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统一:表演创作中体验与体现的关系

2017-01-28刘宏伟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100088

大众文艺 2017年5期
关键词:形体人物形象内心

刘宏伟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 100088)

有机统一:表演创作中体验与体现的关系

刘宏伟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 100088)

表演创作中体验与体现的关系是古今中外众多演员一直探索和求证的问题,它涉及到表演创作的根本原则。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是演员树立表演创作观念的首要前提。无论是体验派,还是表现派的演员,在表演创作中都离不开内心体验与外部体现,只不过因各自的观念不同,在创作中对二者的具体运用会有一定的差别,存在着不同的倾向。但是这两派的演员在创造角色时都缺少不了体验角色的内心生活,抹去不掉从外部体现角色的内心思想与情感变化,这两个重要的环节。

表演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依靠演员利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材料和工具进行人物形象塑造。体验派认为:演员的身体、心灵和情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因素,在创作中演员必须要深入体验角色的内心生活,要将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角色的生活中去,不仅要创造出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而且还要将角色的情感真实地体现出来。体验派力求用真情实感去打动观众。而表现派则认为:演员在创作中要能够找到充分体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外部形式,并将这个形式在每一次的表演中都能准确地表现出来,就足以让观众感动了。表现派排斥演员用情感参与创作,要求演员要理智地控制自己,在演出时不能被情感所左右。体验派和表现派对表演创作都坚持着自己的见解,在十九世纪末针对演员的情感是否参与创作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然而,历史的车轮已经迈入二十一世纪,这场争论早已结束。一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表演艺术工作者们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仍然还在思索。体验与体现是一个表面看似简单的问题,但在实践创作中如何将其运用?如何辩证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确需要演员们,尤其是青年演员和学生们,去进行深入而细致地摸索与探究。

表现派注重表现形式,强调演员要一丝不苟地按照“理想的范本”进行创作,演员创作出来的角色的外部形式要能够正确地反映其内心生活和性格。表现派的演员在创作中主要是以表现为主,但在准备角色的时候,会从体验入手去探寻角色的最佳外部表现形式。体验派在创作中不仅重视内心体验,而且要求演员要能鲜明地刻画出角色的外部形象,强调演员在每一次的创作中都要进行真正的体验。不难看出,表现派是让演员在摸索外部表现形式的阶段进行体验,而体验派则是要求演员从始至终都要在创作中进行真正的体验。需要说明的是,体验派所指的“体现”与表现派所指的“表现”其实质是一致的,它们都是指演员在创作中要以自己的身体、声音和语言去创造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并要求演员要将体现贯穿至塑造人物形象的全程。

多年来不少演员只是从字面去理解体验派与表现派的创作观点,误以为他们之间是根本对立的,认为这两派的演员要么是通过体验来创造角色,要么是通过表现来创造角色,完全曲解体验派和表现派的观点,从而无法正确认识与处理表演创作中体验与体现的关系,造成所创造出来的人物形象要么苍白无力,要么与真实脱节。事实上,表现派的演员在一定程度上同样也做到了体验与体现相统一,表现派重视表现,但不反对在准备角色的过程中进行体验,只是不让自己的情感作为材料参与到正式演出的创作之中。然而,在现实的创作中表现派的演员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往往他们以角色的身份置身于其生活之中,沿着角色的生活轨迹去动作、去表达时,或多或少都会激起内心真实的情感。由此看来,在表演创作的全程体验与体现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这是表演创作的客观规律。无论是表现派,还是体验派的演员,在创作中都不能将体验与体现进行分割,既要具备充实的内心体验,又要具备鲜明的外部体现,才能塑造出真实、生动并富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

一、体验角色的途径

1.分析剧本是体验角色的前提

演员的创作建立在剧作家文学创作的基础之上,演员需要把剧作家用文学手段刻画出来的人物形象变成直接可视的舞台或银幕形象。演员在准备角色时需要对剧本进行认真分析,深入研究。要细致开展案头工作,从剧本中挖掘创作素材。剧作家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演员的创作,演员要在剧作家所描写的文学形象的基础上,去进行构思与创作角色。从剧本提供的规定情境里去感受角色的生活,从角色的台词里去寻找其丰富的内心活动,从而一步步获得角色的真情实感,唤起创作的想象。

一部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人物、每个情节之间都是紧密相关,彼此联系的。演员不仅要从角色的角度出发,还要从全剧的角度出发,去挖掘剧本和人物所蕴含的哲思,正确认识与理解剧本的思想内涵以及角色在全剧思想内涵表达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剧本中的每一个字和词,琢磨每一句话,透过字里行间摸索角色的内心生活,找寻角色的思想情感,挖掘角色的内外部性格特征,在深入理解剧本与角色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积累的生活素材,在心目中建立人物的“心象”。以此为前提,迈向体验角色的正确道路。

2.感悟生活是体验角色的基础

艺术是对生活的浓缩与提炼,生活是表演创作的基础,生活中所有的点滴都是表演创作的素材。在体验角色的过程中,演员不能忽视对生活的感悟。演员需要从生活中积累丰富的创作素材,从观察与体会中认识生活,从失败与成功中领悟生活,从喜悦与泪水中感受生活。演员要热心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真切体会大千世界所带来的酸甜苦辣与悲欢离合。要时刻睁大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一切的美。

演员对生活具有深厚的感悟会帮助其认识角色、理解角色与体验角色,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理性分析与感性体验,是创造角色坚实的基石。在体验角色的过程中,演员还需要加入自己对生活独特的感受、认识与理解,根据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去揣摩人物的内外部性格特征,洞察人物的精神世界,寻找人与人之间那种活的交流。演员只有热爱生活、走向生活、走进生活,才能真正体验到人物内心鲜活的思想情感。

3.丰富的想象是体验角色的桥梁

想象力在体验角色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演员需要具备丰富、活跃而又生动的想象,但在创作中演员的想象又不能超越角色生活的界限,不能天马行空、海阔天空般地无限联想,演员要在规定情境的制约下,在角色的生活里,沿着台词所指定的方向,有目的地、不断深入地进行联想。演员通过想象可以促使规定情境更加具体,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与此同时还可以在内心勾画出人物在剧中具体的情态动作与内心活动。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作。演员需要在深度挖掘规定情境与台词的基础上去寻找创作素材,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体会角色的精神生活,挖掘角色的心理状态。想象可以帮助演员走进角色,想象可以让演员身临其境地感受角色的生活。没有想象演员无法对角色产生信念,没有想象演员无法从内心深处真实体验角色的情感,想象为体验角色架起了一座有效的桥梁。

二、体现角色的途径

1.运用语言

无论是戏剧表演或是影视表演,台词都是塑造人物形象、体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也是表演创作的主要工具。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在表演创作中也一样,演员需要准确地抓住人物说话时的自我感觉,用鲜明生动的语言来体现人物内部的精神世界。舞台或银幕上说出的任何一句话都是角色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在积极的行动中产生的,都具有鲜明的动作性。演员需要根据角色内心真实的动机去把握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和语调,用符合人物性格特征的语言来推动角色思想情感真挚地表达,从而准确地体现出角色语言的动作性。

剧本里写的台词是无声的,而演员说的台词必须是有声有色、有感染力的;剧本里印的台词是停留在纸面上不动的,而演员说的台词必须是体现出角色在积极行动着的。根据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地位、思考问题的方式、对人对事的态度等,演员还需找到角色在说话时独特的方式,给自己的声音“化妆造型”,使其符合角色的性格特征与语言习惯,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

2.运用形体

演员需要具备高超的动作技术、精准的形体模仿力、自如的形体感知控制力、鲜明的形体表现力。演员在认识、分析角色的基础上,要在心目中勾勒出角色形象的蓝图,在意志的指引与情感的激发下,运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材料去刻画人物形象。在创造角色的过程中,演员还得运用形体动作的节奏、速度变化,去展现人物独特的个性,体现出人物复杂而又细腻的心理活动。表演创作中的形体动作不仅要真实,而且还要具有美感。

形体的可塑性决定着一位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幅度。演员不但要重视形体基本功的训练,还要不断探索鲜明、生动、独特的外部表现形式。演员在日常的生活中要积累创作素材,细心观察、认真揣摩、反复练习,以便在创作时能够具有良好的形体自我感觉,并能在客观刺激下迅速做出反应与适应,通过形体的表现与创造,塑造出形形色色、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

三、体验与体现的关系

著名表演艺术家金山老师说过:“没有体验,无从体现;没有体现,何必体验;体验要深,体现要精;体现在外,体验在内;内外结合,相互依存。”他用精辟的语言,为我们道出了表演创作的真谛。体验与体现是内部与外部的关系,它们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在表演创作中,体验与体现必须有机统一。体验是基础,演员通过体验获得角色的内心生活与思想情感,赋予角色真实的生命,体验应贯穿表演创作的始终。体现建立在体验的基础之上,是体验的外在表现形式,鲜明生动的外部体现能够赋予内心体验更强大的感染力。

在表演创作中演员绝不能为体验而体验,一味地沉浸在自我的体验之中,完全忽略观众的客观存在,忘却观众的审美需求,这样的创作不能称之为艺术;同时也不能为体现而体现,完全依托精湛的外部技术去进行人物形象塑造,没有内在活的思想与情感,再完美的外部技术,至多也就是构成一个穿着角色衣服的躯壳,无法打动人心。

演员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内外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的。“每个演员,由于本身条件不同,剧种不同,戏的体裁不同,在演出中偏重于体验或者表现,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把偏重变成偏废,那就必然会在理论上陷入形而上学的泥坑,在实践上遭到失败的后果。”1因此,在表演创作中演员要正确认识体验与体现的关系,将体验与体现有机结合,让自己的内心和外形与角色融为一体,在真挚而深刻的体验中精确地创造出角色鲜明的外部表现形式。当表演创作中的体验与体现达到有机统一时,心灵与形体、感性与理智自然就会与其匹配形成完美统一的整体,将人物形象推向形神兼备的高度,体现出表演艺术独有的魅力。

注释:

1.张守慎.表现派和体验派的争论.[A].戏剧报编辑部.“演员的矛盾”讨论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142-143.

猜你喜欢

形体人物形象内心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论戏曲表演形体设计的变化与统一法则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狄更斯作品《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分析
一块生锈的铁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