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2017-01-29周召勇

运动 2017年1期
关键词:俱乐部院校高职

周召勇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0)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周召勇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0)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相关概述,其次介绍了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现状,接着介绍了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对策

1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相关概述

1.1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定义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以终身运动为指导思想,致力于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学生拥有选择课时、运动项目、教师的自主权,体育教育者以俱乐部的形式传授体育运动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反映了当下学生群体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是具有体育锻炼兴趣的大学生自由选择体育活动项目而形成的体育团体。

1.2 教学模式的定义

所谓教学模式就是指依照一定的体育教学理论和体育教学方法,具有功能和结构的体育教学活动程序或者教学理论的结合体。体育教学模式反映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理论框架,为顺利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提供了稳定且具有操作性的活动框架。体育教学模式是教学框架,也是体育教学实践和理论教学结合的纽带。

2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现状

2.1 师资匮乏,教学任务繁重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我国有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该教学模式属于舶来品,另外由于国内的高职院校大多由中专升级而来,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短时间内难以满足高校体育教学任务。由于繁重的教学任务所致,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沿用传统老化的教学项目,这些教学项目不仅缺乏新颖性,难以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而且也不具备科学性和专业性。当下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并不能够满足当下学生追新求异的猎奇心理。由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自身能力所限,在教学过程中也轻视理论教学,偏重经验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式。

2.2 课程缺乏新颖性和针对性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体育俱乐部式教学,其教学模式主要由课内外结合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课内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课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开设的体育课程分别为基础课、选修课和选项课3种类型。高职院校和普通院校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致力于为祖国培养高素质技术工作者。这需要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强健的体魄是保证其在工作岗位上绽放光彩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应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的培养任务和培养模式制订适合高职院校特点的体育教学模式。课程的设置应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3 课时缩减,无法完成教学计划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领》的规定:普通高等学校一二年级学生必须修满规定学分,达到标准后才能授予其毕业证和学位证。由于高职院校大多为3年制,体育教学时长也由原来的2年缩减为1年,但是高职院校仍需要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课时的缩减导致高职院校往往无法按照规定完成教学计划。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祖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因此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对培养学生强健体魄和运动技能的要求应更高。课时的缩减严重影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导致教学计划根本无法满足从事第一线工作所需要的体能的要求。

3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3.1 教学项目、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

由于当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单一,只有基础体育课程、专项体育课程和体育俱乐部3种教学模式。由于不同的教学模式都有自身的缺点和长处,所以应注重体现自身教学模式的优势,同时吸收其他课程教学模式的优点。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需要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应具有专业的师资力量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同时还应创新教学项目。但是,目前国内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优势,在教学项目上缺乏创新性,很多教师依然沿用传统教学形式。究其原因,这主要是由高职院校对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研究不透彻,对未来课程模式改革也缺乏深层思考所致。

3.2 教学模式老旧,体育教学不具有针对性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依然沿用本科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针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工作,并没有将高职体育教育的特殊性作为开设体育教育课程的考量因素。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开设体育课程的学时相对较少,但是由于高职院校未来培养的学生需要承担高素质的技术性工作任务,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工作寿命。只有改革教学模式,开设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课程,才能够有效预防各种职业病。

3.3 成绩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教学评估体系是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的风向标,也是学生参与体育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指挥棒。体育教学考评体系直接影响着教学模式的发展和教学改革趋势。当前高职院校教学评估体系基本上都在沿用传统的测评方法,重视学生运动技能水平,轻视学生运动态度、运动习惯、积极性等因素。由此可见,科学的教学考核方法和成绩评估体系,对学生参与课程的方式方法具有重要影响。当下教育部门对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研究还不够透彻,对教学模式的改革也缺乏深入思考,完善的成绩评价体系是培养学生养成终身运动习惯的重要保障。

3.4 俱乐部教学项目单一

由于高职院校开设体育课程受到课时的限制,因此在实践中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较本科院校更加单一。体育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到了传统项目中,对武术、田径等体育项目在教学过程中涉及较少。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校体育项目的均衡发展。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降低了学生提升自身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可能性。导致俱乐部教学项目单一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3点。首先,俱乐部教学模式僵化,学生在选课过程中会在兴趣和拿学分之间进行权衡,并大多选择了容易拿到学分的体育课程。其次,高职院校受自身条件限制,资源配置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运动需求。最后,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相对简单,并且在选课过程中并未对学生进行相关指导。

4 解决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问题的对策

4.1 加强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应充分吸收领会国务院出台的高2006[16]号文件的内涵,纠正传统的重视文化知识传输,轻视运动教学的习惯。应将强健体魄、满足兴趣、提高素养作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理念,加强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资源投入。同时,应加大对高职院校运动设施的投资力度,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多样化的运动需求,为学生运动创造好的环境。更重要的是高职院校应加强对体育俱乐部师资力量的建设,引进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同时定期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对于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应给予其更多的体育实践和体育指导的机会,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够让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4.2 创编特色教材,开发教学资源

对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而言,其改革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供借鉴。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高职教育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技能性的特点。生搬硬套本科体育教学模式并不能够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求。高职院校体育教育部门应致力于开发适合高职院校教学特点的特色教材,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并且注重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实现传统体育教育和现代体育教学的融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还应克服现有的教学器材匮乏、教学经费不足的障碍。学校应在保留传统体育教学特色的同时,开发适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的路径,只有这样才能够让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培养具有强健身体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4.3 突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特点

高职院校应以体育俱乐部为平台,致力于研究适合高职院校培养模式的教学方法。高职院校应知悉高职院校开设体育课程的目的性和特殊性。在培养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应注重对学生运动习惯和运动热情的培养。拥有终身运动的理念是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同时,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还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可以采用网络课程、分散式教学的方式减少课堂上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更多地进行技能和运动理念方面的指导。这样就能够弥补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学时上的限制,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对高校教育部门而言,应致力于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现状,加强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突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特点,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4.4 建立科学考核标准

科学有效的体育俱乐部考核标准和成绩评价体系对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的考核制度能够监督高职院校俱乐部体育教师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计划,在学生成绩评价体系中加入对学生参与态度、参与积极性等因素的考量,更容易让学生发现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从而形成终身运动的计划。结构化的测试并不能满足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需求。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是确保高职院校能够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保证,也是确保学生未来在工作岗位上绽放光彩的重要基础。

5 结 语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我国具有一定的基础,由于体育俱乐部教学尊重了学生作为个体的需求,对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有利于形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体育意识。由于师资力量短缺、器材配置不全、教学模式单一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活力。只有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寻求更科学优质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完成提升高职院校俱乐部体育教学水平的目标。改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找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才能够发现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1 ]刘志敏,凌青东.我国普通高校以体育俱乐部形式进行教学的实验研究仁[ 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6).

[ 2 ]乌兰,包铁全.高校俱乐部发展思路的研究[ J ].中国学校体育,2006(2):62-63

[ 3 ]吴秋林,茹飞霞.华东高校体育俱乐部现状调查[ J ].中国体育科技,2013(3).

[ 4 ]欧阳萍.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分析与发展对策[ 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8(3):376-378.

[ 5 ]李浩智,陈芹.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初探[ J ].湖北体育科技,2013(3):47-48.

G807.4

A

1674-151X(2017)01-121-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1.063

投稿日期:2016-12-01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教研教改项目: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探索与研究(项目编号:JYW1303)。

周召勇,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俱乐部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田径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实施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