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中民族音乐鉴赏课程的思考

2017-01-28魏弯弯

北方音乐 2017年23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作品民族

魏弯弯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一、教学内容在音乐鉴赏课程中的设置

目前很多普通高校都开设了民族音乐鉴赏课程。教师们鉴赏的音乐作品内容涵括了音乐的基本要素﹑内部结构﹑音乐语言和组织手段等。音乐作品的选择对学生至关重要,好的音乐作品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且对学生的审美观和人生观产生影响。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音乐教育者应着重选择极具代表性的作曲家的作品,再以文化背景为基础之上,通过大量鉴赏国内外优秀的音乐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音乐内容丰富多彩。面对众多的音乐素材,民族音乐鉴赏课程在高校的教学中,大致循着中国民歌鉴赏﹑民间舞蹈鉴赏﹑民族器乐鉴赏和极具地域性的戏曲和说唱音乐鉴赏等方面。当然,地方性高校在民族音乐鉴赏课程中应充分的挖掘本民族优秀的教育资源,如内蒙古自治区的高校音乐鉴赏课程中开设潮尔﹑呼麦等,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高校中鉴赏多声部民歌。当然学生们也可以参加学校开设的具有本民族色彩的其他相关性课程,来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

二、民族音乐鉴赏在高校传承的价值

我们都知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音乐以其自身所特有的艺术魅力,不断地影响着时代的发展。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中音乐鉴赏课程享有很重要地位。在中国音乐历史发展过程中,上至尧舜禹时期,近到现当代音乐。不管是中国﹑日本﹑韩国的音乐或西方意大利﹑法国等国音乐,不论是高雅动听﹑沁人心脾音乐或是庸俗低下的音乐,都在无时不刻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音乐出现了多民族﹑多时代﹑多层次﹑多融合的局面。由于长期受西方音乐教育的理念影响,使得我国民族音乐鉴赏课在一定程度上与本土文化相脱离;受文化及社会风俗的影响,民族音乐的民族性在各民族聚居的地方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音乐鉴赏课程在高校的教学中,面对的学生范围较广,在高校的音乐鉴赏课程中加入民族音乐,尤其是对于各地方高校在继承和弘扬本民族固有的音乐文化来说是至关重要。

三、音乐鉴赏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民族音乐进入地方高校存在若干问题

第一,很多地方高校对于民族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鉴赏内容方面,致使学生在音乐知识层面较为薄弱。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高校的音乐教师较多的关注学科教育的发展﹑建设上,忽视了民族音乐对于学生的民族感自信的培养。一些教育管理者认为,民族音乐教育只是了解一下本民族的历史,没必要浪费较多时间。音乐的魅力是在欣赏和赏析的过程中,实现人与心灵的沟通,学校教育应该得以重视。

第二,学生自身对于民族音乐较为陌生。由于语言的特殊性,地方高校的音乐班级常涵括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班和占有较大比重学生的汉族班。因此,在学校的课程中将民族音乐引进课堂,实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第三,高校音乐鉴赏课程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多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与民族音乐鉴赏相关的实践活动,使得音乐专业的学生和其他专业的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有限。过多的鉴赏理论层面的知识,忽视实践,使得很多学生连本土的民歌不会唱,更别说是深层次的鉴赏。

第四,音乐鉴赏教师对于民族音乐的储备有限,无法在课程中安排较为丰富的民族音乐知识。使得民族音乐鉴赏教学 面临诸多问题。

(二)地方高校音乐鉴赏课程加入民族音乐的实践

1.民族音乐鉴赏放在艺术教育首位

地方高校的民族音乐教育能够让学生音乐实践中,实现个性发展。学校领导也要转变观念,把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文化放在首要位置,正确对待不同民族的音乐,同时加强对中西方音乐的学习和交流,努力做到协调﹑全面的发展,打造极具特色的多元性音乐教育理念。

2.多样化音乐教学模式的探索

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各地方高校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将优秀的民间艺人请入高校,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中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而且也能够在动态的音乐实践中去感悟音乐。教师应更加合理的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教会学生如何欣赏和鉴赏音乐,尤其是本土优秀的音乐作品,在赏析中,增强学生们的民族文化自信,使得高校音乐教育既能符合多元化发展,又能体现我国教育的特色。

3.民族音乐教学与实践教学协调发展

音乐教育对于地方高校的音乐专业和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们来说,实践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音乐教育本身就有其特有的属性。高校音乐课程中需要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通过学校合理的教学安排,辅以多样的课外音乐实践活动,如举办地域性民族特色较浓的音乐会﹑合唱比赛等,提高学生学习民间音乐的热情。此外,高校应该提高教师民族音乐素质,引进优秀的学者,丰富教师体系,形成一种奋发向上﹑勇于创新的动力;要加强教育观念的转变,深入进行教学体系的革新,不断探索适合各地方高校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打造极具特色的地方性高校。高校只有经过不断的摸索,才能找到一条实现民族音乐教学与实践协调发展之路。

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优秀民间音乐的智慧结晶,更是无数先人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大学生阶段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素养﹑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树立远大抱负的重要时期。各地方高校在音乐鉴赏课程中增设民族音乐鉴赏课程,能够更好地将本民族文化通过大学生进行传播与继承。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同时也不能离开民族音乐的影响。因此,提高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高校民族音乐鉴赏至关重要。

[1]尹娜,地方高校音乐鉴赏课渗透民族音乐教育探讨[J].求知导刊,2014(12).

[2]尹绯,普通高校民族音乐鉴赏课的设想[J].方法探索,2007(04).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音乐作品民族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我们的民族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申雨鹭最新音乐作品《缘飞》正式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