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季鸾新闻社论的立场研究

2017-01-30张国强

山西青年 2017年2期
关键词:社论稻子蒋介石

张国强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重庆 401331

张季鸾新闻社论的立场研究

张国强*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重庆 401331

胡政之在《季鸾文存》的序中提到:“季鸾是一位新闻记者,中国的新闻事业尚在文人论政的阶段,季鸾就是一个文人论政的典型。”[1]作为一名报人,张季鸾以“新闻救国”为理想,凭借手中的笔,以报刊社论为载体,针砭时弊,议论国事,坦陈时政,分析变局,其言论不仅奠定和提高了《大公报》的社会地位,也站在当时国内舆论的制高点上,每每对当局或时局产生直接的、重要的影响。

张季鸾;社论;文人论政;新闻救国

一、讨伐檄文中的爱国情怀

中国传统的文人总是怀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会在遇到某种事件时突然迸发,就像火种投到荒原上一般,迅速燃烧。张季鸾这类主观色彩强烈社论并不多见,但是留给后人的篇篇经典。

1927年11月30日,蒋介石和宋美龄在上海大婚。12月1日,天津《大公报》刊载蒋介石文章《我们的今日》:

“彼深信人生若无美满姻缘,一切皆无意味,故革命当从家庭始,末归结于今日结婚,实建筑二人革命事业基础。”[3]

张季鸾于12月2日写下了《蒋介石之人生观》一文,痛骂蒋介石。文中写道:

“一己之恋爱如何,与‘革命’有何关联哉?呜呼,常忆蒋氏演说有云:‘出兵以来,死伤者不下五万人。’……累累河边之骨,凄凄梦里之人!兵士殉生,将帅谈爱,人生不平,至此极矣。呜呼,革命者,悲剧也。”[4]

文章通过对比将帅与士兵的不同来衬托出张季鸾对蒋介石在革命尚未成功之际的婚姻行为的不齿。当然,从今人角度来看,蒋宋两大家族的结合为以后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显然当时的张季鸾有些逞口舌之快的嫌疑。但是这并不能否定张季鸾站在国民的立场上,抒发拳拳的爱国之情。

二、抗日言论中的报国情怀

说到张季鸾对日社评,不得不提到的一篇文章就是《我们在割稻子》。当时正值1941年日本侵略者对重庆进行日夜的“疲劳轰炸”,这是日寇最猖狂、国人士气最低落的时候。王芸生请教已经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张季鸾,由张季鸾构思策划,王芸生执笔,才有了这篇激荡人心,鼓舞士气的《我们在割稻子》。

“重庆市民的理智是:宁自己忍受防空洞里的避难生活,而不希望老天下雨。因为雨天虽能阻止敌机来袭,而田中待割之稻却不免因霉湿而发芽。就在最近的十天晴明而敌机连连来袭之际,我们的农人,在万里田畴间,割下了黄金之稻!”[5]

此文出自王芸生之手,但确是张季鸾一向的行文风格。《我们在割稻子》这篇评论在敌机肆虐的山城的重大乃至整个中华大地犹如一针强心剂,鼓舞了千万抗日军民的士气。文章最后说道:

“话说回来,让无聊的敌机来肆扰吧!我们还是在割稻子,因为这是我们的第一等大事。食足了,兵也足;有了粮食,就能战斗,就能战斗到敌寇彻底失败的那一天!”[6]

“割稻子”的社评由农夫写到战士、从稻田写到战局的评论思路,符合民国社会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情,更与在广袤的乡村对敌持久抗战的战场大局相称。这与直接用文字写血与火,反映悲和壮,有着殊途同归之功效,这是张季鸾在病榻之上最想看到的结果。

除了《我们在割稻子》这种淋漓尽致的情感宣泄的抗日评论,张季鸾写的更多的是《日本所谓东洋门罗主义》、《时局严重问题简单》这类用严谨的逻辑和客观的事实分析战局的文章。在《日本所谓东洋门罗主义》一文中写道:

“当兹国际多事之秋,只肯招远东人民之反对,而横来干涉,是此则不必言门罗主义,而形式自成。……日本所谓门罗主义,即征服中国主义,其意义为在其进行征服中国期间,反对欧美任何势利之干涉。”[7]

张季鸾留学日本,在日本亦有许多良师益友,但面对民族大义的问题时,张季鸾的立场十分的坚定。没有因为和日本的诸多师友的私人情感而模糊两国在国家利益,民族存亡上的界限。

三、忠君与爱国思想的统一

在张季鸾的观念里,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须依赖一个强权式的人物,而张季鸾的理想人选就是蒋介石。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张季鸾在《给西安军界的公开信》中写道:

“蒋先生不是全能全知,自然也会招致不平反对的事……这样的人才与资望,决再找不出来,也没有机会再培植。”[8]

这篇社评与十年前张季鸾写的《蒋介石之人生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从内心深处是希望国家有一个强有力的领袖来带领国家取得革命的胜利。这正是儒家关学教育和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教育交错影响的结果。

四、结论

张季鸾倡导新闻自由,同时又有服从统制的一面,就是在这种矛盾交错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张季鸾新闻话语中的意识形态体现着和平、透露着渐进的变革。这些都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所受的教育、人生的成长经历都是密不可分的。张季鸾的新闻社论体现的立场,对于今天的传媒活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也是我们对张季鸾的新闻作品研究的目的所在。

[1]胡政之.季鸾文存·序[M].天津:大公报馆,1944.

[2]大公报一百年社评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77.

[3]http://wenku.baidu.com/link?url=ICOyXlD7_VgAZHpOc9lm-EshGnxsAwn0rSi0GxKtdvX70gpE2oMOoXolPIGYe9IBngOtUV5_8BVbnAMDZJAWmyZrh 34P5baMdLbp8xeKhRa[OL].

[4]张季鸾.张季鸾集[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450.

[5]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5-08/13/c_134511276.htm[OL].

[6]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5-08/13/c_134511276.htm[OL].

[7]张季鸾.张季鸾集[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198.

[8]张季鸾.张季鸾集[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304.

张国强(1992-),男,汉族,陕西西安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2016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新闻史。

G

A

猜你喜欢

社论稻子蒋介石
关于社论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综述
稻子黄了
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日报》社论如何引导舆论
已经足够
蒋介石为八路军改名的真实目的何在?
叶剑英与蒋介石分道扬镳
二十年代初蒋介石访苏纪事
蒋介石阅兵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