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青少年心理素质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

2017-01-28张大均苏志强王鑫强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张大心理素质量表

张大均 苏志强 王鑫强

(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暨心理学部,重庆 400715)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成都 610106)(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昌 330022)

儿童青少年心理素质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

张大均 苏志强 王鑫强

(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暨心理学部,重庆 400715)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成都 610106)(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昌 330022)

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研究,心理素质已有30多年的研究历程,对其进行系统的回顾与展望,既是出于梳理总结以往研究得失的考虑,也是将心理素质研究推向新的高度的必然需要。首先,本文阐述了心理素质研究产生的背景,并详述了心理素质概念、结构和测量工具的提出、完善和成型的历程;其次,在整理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心理素质的发展特点及其形成和作用机制;最后,阐述了心理素质研究成果的学术影响及推广应用,并对心理素质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心理素质,内在结构,发展特点,作用机制。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心理素质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心理素质研究在中国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西南大学张大均教授团队,秉持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理念,开创了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素质的系统研究。本文通过对该团队30年来开展的儿童青少年心理素质研究的系统回顾和展望,以期进一步推动心理素质这一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要求的研究领域向纵深发展,为促进心理学研究面向国家发展需求提供借鉴。

1 研究背景

1.1 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

人才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是振兴中华、走向强国之路的根本。20世纪初,为了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党中央、国务院在《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中首次正式提出了 “人才强国战略”;2010年6月国家继续出台了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内容是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则是对人内在素质的提升。因此,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研究是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1.2 实施素质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素质教育理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思想,其产生和发展也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1985年发布的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紧接着在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首次提出了 “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总体来讲,学生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含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心理素质作为人们素质结构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既反映了生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发展水平,又制约这两种素质的发展,起中介作用 (张大均,2004)。因而,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开展心理素质研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2 心理素质的概念与结构探讨

2.1 心理素质概念的不断完善

对于心理素质概念的界定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心理素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而对其概念的界定也更为完善。一方面,张大均教授的研究团队从理解 “素质”概念开始,并尝试从结构-功能的角度解释心理素质的内涵,所谓结构-功能角度,就是解释事物的内涵时,不仅要从事物的本身要素去理解,而且要从事物与其外在环境的关系去理解。因此,心理素质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个是个体内部的身心特质,即内在的心理内容;二是个体的适应能力,即拟合环境的功能价值 (王滔,2002;张大均,冯正直,2004)。另一方面,张大均等人运用问卷调查和因素分析等量化研究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运用较为广泛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结合技术性文献分析、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等分析手段,对学生心理素质概念和成分进行了探讨,并对教育心理学专家、中学教师、教育系大学生的开放式问卷进行分析 (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2000;冯正直,张大均,2001a),以此形成了对于心理素质概念及其内在成分的科学认识。这使得该团队对于心理素质概念的界定既有理论上的指导,又具备了实证上的支持。

基于理论探析和实证考察,张大均等人早期将心理素质界定为: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2000)。考虑到 “东西”一词不符合心理学术语的规范表述和指代不明,在随后的定义表述中将其置换为 “刺激”一词,且原定义中在表述其特征时没有突出心理素质的内隐特征,以及对心理素质的功能表述不够完善。因而张大均研究团队在随后的定义中对其进行了完善,具体定义为: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具有基础、衍生和发展功能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 (张大均,2003)。随着对心理素质功能的不断深入探讨,张大均等人发现以往定义中缺少对于心理素质自组织功能的表述,以及心理素质与发展行为关系的阐释,因而在随后的定义中,进一步将心理素质界定为 “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并具有基础、衍生、发展和自组织功能的,并与人的适应-发展-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 (Zhang,Wang,&Yu,2011)。

2.2 心理素质结构从层次到双因子的发展

关于心理素质的结构,张大均研究团队对心理素质的层次结构观和双因子结构观进行了多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证考量。这两种结构观均是心理素质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存在丰富了关于心理素质结构的探讨,有助于我们对心理素质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

具体来说,心理素质的层次结构观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包含从稳定的内源性心理基质到外显的适应性行为习惯的多层面的自组织系统 (武丽丽, 2016),包括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性因素三个维度,并将其具体化为22种成分 (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2000;冯正直,张大均,2001a, b)。在此结构中,各成分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相互之间也有着承接关系,其中认知因素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品质,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具体操作,是心理素质结构最基本的成分;个性因素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对待活动中的个性心理表现,虽然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具体操作,但是具有动力和调节机能,居于心理素质的核心地位;适应性因素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和谐协调的能力,它是心理素质结构中最能体现衍生功能的因素,也是认知特性和个性品质在个体的适应-发展-创造行为中的综合反映 (外显行为方式) (张大均,2003;Zhang,Wang,&Yu,2011;张大均,王鑫强,2012;Wang&Zhang,2012)。后续研究中对于心理素质结构的探讨,多是在保持心理素质认知、个性和适应性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对具体的因子进行一定探索,或侧重于其结构的 “精细化”(王滔,2002),或侧重于其 “合理内核”的探索(张大均,苏志强,2015)。

随着对心理素质结构的深入探讨,心理素质层次结构观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比如容易混淆各层次因子间的特殊效应和共同效应;在结果解释上,当分别探讨心理素质层次结构观中的认知、个性和适应性因素时,往往面临着分开探讨后是否还是心理素质的质疑。为此,张大均研究团队又从 “双因子”的视角对心理素质进行了结构上的再审视,心理素质双因子模型包括 “基因子”和“特殊因子”,前者强调心理素质的基本特性,参与心理活动的各个层面,后者则包括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三个维度。武丽丽 (2016)比较了心理素质的层次结构模型和双因子模型,结果发现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双因子模型比一阶三因子和二阶三因子模型要拟合的更好,且各项拟合指标均最佳。从而在实证上验证了心理素质双因子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3 心理素质与人格、核心素养、心理韧性相关概念的辨析

区分和辨析心理素质与人格、核心素养、心理韧性等其他变量的关系,可以进一步明确心理素质的概念及其在心理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心理素质与人格。心理素质是中国的本土化概念,人格是西方心理学中常用的概念,有研究者直接将心理素质看成是人格 (刘华山,1999),也有人将人格看作是心理素质的有机成分 (钱含芬,1996)。张大均研究团队则认为心理素质与人格存在如下区分:在基本含义上,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而心理素质则是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内容要素和功能价值的统一体;在结构特点上,人格的基本维度在特质上是同质同层面的;而心理素质的基本成分则是根源特质与适应特征等不同层面的整合;在研究的基本任务上,人格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探求制约人们外显行为的内在根源性人格特质;而心理素质的基本任务不仅要探求其心理和行为内在依据,而且要揭示其外在的适应性功能;人格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在思想、情感和行为上的稳定的个体差异,而心理素质则表现为内在稳定差异和外在适应、健康功能的整合。心理素质是以人格为内容结构前提的,而人格内容是否能进入心理素质内涵,还要以它们是否具有相应的适应和健康功能为取舍依据 (张大均,2003)。

其次,心理素质与核心素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认为 “素养 (competency)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 (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 (张华,2016)。褚宏启 (2016)将核心素养界定为 “为了适应21世纪的社会变革,人所应该具备的关键素养”。心理素质和核心素养两者之间的区别,一是内涵结构。心理素质是包含认知、个性和适应性的自组织系统,对各个成分均有着较为清晰的界定,且各成分相互之间有着层次结构上的关系。而对于核心素养来说,素养是适用于特定情境的必要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在成分上心理素质与核心素养有所重合,但在结构上却存在很大差异,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二是产生和发展。心理素质是 “先天”与 “后天”的合金,先天的生理条件为心理素质的发展提供基础。但核心素养则强调 “素养”是后天习得的,而非与生俱来的心理特征 (张华,2016)。三是功能作用。心理素质是个体内在的基本特质和品质,强调心理素质的内在各项品质参与心理活动的各个层面,而核心素养则强调自身的 “高级素养”,学生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素养有优先顺序,核心素养是学生需要发展的高级素养 (褚宏启,2016)。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心理素质和核心素养有着不同的内涵和结构,其形成发展和功能作用也有着很大的差异。

此外,心理素质与心理韧性。心理韧性是指曾经历或正经历严重压力/逆境的个体,其身心未受到不利处境损伤性影响甚或愈挫弥坚的发展现象(席居哲,左志宏,WU wei,.2012)。张大均和王鑫强等人认为与本土化的 “心理素质”概念相比,心理韧性是个体心理素质的重要体现 (Zhang, Wang,&Yu,2011;王鑫强,张大均,2012),然而两者也存在着区别 (王鑫强,张大均,罗俊, 2014)。一是在概念产生的背景上,心理素质是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和针对 “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和普适性。而心理韧性概念产生于具体的个体现象,即儿时曾经经历逆境,但长大后并未出现明显心理社会功能问题的现象。二是在内容上,心理素质包括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三种成分,多强调的是个体的内在稳定性品质。而按照胡月琴和甘怡群 (2008)的界定,心理韧性包括个人力和支持力两个成分,前者包括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后者包括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强调内在品质的同时也注重外在支持。但就具体品质来讲,心理韧性的个人力具体因子多包含于心理素质的认知和个性品质。三是在功能上,心理韧性强调面对逆境时,个体的复原力或抗压能力,而心理素质所具备的积极效应却不仅限于此,按照张大均等人的界定,心理素质还包括基础、衍生、发展和自组织等功能。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心理韧性的内在个人力在内容上包含于心理素质;而在功能上,心理韧性是心理素质积极功能的体现之一。

3 心理素质的测评工具研发

心理素质的测量工具是制约心理素质研究深化的重要瓶颈,也是张大均团队花费时间和精力较多的地方,现有的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包括小学生版、中学生版和大学生版,每个版本都经过了多次修订。这些不同版本的各学段心理素质量表,都拥有一致的三维结构,未来研究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选取。

3.1 小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研发历程

小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经历了大约15年的历程。首先是张大均指导刘衍玲于2000年完成了 《小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初步编制,该量表二阶包括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三个维度,一阶包含十四个因子,共计69道题项,采用三级评分 (刘衍玲,2001)。该量表初步满足了小学生心理素质测量的需要,但在使用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比如内容侧重于测量与学业能力相关的心理素质。有鉴于此,易雯静和郭成以刘衍玲编制的 《小学生心理素质量表》为蓝本进行了初步修订。此次修订主要是对原来的一阶十四因子进行了整合和增删,但总体仍保持心理素质二阶三个维度和一阶十四个因素的量表结构,包括54题项,但改为五点评分 (易雯静,2010)。初修后的量表虽然在一阶结构、测量内容和测量方式上有所完善,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原量表偏重学业心理素质的不足,使量表题项与心理素质测量结构更吻合,但仍存在结构不够简练、某些题项内容效度不高和施测耗时等问题。源于此,张大均和苏志强 (2015)通过理论探讨、质性访谈和三次实证分析,对小学生心理素质量表进行了第二次修订,最终修订的量表包括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三个维度,十一个一阶因子,共计36个题项。

3.2 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研发历程

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时间相比小学生心理素质量表更早,早在2000年,张大均和冯正直等人从正常人心理活动内容和水平出发,对专家、教师和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并做因素分析,编制了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该量表采用三级评分,包括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三个维度,共22个因子,207个题项 (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2000;冯正直,张大均,2001b)。由于题项过多,使用起来较为复杂,为严格区分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本质区别,杨念在张大均指导下对该量表做了进一步的修订。在保持已有心理素质三维结构的基础上,本次修订采用五级评分,并以 “力求评估心理素质的核心特征—品质”为首要原则,从惯常的、稳定的习惯性行为倾向和典型行为特征中进行项目收集和编制评分,最终获得116道题,包括认知、个性和适应性3个维度和30个因子的量表 (杨念, 2011;王鑫强,覃丽,2014)。然而为了减轻中学生的做答负担,精确测评出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核心心理素质因子,王鑫强和张大均等人在文献分析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纵向研究与多轮横向研究考察原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因子及题目与心理健康指标的关系,最终修订出了包含认知、个性和适应性3个维度,共12个因子和36道题的简明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 (健康版),用于测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有密切关联的核心心理素质 (王鑫强,张大均,苏志强,2016)。

3.3 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研发历程

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初始于2002年,王滔在张大均指导下编制而成。该量表包括认知、个性和适应性3个基本维度、10个因素和26个成分,共130个题项,采用五级评分 (王滔,2002;王滔,张大均,陈建文,2003,2008)。但由于该问卷存在因素定义的属性不一致,有的侧重于能力,有的侧重于状态,未能更好地测量到心理品质,龚玲和张大均等人在王滔所编制量表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修订,修行后的量表共计118个题项,仍保持心理素质认知、个性和适应性的三维结构,但力求通过惯常的、稳定的习惯性行为倾向和典型行为特征来评估心理品质 (龚玲,2011;龚玲,张大均,王金良,2014)。紧接着,王鑫强和张大均等人(2016)在龚玲 (2011)和杨念 (2011)等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测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核心心理素质为宗旨,通过多轮调查和理论分析,修编出了简明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 (健康版)。该量表评分共36道题,因子结构与3维度12因子的简明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 (健康版)相一致,同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外部效度 (王鑫强,张大均,张雪琪,苏志强,2016)。

此外,针对中国的教育国情,张大均研究团体还编制针对学生的某一特定群体和特定情境的心理素质量表,比如曾天德 (2008)编制的师范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量表,张大均和江琦 (2004)编制的中学生考试心理素质量表。

4 心理素质的发展特点研究

人的心理素质结构是不断地发展完善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是一个不断累积的量的变化过程,是连续统一的,从发展的角度探讨心理素质及其培养已成为共识。学校教育是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进行的,需要不同的教育内容、方式和策略与之相匹配。不同学段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也需要我们根据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学段特征来制定,但首先需要对大学、中学、小学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特征有清晰的认识。

首先,已有研究均发现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但在发展的状况上却存在分歧。例如,有研究者调查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水平在逐渐增加 (田澜,曹祥勇,连昌庆,2004);但易雯静 (2010)和苏志强(2016)的调查却发现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总体呈“V”字型的发展状况。此外,张大均和苏志强采用时间序列追踪的范式,对403名小学三年级学生进行了18个月的纵向追踪,其所得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呈现分段线性增长的趋势,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在逐步增长。尤其在四年级上学期,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速度要快于其他时期 (苏志强,2016)。此纵向追踪的结论符合张大均 (2004)早期对于心理素质的理论探讨,即人的素质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素质的发展水平也遵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

其次,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冯正直等人的调查发现中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在初、高中阶段分别表现为初二>初一>初三,高二>高一>高三 (冯正直,2003;冯正直,张大均,范华泉,2004),但王鑫强和覃丽 (2014)、李悦(2016)等人对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学生的调查结果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王鑫强和张大均 (2015)对中学生进行的11个月追踪研究还发现,在初一和初二10月份到初二和初三9月份的时间内,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得分有所下降,这意味着在整个初中年级,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状况在不断的恶化。在高一上学期10月份到高二9月份的时间内,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所下降,而在高二上学期10月份到高三9月份的时间内,学生的心理素质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这说明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呈 “V”字型的发展态势。

最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同样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王滔、张大均和陈建文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年级差异具体表现为大二>大三>大一>大四 (王滔,张大均,陈建文,2003),但龚玲、张大均和王金良 (2014)的调查却发现心理素质因子得分表现出大一、大三显著优于大二、大四的发展趋势 (龚玲,张大均,王金良,2014)。较为遗憾的是,对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追踪研究还比较匮乏,需要以后的研究给予进一步完善。

综上,从小、中、大三个学段的现有研究来看,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存在以下两大特征:一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其心理素质是在不断发展的。该结论在小学生和中学生的追踪研究中均有所体现。按照张大均 (2004)的观点,心理素质的发展,在水平上,总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在功能上,总是从不系统、不完整、不健全到系统、完整、健全的发展;在结构上,总是从单一性向综合性、整体性发展。二是外在的环境会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也表明了人的素质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它的发展处于 “从平衡——不平衡——平衡”这样一个循环运动态势之中。在整个中学阶段,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成一种 “V”字发展态势,而在大学阶段则呈现出波浪形的发展状况。这说明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达到了一定的平衡点后,在学段初期或后期,由于面临入学适应和邻近重大考试或工作等环境事件,学生需要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内外环境,来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5 心理素质的作用机制探究

心理素质作为个体心理内容的一种基本特质,它参与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并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学业发展和行为习惯等内在心理状况和外在行为产生影响。

一是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心理素质研究的一个切入口,因而两者关系的理论阐述和实证研究成为心理素质研究的一个重点。张大均和王鑫强 (2012)对此进行过分析,认为心理素质本质上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特性,而心理健康则是一种心理状态,它们是人的心理现象两个重要的侧面,存在本质区别,但两者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即从心理素质的功能来看,心理素质的高低与心理健康的水平有直接关系,心理健康是心理素质健全的功能状态和标志之一;从心理素质的内容要素-功能价值的统一性意义来看,心理健康只是心理素质的一个层面,即功能性层面;二者的关系本质上是 “本”与 “标”的关系, “心理体质”与 “心理状态”关系。基于此论断,结合中医体质学思想,王鑫强和张大均提出了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模型,该模型包括心理素质的形成机制亚模型和作用机制亚模型 (王鑫强,张大均, 2012;Wang&Zhang,2012)。其中,心理素质的作用机制亚模型认为心理素质作用并调节着个体内外两个心理环境,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维持和发展的关键,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除起直接作用外,还起着关键的间接作用和调节作用,它与心理健康相互影响,动态发展。针对大中学生的系列实证研究结果也初步支持了该模型的观点 (王鑫强,苏志强, 2015;王鑫强,王洁,张大均,2016;Wang,Zhang, &Zhang,2016)。

二是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张大均认为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那些具有健全心理素质的人,凭借自己的能力和人格的优势,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达到积极的社会适应状态;而那些心理素质欠佳的人,则可能无力适应或调控社会环境而处于不适应状态。可见,从心理素质的内容要素-功能价值的统一性意义上看,社会适应是心理素质的一个层面,即功能性层面 (张大均,2003)。基于此论述,苏志强和张大均等人 (2016)采用横断调研和纵向追踪相结合的方式考察了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其横断调查结果表明,心理素质可以显著预测学生的社会适应,而应对方式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之间有着显著的中介作用。纵向追踪的结果也发现,学生的心理素质可以显著预测其抑郁感、孤独感和友谊质量等因素,且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会对其应对方式产生直接的制约或促进作用,进而影响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

三是心理素质与学业发展。张大均等人系统考察了心理素质与学生学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内部机制,认为心理素质能从整体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技能与适应机制,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张大均,刘衍玲,洪显利,2000;刘衍玲,2000)。随后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学业优秀和学业不良的小学生在心理素质的各个维度上均有着显著差异 (张大均,刘衍玲,郭成,2004),心理素质对小学生、高中生的学业成绩均具有积极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刘衍玲,张大均,郭成,2006;张大均,刘衍玲,冯正直,2007)。

四是心理素质与行为习惯。张大均研究团队认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总是受良好的心理素质支配的,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人的心理素质一经形成在相应情境中会产生条件性反应,表现出与之匹配的行为,进而形成一定的适应能力。武丽丽 (2016)对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进行观察后发现,高心理素质组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显著少于低心理素质组,且小学生心理素质及其认知品质、个性品质、适应性分维度都对课堂问题行为有显著的负向预测效应 (武丽丽,2016)。

6 心理素质的形成机制研究

基于张大均 (2003,2004)对心理素质内涵的分析,张大均研究团队构建了心理素质形成机制模型 (王鑫强,张大均,2012,2015)。该模型认为心理素质是在后天社会文化环境与先天遗传生理基础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将外在刺激逐步内化而形成的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心理品质,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会进一步对社会文化环境进行能动的选择,趋利避害,从而选择性的接受环境的影响进而维持或促进着心理素质的发展变化。张大均研究团队对此进行了丰富的实证探索。

首先,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苏志强 (2016)对于小学阶段心理素质的追踪研究发现,在儿童的脑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成熟发育,其心理素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同时,张娟(2016)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fMRI技术考察了不同心理素质水平大学生在静息态下脑自发活动的差异,以及在对情绪信息进行加工时的大脑活动情况,结果发现高低心理素质水平大学生在一些脑区上的激活程度存在差异,在静息和任务两种状态下,高低心理素质水平组大学生在脑区的激活程度上都存在差异。在静息态下,与低心理素质水平大学生相比,高心理素质水平大学生激活增强的脑区主要有额上回、前扣带回、右侧海马旁回等,这些脑区都是默认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心理素质的形成依赖于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以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为例,胡朝兵(2003)系统的考证了家庭教育资源状况和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关系,所得结果表明,无论是客观的家庭资源还是主观性的家庭资源,均与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有着显著的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个体自身所处的环境会对其心理素质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个体到底是通过哪种方式形成自身的心理素质呢?张大均、李晓辉和龚玲 (2013)从文化历史活动论理论的视角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心理素质作为一种由外界刺激内化而成的品质,其形成也必然是主体不断跨越最近发展区的动态发展过程。在内容上,心理素质属于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其形成与发展遵循高级心理机能发生的基本规律——内化;而在方式上是通过符号工具的中介作用,通过主体不断参与实践活动而形成。此外,还有人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构建了心理素质结构形成的动态融合模型,认为心理素质的形成是与周围环境不断排斥和融合的过程 (雷鹏,关幼萌,陈旭,王雪平,2012)。

7 心理素质研究成果的学术影响及推广应用

张大均教授领衔的心理素质研究团队,经过30多年的悉心探讨,其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均取得了较好的学术影响及推广应用。例如,通过CNKI学术趋势检索 “心理素质”,在国内的心理素质研究学术影响排名前十位中,课题组成员所占名额过半(王鑫强,张大均,2015);主编出版了 《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概论》 (张大均,2014)、 《小学心理素质教育》 (郭成,2014)、 《中学心理素质教育》(陈旭,2014)、 《大学心理素质教育》 (冯正直, 2004)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视角研究丛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成果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调查》 (张大均,陈旭,2009), “十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最终成果 《当代中国青少年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张大均,2010),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教育学类)项目最终成果 《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及实施策略研究》 (张大均,2014)。

其次,该团队具有本土特色的心理素质研究还获得了国际影响力 (陈英和,2012),例如国际著名出版机构美国NOVA科技出版公司出版了《Methods and Implementary Strategie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s Psychological Suzhi》,美国出版的国际著名工具书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 Schools(2nd)》,将张大均研究团队的心理素质研究看作是中国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并 在 “Applications ofPositive Psychology to Schools in China”一章给予了较大篇幅的介绍(Furlong,Gilman,&Huebner,2013)。

此外,除探讨上述学术问题外,张大均研究团队还致力于心理素质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例如该团队在重庆潼南区、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等地区建立了合作良好的实验基地,起到了示范效应;编写出版了涉及各学龄段的诸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心理素质训练》、 《小学生心理素质训练》等30余本 (套)系列教材;多次运用所编制的心理素质测评工具对我国大、中、小学生进行测评,为我国的心理素质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其中2015年就在我国的华东、华南、华北、华中、东北、西北、西南七大片区对大、中、小学生进行了系统性的抽样,实施了中国人心理素质基本普测研究,施测惠及群体达1万3千人。

8 心理素质的未来研究展望

8.1 心理素质理论结构的完善及模型建构

心理素质自身理论思想的不断完善是推动心理素质研究的基石,而心理素质相关模型的建构也是推动心理素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心理素质自身内在结构的多视角探讨,从层次结构模型到双因子模型,每一次的理论推进都为我们揭示心理素质的本质特征有着重要作用,也为心理素质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二是心理素质形成机制理论的再深入。已有研究从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对心理素质的形成进行了探讨 (胡朝兵,2003),但在缺乏完善理论支撑的情况下,现有研究就存在落脚点零散,缺乏系统性等特征。三是心理素质作用机制模型的拓展。王鑫强和张大均 (2012,2015)所构建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对于推动心理素质作用机制的探讨有重要启发意义,但心理素质的积极作用却不仅限于心理健康领域;同时,从心理素质的内涵界定中可以发现,心理素质的 “基础、衍生、发展和自组织”功能也有待更深入的挖掘。

8.2 多方法视角下心理素质研究的开展

研究方法虽然是为解决问题而存在的,但每种方法背后却有着其自身的逻辑框架和学术思潮,因而对研究方法的了解和掌握也有助于启发我们对心理素质的研究。在心理素质的研究体系中,横断调研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这对于解释心理素质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在揭示心理素质的发展规律及其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时,就显得较为不足,而纵向追踪的方法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发现心理素质的发展特点,构建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 “心理素质发展图谱”,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发现心理素质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因而值得大力提倡。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手段已成为当代心理学研究的 “中流砥柱”,张娟 (2016)已采用fMRI技术考察了高低心理素质个体的脑活动差异,未来研究中采用脑生理手段揭示心理素质的内在生理特征和功能作用,将有助于将心理素质研究引入到一个新的高度。值得注意的是,质性研究方法是心理学方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采用质性观察或访谈的方式,对于揭示心理素质的形成和作用有着不可估量的支撑作用。

8.3 与国际心理学研究的接轨

积极心理学成为一种思潮,心理素质又被称为具有本土特色的积极心理学研究 (Furlong,Gilman, &Huebner,2013),因而与国际积极心理学的接轨,可以进一步推动心理素质研究的长远发展。与国际积极心理学的接轨,首先要 “引进来”,这包括研究聚焦点的关注和方法学思想的引进。心理素质研究在本土中国的兴盛,除了有外在环境因素的推动作用外,也在于 “心理素质”本身具有深远的实用意义。因而从心理素质的视角解决国际前沿性问题,提供一种 “中国方案”,或许能获得更多国际同行的认同。其次,心理学本身就是 “舶来品”,借鉴国际心理学研究中最前沿的方法学思想,对于探讨本土化色彩浓烈的心理素质会大有裨益。此外,还要 “走出去”,心理素质是具有中国教育特色的心理学研究,通过外文期刊投稿、国际学术活动的参与等形式,将心理素质的思想推广出去,使其成为一种思潮也未尝不可。

陈旭.(2004).中学心理素质教育.西南师大出版社.

陈英和.(2012-06-25).具有本土特色的心理素质研究获得国际影响力——评 《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及实施策略》.中国社会科学报,p2,A08.

冯正直.(2004).大学心理素质教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冯正直,张大均.(2001 a).中学生心理素质概念和成分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7(6),56-61.

冯正直,张大均.(2001b).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研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0(3),223-225.

冯正直,张大均,范华泉.(2004).中学生心理素质特点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27(4),890-895.

龚玲.(2011).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修订.西南大学.

龚玲,张大均,王金良.(2014).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与评估.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0(3),86-92.

郭成.(2004).小学心理素质教育.西南师大出版社.

胡朝兵.(2003).家庭教育资源结构、特点及其与小学生心理素质关系的研究.西南大学.

胡月琴,甘怡群.(2008).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心理学报,40(8),902-912

雷鹏,关幼萌,陈旭,王雪平.(2012).进化心理学对心理素质结构研究的整合与重构--以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研究为例.心理学探新,32(2),99-103

刘华山.(1999).试析学生心理素质特征与结构.教育研究与实验, 4,52-53.

刘衍玲.(2000).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高中生心理素质的比较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6(3),75-79.

刘衍玲.(2001).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西南大学.

刘衍玲,张大均,郭成.(2006).小学生心理素质对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小学生心理素质对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中国特殊教育,9,68-72.

钱含芬.(1996).学生心理素质与学生成就相关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33-38.

苏志强.(2016).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及其与压力认知和社会适应的关系.西南大学.

田澜,曹祥勇,连昌庆.(2004).黄石市249名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特点.中国学校卫生,25(6),720-721.

王滔.(2002).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研究.西南大学.

王滔,张大均,陈建文.(2003).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特点研究.心理科学,26(5),847-850.

王滔,张大均,陈建文.(2008).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4(1),122-127.

王鑫强,覃丽.(2014).川渝鄂中学生心理素质显著及特点的调查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1),86-91.

王鑫强,苏志强.(2015).大学生心理素质之个性品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视角.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1(6),110-114.

王鑫强,王洁,张大均.(2016).大学生心理素质与积极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启示.教育评论,(3),105-108.

王鑫强,张大均.(2012).初中生生活满意度的发展趋势及心理韧性的影响:2年追踪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8(1),91-98.

王鑫强,张大均,罗俊.(2014).心理素质与心理韧性的联系与区别:基于理论与实证的分析.应激与心理健康——第四届心理健康学术年会摘要集,26-27.

王鑫强,张大均,苏志强.(2016).简明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 (健康版)的修订及信效度研究.心理学探新,录用待刊发.

王鑫强,张大均,张雪琪,苏志强.(2016).大、中学生简明心理素质量表健康版的修订及信效度研究.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155-156.

武丽丽.(2016).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与心理素质的关系:一项观察研究.西南大学.

席居哲,左志宏,WU wei.(2012).心理韧性研究诸进路.心理科学进展,20(9),1426-1447.

杨念.(2011).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修订.西南大学.

易雯静.(2010).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的修编及其特点研究.西南大学.

曾天德.(2008).师范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结构及量表编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132-138.

张大均.(2003).论人的心理素质.心理与行为研究,1(2),143-146.

张大均.(2004).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概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大均.(2014).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及实施策略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张大均,陈旭.(2008).中国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调查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大均,冯正直.(2004).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和结构初探.心理与行为研究,2(4),582-585.

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2000).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6(3),56-62.

张大均,江琦.(2004).中学生考试心理素质量表的初步编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9(3),504-508.

张大均,李晓辉,龚玲.(2013).关于心理素质及其形成机制的理论思考 (一)——基于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探讨.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9(2),71-76.

张大均,刘衍玲,冯正直.(2007).高中生心理素质水平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5(4), 495-501.

张大均,刘衍玲,郭成.(2004).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1,64-69.

张大均,刘衍玲,洪显利.(2000).关于高中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研究的几点思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4,77-80.

张大均,苏志强.(2015).小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1(3),89-95.

张大均,王鑫强.(2012).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内涵结构分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8(3),69-74.

张华.(2016).论核心素养的内涵.全球教育展望,45(4),10-24.

张娟.(2016).不同心理素质水平大学生对情绪信息的认知加工偏向.西南大学.

褚宏启.(2016).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1),1-3.

Furlong,M.J.,Gilman,R.,&Huebner,E.S.(2014).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2nd ed).New York,NY: Routledge,Taylor&Francis Group.

Wang,X.Q.,&Zhang,D.J.(2012).The criticism and amendment for the dual-factor model of mental health:From chinese psychological suzhi research perspectiv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3(5),319-327.

Wang,X.Q.,Zhang,X.Q.,&Zhang,D.J.(2016).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Suzhi and Mental Health amo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4,21-29.

Zhang,D.J.,Wang,J.L.,&Yu,L.(2011).Methods and Implementary Strategie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s Psychological Suzhi.New York:Nova Science Publishers.

Thirty-years Study on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Review and Prospect

Zhang Dajun,Su Zhiqiang,Wang Xinqiang
(Faculty of Psychology,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ollege of Teachers,Chengdu University,Chengdu 610106; School of Psychology,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22)

As a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rea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research of Psychological quality has 30 years of history.To sum up the gains and losses of previous studies,and improve the study of Psychological quality to a new height,this paper reviews systematically and forecasts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study.Firstly,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of Psychological quality,and expounds the generation, improvement and forming of Psychological quality concepts,structures and Measure Tools;secondly,on the basis of sorting previous studies,this paper describes its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mechanism of action;finally,the article elaborates its academic influence and application,and its future direction.

Psychological quality,inner structure,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mechanism of action.

B844

2016-10-18

西南大学研究型学部建设重点项目 (2016-2017)。

苏志强,E-mail:cqzhiqiangsu@163.com。

猜你喜欢

张大心理素质量表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张大林美术作品欣赏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
张大勤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学习毛泽东的作战指导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