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密宗中的女性观

2017-01-29杜潇颖

山西青年 2017年22期
关键词:戒律义理藏传佛教

杜潇颖

浅谈密宗中的女性观

杜潇颖*

西藏民族大学,陕西 咸阳 712000

近年来,在藏传佛教和女性主义思潮的推动下,藏传佛教中的女性形象,已经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逐渐被学者们所关注。她们在宗教的各个领域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藏族的社会中,不同的女性观念体现在各个方面。

藏传佛教;密宗;女性观

在藏族的社会发展中,社会和家庭是女性所具有的双重并且重要的属性和职能,在社会和家庭中都具有无法撼动的影响。因此在女性观上,密宗义理中的“女身成佛”及“阴阳双合”的思想被藏传佛教得以很好的传承。密宗认为一切般若出自女性,称女性为“般若佛母”,认为女性代表着智慧,而男性代表悲悯,彼此可以借助双方的对立面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最终得以证得佛果。这些思想表明了在密宗义理中,男性和女性在成佛过程中平等互补、互相扶持,密宗还肯定了女性同样拥有成就理想人格的权利和能力,主张两性平等,不存在两性地位的失衡。

一、教义

在公元五六世纪时期,在印度,密宗金刚乘佛教兴起并发展起来,其理论承认妇女本身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承认妇女在佛教及俗世生活中的重要性,将女性的地位提高到了与男性相同的地位,并且肯定了女性的存在价值,对深受传统文化及婆罗门思想影响的传统佛教妇女观,以及男子中心主义的印度传统社会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冲击。

密宗义理中包含了许多朴素的“男女平等”的思想。第一、承认女性和男性都属于万物成员,具有相同修持佛法义理的资格和权利,提出了“三界万物无差别”等不分男女、不分贵贱的言论。第二、僧伽的出身不受限制。一切种姓,任何出身、任何阶层和性别的人都拥有修习佛法的权利,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正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女性的价值,在一定范围内确定和丰富了女性的权利。第三、在一些密教修习的法门中,女性被赋予了同男性相同的权利,女性可以修习佛教,最终也有成佛的权利,即女性也能成就佛果。但是,在很多的佛教经典中,女性成佛大部分都是先修习佛法,然后在佛性达到了一定程度之后转女身为男形,然后才成佛。但这也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佛教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是对婆罗门教种姓制度的反抗,因此多多少少的都受到了婆罗门教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在对妇女的认知上,佛教思想在形成初期就受到了婆罗门思想中对女性不利认知的影响,认为女性是污秽不洁的,女性的社会地位普遍低下,而这些认为女性不洁的思想与密宗义理中朴素的“男女平等”的观念却是并存的。因而藏传佛教中的女性观念也受到了这些思想的影响,从而形成多种不同的女性观。这种带有极强矛盾色彩的女性观为藏族女性的生活带来了与众不同的影响,使女性在受尊重的同时却又遭受到了来自于男权社会的压制和蔑视。

二、戒律

密宗不仅在教义上尊重女性,而且还将此列入了戒律之中。密宗著名的“金刚乘三昧耶戒”中,最核心的内容“根本十四堕之三昧耶戒”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第十四条戒律专门说明毁谤妇女的智慧本性就是犯戒,由此可以看出在密宗中女性具有较高的地位。密宗认为单单怀疑女性不能成佛,这就是犯了“根本堕”,也就是说如果有人低毁女性就是犯戒的表现。密宗还规定了修行之人绝对不可以轻视女性,不可以诋毁女性,而应该将女性视为一切佛之衍生母,是一切佛的出生之处,也是一切本尊的化身,是度化众生的圣者,因此,对女性要升起极大的恭敬心。为了将“男女平等”的思想付诸实践,便将尊重女性和肯定女性价值的观点写入了具体的戒律中,并且这是作为藏传佛教中能进入密宗修行所必须要遵守的基本戒律。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藏传佛教对女性的尊敬,同时也体现了佛教“众生皆有佛性”的思想。更难能可贵的是承认了女性具有智慧和慈悲的特质,把女性作为了独立的群体来对待,从而为女性虔诚修行佛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提高了广大女性的生存环境,更为广大女性在俗世生活中赢得了相应的社会地位,在理论以及实践中都获得了一定的支持。

三、反思

总体来说,在藏族社会以及在密宗的修行中女性都具有较高的地位。值得思考的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我们大力提升女性的理论位置,大力倡导要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反而是现实社会中女性地位继续降低的折射,给予女性的福利越多越反应出女性处于较为劣势的地位,因为越弱小越会被认为需要关爱。在现实社会中,男性地位并没有改变,而现如今在偏远地区依然存在着极为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强调女性的地位也就是暗示了女性在现实社会中的地位更加的低下,我们看到的男女受教育程度的倾斜,我们看到的职业选择所带来的职业歧视,这些无疑都从侧面很好的反映出男女地位的失衡。更值得一提的是,藏传佛教中女性在传播传承佛教、历史文化的过程中起着积极而关键的作用,女性独有的力量是神圣而不可忽视,然而学术界对于女性群体的关注和研究,终是冰山一角,与这一庞大的群体和其丰富而灿烂的文化相比是极其不平衡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不怕辛劳,克服种种险阻,积极探索关于藏传佛教中女性的这一神秘面纱,为女性的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1]德吉卓玛.藏传佛教出家女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丁莉霞.藏传佛教中的女性主义文化内涵探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3]诺布旺丹,巴桑卓玛.藏传佛教的两种女性观[J].中国藏学,1995(3).

杜潇颖(1991-),女,汉族,河北人,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藏传佛教哲学。

B

A

1006-0049-(2017)22-0098-01

猜你喜欢

戒律义理藏传佛教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试论藏传佛教中国化历史进程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自觉遵守“十条禁令”、“十条戒律”承诺书
公共理性与整全义理
论德里罗小说的藏传佛教渊源
《菊与刀》中的“义理·人情”
政商关系五戒律
戒律和自由
贾樟柯电影的义理、伦理和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