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钢琴演奏中技巧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2017-01-28林绿新

北方音乐 2017年23期
关键词:钢琴家钢琴演奏弹奏

林绿新

(福建省永春第五中学,福建 泉州 362000)

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音乐教育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钢琴以它宽广的音域﹑丰富的表现力赢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钢琴演奏可以灵活手指锻炼人的右半脑,因此在全世界形成了一股钢琴热。然而,很多学琴者,他们有着满腔的学习热情,所花的学习时间却和学习效率不成比例。我认为其根源在于在弹奏中没有积极调动大脑来正确指挥手的活动,没有认识到钢琴演奏也是脑力和体力活动的结合,是一门手脑并用的艺术。

一、钢琴演奏中技巧性和思想性统一的重要性

每个学钢琴的人都必须经过严格正确的技术训练,因为技术是赢得艺术的一种手段,没有技巧的支撑就无法通向艺术之路。手在钢琴弹奏上的作用与地位不可磨灭,但是能不能把钢琴演奏和双手在钢琴键盘上做机械的运动划上等号?索罗门·米科夫斯基是一位引人瞩目的著名钢琴教育家,当记者问他:“音乐学院的学生每天需要练多长时间的琴?”索罗门·米科夫斯基回答:“每天大概不会超过四小时,我认为关键是要制定目标用心去练琴。枯燥乏味的长时间练习所产生的紧张是极其有害的。”很多毛病的出现和巩固都和练习的时候缺乏理性的指导有关。比如一般在学琴的第一节课老师会强调正确的弹奏姿势,学习正确运用身体的重量和力量弹奏单音,体会手指像衣架钩挂住放松的感觉。但是学生在练习实践时如果没有全神贯注地去领会弹奏要领,很多毛病如塌指﹑塌掌﹑手指乱翘﹑驼背﹑手掌手臂紧张﹑砸琴就会出现,如果再进行如此错误的几次重复练习,就会形成一种错误的反射,甚至落下手臂酸痛﹑肩周炎等疾病影响日后的学习。

在弹奏中懂得运用大脑去指挥双手,去弹奏好一首曲子,是十分必要的。钢琴家约·霍夫曼在回忆“安东·鲁宾斯坦怎么教我弹琴”中讲到,有一次他把李斯特的一首狂想曲弹得很差。导师鲁宾斯坦让他重新弹一遍,但弹不了几小节,就打断约·霍夫曼说:“你开始了吗?我想我还没有听准。在你的手指触键之前,你必须首先在思想上开始演奏这首乐曲——就是说,你必须在脑子里先确定速度﹑触键的方式,最重要的是,在你真正开始弹奏之前想好头几个音符的弹奏法。再说,这首乐曲的特征是什么?”由此可见,这些大师们的教导已经对我们刚才的问题做了回答,他们都不约而同向我们传达一个信息:用心﹑用脑去练琴远比练习时间的长短来的重要,如果在练习过程中没有用正确的意识去规范自己的弹奏,没有用心去聆听﹑检验自己的弹奏,盲目地弹奏简直就是在做无用功,是极其有害的。

因此,我们在每天弹奏之前首先要明确今天的练习要达到什么目的,认真读谱,了解作品写什么﹑实际音响是什么,确定好指法,在弹奏前先要想好怎么做,然后再付诸行动,耳朵也始终都要跟上,从声音上来帮助自己辨别弹奏方法正确与否。另外,切忌在学习新曲子时就从头到尾的练习,这是很不好的习惯,一开始练东西就整首练,一遍弹完费了好长时间,手上也没留下什么印象,弹不好的音依然弹不好,无法做到细致地弹奏。所以练习时要把作品分成小块去练习,分手练﹑分声部练﹑慢练,最关键的是要在正确的理性指引下形成正确的手指反射。实践证明在正确的意识下进行练习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如何做到技巧与思想的统一

钢琴演奏之所以是一门艺术,是因为它是技巧与思想的结合。在钢琴演奏中,练就过硬的技术是表现音乐的前提和必备的途径。钢琴教育家应诗真说:“钢琴演奏技术是从属于音乐表现的,是手段;但同时它又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它,要想完美地表现音乐形象就成为一句空话。”如果缺乏技术的支撑,纵使有伟大的思想,也无法通过乐器表现出来。掌握钢琴演奏的精湛技术,是为了得心应手地表达深刻的音乐思想内涵,但如果只有技术没有思想就如同一个人只有躯壳没有灵魂,演奏就无法扣人心弦,也就没有艺术价值。每位钢琴家为提高自己的艺术,都要经常阅读书籍,经常看乐谱,不厌其烦地在钢琴上做不同的尝试,最终使他的音乐带有至高无上的技巧和想法。

因此,我们在训练自己手指技能的同时,必须努力提高文化修养,多看中﹑外的名著﹑绘画﹑舞蹈,多听各种风格的音乐,它们都能唤起你的艺术想象力。弹琴中有许多想象和意念都来源于平时所看到的和听到的。想象力对一个弹琴的人很重要,想象力并不是凭空而来,是累积到一定程度才有的灵感。音乐也是种语言,不同文化修养的人在听同一个乐句会有不同的解读,不同阅历的人甚至不同年龄的人在弹同一首乐曲指尖会流露不同的感悟,经历得多感悟就深。有句话叫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亲身经历,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去“经历”别人的人生,感悟大千世界。舞蹈能帮我们把音乐的形象具象化并提高我们的节奏感。还有,练习好的声音也很重要。好的声音是从内心﹑大脑,也是从手中发出来的。要发出好的声音,你要听过好的声音,因此应多听好的钢琴家演奏,多听音乐会﹑多参加钢琴大师班,听不同的大师讲课,聆听他们对不同乐曲细致的处理和声音的控制。这样在自己弹奏时才能尽可能运用好的声音﹑好的技巧弹出更接近作曲家想表达的音响。通过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以及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使自己的演奏含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与情感。

可见,不论是解决技术难题还是诠释音乐都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理性的分析与判断,然后再通过手把脑子里想到的变成现实。钢琴是一门手脑并用的艺术。在演奏中遵循手脑并用的原则将有助于我们在爱琴海中畅游!

[1]郭小革.指法、技巧和生动的音乐——访美国著名钢琴教育家索罗门·米科夫斯基.钢琴艺术,2003(07):18.

[2]约·霍夫曼.论钢琴演奏.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38-39.

[3]郭兰兰.钢琴弹奏技术的基础问题.钢琴艺术,1999(01):38.

[4]杜巴尔,顾连里.键盘上的反思-世界著名钢琴家谈艺录[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1:375.

猜你喜欢

钢琴家钢琴演奏弹奏
弹奏四步曲,抒写真感受——怎样写好读后感
老钢琴家的记忆消退之际(改编)
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与心理调控
如何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
最具有诗人气质的大钢琴家
我是小小钢琴家
一本可以用钢琴弹奏的中国民歌——鲍蕙荞序
布赫宾德的贝多芬阐释对钢琴演奏的启示
小星星
钢琴家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