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型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2017-01-28何耀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学生导师

何耀华

科研型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何耀华

科研型医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完成科研实验任务,又需要掌握基本临床知识和操作。在实践中如何做到上述两点的兼容并蓄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对科研型博士的临床教学实施效果及主要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从科研型医学生临床兴趣培养、研发临床结合方式、导师的任务及工作模式三方面做具体阐述,希望能为进一步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医学教育;临床能力;科研型医学博士

近年来,根据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高学历临床型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是解决目前就医困难的关键方法。我国已于2001年批准部分高水平院校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1]。在此基础上,如何使科研型医学生在不影响课题进度的情况下获得较为全面的临床基础实践技能的训练,使莘莘学子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既具备科研探索的兴趣和能力,又练就扎实的临床功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1 科研型研究生培养现状

科研型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注重相关的基础理论积累和前沿知识的收集整理,分析总结最新的本专业研究热点进展结合临床需求进行创新研究和教学、管理等工作。这需要大量的文献学习和实验探索,由于科研工作的相对封闭性和学校培养计划的考核侧重科研论文的质量,导师很容易忽略了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现阶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面推开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具体实践操作技能的短板,但欠缺科研理论知识与临床工作的结合,许多学生在规范化培训后感觉科研能力明显下降[2]。医学本身还处在一个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同时疾病本身也在不断的进化和变异,医疗工作就是逆水行舟的过程,只有在临床工作中多思考、多尝试、多创新才有希望最终战胜病魔。所以科研本身就是医疗的一部分,科研思路来源于临床实践,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很难找到正确的科研方向;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不仅可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对疾病进行全面认知的过程,这是不能通过阅读他人的研究成果来获得的。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临床与科研孰轻孰重,而是如何提供一个可以寓科研于临床的学习工作环境。

目前科研型医学研究生的教育工作是由导师全面指导和监督[3]。在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时,往往只注重文献和实验进度的汇报和讨论,与临床问题完全脱节。医学教育不同于基础学科的教育,与工程和信息化学科类似,医学科研的最终目的是临床应用,如何让学生在最新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与临床需求之间建立可行的联系从而促进成果转化到实践中来应该是医学研究生及导师的主要任务。作为临床和医学基础科研之间的桥梁,导师应该起到引导学生把所学向所用转化的关键作用。通过在组会中相应调整了教学形式,学生进行例行汇报后导师及教研组成员主持进行病例讨论。不同于临床疑难病例讨论的诊断治疗讨论,重点在此提出相关病例的最新研究进展,相关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前景等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将临床需求与基础学科相结合的环境,培养学生的科研转化思路和兴趣。基础医学教育大量的医学专业常识必须通过一个积累过程,掌握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是临床实践的基础。教师教学素质在此阶段起关键性的作用,为了扩大学生接触的知识领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还和中科院及交通大学生物转化教研室开展合作交流,针对相关问题定期举办学术交流会,将实验技术和材料学的最新进展融入到医学临床课的教学中[4],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科研实践和临床学习热情,起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用。

2 科研型研究生培养的模式

临床医学教育是一个实践知识积累的过程,如何让科研型学生适应新的工作学习环境是个难题。刘莹等[5]尝试的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心模式提供了一个科研向临床转化的的过度模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在教学中也采用了类似的实践教学中心,通过标准化病人全面评估培训对象的临床技能水平、医患沟通技巧和实践教学效果。数字化中心资源开放与共享提供课程内容、课堂录像、教学视频、手术视频等供学生业余时间学习和复习。科研型学生能用来参与临床的时间非常有限,高度集成化的模拟化教学和实践提供了让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实践的机会,也有助于消除学生初上临床的紧张和焦虑感。但在教学中也发现科研型学生在进行相关学习时的注意力通常都集中在临床知识技能上而忽略了科研转化能力的培养,只注重学习已经成熟的疾病诊疗指南和操作技术而缺乏对其的思考,导致科研能力的退化。故需要采取专门的针对性临床导师的全程导师制模式,在学习成熟的治疗体系时提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针对学生的课题方向布置相应的课题设计训练,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研究内容进行创新性尝试,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医学生的临床和科研转化能力,并指导其将科研工作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6]。导师应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指导学生文献知识的归纳、总结和对疾病及治疗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创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临床实践-思考-文献检索总结-创新-试验-实践的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思维模式,同时通过文献检索和资料整理熟悉当今世界医学前沿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研型研究生培养的模式和教学方法目前还是百家齐放,百花争鸣的状态。各个院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总体上都由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完成整个课题和实验培训过程后进行论文撰写[7]。为了适应我国医疗改革的需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进行更好的衔接,科研型研究生对临床能力的培养应该更注重将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而不是对某一科的精通。有研究指出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对八年制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有重要的作用[8],所以科研型研究生的学习模式可以借鉴八年制医学生培养模式进行适度调整,在科研课题的选择和研究方法的设计上更贴近临床,同时进行广泛的学科间合作分工,注重培养学生将各种实验方法应用到临床需求的研究中来,而不是将大量精力用于学习基础实验的原理和操作。但是同时应该意识到这种合作分工不应以科研成果为目标,而应该重点进行医研转化的科研过程训练,进行从临床问题分析、试验设计到可行性分析、合作分工和结果整理分析直至成果转化等整个过程的科研训练,才能获得今后在医学科学领域进行独立研究和创新的能力。如何让学生熟悉临床的需求应该是导师的主要任务,不应该将大量的时间用于专科技术的学习。根据以往的经验,科研型学生在这个阶段往往喜欢深入到某个过于局限的领域中去研究,这样容易获得研究成果和较快的发表学术论文,但会引起视野的局限和成果转化价值的下降。导师应该及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建立从入学到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的系统思维,使其充分认识到通过牺牲科研拓展能力培养来强化专精过于学术的课题会影响以后对医学思维的发展和成果转化技术的理解和学习能力,即使今后在临床工作中有了新的想法和经验总结也会因为缺乏合作和创新的能力而不能进一步加以实践研究,这对个人和医学界都是极大的浪费。

3 讨论

目前国家正在进行医疗卫生系统的改革,如何对科研型医学研究生的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国家的需要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任务。医学知识博大精深,医学技术与疾病的博弈时刻都在进行,如何使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主动探索的科研态度,能够合理的把科研与临床工作融为一体促进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是每一个医学教育者的责任。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1,20(5):2-6.

[2] 段链,陈红,路阳,等.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1):24-26.

[3] 董然. 外科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 中国医药,2014,9(8):1241-1242.

[4] 沈洪妹. 医学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J]. 西北医学教育,201l,19(6):1173-1175.

[5] 刘莹,曹燕,李萍,等. 建立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心的实践与思考[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147-149.

[6] 刘锡仪,刘浩宇. 医学生创新教育的探讨[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5(2):16.

[7] 李伟华,李传云,张爱英. 如何提高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J]. 继续医学教育,2014,28(10):88-89.

[8] 罗庚求,文继舫,周建华,等. 八年制临床医学生科研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1):49-50.

Discussion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Clinical Ability of Researchoriented Medical Students

HE Yaohua Department of Sports Medicine, The Sixth People's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3, China

The training target for research-oriented medical students is to make students complete the task of scienti fi c research experiments and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clinical operation within limited time. How to achieve the inclusiveness of these two points above in practice is urgently needed to be solved. A re fl ection was conducted on the clinical education e ff ect and main problems of research-oriented medical doctors in this paper and detail explanation was made from fostering the clinical interest of research-oriented medical students,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combination methods, and the tasking and working mode of tutor,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teaching reform.

medical education; clinical ability; research-oriented medical doctor

R-4

A

1674-9308(2017)10-0054-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10.026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上海 200233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医学生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V eraW an g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爱情导师
36位导师的创业建议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