不是一种伦理或认识的表现,人们不能把艺术当做是一种概念而应该把艺术当做一种直觉来进行判断。康德关于艺术的本质特征的这一思想与克罗齐“艺术即直觉”的思想几乎是一致的,可以说克罗齐的艺术观是康德艺术观的直接翻版。

三是黑格尔的模仿观。对于艺术是对美本身的模仿或分有这一观点自柏拉图起就被提出,多数人都认为艺术仅仅是再现他物、仿造他物的一种表现形式,艺术的本质则由模仿的本质所决定。可黑格尔却提出“不能把模仿自然作为艺术的标准,也不能把对外在现象的单纯模仿作为艺术的目的”④黑格尔的这一观点,在批判传统模仿观的同时,还揭示了艺术的本质:“艺术是认识和表现神圣性、人类的最深刻的旨趣以及心灵的最深广的真理的一种方式及手段”⑤。黑格尔批判传统艺术模仿观、揭示艺术的本质大大推动了克罗齐的艺术观走向新的发展,将艺术只是单纯模仿外部世界的这一观点逐步转向艺术是人类心灵的活动的一种直觉表现。

四是桑克蒂斯的催化。19世纪后期随着浪漫主义的兴起,“表现”一词引起了很大的关注。“认为艺术不是思维和逻辑的产物,而是人类精神的一种特殊能力,即自发的纯粹的幻想形式”这一由桑克蒂斯提出的关于艺术的幻想性思想为克罗齐提出“艺术即直觉”这一思想找到了依据,克罗齐曾说:“准备吸收这种活的思想并发展它”。⑥可见桑克蒂斯对他的影响有多深。

通过对于理论渊源的追溯,不难得出克罗齐关于“艺术即直觉”的这一观念是吸收了前辈们的思想才提出的,这些观念作为克罗齐艺术观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渊源,对克罗齐观念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帮助,克罗齐将不同观念融会为一个有机整体,开创了一个新的思潮。

二、克罗齐“艺术即直觉”思想的具体路径

克罗齐曾明确指出:“我们已经坦白地把直觉的(即表现的)知识和审美的(即艺术的)事实看成统一,用艺术作品做直觉的知识的实例,把直觉的特性都付与艺术作品,也把艺术作品的特性都付与直觉。但是,我们的统一说和连许多哲学家也在主张的一个见解却不相容,就是以为艺术是一种完全特殊的直觉。”⑦以下几点是克罗齐对他的这一思想的表达。

首先,将艺术进行外延和拓展,从而使得所有的直觉和表现都能够进入艺术的殿堂,将“艺术即直觉”这一命题进行了充分的证明。克罗齐认为,人类心灵认识活动的第一个阶段就是直觉,在一般的直觉和艺术直觉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任何的表现都是艺术的,艺术也没有任何分类。所以克罗齐对于“天才”或“艺术的天才”这一词并不承认,而且认为应该将“‘诗人是天生的’这一句成语改为‘人是天生的诗人’”。⑧在关于艺术的这一见解上克罗齐是十分深刻的,他认为直觉和表现在本质上相同的,就像艺术和直觉也是一样的,直觉表现的过程就是艺术创造的过程。

其次,缩小一般意义上艺术概念的内涵。对于艺术克罗齐有着严苛的规定性,他认为艺术是不仅仅是是人性的一种解放形式,也是一种只有人类才独有的心灵创造的活动。这种审美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正是由解放形式或独有的心灵活动来体现,是对人类兽性以及自然界的征服。他认为心灵的直觉才是艺术,所以无关直觉的东西都应该拒之门外。

最后,强调艺术不需要借助它物来表现自身,因为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直觉。克罗齐将艺术归结为人的一般心灵活动,直觉确定了艺术的心灵存在形态,通过直觉使艺术的生命性更加完整。艺术的特殊性通过直觉来缔造,所以说艺术的存在和性质是由直觉决定的。

由此可见,克罗齐旨在说明艺术与直觉的同一性。他认为艺术是主观存在的心灵形象,是直觉的表现品,它只是通过形象来表现直觉,统一于直觉,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作品。

三、克罗齐“艺术即直觉”思想的贡献

以下几点就是克罗齐“艺术即直觉”这一思想对现代西方艺术的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第一,克罗齐将艺术于直觉联系起来。克罗齐认为艺术是人类心灵活动的根本,具有与它物不同的特性,他还将美学的研究范围进行了扩充,纳入了艺术的独特性、表现性等因素,使得对艺术本体性的研究在现代西方美学中得到了重视,大大丰富了艺术本体论的内涵,也使艺术获得了本体论地位,可以说克罗齐是开创艺术哲学的历史先声者。

第二,克罗齐将艺术与语言统一起来。克罗齐通过对语言的本质及表现方式进行研究后认为,艺术也是一种语言。克罗齐认为的艺术作为一种表现与一般语言学有着紧密的关联的这一观点对日后的其它美学流派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对20世纪“语言学转向”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突出强调艺术的独立性。克罗齐通过二度四阶段理论划清了艺术与概念、功利和道德的界限。按照他的这一理论可知,后者不可脱离前者,前者却可脱离后者。这一理论打破了长期盛行的说教主义思想,虽然部分学者对此还有所质疑,但对于艺术的独立发展有着不容质疑的促进作用。

第四,通过“直觉”确定了艺术与非艺术如何划分。什么是艺术,什么非艺术,两者的界限是什么?这是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而克罗齐通过其核心思想“直觉”确定了如何将两者划分。在他看来,凡是属于直觉的表现的就是艺术,反之不是。这样的划分实际上有其合理的一面。

“艺术即直觉”是克罗齐的一大核心思想,他通过直觉将艺术规定为人的心灵活动,在缩小艺术概念的同时彰显了艺术的特性,并使艺术第一次获得完全的独立,其建构的艺术的独立理论,使之成为20世纪初西方美学的代表人物,并对现代西方美学及艺术哲学体系的构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 释]

①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朱光潜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203.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585.

③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162.

④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57.

⑤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10.

⑥克罗齐.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理论.王天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208.

⑦克罗齐.美学原理.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2013.14.

⑧克罗齐.美学原理.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2013.17.

[1]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朱光潜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

[2]克罗齐.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理论.王天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

[4]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

On Croce Art as Idea Generation and contribution intuition

REN Jing-chen,WANG Ying-bin

Institute of Philosophy,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iyuan,030024,China

Croce "Art as intuition," a thought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Western art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a far-reaching impact on future generations.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from "Art as intuition" Generate thoughts,the specific path and contribution in three areas to discuss issues of identity and artistic intuition.

Art;Intuition;Contribution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BZX026);太原科技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20102006)。

B

A

1006-0049-(2017)06-0023-02

**作者简介:王颖斌(1972-),女,汉族,山西交城人,博士,太原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德国哲学;任婧辰(1991-),女,汉族,山西运城人,太原科技大学哲学研究所,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人本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朱光潜康德直觉
挚友可贵
朱光潜三立座右铭
“好一个装不下”直觉引起的创新解法
拉马努金——天才的直觉
康德的法律法则
林文月 “人生是一场直觉”
一个“数学直觉”结论的思考
论诗歌评价的标准:从柏拉图到朱光潜
与美同行——读朱光潜《厚积落叶听雨声》有感
纯接受性的被给予?——康德论自我刺激、内感觉和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