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法律法规教育

2017-01-28

南都学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法律法规高校学生法律

何 之 君

(南阳师范学院 文史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6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法律法规教育

何 之 君

(南阳师范学院 文史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61)

现阶段大学生时常出现违法违纪现象,导致大学生违法违纪的原因是学生自身的法律法规观念淡薄、对思想品德课重视不够等,针对这种情况,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应充分重视法律教育,加强法律法规教师队伍的建设,开展灵活多样的法律法规活动,积极探索法律法规教育的深刻内涵,充分重视法律法规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法律法规;教育

一、法律法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一)法律法规具有标准制度性,能够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进行规范

法律法规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负面因素有着限制的作用,能够弥补和纠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的不足和缺陷。法律具备两种特性:一种为法律法规通过文字的形式明确地对权利及义务和触犯标准规定之后的惩罚与制裁形式;另一种特性为,法律法规是由国家政府部门的强制力来进行保证和实施的,并且设有专门的机构和组织来维护和保证国家法律运行的权威性。而道德却没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和准则,更谈不上具有违反道德之后该如何进行惩罚与制裁了,只是通过社会舆论来对道德缺失者进行思想观念及良心上的谴责,使其感到自责与羞愧,但总是显得约束力不足,因此道德标准必须提升到法律的范畴之内才能够确保其实现。在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使学生认识到法律法规的特点和作用,成为法律法规的忠实拥护者。法律法规既是国家对社会行为进行约束的有效措施,又是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行为活动的标准和规范[1]。

(二)法律法规能够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的行为活动更加理性化

法律法规对我们的日常行为活动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法律做出了明确的标准和规定,来作为对人们行为的评价标准。法律将人们行为活动所产生的后果进行了预测,进而使人们的日常行为活动保证在规定合理的范畴之内来进行,进而使人们能够明了行为活动所造成何种后果,在适合法律的范畴之内给予保护,对于触犯法律的行为活动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通过对大学生实行思想政治法律教育,能使学生辨别自己的行为是否违法和行为实施之后所造成的后果,避免不理智犯罪的情况出现,使大学生的行为活动更具理性。

(三)法律法规能够使学生的道德感得到强化

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由于法律对人未来的行为活动具有间接或者直接的作用和影响,所以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极其必要的,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教育能够使学生成为道德原则底线的忠实信守者。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对法律法规的知识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在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增设法律教育课程和内容,对大学生建立法律意识、传播法律常识和知识有着重要意义,能够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当中知法守法,并且能够衷心拥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在现实生活当中善于以法律的视角来看待和分析问题,并能够利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2],如果使学生自身真正地建立健全法律观念,那么将进一步提升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法律法规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大学生法律法规意识淡薄

现阶段的大学生群体,他(她)们中的绝大部分作为独生子女,由于从小在家庭当中受到父母和长辈的宠爱,养成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比较有个性,做事不为别人着想。很多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后,基本都是远离家乡到外地来读大学,所以突然失去了在家中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待遇,什么事情都要自己解决,偶尔还会由于生活和学习当中的一些小摩擦和困难而产生心理压力,但却无法向人倾诉,随着负面情绪的逐渐累积,很多大学生都会选择在网络发泄自己的压力和情绪,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当中,会遇到一些志趣相同的人群,他们互相传播各种复杂的信息,都在强调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及人生价值观都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所接触的负面信息较多,加之大学生的社会阅历较浅,鉴别各种复杂信息的能力较弱,所以容易出现犯法的情况[3]。目前所发生的大学生犯法的案件当中,很多案例都是由于大学生受到了外界一些因素刺激之后,进而控制不住情绪,在失去理智的状况之下所发生的,在犯罪时并没有去想其行为的性质和后果。

(二)部分大学生对思想品德课重视不够

现阶段的高校学生所成长的环境较为简单,是由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的过程,并没有步入过社会,真正和社会接触的机会也非常少。在平时除了校园学习生活就是接触电视和互联网络当中那些水平参差不齐的节目;缺乏鉴别真与假、对与错、善与恶的能力,因此,特别容易受到负面思想观念的干扰;很容易将社会和网络当中所接触到的负面思想和信息当成社会的主流,不能对事物和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和看待,进而在思想意识上产生茫然与困惑,对同学、家长和教师的劝说和教育反应冷淡。尊师重教是自古以来的一种美德,但在现阶段的大学当中,尊师重教的氛围在逐渐减退,学生自认为教师所讲的理论知识没有实际意义,到社会当中没有实际作用,所以在大学当中学生逃课的现象较为普遍,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体会不到教师的辛苦,更有部分同学在课堂上吃东西,点名之后无视教师的存在随意出入课堂,很多学生在上完教师的课之后还不知道教师的名字。近几年,由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负面因素对学生的影响较大,使学生的道德水准大幅度的降低,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低俗性和功利性的问题明显。

三、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法律法规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对法律法规教师队伍的建设

实行课改之后,高校将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两门基础课程进行了融合,形成了全新的逻辑体系,将法律法规政治教育作用进行有效的发挥,所以应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的法律法规教师团队。法律基础教育这门课程的教师大部分都是经过短暂培训和学习之后就担任这一岗位,不是专业出身,不具备系统的法律理论知识修养,对法律法规真正的内涵的把握有待加强,要把法律当中的真正含义讲授给大学生,应加强教师的自身法律专业知识素养,这是法律法规政治教育产生积极教育作用的基本前提[4]。

(二)法律作为实践性极强的实用学科,法律教育的活动需灵活多样

通过邀请法律人士到学校开展法律讲座,让同学们组织模仿法庭及在校园宣传栏当中设置法制专栏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的法律意识得以加强和提高;学校还可以通过和当地公安机关联系,将公安部门当中的普法人员请到校园,通过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让大学生直观和真切地感受到法律的威严[5]。

(三)对大学生的法律法规教育的深刻含义进行探索和研究

国家所制定的法律条文和政策的内容在实际应用中会不断地修正完善和补充,所以应不断地对法律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优化,与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内容及有关政策始终保持同步,在法律教学中应将时下热点与所讲法律理论基础知识相结合,充分地调动学生对法律学习的兴趣,活跃法律课堂氛围,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成效。

(四)应充分重视法律法规教育在家庭中的作用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对其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学生健康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及法律观念的形成与社会、学校和家庭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种认为孩子上了大学就不用对其管得太严任其自由发展的放纵方式是不正确的,家长要对孩子大学期间的思想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多和孩子进行思想的沟通和交流,一旦发现孩子思想方面的问题应和教师进行联系沟通,二者形成良好的联动,进而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让学生能够在大学期间建立起健康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及法律观念。

[1]王慧.高等教育中法律基础课的功能定位[J].湖北社科,2014(12):10-20.

[2]高树田.当代大学生犯罪心理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16):2-8.

[3]李丽清.法律与道德的界限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2):16-26.

[4]颜吾佴.由大学生刑事案件引发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导刊,2011(7):101-103.

[5]田树国.论当代大学生犯罪增多的原因与预防[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6):11-16.

[责任编辑:谭笑珉]

2017-01-11

何之君(1987— ),女,河南省南阳市人,法学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

D432.62

A

1002-6320(2017)03-0115-02

猜你喜欢

法律法规高校学生法律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让人死亡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