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民国时期设计教育中的图案学

2017-01-28杨青苑四川大学610207

大众文艺 2017年5期
关键词:包豪斯艺术设计图案

杨青苑 (四川大学 610207)

浅谈民国时期设计教育中的图案学

杨青苑 (四川大学 610207)

近代工业化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变化,邻国日本的工艺美术教育和“图案学”的研究也越来越成熟。民国是我国近代图案学的伊始,一大批从事艺术设计的前辈学者,对图案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们在这一时期纷纷著立学说,发表言论形成了一个图案学教育发展的高潮。本文在教材的兴盛中窥探民国时期的设计教育,在设计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寻觅图案学的意义。

图案;民国;设计教育

一、图案学的来源与本质

在古代历史文献中并没有直接出现图案一词,但它附着原始人类的诞生而诞生,到民国时期从日本引进“图案”一词,而以之命名的学科得以建立。

到现在为止,图案教材中王雅南所著《图案》的第一章中提到:“图案为工艺与美术接触之学科。”而它所说的图案是目前发现较早将其定位于设计学科的文献。而俞剑华的《最新图案法》中将图案的意义分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释,认为:1“图案之意义所含甚广,今述之于下:

1.以人之美的观念,与自然界美的材料为基础;

2.运以吾人之意匠;

3.对于形状,装饰与配色三者,加以适合之处置;

4.能使观者起温雅愉快之感情,以满足其美的欲望;

5.作出一种关于人生衣、食,住,各种物品上实用之花纹,及其制造之方法,以表现于平面上,是为图案。”

据现代学者认为,所有关于这五点的都可以称为图案,而不仅仅局限于现代意义上的图案一词。他们把图案的概念变得灵活且广泛,为以后图案一科的健全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

为了使图案一科的教学成果应用到现实生活工作中去,所以图案教学的关键就是强调其实用性与美观性,而在其概念上也定义了美和实用是其核心元素。图案本质上还表达了对人类生活的关注,与现在设计的“以人为本”尤其相似。雷圭元所著的《新图案学》中许多方面都在表达图案与人的关系。

二、民国时期设计教育的发展

我国资本主义进入黄金时期是在民国初年,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传统手工艺生产领域的发展,使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陈之佛先生对此深有感触决定东渡日本成为第一个留洋学习工艺美术的人,而后在上海建立的尚美图案馆成为中国第一所培养设计人才的教育机构。它虽然仅存在了短短四年,但它使我国设计人员的信心倍增,使国民对设计更加重视,使当时艺术设计的得到迅猛发展。陈之佛先生所著的《图案法ABC》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文中的思想浅显易懂,表达通俗流畅,不仅有助于设计地位的提升,促进设计质量的加强,利于设计特色的创造,还对设计的教育教学的改革有重要的作用。

五四运动前后,新思想转变使固有模式效果甚微,日本的教育模式在我国实行越来越困难。而在蔡元培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杭州国立艺术学院,作为一所新型艺术院校建立起来,集中了一批留法归来的设计人才。其中有雷圭元、李有行、祝大年、沈福文等,他们在同一时期留学法国或日本,回国后就投身于艺术设计教育中去,高等美术学院出现了新的学科工艺科或图案科。另一位大师,也是第一批现代设计教育者庞熏琹在德国接触了现代设计之后,产生了创办“中国包豪斯”的想法。他在领略了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的优秀成果之后又结合了我国本土的工艺美术,自身教学实践和民间考察研究得出来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信念,美的构建与社会改良结合,工艺改造生活。而这种理想主义的思想萌芽,对建国后中央美术学院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李有行、雷圭元、沈福文、庞熏琹等多位教育前辈,1938年在成都创办了“中华工艺社”与四川省艺术专科学校。汇集于此的多位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老师们从国外带回来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实践。现在设计艺术类学生所熟知的构成课和图案课也开始排列在教学科目中。借鉴了国外先进设计教育模式尤其是德国包豪斯的模式之后在我国形成了新的教学模式,而新的教学观念也已经开始形成。“中华工艺社”继续发展至艺术专科学校之后,他们进一步将教学、研究、生产甚至销售结合得更紧密。这似乎与现代设计教育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的教学实践很大程度上显示了在中国相对封闭落后的环境中,与国际设计教育体系接轨,追求先进的教育模式也是可以存在的。我们学习还在学习中的包豪斯,包豪斯本身也属于动荡发展阶段,使得我国当时的设计教育也处于探究摸索阶段。

民国时期的艺术设计教育是理论结合实践的结果,期间对外来教育理论精华进行大胆的借鉴又结合我国教学实践经验,使民国时期艺术设计教育达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它的短暂的繁荣不仅解决了当时社会会人才的紧急需求更是为以后的设计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民国时期图案学对现代设计教育的意义

关于图案学的教材最早是1851年的清朝的绘刻本《图案》,应为目前可查的最早的图案版本。从1917年许衍灼著的《中国工艺沿革史略》到1930年陈之佛先生的《图案法ABC》,1937年的《图案构成法》再到1947年雷圭元先生的《新图案学》。民国时期图案学教材的发展也连成一条长长的线,这一条线上的出版物连接构成我国近代图案教学的重要部分。而图案教学产生的新的理论和新的思维使当时的设计教育获得蓬勃的发展,并形成了一个体系相对比较完整的教育学科,促进了设计教育的繁荣,满足当时社会对于人才的紧急需求,更为以后的设计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张道一先生再其《图案与图案学》一文中提到:2为什么说图案是工艺美术学科的核心呢?这是因为,工艺美术的艺术语言主要由它来锻炼,工艺美术的形象思维能力主要由它来培养,而最终要由图案塑造出工艺品的外形。而这里的图案就是专业创作设计,可以说图案学是中国设计艺术之始,民国时期的艺术设计教育就是当时的图案教育。

而现在的所谓的设计艺术,艺术设计取代了图案学,用包豪斯所推崇的三大构成来覆盖。由张道一先生总结了图案学的优点来看,图案学与今天的设计教育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而现在多提到的设计,构成也就和民国时期的图案本质相同。在今天社会生活中“图案”一词沦落到和花纹、图形意义一致,取而代之的是看起来更“高大上”的“设计”一词。当今社会“设计”一词的泛滥是互联网时代的优势还是存在的隐患?这需要通过社会生活发展的检验。但无疑,图案学从民国时期发展而来对中国设计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注释:

1.引自俞剑华.最新图案法.商务印书馆,1926.

2.引自张道一.图案与图案学.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出版,1982.

[1]张道一.设计在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2]赵俊峰.管窥民国时期艺术设计教育状况及教育模式的嬗变.设计在线,2004

[3]李倍雷.中国图案学学研究的意义.贵州大学学报,2016

[4]雷绍锋.陈之佛图案学思想研究.设计艺术研究,2011

[5]常馨鑫,贾琼.包豪斯在中国的历史.紫麻,2009

[6]蔡淑娟.民国时期图案学教材版本与撰述研究,2008

杨青苑(1992—),女,汉族,河南修武人,设计学硕士,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设计学专业,研究方向:工业设计。

猜你喜欢

包豪斯艺术设计图案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百年包豪斯
山东大学作品欣赏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包豪斯在德国生根发芽百年
狂野包豪斯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