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素养教育与音乐教学融合探究

2017-01-28

北方音乐 2017年23期
关键词:融合素养音乐

尹 婷

(保山学院 音乐学院,云南 保山 678000)

引言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音乐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中国民族音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良好的传播与发展。同时,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高校音乐教学带来了极大便利。日益多元化的国内外音乐发展环境以及日益智能化的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为高校音乐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为高校音乐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纵观当前我国高校音乐教学,绝大多数高校依然将音乐技能作为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大学生对器乐演奏﹑音乐作品演唱与表演等方面的技能学习与实践能力,忽视音乐教学对大学生素养的培养作用。可喜的是,近年来,我国已有很多高校都认同了大学生素养教育与音乐教学融合的可行性,有效促进了大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大学生素养教育与音乐教学融合的关键点

素养是人的情感﹑知识﹑能力﹑态度﹑道德品质﹑价值观等的多元整合。通常情况下,素养与素质同义。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素养一词不断拓展,不仅包括以上内容,还包括思想政治觉悟﹑人文意识(情怀)﹑职业素质等多项内容。在高校素质教育中,音乐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为大学生素质教育与音乐教学融合提供了可行性。在融合前,音乐教师需要明确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明确大学生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大学生而言,良好的素养是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提升个人魅力,从而更快﹑更好地实现人生目标与创作社会价值的重要保障。大学阶段是学生从校园走入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高校在强调大学生专业学科知识与技能掌握的同时,加强大学生素养教育与音乐学科的融合发展。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第二,明确大学生素养教育与音乐教学融合的目标。大学生素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形成乐观﹑积极的情感与态度,高尚的道德与正确的价值观等,从而使大学生发展成为健全的个体,让他们更好地满足未来社会的要求。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凭借形象思维的方法,引导大学生感受与鉴赏音乐,引发大学生感情与音乐作品的共鸣,最终帮助大学生实现健全审美心理结构﹑陶冶情操﹑培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目的。可以看出,大学生素养教育与音乐教学目的是一致的。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能仅将大学生音乐成绩提升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还要将大学生素养提升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二、大学生素养教育与音乐教学融合策略

大学生素养教育内涵非常丰富,而音乐教学活动也非常复杂。为此,音乐教师若想实现二者的良好的融合发展,必须制订出科学合理的策略。结合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音乐教学特点,以及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素养的要求,音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着手,实现大学生素养教育与音乐教学融合。

(一)以音乐文化教学为引子,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与民族意识教育

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有其存在的社会历史与现实基础。当音乐被置于文化的背景中,并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时,音乐便有了文化属性。与美术﹑舞蹈﹑建筑等艺术形式类似,音乐文化非常复杂,在人类的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内涵。总的来说,音乐文化就是一定的社会群体在音乐素质的开发(或生产)与利用过程中,与音乐活动相关的人文﹑科学技术﹑风俗﹑思想﹑哲学等一系列内容的综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音乐文化。大学生学习音乐文化知识,不仅能够学习到世界各地多彩的音乐文化知识,而且还能够了解到世界各地音乐文化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历史人文﹑政治﹑民族宗教﹑法律﹑生态环境等知识。这些知识能够有效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民族意识﹑国际认同﹑法治意识﹑文化自信等素养。以中国民族音乐《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红梅赞》等一系列歌曲为例。音乐教师不仅要让大学生掌握了这些歌曲的歌词﹑曲式﹑旋律﹑演唱技法等知识,而且还要让大学生了解这些歌曲的创作背景﹑创作历程以及深远意义,同时对上述作品作曲家﹑词作家的生平经历也要有清晰的了解。学习这些音乐文化知识,对大学生的心灵触动是巨大的,能够让他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国情历史,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这也为他们今后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爱国主义歌曲提供了动力。

(二)通过音乐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

音乐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广泛,包括基本乐理知识,如识谱﹑识谱﹑记谱﹑音乐术语﹑调式﹑和声﹑节拍与节奏等;民族﹑民间音乐风格与代表作品分析;音乐史与民间音乐研究等。音乐专业理论知识是大学生学习音乐专业技能,提高音乐能力的基础。学习音乐专业理论知识,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音乐教师应当培养大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音乐专业理论知识时的严谨态度,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音乐专业理论知识当中,无论是基本乐理知识,还是民族﹑民间音乐,都是人类在悠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凝练而成的音乐成果。对此,音乐教师应向大学生强调这些音乐成果在整个人类音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让大学生充分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做到不剽窃﹑不亵渎。对于一些尚未作出明确论断的音乐专业理论知识,音乐教师应当鼓励大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并培养他们勇于探究﹑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

(三)通过音乐欣赏教学,提升大学生审美情趣

音乐运用其独特的声音传播方式,将作曲家与词作家“勾勒”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或内心情感传递出来,或喜悦,或哀怨,或欢乐,或愤怒,丰富﹑细腻的情绪给欣赏者美的享受。音乐教师应当注重音乐欣赏教学对大学生素养教育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音乐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大学生欣赏国内外知名音乐家的演唱会或演奏会视频,然后以个人提问的方式或组织以大学生小组交流的方式,让他们表述欣赏作品后的心得感悟。相对于个人提问,小组交流能促使大学生之间相互探讨,利于他们全体成长。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邀请知名音乐家到校演出,让大学生更加直观地欣赏﹑参与名家演出,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音乐教师要提升大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发现美﹑感知美﹑评价美的基本能力,培养他们形成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同时,要鼓励大学生表达自己的音乐作品的看法,尊重他们的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音乐教师要让大学生养成作音乐笔记的习惯,让他们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音乐作品进行评价,或记在本子上,或用录音笔录音,或写在个人QQ空间或微博中,以备后续分析研究。与此同时,音乐教师要重点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合作学习态度,要对自己的音乐演唱﹑演奏或表演能力有清楚地了解,能够根据他人的评价反馈,及时反思﹑纠正自己的不足,选择合理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四)通过音乐表演与竞赛活动,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多多鼓励大学生表现自我。高校可以定期组织校内音乐会或音乐竞赛,让大学生以个人或班级为单位参加,提高他们的舞台实践能力。音乐教师也可以定期举办班级小型音乐会,让每名大学生把自己的才能表现出来。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他们充满年轻的朝气,喜欢自由﹑探索与创造,并对社会生活充满向往。对此,高校领导与音乐教师应当多举办一些以“年轻”“自由”“创造”为主题的音乐表演或竞赛,激发大学生的参与动机与热情。通过表演与竞赛,大学生不仅能够进一步认识自我,提高自己的音乐实践能力,还能够交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起互相支持﹑互相学习与互相促进的音乐朋友圈。对于那些平常音乐技能表现优异但上台发挥失常的大学生而言,积极参加音乐表演与竞赛活动,还能有效调节和管理他们的不良情绪(如紧张﹑胆怯﹑自卑),使他们逐步形成积极﹑自信﹑坚韧﹑乐观的心理品质。另外,通过音乐表演与竞赛活动,音乐教师还可以更加清楚地判断和评估每名大学生的实际音乐能力,然后依据他们自身的音乐潜质指导他们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这样,大学生就会有计划﹑有目标地分配时间与精力,实现个人的适兴发展。

除以上内容之外,音乐教师还应当从当前国内外发生的各类热点事件与重要言论中提取与大学生素养教育相关的内容。就当前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音乐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加强对大学生生态素养教育,鼓励大学生对原生态民歌进行挖掘﹑整理与学习,鼓励大学生创作以生态环保主题的音乐作品的形式,实现大学生素养教育与音乐教学融合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明确提出“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高校音乐教学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教学活动,应当积极贯彻总书记“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大学生素养教育与音乐教学相融合,积极探索音乐教学开展大学生素养教育的方法。

三、结语

高校领导与音乐教师应当不断深化音乐课程标准﹑丰富并优化音乐课程专业设置﹑规范音乐教材建设﹑探索音乐教学方法,为大学生素养教育与音乐教学融合提供方向定位与指导。另外,还深化大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素养发展状况,强化大学生素养教育与音乐教学融合度的及时评价,发挥中国民族音乐对大学生素养教育上的引领价值,为提升中国民族音乐教学地位提供了重要保障。

[1]林晖,黄红平.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探析[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04):223.

[2]李顶.素质教学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改革问题探讨[J].北方音乐,2016,36(08):174.

[3]李丹.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资源的重置与整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5):30-32.

[4]蔡宇.关于高校音乐素质教育难点分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05):106.

[5]屠锋锋.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探讨[J].通俗歌曲,2015(09):163-164.

猜你喜欢

融合素养音乐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融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